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

亲人去世,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

首页角色扮演灰烬余生更新时间:2024-07-28

在我家大宝还很小的时候,她就问我她的爷爷在哪里?在我师范刚毕业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亲的过早去世一直是我心中难以抹平的伤痕。面对牙牙学语的大宝所问的问题,我一时间茫然若失。

最近,我堂哥去世,大宝旧话重提,我觉得自己身为家长,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亲人去世,面对孩子的疑惑,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我想,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也是诸多家长几乎相当忌讳但不得不对孩子要说的一个话题。

我们剖析一下,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提出的这种对死亡的疑惑,家长该不该为孩子“止渴”?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大概在4岁左右的时候,都会对“死亡”这两个字有一种懵懂朦胧的概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死亡”这两个字,孩子接触过很多种版本,比较常见的版本有以下三种:

版本一:亲人去世后去天堂,享受极乐。

这种版本,一些人用自己对死亡比较美好的想象,给孩子一种“那边真美”的感觉。这种对死亡的解释在成年人看来很唯美,但在一些年幼无知的孩子想来,死后反正会去天堂,那他们一旦对死亡没有存在畏惧之心,则可能会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奔赴死亡之路,这可以说是孩子对死亡一种误解所酿造的悲剧。

版本二:亲人去世后去投胎,再世为人。

这种版本可是说是目前比较“有市场”的一种理解,相比于第一种版本,这一种解释很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但会让孩子心中产生更多的疑惑,甚至有些叛逆期的孩子为了“重新投胎做人”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版本酿造的悲剧同样让人扼腕叹息。

版本三:亲人去世后,“灵魂”与我们同在。

但和孩子谈及灵魂,也就是传说中的“鬼”,很多孩子都会头皮发麻,不寒而栗。甚至一些电视或者电影,为了制造这种恐慌带来的“刺激”,“恐怖片”应运而生。但是,经常看恐怖片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会“跑偏撞边”,其言行也很难让家长省心。家长对孩子灌输这种版本的理念,很容易导致孩子对死亡太过恐慌,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会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

那么,正确的生命教育该如何进行?家长如何向孩子诠释“死亡”的意思,生命的意义?

(一)人死如灯灭,如落叶凋零,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⑴用比较客观的描述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死亡。

关于死亡,别说懵懂无知的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不会有太深的理解。当亲人去世的时候,身为大人的我们会悲痛万分,会百感交集,更会难以释怀。当亲人的离世让成年人心如刀绞,嚎啕大哭的时候,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引发孩子深层次的思考:死亡,并不是睡着了,而是永远也无法醒来。

家长用比较客观的语言描述人或者其他生物的死亡,那么孩子在邂逅亲人去世的生离死别和悲伤,目睹家人的悲痛言行,就会对死亡有一种比较清晰的认识,也会对亲情的温度有一种直观的感受。

⑵让孩子正视死亡,别把死亡想得太过美好或者太过恐怖。

一些玄幻类小说、神话类电视电影作品,往往把“死亡”这两个字解读到让人无语的境地:在那些“营养不良”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人死亡之后变得非常强悍,甚至无所不能,这让一些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心生向往,会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

⑶陪孩子读一读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很多绘本、课外读物中,很多都涉及生命教育,涉及对死亡的诠释。家长有时间的话,可以陪孩子读一读那些三观比较纯正的生命教育类书籍,让孩子在书籍的浸润和熏陶下,提高面对“死亡”这两个字的心理承受能力,力求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二)生命,如同一场无休无止的“接力赛”,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

【1】生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接力”。

看到亲人死亡,一些成年人都心生感慨:“人生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一辈子干再多的活儿又有什么意思,到头来还不是要化为一堆灰烬?”成年人的这种想法不仅会让自己的余生毫无斗志,而且也会在另一个层面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变得消沉颓丧。

其实,生命并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么毫无意义,因为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纵观其生命历程,我们都不难发现:生命就如同一场无休无止的“接力赛”一般,我们这一辈人接过上一辈人的“接力棒”,在人生的跑道上“一骑绝尘”;当我们的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把手中生命的“接力棒”交给孩子,让孩子去完成“生命接力”的神圣使命。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愚公”这个人的名字当中,虽然有一个“愚”字,但我觉得他比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智者”还要聪慧得多!因为,在“智者”看来:愚公想要移山难如登天,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愚公却确信移山这种事可以办到——就算自己这一代人办不到,下一代人继续移山,就可以离移山这个目标近一些,再下一代人继续接过“人定胜天”的“接力棒”,这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愚公的子子孙孙如此“接力”下去,还真的非常有可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从家门口搬走。愚公的生命因为执着而变得精彩,愚公后代的人生也因为生命传承上的“接力”,变得生生不息,光风霁月。

