自古以来,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为了保住自己的各种权益费劲了脑汁,推出了种种措施,这些制度,分别演化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限制了阶层流动。在历史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制度,因其操作方式不同,其对后世的影响亦是迥然不同。这三种模式分别为印度的种姓制度、欧洲的皇室联姻及中国的周礼。
1、皇室联姻二战时期,希特勒开展了疯狂的“造人”计划。他们精心挑选了众多身材高挑、貌美肤白的少女送到“生命之泉”的基地展开造人实验,男方则是参战军士。希特勒等人认为,这样造出来的后代就具备了超能力,这样的人越多,德国人的血统就会越纯正,德国也就会变得更强大。
仅仅几年时间,德国战败,这个违反人伦的项目也被叫停。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婴儿非但没有显现出超能力,相反,他们的人生大多充满了晦暗,很多人被送进精神病院、监狱,在里面一待就是一生。
就目前看来,这个项目很可笑,但是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是他天才创造,而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虽然也曾被个别政权一统过,比如罗马政权,但这种统一只不过类似胶水粘合,它不是靠文化渗透进行的深度契合,因此,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已。
这种模式,注定了欧洲只能是城邦制格局,大家势均力敌,打来打去,掌控的还是原来那块地。在这种情况下,贵族之间联姻成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以哈伦斯堡家族为例,他们起源于法国,后来其势力扩展到瑞士,并在此建立鹰堡,以此为根基开枝散叶,1273年其家族成员鲁道夫一世出任德意志国王,这个家族开始起飞。
为了巩固势力,这个家族开展了疯狂的联姻,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了1519年,查理五世成为统治欧洲领土最多的君主,其治下范围包括今天的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奥地利、阿尔萨斯、及西班牙在美殖民地。
可以说,这种联姻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利益阶层,但其伴随的问题也逐渐爆发出来。
后来,随着乱伦及近亲婚姻的增多,各种疾病深度困扰着这个欧洲的顶级望族。到了十八世纪,这个家族极速衰落。以卡洛斯二世为例,他的父亲是他母亲的叔叔。卡洛斯二世患有严重的肾疾,无法硬起,根本就完成不了床帏之事,导致西班牙的这支直接灭亡。
有遗传病的不仅只是哈伦斯堡家族,比如被称作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欧洲祖父的克里斯蒂安九世,他们的后代皆带有“皇室病”。
2、印度种姓“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戌陀罗,农人也
这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对印度种姓的一个记载。
从这段话中,可以清楚的知道,印度的种姓是以“职业”进行划分的。他们依然是以统治者为中心,以血统为纽带,人为的划分为各种等级。
首陀罗就算最低的吗?还真不是,下面还有达利特,他们专门干些掏粪、殡葬等“脏活”,达利特下面还有更“低贱”的种姓,层层划分,这就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鄙视链。
关键是,只要生在某个种姓,就永远属于那个阶层了,时至今日,种姓制度早已废弃,但其影响依然非常强大。
根据印度的人口数据,婆罗门仅占人口的5%,在国会中却占据了近半席位;而达利特阶层大约有1.7亿,毫无权益可言。如此庞大的规模,身为“贱民”,他们为何不思改变呢?
很简单,一个原因是鄙视链因素,阶层内部互相看不起,扫地的看不起火化的,捉鼠的看不起*猪的......另外就是教义的作用了,他们认为,我这辈子做贱民,是修行来了,修行好了,下辈子可能就投胎婆罗门了,这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印度人“不争”的形态。印度的建国,不就是靠一群人耍赖式的静坐来的吗?
3、中国周礼武王伐纣后,周朝建立,但这个新生的政权还不稳定,殷商核心地带及其附属国还存在抵抗运动,更关键的是,两年后,武王溘然长逝,紧接着又出现了三监之乱,大周政权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危难之际,一个影响中国三千多年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元圣的周公旦。
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以恭孝、贤德闻名于当世。
他经过仔细梳理,周朝困境,无非是内外两方面,对内,尽快取得朝中支持,只有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商纣王的十七万大军都被灭掉了,三监之乱又有何惧?
对外,才是真正考验周公的智慧。
夏商以来,敬神拜鬼已经形成传统,遂养成了凡事皆决于占卜的惯性,周代自然沿袭了这个习俗,但周代与前朝不同之处是,它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天命”说。
所谓“天命”,就是顺应时势,以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从武王伐纣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出师前,三次占卜皆为凶,行军过程共头崩塌、旗杆折断,朝歌城外,飞雪连天、兵力对比悬殊,但“天命”依然取得了胜利。
可以说,周代商是“天命”对宗教神权的胜利。
既然宗教神权被打破,人们到底该如何信仰?或者说,在缺乏神教的社会中,需要一套什么样的规则,才能使这个社会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呢?
周公创造性的推出了一个体系,它叫周礼。
大家都听过“五十步笑百步”,是说战场上跑了五十步的人笑话别人跑了一百步,其实大家都是逃兵,所谓“穷寇莫追”,在战国之前,只要对方跑出了百步之外,己方就不要追撵人家了,这个是符合当时的军礼的。
按照内容,周礼大致可以划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当然,周礼涵盖范围不仅仅是这些作揖姿势,它更重要的是宗法制。
它又细分为大宗、小宗,天子是大宗,其他为小宗,而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制。先王驾崩,哪怕嫡长子是个孩子,众臣也必须无条件服从,这在法理上就切断了兄终弟及的祸源,商代前期就因为继承制采取兄终弟及,发生了九世之乱。
汉家同样很注重血统,也曾经对偏远政权实行过和亲政策,但是外嫁的“公主”大多是民间女子,另外,中原统治者几乎没有娶对方女子为妻的先例。
因此,周公分封天下凡七十一诸侯,其中姬姓占五十三,剩下的十八个都是通过姻亲连接起来,比如,周武王娶了姜尚的女儿,其子姬诵为嫡长子,是为周成王,齐国等异姓诸侯与周形成甥舅关系。
另外,周礼还有一条关于姻亲的限制,即同姓不婚。因为周礼讲究尊卑有序,打个比方,若是同姓为婚,许多称呼随之改变,或许两人年龄差不多,但辈分差距很大,本来是奶奶与孙子辈的关系,若是结婚,该如何称呼?这就涉及到伦理道德了,这正是为周礼所不允许的。
结语周礼的同姓不婚规则,从根本上避免了欧洲爆发的各种“皇室病”,另外,周礼看似等级森严,其实并非一成不变。自商鞅变法后,秦国率先打破了等级壁垒,只要战场上有军功,凭借*敌数量便可获取不同爵位,真正实现了阶层流动。之后的陈胜吴广起义,其口号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才是真正的平衡。
站在这个角度上讲,周礼几乎是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限制等级,但又从中可以互相流动,它就像一条鲶鱼,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竞争,成为进步的根本动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