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余世亮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说,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老读《三国》是为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演义》,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
人年少时,要不要读《水浒传》;人年老时,该不该读《三国演义》,虽然有争议,但是许多人对《三国演义》里的“曹操”都相当感冒,因为这位白脸曹操太坏了,是阴谋诡计的集大成者。
其实,只要基本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大不一样。可是由于人们的内心深处都存在集体无意识,为此往往有意无意识地将《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艺术形象,替代了曹操的历史形象。只要你用心来读所谓的历史读本里的曹操,往往都带着《三国演义》里的白脸曹操的阴谋气质。比如,曹操与孙策达成的两家通好之事,就被人们视为这是曹操的一大阴谋,基于此,本文就来剖析曹孙两家通好的本质问题。
《三国志·孙策传》记载,“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意思是说,当时袁绍势力强大,孙策并吞了江东,曹操的实力还不能够控制全局,只有暂时安抚孙姓家族。于是将弟女许配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章娶了孙贲的女儿,同时礼聘策弟孙权、孙翊,又命令扬州刺史严象推举孙权为秀才。
而裴松之在此处注引《吴历》称:“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意思是说,曹操得知孙策已平定江东地区,心里对他十分畏忌,常说“这个猛小子,难与他争强啊”一类的话。
根据上述两则史料,许多人将曹操与孙策的两家通好,视为曹操的阴谋,是因为曹操一时半会不能摆平孙策,就以笼络方式缓和与孙策的关系。而我则认为在建安四年曹操与孙策确立的“通好”行为,有抱团取火的需求,双方初衷是真诚的。
一、曹孙两家通好出于抱团取暖的需求
(一)如何理解“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陈寿在《三国志·孙策传》认为,“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由于北方袁绍的势力正处在强大时期,而孙策又吞并了江东,因此曹操当时的实力还不能够控制全局,基于此暂且安抚好南方的孙策,以全力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
上述内容大致能表达陈寿在《孙策传》里的文字表面意思,但是从不同角度来说,能读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一是从阴谋来说,曹操就是想利用通家之好来控制孙氏集团;二是实用主义出发,曹孙两家都有抱团取暖的需求,为此走到一起来了。
如果能论证曹孙两家都有抱团取暖的战略需求,那么所谓的阴谋论自然不能成立。为此就曹孙两家的需求分析如下:
(二)孙策有意与曹操建立友好关系。《三国志·张纮传》记载,“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派张纮进呈表章到许昌朝廷,被留下来担任侍御史。”张纮出使许县,被许昌朝廷留任,可以视为曹孙联合的开始。
孙策希望通过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孙策的奏章拜谒许都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自己统领这么多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了,想得到一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誧透露了这个意思,王誧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派张纮进呈表章到许昌朝廷,被留下来担任侍御史。张纮是孙策首任战略规划师,早在初平四年(193年)张纮就为孙策提供了孙吴未来战略规划——江都对。
孙策恳请张纮为自己今后事业出谋划策,张纮听取孙策的打算后,提出了“先割据江东,再统一中国”的战略规划,史称“江都对”(或“荆扬对”)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立足吴会。打着继承父亲孙权事业的旗帜,立即转移到舅舅丹阳太守吴景那里,继续收拢流散各地的部队,招兵买马,扩大势力,之后向东扩张,占领吴郡和会稽郡;
第二步,夺取扬州与荆州。以吴会为基地,拿下扬州全境,再攻打荆州,将荆州、扬州合二为一,仇敌可报;
第三步,凭倚长江天险,发愤图强。积聚力量,与中原抗衡。
第四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扫除群雄,逐鹿中原,扶助汉朝王室。
孙策将自己最为重要的谋士张纮派往许昌,足以说明两家通好,最初颇富诚意。
(三)建安四年曹操有两忧三喜。
