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新时代,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中的旧物再造

身处新时代,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中的旧物再造

首页角色扮演恒久之绊国际服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30


我们正身处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科技发展不断地加快制造速度,物品更迭如此迅疾,人们在消费-丢弃-再消费的牢笼中迷失了方向,大量物品尚未等到发挥作用之时已沦为垃圾。伴随着物件的改朝换代,很多东西也随之丢失了。曾经流淌在手工造物之中的历史、情感、记忆与时光,都被冰凉理性高效的机械制造狠狠抹去。

此时此刻,在人类造物的长河之中,我想撷取几朵浪花,与诸位共享传统手工艺中的旧物再造的故事。传统手工艺中对待造物的敬畏与真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态度:敬畏,与其共生死。但现代化的进程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认识那些传统手工艺,或许能从中领会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及自我。

金缮

“金缮”技法,又被称为“金继”,日文称作“Kintsukuroi”,是将瓷器碎片用天然大漆进行粘合后,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金箔的修复技术。金缮修复的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在工艺上契合于中国的“描金银漆装饰法”,属于大漆工艺的范畴。除了瓷器,它也被应用于修复家具、玉器、木作、漆器、砚台、古琴等等。

《艺术商业》在2014年采访过一位中国的年轻金缮修复师邓彬,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段话:“金缮的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虽然用金不是太多,但是金代表一种姿态,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面对缺陷不去试图掩盖,欲盖弥彰,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这份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虽是国人说的话,但与日本文化中所特有的侘寂美学(wabi-sabi)息息相关。这种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使得日本人对残缺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朴素的、谦逊的、自然的美持有热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缮修复是源于日本的节俭传统(Mottainai),因太喜欢某物而不舍弃之,因为惜物而修补。

从技术上而言,每一道漆髹都需要一段荫干和打磨的过程,漆髹从搭骨架、裱布、补缺(补灰)到上底漆的过程至少需要20天左右来完成。当上漆部分髹到面漆步骤时即为修复补缺部分完成后,方可在其面上描金地漆上金或作画。

金缮所用大漆为天然素材,使用这一工艺修复后的器物上所呈现的金光闪闪的裂痕,给予它们一种别样的残缺的美、历史的美,使旧物获得第二次生命。

锔瓷

经常被拿来与金缮技艺相提并论的,还有一门中国的手艺“锔瓷”。

锔瓷工艺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各种工具修补破碎的瓷器。把碎片和本体对齐,用线绳固定住,接着拿杆钻,用弦绕在钻杆上反复旋转,直到钻出对称的小槽,接着把铜丝敲成锔钉置入小槽固定碎片。

从前的瓷器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普遍,是非常珍贵的物件,但是瓷器易碎,非常可惜。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金刚钻”和“锔钉”,继而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很快就被老百姓接纳。

锔补修复这一行当,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而延续。明代的时候,这门技艺还只能将钉锔在外壁,康熙后锔钉开始出现在内壁,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锔补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给百姓日常用品作锔瓷修复的常活、粗活。所用的工具都大而糙、清一色的铁钉。另一类是注重艺术加工、专为达官贵族们享乐而服务的细活,被称为行活或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正是由于有了锔匠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使得那些达官、王爷、八旗子弟们在享乐中兴起了“锔活秀”。这也是金缮和锔铜二者在美学趣味上的迥异。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国宝级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因锔钉好似蚂蟥吸附在人体上而被称为蚂蝗绊

自从有了“锔活秀”,锔瓷行当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动修补而转为主动作秀,由单一的锔补转为包含锔补修复、嵌饰做件、镶包配饰等等在内的综合手艺,成为古董、古玩行里古旧老瓷器作秀的一门专业行当,作秀锔匠的名声也随之大振。然而,随着历史的改变,战争的硝烟四起,“锔活秀”再也秀不起来了,锔瓷这一行当也随之萧条下来了。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瓷器也成为非常普及的日常用品,坏了就再买新的,修复瓷器的成本远远高于购置的成本,锔瓷技艺自然而然地便没落了。作为一种再造旧物的古老技艺,锔瓷手艺能否在今日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中重新焕发活力与价值呢?我对此并不乐观。

和纸织

早在公元五至六世纪的时候,造纸术从中国经当时的高丽国传至日本,日本于是开始了自己的造纸历史。手工艺人逐渐摸索和发展出本国独特的造纸原料和制作方法,从而产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和纸。如今,日本正仓院还保存着八世纪初制造的用来记载户籍的国产纸(美浓纸)。2014年,“日本传统手抄造纸技术”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本山形县的“和纸织”

日本的和纸生产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手工纸以雁皮、摺、三桠(黄瑞香)的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和纸纤维较长,使用植物纤维显现出特别的风味和手感,薄如蝉翼却强韧不减,可以保存多年,还具有良好的透光透风性。因此,和纸也被广泛运用于文物修复、日本画、木刻、家具材料、工艺品材料、艺术品创作等等。现在日本的纸币所用的材料,就是和纸。

尽管和纸的运用极为广泛,在日本东北部的山形县一带的若干工坊中所生产的“和纸织物”,还是并不常见的一种工艺样式。“和纸织”工艺先将书写过废弃的和纸裁剪成两厘米宽的纸条,再搓捻成经线纬绳,进行穿梭编织成毯。这种手法,与中国泉州的“永春纸织画”同宗同源,皆是源自唐代的手作。唐人郑维赋的诗记有“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远山一角都人妙,烘云托月景偏真,经营惨淡关意匠,远擅桃源物色新。” 诗里所描绘的便是清人杨复吉《梦兰琐笔》中所记载的“闽中永春州织画”。和纸织和永春纸织画的区别则在于,前者源于“旧物再用、敬惜字纸”的理念,使用的材料是废弃的被书写过的和纸,后者则是通过被裁切成细缕的绘有图案的纸与无图案的空白纸条互为经纬,再造画面和新的审美感受。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典型体现。

日本山形县的“和纸织”

其实,在轻工业的范畴中,将和纸裁成带状,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加捻,经过柔软加工再到自然干燥,保持其天然纤维的特性,这是日本人民创造出的具有独特质感的和纸纱线。它的优点是透气性极好,并且纯天然可降解。日本著名的服装品牌45R还将植物染色的和纸纤维与其余纤维材料进行结合,生产出了品质优良的衣物。这也是“和纸织”这一传统手艺,在工业化时代的一种应变可能。

金缮、锔瓷、和纸织,这些传统手艺在失落了原生的自然经济环境脱离了日常生产消费的需求之后,传承与后继日渐乏力。它们的存在价值似乎保留在非常窄众的专业修复领域和手工艺术品创造领域。这些技艺里带有前人质朴的价值观,一件器物会被长久地使用,甚至传至子孙后代,在消费主义造成大量浪费的今天,已无立身之地。

文/木木夕

和纸织记录/曾辉

金缮摄影/李光远

《识传统手工艺中的旧物再造》选自《艺术商业杂志》2020年3月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