【2】正面引导,让孩子理解生命的可贵。

亲人的去世,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把孩子带到消沉颓废的“死胡同”,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在家庭变故的时候才想起来,而应该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可以对孩子谆谆教诲。落叶缤纷、昙花一现、烟花易冷、宠物死去、清明时节……在一些场景、一些时间段中,家长都可以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死亡,不全是毁灭,还蕴含着新生的力量。

凋零的花朵和叶子落下来,化为春泥的一部分,成为这棵树的养料,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雨点从空中落下来,本来在空中的雨,从空中到接触地表的那一段时间,是雨的全部生命历程。落到地上的雨,也完成了雨的使命,作为“雨”,它的生命在落地之时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作为水,它又发挥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妙作用。

告诉孩子,死亡,不仅仅是毁灭,还蕴含着另一种新生的力量。举个简单的例子,活了二十多年的雷锋离开人世,但雷锋那种“出差一千里,好事做遍一火车”的可贵品质永远镌刻在普罗大众的内心深处,甚至连国外的一些地区也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再比如,一个人的生命到了尽头,但这个人的著作一直惠泽芸芸众生,哪怕是这个人生平不认识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人生前思想、品德和相关的理念没有随其肉体的泯灭而消散殆尽。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所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活着”,指的是臧克家笔下的一类人活在公众的心中,让人们永远纪念他,爱戴他,感恩他。

在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读懂死亡背后的内涵,读出潜藏在“死亡”这两个字眼中的生机,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

(三)对死亡心存敬畏,对生命加倍珍惜。

①让孩子对死亡心存敬畏。

作为老师,一到特定时节,我都会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居安思危,远离危险源。比如夏天我会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顺便用身边的或者新闻中活生生的例子,警告孩子们必须远离危险水源,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孩子们对死亡充满敬畏,就会更为珍惜自己的宝贵生命,对大海、对比较危险的建筑工地、对不明的电源等方面的危险源敬而远之。

②看电视剧或课外读物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孩子接触最多的影视内容,莫过于动画片了。而在一些动画片当中,一些动画制片人为了渲染动画片主人公超凡脱俗的能力,故意设计一些违反常理的场景,比如主人公从飞机上跳下来安然无恙,再比如主人公从山顶上或者非常高的楼层一跃而下居然也没事,再比如下图中的主人公嘴巴被撕扯成这个样子也没事......这在我们大人看来,这些镜头很幼稚,但孩子们却会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都忘记了孩子的一个天性,那就是模仿。前一段日子,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一个低年级的小姑娘对我做一系列非常连贯的动作,然后口中振振有词,最后对着我吼了一声:“给我变身!”可能她看到我咋还没“变身”,这小妮子也相当郁闷,挠挠头在反思自己的动作是不是按照电视剧中的“规范动作”来操作……孩子模仿这种“变身”的剧情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但如果模仿那些从高楼上跳下来的剧情,会发生什么情况?相信很多家长细思极恐!

孩子看电视剧也好,看课文读物也好,家长一定要严格把关,想要让孩子受到正确的生命教育,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信马由缰”。

③孝亲敬老,珍惜眼前。

理解了死亡的概念,读懂了活着的不易,很多孩子自然而然会想到两个字:珍惜。珍惜与家人相处的亲情、珍惜同学和同伴之间纯真的友情,珍惜与自己在乎之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这种想法的浸润中,孩子会对家中的老人或者身边的老人生出一份关爱,那么孩子可能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人让座;在这种想法的熏陶下,孩子会对身边的同学生出一份关心,那么孩子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则会主动帮忙,为同学排忧解难,友谊的“树苗”会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对涉及“死亡”的话题闭口不谈,对生命教育保持沉默。因为,就算我们不说,孩子也可能用他们的方式解读甚至误读死亡的涵义和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对死亡内涵的诠释,或者是对生命意义的引导,家长都要做到成为孩子的榜样,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当好孩子生命之旅的“领路人”,让生命传承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