第一忧,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有了消灭曹操的实力。建安四年(199)三月,袁绍攻灭公孙瓒后,占有冀(今河北临漳西南)、青(今山东淄博北)、幽(今北京西南)、并(今山西太原西南)四州之地,实力与地盘都大大增加,有军队数十万,兵精粮足。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准备凭借强大实力,南攻曹操,进取中原,实现他讨平天下的愿望。
第二忧,刘备在袁绍进攻曹操前夕反叛曹操,让曹操东西不能兼顾。当年夏,刘备拦阻袁术北投袁绍后,进占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不肯再回许都(今河南许昌),听命于曹操。并袭*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徐州(时治下邳)。刘备命大将关羽驻守下邳,自己居小沛(今江苏沛县),遥相呼应。不久,东海郡(今山东郯城北)昌霸反,附近郡县纷纷反叛曹操归附刘备,刘备势力稍盛,兵力达到数万人。刘备遣使与袁绍连和,夹攻曹操。曹操闻知刘备袭取徐州,派将刘岱、王忠率兵进讨,被刘备击败。刘备占据徐州后,对曹操形成很大威胁。
第一喜,关中诸侯臣服许昌朝廷。曹操派治书侍御史卫凯镇抚关中(古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免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袁绍。卫觊至关中,见大批逃难的百姓不断返回关中,但又无以为生,大多被诸将引为部曲,而郡县贫弱,无法与诸将争夺。于是上书曹操,请依旧置盐官监管盐业买卖,以其收入购买牛、犁等农具,供给难民,使其从事农业生产。如此,可以增加国家收入,以使关中财物丰富,并可避免关中诸将势力日大。曹操遂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卫觊又建议司隶尉移治关中,为关中之主,曹操亦从之,使司隶校尉钟繇由原治洛阳(今河南洛阳)移治弘农(今河南灵宝交)。由此,关中逐渐服从。
第二喜,张绣归顺曹操,解除许都南部的威胁。建安四年(199),袁绍准备进攻曹操,先遣人招降张绣,以使曹操腹背受敌。张绣准备答应,但谋士贾诩劝他投降曹操。张绣认为袁强曹弱,自己曾打败曹操,*其长子、侄儿,不愿投降曹操。贾诩说,正是因此,才应该投降曹操,袁绍军队众多,现我以很少的部众投降,袁绍下定不以为意,而曹操军队寡弱,又正是用人之际,我们降曹,一定会受重视,而且曹操奉于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又曹操有天下之志,正要示天下以德,一定不会计较以前的嫌怨。张绣从其议,于当年十一月率军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又表贾诩为执舍吾、封都亭侯,并娶张绣之女为儿媳。张绣的投降,使曹操免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对他后来同袁绍的决战十分有利。
第三喜,孙策打败刘勋和黄祖,解除袁绍盟友刘表对曹操的威胁。建安四年(199),朝廷下诏让刘璋、孙策协助曹操讨伐袁术刘表,随后袁术病死,孙策率兵进攻江夏并与黄祖交战。再根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录》里,收录了孙策给许昌朝廷呈送的沙羡之战捷报表文,而该表文内容可知,这次征讨黄祖是受朝廷指令,孙策非常知趣将战绩归之于朝廷的恩威,说这是因为汉献帝的领导下,朝廷“神武远振”,他自己只是在辅助朝廷讨伐罪臣方面,效了一点点微劳。
《吴录》记载的孙策的表文称:“臣下我(注,指孙策)讨伐黄祖,于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八日到达黄祖所驻扎的沙羡县(即夏口)。刘表派部将来援助黄祖,一同向臣下我进攻。臣于十一日拂晓,率部下江夏(治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守兼建威中郎将周瑜、桂阳(治郴县,今湖南郴州)太守兼征虏中郎将吕范、零陵(治泉陵,今湖南零陵)太守兼荡寇中郎将程普、代理奉业校尉孙权,代理先登校尉韩当、代理武锋校尉黄盖等同时进攻。臣亲自骑马冲锋陷阵,用手急擂战鼓,以此调整统一战斗态势。将士奋勇激励,踊跃争先,专心一志,意志坚决,个个竞相效命。越过重重战壕,迅疾如飞。大火顺风燃放,士兵奋战在硝烟中,弓弩一齐发射,流箭如大雨倾泻,大战了一天一夜,黄祖才溃败了。刀锋所砍之处,大火焚烧之地,没有一个活命的,只有黄祖个人突围而逃。我们俘获了他的妻子、儿子共七人,斩*黄虎、韩晞等二万余首级,落水淹死的又有一万多人,缴获战船六千多艘,财产物资堆积如山。尽管刘表未被捉住,但黄祖历来狡猾,是刘表的心腹,为他充当爪牙。刘表的嚣张,是依仗着黄祖的势力,现在黄祖的家属部众被彻底扫除,无一遗漏,刘表就成了孤立的敌人,变成一具行尸走兽。这实在是全靠着圣朝的神武威震远方,臣下我讨伐罪人,得以出效一点微劳。”
(四)曹操刻意拉拢孙氏集团。自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孙策即向许昌朝廷称臣进贡,事实上就是向曹操表达自己的诚心,承认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力结构。曹操自然明白孙策的良苦用心,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大限度解除北方袁绍对许昌朝廷的围堵与挤压,曹操积极拉拢孙氏集团。
