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包括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新公布的5家保护区在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和鲜活经验?让我们听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客家文化保护硕果盈枝
讲述人:江西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 温建宁
日前,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消息传来后,赣州人民倍感振奋。
这些年来,赣州市先后出台《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等文件和法规,组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民间客家文化研究院等机构。我们组织专家团队走访民间艺人,走遍赣州大小村落,收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全面开展客家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有付出就有收获。赣州现有152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147位非遗传承人、24座综合性非遗馆,基本形成了市级有非遗综合馆、县级有非遗展示馆、乡镇有非遗传习所的三级设施网络体系。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举行的民俗活动杨村池塘龙舟赛,吸引了大批村民冒雨观看。李加淳摄/光明图片
我们注重理论研究,完成18个国家级课题,编撰《赣州非遗大典》《客家神韵》等100多册专著;促进融合发展,开发了于都禾丰珍珠粉等近百个客家文化相关产业;推动文化惠民,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均获国家大奖;深化对外交流,组织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展演……
今后,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非遗保护,注重客家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传播普及,让客家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千年铜鼓,非遗传承声名远扬
讲述人:广西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 陆世许
河池市是全国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造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其中,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池有传世铜鼓1458面,其中民间收藏与使用的铜鼓多达1388面。全市有5家铜鼓铸造厂,近六年来铸造铜鼓约13000面。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瑰宝,让千年铜鼓万古传?2012年以来,河池市先后制定《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了壮大铜鼓文化保护队伍,2022年9月,河池市委市政府为这项工作统筹到了16个事业编制岗位,组建了248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19个社会团体,还设立了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中心的办公经费。这给我和同事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一直走在铜鼓文化传承的路上。我们多次深入东兰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支持传承人发展铜鼓铸造技艺,获批相关专利21项。我们持续开展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指导南丹县王尚小学开设了铜鼓、皮鼓、陀螺、民族服饰等15个非遗传承兴趣班。
艺人在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洮砚艺术馆雕刻制作洮砚。新华社发
此外,我们对红水河流域村寨铜鼓习俗进行重点保护,在铜鼓流行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展示馆、展演场馆等125个,在东兰县14个重点村建设了一批铜鼓山歌亭、铜鼓舞台。
近年来,河池持续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推开了各界群众了解铜鼓文化的“窗口”。我们还精心培育了5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旅游酒店、非遗展示中心、非遗工作坊等,为文化保护带来人气。这些探索,让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铜鼓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非遗 旅游”,让多彩文化繁盛生长
讲述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达摩鲁卓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处于西南“茶马古道”“民族迁徙大走廊”“藏彝走廊”的要冲,藏族、傈僳族等26个民族聚居于此,是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独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文化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代表。
迪庆非遗丰富多彩,共有非遗项目253项,各级非遗传承人501人,国家级传统村落21个。为做好非遗整体性保护,我们设立了13个传习中心,藏族锅庄舞、纳西族东巴造纸、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在这里汇聚、生长。
安徽黄山,非遗传承人在展示“庐州蛋雕”非遗传统技艺。新华社发
老一辈在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让非遗进一步“传得开、唱得响”?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
迪庆州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四大世界级旅游品牌。“非遗 旅游”的路子应该行得通!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推出了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以及香格里拉赛马节、梅里雪山弦子节等10个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在今年端午节举办的赛马节上,来自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的两百多匹马齐聚香格里拉,为各地游客展现了一场具有独特民俗风活态传承情的文化盛宴。
我们还打造了一批非遗工坊和体验点。比如,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是有名的黑陶村,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制作黑陶,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非遗 旅游”的带动下,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尼西黑陶”烧制技艺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群众,各县(市)“非遗 传习所 合作社”“传承人 公司 农户”等模式逐渐形成,不仅扩大了各项非遗的知名度,也切实促进了农户增收。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还计划联动四川、西藏等地,将锅庄舞、热巴舞、弦子舞、“阿尺木刮”等打造成区域性的文化盛宴,让更多人感受非遗之美。
英雄史诗,传唱果洛山水间
讲述人: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馆长 才让
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心中的英雄,英雄史诗《格萨尔》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造福百姓的故事。在果洛州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山水水都与《格萨尔》有着密切联系。
果洛有一句老话,“小8岁,大80岁,都能唱《格萨尔》”。《格萨尔》中许多重要情节与“玛域”“阿尼玛卿山”“黄河源头”有关,这些都在我们果洛州。千百年来,当地群众通过说唱、藏戏、绘制唐卡等方式,使格萨尔王的故事流传下来,果洛也被称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
贵州黔西市素朴镇中心幼儿园里,老师在给小朋友演示皮影戏表演技艺。周训超摄/光明图片
《格萨尔》的传播,主要靠的是手抄本与木刻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果洛州大力抢救和保护格萨尔文化,多角度推进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建设。
我深入研究《格萨尔》,要从2003年说起。在果洛州群众艺术馆,我结识了格萨尔传承人格日尖参,他先写下史诗,再将所写内容吟唱出来。与他一同整理、出版《格萨尔》史诗部本的那几年,我越发感受到格萨尔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传承千年的文化保护好。
为了搜集、保护《格萨尔》各种手抄本、木刻本等濒临失传的珍贵遗物和资料,我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果洛草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掌握了民间艺人和传承人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同时,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们整理出版了近80本格萨尔书籍,刻录音视频光盘20多张,文化馆的格萨尔文化展厅越装越满。
格萨尔狮龙宫殿、中国格萨尔博物馆、《格萨尔》童声合唱团、电影《雪域少年》……在今天的果洛,你将欣喜地看到,格萨尔文化正在如珍宝般闪耀。
羌族文化,震后新生薪火传
讲述人:陕西汉中市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赵贺平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宁强古称“宁羌”,自夏商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3000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羌绣、竹编等丰富灿烂、特色鲜明的羌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县羌族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国家为抢救保护传承羌文化,于同年11月将宁强列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县上下拉开了实验区建设的帷幕。
我们当即成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各级政府组织人员全面收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遗资料及相关实物,建立了全县非遗保护数据库。我们多方争取资金,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羌族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建设规划中,按照“羌文化特色县城建设示范县”的发展定位,突出羌族文化风貌,提高城镇审美价值。在保护区内,建有多个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和非遗街区。羌绣、竹编等传习所规模日益扩大,辐射带动力强。以宁强福兴老字号王家核桃馍、宁强麻辣鸡、根面角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美食类传习所,也受到游客欢迎。
今年2月,电影《云朵中的绣娘》上映,不仅展示了羌绣精品“景星麟凤”的制作工艺,还穿*羌族民歌、服饰、生活习俗等,展现出羌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在非遗传承过程中,我们编写了《羌娃爱宁强》《羌文化简明读本》等校本教材,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进行培训指导,开设木刻版画工作坊和羌绣、羌舞、羌音合唱等多个社团,让羌族文化薪火相传。
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生产性保护项目最容易引起民众、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我们大力培育羌绣、羌编、羌漆等民营企业,促进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中,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组建羌绣传习基地10个,开办社区工厂3家,研发羌绣产品300余种,带动1300余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让“指尖技艺”化身“指尖经济”。我们还将羌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打造“汉江之源·羌族故里”旅游品牌,并常态化开展“舞动羌城”和“羌风汉韵·梦回宁强”水上夜游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2022年,全县共计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宁强入选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羌绣、羌医药等羌族非遗文化震后重生,正在街头、乡间、校园传承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张勇、胡晓军、李玉兰、王洋、万玛加、王雯静、张哲浩、李洁、周仕兴、徐鑫雨、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李春剑 光明日报通讯员 潘剑)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2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