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觅清境》2018年 90cmx180cm
艺思深入海中月,玄想远及河外星
——记著名书画家陈仕彬先生
文/ 刘燕
陈仕彬先生,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1997年定居北京,供职于教育部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兼职中国人民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太湖文化论坛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香港)执行院长等职。
他自幼酷爱书画,一直从事书画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从19岁举办个人书画展以来,他先后策划了数十次涉及书画名家、青少年儿童的大型国内外书画活动,并在美国、新加坡、港澳地区及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中国农业展览馆、人民大会堂等地举办过规模宏大的艺术展览活动。担任总策划的城市广场、风景名胜区、大型历史人文景观雕塑、博物馆多处,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和一次联合国奖励,创办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美育品牌活动---“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是我国中青年书画家和独立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今天,陈仕彬先生在书画上已有相当的造诣而名噪京城。观他的书画作品,可看到他在守度与超越中不断地变化着。他守水墨之“度”而融于自然之“道”,在变化中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语言,融汇着大师与经典的滋养,印证着自己逐渐显露的个性,表现出心灵深处的悸动。
《白云升远岫》2018年 90cmX180cm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陈仕彬出生于叙永县天池镇的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家学渊源和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喜欢在课本、作业本上信笔涂鸦,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 1983年他在叙永师范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毅然改学美术。虽然他学习美术专业较晚,但由于天赋才情,加之勤奋刻苦,很快展露出不凡的艺术才华。在校期间他就举办了个人画展,并成为全校第一个举办个人作品展的学生。
伴随他求学历程的硕大木箱上写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数九寒冬,他每天早上5点跳进冰冷刺骨的激流中锤炼自己的意志;炎炎三伏,他参与农民晒谷打场,感受生活的本真;荒山野岭,他独自一人不带干粮,生活一周,体验饥饿与人性。
陈仕彬说:“人从混沌中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不容易,应该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能耐。”也许是因为少年生活的多舛导致其早熟之故,他过早地进入人生的思考和宇宙的冥想。15岁便开始阅读《资本论》、《自然辩证法》、《时空学说史》、《道德经》等中外名著;17岁时他的画室上方便高悬着李可染先生的4个大字:“大、严、苦、强”;19岁办个人画展;20岁组织名噪川南的“五青年书画展”;25岁时,他展出的八屏巨幅冰川山水画引起圈内行家关注,其突出的才华名播川南,当时多家媒体称其为“冰川山水画家”……
从1981年到1996年15年的时间里,仕彬凭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及深厚的传统根底,在书画艺术里苦苦思索,硬是靠自己抽筋拔骨之功取得了令不少同辈羡慕的成绩。1996年,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前途无量的时候,他决然离开家乡,携天府之国锦绣山水天赋灵犀,冲出夔门,赴北京发展。“云水有风度,山川竞风流”。自此,一扇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人生之门,为陈仕彬打开!