建安四年(199年)张绣归顺曹操,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而此时孙策与曹操的关系,虽然与张绣归顺曹操不一样,但是孙策和曹操都属于聚集于汉献帝这一战壕里的“战友”,因此曹孙两家的“通好”关系,并不存在阴谋成分。
二、曹孙两家通好的两大载体
孙策与曹操的往来通好,是一个连续、动态、双向、立体的政治交往工程。其真实意图自然各取所需:孙策希望通过向朝廷进贡,以换取许昌朝廷的认可,进而取得在江东地区的统治的合法性;曹操借“征辟察举”以及“通家联姻”,希望能达到笼络孙氏集团之目的。
(一)征辟孙策诸弟。《三国志·孙策传》记载,“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意思是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辟孙策之弟孙权、孙翊,又令扬州刺史严象举孙权为茂才。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又称“辟除”。对于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辟孙权和孙翊到许昌担任官职之事,曹操与孙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曹操为了拉拢孙策,自然希望孙策能够派出自己的亲弟弟来许昌朝廷任职,既能让孙氏集团理解许昌朝廷的意图,又能加深双方关系。但谁又能保证曹操没有征辟孙策弟弟的同时,将他们作为人质“软禁”在许昌?为此孙氏集团对曹操征辟之事并不买账,孙权与孙翊拒绝接受朝廷征辟,而许昌朝廷也没有再为难孙策,一定要让孙策将弟弟孙权和孙诩送到许昌。
从曹操以朝廷名言征辟孙权和孙诩之事来看,此时曹操对孙氏集团采取的政策还是以笼络为主,以期达到团结孙策为首的孙氏集团的目的。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即各郡每年按规定人数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予大小不一的官职。而孙权被举为孝廉的当年,十五岁的孙权已被任命为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县长。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茂才为“州举”,地位高于“郡举”的孝廉。
建安元年(196年)吴郡太守朱治察举孙权为孝廉,之后,曹操责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说明曹操对孙权的重视与培养。
(二)曹孙通家联姻。《三国志·孙策传》记载,“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意思是说,曹操于是将弟女许配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章娶了孙贲的女儿。
首先,曹操将侄女儿嫁给孙策的弟弟孙匡。曹操的侄女身份不详。孙坚与原配有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另有庶子孙朗。孙匡作为孙策的同母弟,曹操选择他为联姻对象,应该是有一定的针对性。
《三国志·孙策传》注引《魏书》称:“策当嗣侯,让与弟匡。”意思是说,孙坚去世,孙策本应袭爵乌程侯,但孙策将爵位让给弟弟孙匡。这一记载,非常奇怪,孙策没有继承父亲乌程侯爵位,却让给老四,为什么不选择二弟孙权、三弟孙翊?说明孙匡在孙坚去世后,他的地位远高于孙权和孙翊。
《三国志·宗室传(孙匡)》记载:“匡字季佐,翊弟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卒,时年二十馀。”意思是说,孙匡后来被举孝廉、茂才,但还没有正式为官,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多岁。只不过孙匡与曹操的侄女成婚后,生育一子名为泰。孙泰曾担任长水校尉,在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围合肥新城时孙泰跟从作战,中流矢死。
其次,曹操为曹彰迎娶孙贲之女。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孙贲是孙氏旁支,他的父亲孙羌是孙坚的同母兄。孙坚死后(191年),孙贲“摄率余众”,一度成为孙氏集团的首脑人物。《三国志·宗室传(孙贲)》记载:“坚薨,贲摄帅余众,扶送灵柩。后袁术徙寿春,贲又依之。”意思是说,孙坚死后,孙贲率领孙坚遗留下来的军队,护送孙坚的灵柩回归江南安葬。后来袁术移驻寿春,孙贲又去依附他。
孙贲虽然生年无载,但从建安四年(199年)其女嫁曹彰的记载看,他无疑比孙策等人要年长许多。也正如此,孙贲是最早跟随孙坚起兵人之一。孙坚死后,袁术又表举孙贲为豫州刺史、丹阳都尉、征虏将军,地位极高;在孙策集团中,孙贲与同母弟孙辅,分别担任豫章太守与庐陵太守,是孙策一系之外的最强势力。
因此,曹操征辟孙权、孙翊,并联姻孙贲、孙匡,其实针对的都是孙氏集团里的核心人物,甚至有可能成为孙氏集团潜在的继承者。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解读,说曹操就是想通过联姻而达到控制孙氏集团的目的,如此这一说法能成立,是否也可以这样说呢,孙策通过孙贲的女儿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彰从而控制曹氏集团?
