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物动
风俗
思火
诗语
幻云
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
气象
春分和清明之间黄土高原上的浮尘,坐标,天水到银川的高空俯瞰
浮尘天气的惰性
黄土高原上干燥地界的结果之一便是春分节气的浮尘,要说浮尘,哪里都有,在北方为何会变得如此特别,尤其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
按气象学分布等级,浮尘属于强度最低的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在10千米左右的尘埃云。爬上在草洼西山,四周的黄土丘陵宛如奔腾的巨蛇,我戴着近视镜,往日看世界,可谓清朗,但此刻,空间就像跌进老花镜的世界里。
当漂浮尘埃的强度递增,大气流扰动剧烈,地面的沙尘随风扬起,天空能见度混沌模糊,千米之内一片昏黄,气象上称其为扬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在春天常常见到沙尘暴,沙尘暴在气象上已经属于灾难等级。少年时期,仲春时节,爬上屋顶看沙尘暴来临是常有的事情。眼前葫芦河两岸的秦安小盆地不见了远山,百米开外灰尘盖天,如同天象之笔蘸满了姜黄的饱墨,眼睛里,耳朵里,嘴里,都有沙子沉积。这个时候,人更愿意变成鼹鼠,钻入地下,安安静静等待风神在大地上暴走停歇。
春分时节,地气最显躁动,又缺少雨滴的安抚,于是,浮尘天气便经常光临。北风吹拂,春分难分,烘托得春天那么*动。读黄山脚下朋友的书稿,微微的浮尘里,读到浦溪河上从惊蛰、春分里出动的麦鸡、白头鹎、乌鸫的鸣叫,到觉分外清越和淘洗。
拢住四面山梁和整个县城的浮尘,如西北春天里推不开的忧愁包裹欣悦的诗意。在尘世生活,每一天的烟火气拌着随地面而起的风,这滚滚红尘里的风势,鼓动起万物生长的精气,当缺少水润的安抚,便会无形中暴躁。扬尘与沙尘暴说是自然巨变的征兆,不若说是春天在干枯土地上变得暴躁,是春天要撕裂生命凝滞的那股来自冬日的惰性。
光的世界与光的种类
死亡时,光就溃散泯灭,诞生时,光就聚合恣意。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光的世界。
说这些话的如果是文学家,意志凝结的感性,冲撞人心,会让人生出豁然。当自然科学家这样说话,逻辑推演的理性,指向生命的构成和存在的意义,激情的快意变为真理的指针,令我一时震惊。
现实主义者的浪漫和浪漫主义者的现实,都围绕着“生命”这个主题展开——寻觅一种新事物的创造,给人类走出黑暗壁障的围堵以勇气。
我喜欢草洼西山的荒凉,这荒凉是黄土高原河谷盆地经历千万年形成的命定的小气候的一种特征,荒凉蕴含着遗忘的失落和生存的坚韧。我也喜欢草洼西山的繁盛,在二十四个节气里,动物和植物为追逐光在拼尽一切,这种倔强的淳朴的繁盛,渺小,神圣,证明着生命来过总有其特别的意义。
山野的自然光,从一粒粒尘埃不规则的反射面上弹起,从清晨草茎上滚动的露珠的曲面上流动,光借着重力和弹力编织了山梁上千千万万个生命非同寻常的轨迹,这个神奇的编织过程,同时也将宇宙星辰变化演绎的过程囊括。
自从有了电,人造光非常别扭地侵入了自然的领地,用手电光,用车灯,用一切红外光源照在草叶上,动物皮毛的斑纹上,草木和动物像被施了魔咒。惊恐和激变摧毁了大自然柔和的宁静,又勾勒出一幅从人的脑海里投影到自然界里的梦幻图画。
说到光,便要说到眼睛,这个验证光存在的神器,它只能容纳可见光的狭小区间。一切哲学所奠基的永恒,都和眼睛这个器官有关,而科学则在否定这个器官,将眼睛可见之外的光谱世界归纳起来。