《涧声云影》2018年 60cmx90cm
书画相融,大道无门
古今书画贤明之士,于画首重画道,于书首重书道,盖立高可以瞩远,学深自能臻妙,故宜其彪炳辉煌,震耀千古。陈仕彬先生找准了人生意义和价值判断的依据,找准了创造世界的本源 ——这就是“道”。
中国书画,深深浸润于中华数千年之大文化,而以一言可以统摄中华学术之核心者,即道也。这也许是陈仕彬先生自命堂号为“大道堂”的缘故。
陈仕彬先生来自道教发源地四川,是一位既感性又理性的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上他没有盲目的追宗逐派。他常说:“没有方向就是最好的方向,没有流派就是最大的流派,没有道路天地宽广,是谓大道无门也.”又说:“天地是吾师,我向过往学,人人启发我。”《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陈仕彬先生的书画取法中国传统正脉,深吮传统优秀学殖,蕴含着中正自然之道。他走出的正是一条道法自然,以天为师、以古为师,博采众长,属于自我的“大道无门”之路。
前人曰:“有笔有墨谓之画。”又曰:“画法全从书法出.”陈仕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深知中国画对书法的忽视是导致笔墨元素本身审美品质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他从20来岁开始,就很重视中国画和书法的关系,他有悟性且很执着,一直致力于书法的学习和探究,并以书法蒙养自己的笔墨,提升绘画语言单位的审美含量。今天,他的书法无论在功夫体认上还是在书风意态上,都显现出一位专业书家的风范,为他“引书入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仕彬 《秋高图》2017年 167cmX70cm
陈仕彬将他多年在书法上的功力自觉运用到绘画上,著名书画家曾来德先生在分析陈仕彬的书画作品时认为有三个方面促成其力度:“第一是他的书法性,第二是他的书写性,第三是他的抒情性。”这三性带给他气韵、气势和气象。著名美术理论家孙克评价陈仕彬的作品:“他传统的山水画很突出的是线条质量。他将书法的线条质量转换在绘画中,很多画是“写”出来的,不像很多人是涂出来、刷出来的,这是他的画耐看的重要原因。”这正是陈仕彬与众多画家的不同之处。
大自然总将一些特殊的禀赋通过某种形式在特殊的人身上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东西又是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那种才气在燃烧般的放着光泽,陈仕彬就是这样的。他能书能画,双翼俱彩,别出其色。
陈仕彬在创作大景象的山水画过程中,广泛阅读各种画论和文学名著,对道家思想作较深的研究,以寻求作品的精神支撑。他2008年在国家画院展出的画中,规格多为六尺、八尺、丈二、丈八为主。像这样的鸿篇巨制,全国近年少见。作品流露出艺术家特有的大抱负、大胸怀、大气象。其巴山蜀水孕育的拔俗才情,脱颖而出!正如某资深评论家所说:“其画既有青藤的放逸,也有八大的圆浑;还有石涛的率朴和金农的奇崛。他充分地将书法精神和人文气质放大在了大景象中,将心力、意力、功力融为一体作龙蛇之舞,非一般画家所能及。”
《汗漫云山》2017年 150cmX83cm
《众山皆响》
20年前,年轻的画家赴四川著名风景区九寨沟、海螺沟写生,亲身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雄奇与鬼斧神工。自然景区内山川古旷壮阔、沉雄苍逸,其危崖绝壑、高脊平坡、流水潺潺、深冥回壑、老树苍鳞、古障层空,令画家十分震撼。多年来,他数度冲动欲表现此种境界。
2008年,中国人圆梦百年奥运,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触发了画家的灵感,他提笔开始创作。
公元440年,南朝画家宗炳畅神卧游,澄怀观道,“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来自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脉的伟力令地火冲腾,众山真的响了!只是这一响失却了宗炳的诗境与本意,引发的是举世的惊异与悲壮。而此时,在北京西三环的大道堂艺术工作室,已经连续工作三十多天正沉浸在山水画收笔创作亢奋中的陈仕彬先生,被惊得目瞪口呆!这幅画所画的地方,正是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区域!
正悲伤时,在旁观画的好友刘墨教授提醒画家。当日,陈仕彬在这幅巨幅山水画上落下长跋:“……吾正挥毫画至尾声,惊闻家乡发生强烈地震,且震正好在此图所绘之地,万分震惊。‘心中激荡千愁涌,笔底苍茫派九生。’痛感生命的渺小,自然界的神圣威仪。遂以六朝画家宗炳语‘众山皆响’为题谨记此事,并祈天下太平!山川安宁!人民吉祥!”