当然曹操和孙策都是了不起的政治、军事人物,他们考虑问题应该是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决策应该是庙算如神。如果简单以曹操的阴谋论而推定曹孙通家之好,那么太小瞧孙策了。
三、曹孙两家通好的后续影响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根本没有想到,建安四年(199年)与孙策建立“通家之好”,第二年四月孙策就被许贡门客刺*身亡。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孙策与孙权在对待东汉朝廷的态度截然不同,随之而来的是,孙权对曹操的看法也与其兄长孙策不一样。因此,孙策与曹操联手建立的“通家之好”就成了孙氏集团的负资产。
(一)孙策死后的继承权问题。孙策死后,谁能成为孙氏集团的*?孙策选择了孙权。为什么会选择孙权?
根据《三国志·孙策传》记载,孙策伤势严重,请来张昭等人,对他们说:“中原正在大乱,凭借吴、越的人众,三江的险固,我们完全可以坐观成败。诸公要好好辅助我的弟弟。”呼唤孙权,将官印佩带在他身上,对他说:“运用江东的人力,在两阵之间把握有利的战机,同天下人争胜,你不如我;选举贤良,任用能人,使人们尽心竭力,共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到了晚上,孙策死,时年二十六岁。根据上述记载,人们得出孙策选择孙权的理由是,孙权擅于“举贤任能”本能,足以保住江东。由于孙策生前,带领谋臣武将开疆拓土,孙权锻炼机会很少,虽然孙权曾任阳羡县县长,也让孙权两次率军进攻匡琦,但是孙权当县长时不仅没有什么政绩,甚至挪用公款,后来孙策要来当地视察,孙权紧张得不行,一名叫周谷的助手帮他做了份假账;而仅有的匡琦带兵经历是以惨败而告终。因此,孙策临终前所说的话,可能是为了帮孙权树立其威信而在大臣面前说的违心之言。
真正让孙策选择孙权的理由可能是年龄。孙策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翊、孙匡和孙朗。这四个弟弟在当时来说,其实是看不出谁好谁坏的,毕竟都没什么历练。这其中,孙权的岁数是最大的,当时已经有19岁了。而三弟孙翊比孙权小两岁,也已经有17岁了。当时张昭等人甚至向孙策提出建议,让跟孙策比较像的孙翊接任大位,可是这件事被孙策给拒绝了,由此可见孙翊也是个人才。
孙策曾将本由自己继承的乌程侯让给孙匡,而在临终前没有选择孙匡,最为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年龄太小,当然孙匡是曹氏的女婿,或许也是次要原因之一。因为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正在进行中,局势动荡,鹿死谁手尚不明朗,不选择有曹氏姻亲的孙匡承继大位,有利于在官渡之战之后孙氏集团的战略选择。
(二)孙策死后的孙氏集团的路线分歧。
孙权执掌江东大权后,孙氏集团从“扶助汉朝王室”的“江都对”战略规划,立即转向“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的“榻上对”的战略规划。
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榻上对”主要内容有,一是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二是北方正是多事之秋,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三是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
《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称: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既然孙权认可了鲁肃的“榻上对”,自然不再坚持孙策临终留下的“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的遗言,因此对于日后是否要归顺曹操,孙氏集团内部是存在争议的。再加上曹孙联姻,出于亲情角度来说,孙贲及其弟弟孙辅,在赤壁之战前便是归降曹操的支持者。
另外,建安七年(202)袁绍死后,曹操致书孙权,要求遣送任子。《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称,“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孙)权质任子。”孙权召集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而周瑜坚决不同意送任子到许昌,周瑜认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在曹*遣事件中,张昭、秦松是降曹的拥护者。因此说,曹孙联姻使得孙氏集团内部有了曹操政策的支持者和响应者,在孙权继位初期,为他的统治造成了较严重的阻碍。