由此,一幅与山川、历史、自然伟力“神力而迹化”的作品《众山皆响》诞生了。这一响,既不是响在历史,也不是响在汶川,而是响在画坛,响在人们的心中。更是冥冥之中的神秘气息指向超凡脱俗的巨制之形和“神遇迹化”的大道之象,也为正在走向大家境界画家的未来路向提供了鲜明的昭示。
此画560cm×260cm,表现出了大格局、大境界和大气势。画中“众山”,明显带有南方山脉和山群特别是川蜀山麓的某些特点:植被飞泉于大山表面,烟岚轻动,秀气可掬;又具北方高山峻林的气势特点和观赏效果。“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寻也。旁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飘渺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从近景平远式的开阔铺设,自然过渡到画面主体山岭的高远雄峻,画家十分善于把握近中远不同景域的纵向深入,一往无前,冲向云端,落目在无限的天际。这幅全景式构图的大山大水,将志向高远、境界宏阔的人格精神注入到了山水画之中。
《众山皆响》中含蕴的雄浑伟力和大爱之心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国家画院龙瑞院长说:“陈仕彬的山水画以特有的风格面目,为画坛吹进了一缕清新的春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相武先生说:“《众山皆响》堪称山水画新传统经典的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客座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刘墨先生撰文:“《众山皆响》体现出艺术家灵魂与文化精神上的高贵,作品也因此能够上升到哲学之美、人文之美。”
《众山皆响》2008年 620cm×260cm
情系教育与灾区
德者,至道者,首重德,道行不高,其德不彰,反之亦然。作为一位书画家,不仅应当表现自我个性情感,反映客观现实,更重要的是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应当以自己的艺术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陈仕彬有一句名言: “书画是小道,而生活是大道。只有将生活学好的人,其书画才可以内化为大道。”
凭着陈仕彬的综合实力,早在10年前便可以在纷纷扰扰的画坛上出类拔萃。也许是曾经当过教师的原因,又或许是感受过太多渴望求学的眼神。他看到了蓬勃发展的艺术教育背后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阴谋冲击下的困境与悲哀,一部分所谓“家”们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缺失。于是,他一头扎进艺术教育,干起了功德无量的百年大计,将教育目标建立在人类的文化目标上,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向开展美育活动。提出以“小美见大美,启迪人生观,蒙养世界观,陶冶崇高操行,塑造完美人格”的口号,创建了以东方文化为基础、全世界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国际美育品牌活动——“大美PHE”。该活动已有全世界近百万少年儿童参与,也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加利及近百个国家的总统和政要的签名支持。
去年上半年,陈仕彬为贫困山区河北怀来县和内蒙古兴和县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图书;5.12大地震发生后,他又为汶川灾区捐赠3000册图书和一部分现金,为灾区学校重建,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2008年5月25日,他还在中国画院举办的个人画展中,捐出一幅近十米的山水画长卷,该幅作品邀请了到场的书画家、评论家及社会各界名流签字后交由拍卖公司,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了汶川地震灾区。
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说:“陈仕彬先生不仅在艺术上有高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个有很好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艺术家,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文化人‘独善与兼济’的人文精神。”
《溪岸图》2018年 90cmx180cm
出大师的地方还会出大师
陈仕彬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化策划家和实践者,他博学善思、敏于时势,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国申奥时,他策划并组织 “中国书画名家申奥作品大展”,为中华民族的体育强国梦劲笔壮威;当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还比较陌生时,他认真研究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鉴定标准,为家乡名酒泸州老窖提供一系列策划方案,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名酒博览馆、建设世界白酒中心等设想。他还策划广场、风景区、宗教景观多处,类似的大手笔策划不胜枚举。他至今还担任多个市政府高级顾问,也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文化顾问。也许是其精神境界的高构,仕彬广泛涉及大型雕塑、历史文化景观、当代文化“事件”、电视剧领域,并且出手不凡。他的奇思妙想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正如他办公室墙上流沙河先生的对联:“艺思深入海中月,玄想远及河外星。”
著名美术理论家费新碑先生看到的是“四川人的气魄”。他说:“仕彬的气魄从何而来,这得从四川人说起,四川人对于北方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敬畏、一种想走出四川的感觉,这是很强烈的。尤其是搞人文或者美术的人都希望接上中原的大气,我在他的画面上已经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信息。我看他到北京以后已经接上了北方的阔远与豪气,并且在作品中已有很好的表现,不仅有四川山水的俊朗,更有北方的沉雄……。仕彬有一种内心的冲动,冲破了地域,到中原大地以后接上了这种气魄后所呈现的绘画大气象。”
历代大书画家多是济世经国之才,有的建功立业,施展抱负,有的学术超群,引领时趋,因而其精神气魄自然高于常人。寄之于书,便可光耀千古,托之于民,便可名垂青史。陈仕彬先生是四川泸州人,艺术大师王朝闻、蒋兆和、凌子风是泸州人,体育新秀邹凯也是泸州人。出大师的地方还会出大师,有过杰出人物的地方还会出杰出人物。泸州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人文的千年灵性,促使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人具有无限潜力。时代呼吁具有独立精神力量的文化大家诞生,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脉中走出来,我们期待着……
《山作青螺黛》2016年 60cmX124cm
《夏山深远图》2013年 180cm×70cm
《石壁飞帆图》2013年 180cm×70cm
《一步一澄明》2016年 46cm×69cm
▼
《祁连深处有春光》2016年 49cmX142cm
《黄河小三峡》2013年 65cm×240cm
《远望云山隔秋水》2017年 136cmX50cm
《雨过春山》2017年 184cmX60cm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