(三)孙策死后与曹氏家族“通家之好”的相关人员受到清算。
1.孙权执掌孙吴大权,孙匡得不到任用。前文说过,孙权十五岁时,已经担任阳羡县县长,而作为曹操侄女婿孙匡活到二十余岁,居然“未试用”,很明显是遭遇了刻意打压。《三国志·宗室传(孙匡)》记载,“孙匡字季佐,翊弟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卒,时年二十馀。”
2.孙贲想送子给曹操当人质受到朱治的警告。据《三国志》的《宗室传(孙贲)》《朱治传》记载,孙贲,字伯阳,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威震南土,孙贲心怀畏惧,又因为自己女儿为曹操之子曹彰之妻,便想要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当人质以求自保,被朱治说服才作罢。
3.孙辅派遣使者与曹操往来,受到孙权的幽禁。据《三国志·宗室传(孙辅)》记载,孙辅字国仪,系孙贲的弟弟。孙辅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结果孙辅暗通曹操之事,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假装不知道此事,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孙辅说:“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否认没有此事,孙权将孙辅与曹操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让张昭拿给孙辅看,孙辅惭愧得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尽*孙辅的近臣,削减他的部曲,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
4.孙匡的孙子孙秀为防止孙晧迫害而逃亡晋朝。据《三国志·宗室传(孙匡)》记载,孙匡娶曹操侄女,婚后生育一子叫孙泰,孙泰在战斗中牺牲。孙匡的孙子孙秀任前将军、夏口督。孙秀是吴国皇族中最亲的子弟,在外地掌握兵权,孙晧心里感到不安。建衡二年(270年),孙晧派遣他的亲信何定率领五千人到夏口打猎。原先民间传说孙秀将被谋害,而今何定远出打猎,孙秀感到惊恐,连夜率领妻子及亲兵几百人投奔晋朝。晋朝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仪仗与三公相同,封为会稽公。
曹孙两家通好,基于孙策与曹操政治立场相似,孙策的西侧有强敌刘表,曹操北面有强敌袁绍,双方都有抱团取暖的需求,故相互走近。然而,官渡大战即将拉开大幕,孙策经过分析得出,曹操弱小、袁绍强大,曹操不可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此孙策就有了偷袭许都的打算。
曹操对孙策妄图偷袭许都的“背盟之举”,既意外也并不意外,正如曹操对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针对部下暗中“投降”袁绍的人,曹操以当时自己也没有把握能打败袁绍为由,而不再追究。后来,曹操也曾打算“因丧伐吴”(借孙策去世讨伐孙吴),在孙策旧部张纮的谏阻下,才放弃进攻孙吴的决定。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曹操认为天下再无对手,遂向孙权逼遣任子。由此可见,曹孙“通家之好”受到挑战。在此情形下,与曹氏联姻的孙氏宗族,待遇十分堪忧,相关人员陆续受到清算。
假如孙策能够长寿,不管孙策对待曹操的政治立场如何,那么听从孙策之意而与曹氏家族通家之好的孙匡、孙贲等人是不会受到清算的。然而,历史不能假设,曹孙两家通好的第二年,孙策意外被许贡门客刺*身亡。孙策时代与曹氏联姻的宗族子弟,在孙权一朝受尽猜忌打压,既是反对曹操的现实需要,更是孙权心胸狭窄的必然结果。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
基于孔老夫子阐述的上述道理,“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也能成立:少年人和壮年人,血气方刚,看《水浒传》看得多了,容易产生各种暴力倾向,不利于走好今后的人生路;老年人看《三国演义》争权夺利看多了,容易增加自己的贪欲,不利于自己安度晚年,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劝诫。
(二〇二二年五月十五日星期日于丽水)
注:
①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②本文除“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来自网络,其余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