经过草洼西山小小的山梁和纵横如长虫一样盘绕的山道,看眼前局促的土黄色里承载着时间难测的重量,感受光从无限远处朝我急射,感受我分解成了万物。
春分崎岖嶙峋的冷暖
春分,这个“分”字暗含着生命破茧的锐利,说到底,轻抚的煦暖的春风,令人陶醉,但锋芒毕现的春风,最好要躲开。
夜晚在书房读书,春风吹起院子里的枯枝、碎叶和浮尘,父亲东一处西一处,查看收拾院子里忘记收纳的脸盆、毛巾和零碎物件。春风的力道,母亲说过,很伤人。我让父亲不要在风里乱走,赶快回房。
临着山坡的果园里,那些迟开的花苞,等的就是这样的春分,那些在夏秋挂满枝头的果实里,必要藏有这样风的甜蜜的凝练,才能更加甘甜可口。
我在野外的经历算不上多,但攀着山脊走上陡峭嶙峋的裂岩,从繁密茂盛走向空旷寂寥,从鸟语花香走向清幽旷远,很多次,都是在中国山川大地上春风吹动的时日里。
物动
关于仙人掌、可可豆与迷幻药,还有人类的乐园想象
小时候种在花盆里的仙人掌叠罗汉一样一片接着一片,长到半米高再没有长大,可能和品种气候有关。在厦门植物园的热带沙地植物园里,看到仙人掌科里的巨人,高达四、五米的霸王树,一时想起西北家乡县城里不到一米高的仙人掌,巨大的反差衬托着仙人掌科植物的不羁和神奇。
仙人掌科植物确实是神奇的,古代墨西哥湾有一种“老头掌”(指老人仙人掌)能够制成致幻剂,罗迪亚·米勒在《发现迷药》一书中记载,“在沙漠中围绕老人掌,饮酒作乐,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小时候我还不知道种在花盆里的仙人掌是远古人类沉入乐园想象的迷幻药。但周围一切的教育,各种阅读,都在告诉我理想的重要性。所谓理想,最早的根源便是人类的乐园想象,这种乐园想象,渗透进人类文明深处,构成了天堂、上帝、天国和诸神的宗教乐园,够成了人类文明车轮滚滚向前的源动力。
另有一种制作迷幻药的植物,号称“来自诸神的植物”可可豆,属于原生南美的植物,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里曾经见到成片人工种植的分布,我试着品尝一粒粒可可豆,动作小心翼翼,仿佛这种植物像蝎子一样会蜇人。读到《山海经》里远古异人的国度,看到那些犹如施了魔法的动物、植物、矿石,它们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渺小的人类为了获得战胜自然的勇气,不仅需要从现实力量上获得勇武之力,还要在精神力量上借助植物获得一种自信和勇气。
今天,科技让人类不再借助迷幻,而是开拓越来越多样的工程、机械和智能的技术,用来守护人类家园,用来探索未知世界。
当人类进入深海,进入太空,新的乐园想象的力量,又一次会促动人类,从无尽渺小的彼岸游向新世界的此岸。
风俗
西北小吃,焪馍,山西、河北叫拔烂子
西北小吃:焪(音琼,去声)馍
大哥在春分这一天拿来大嫂做的“焪馍”,过了几天,存生表哥也拿来了焪馍,“让舅舅尝一口。”
父亲其实不怎么喜欢吃,嫌弃焪馍太粗糙,可能焪馍让他回想起过去的苦日子。“我可吃够了!”
我出门在外多年,到很少能在春天吃到家乡的焪馍,在山西旅游,农家乐里吃过所谓的“拔烂子”,看着槐树花做的独特的面食,这不就是西北的焪馍嘛!想到西周的缘起,从华北山地转辗到西北发家兴起,这焪馍和拔烂子(都可以算是野菜馍的一种),保留了几千年来远古人们某种生活习俗上的痕迹也不一定。
叫焪馍,其实不是馍,而是一种野菜混杂了面食的蒸糕,这蒸糕简单粗糙,制作原始简单,携带方便,到更像汉人食品和游牧民族饮食的混合。
吃着焪馍,绵软的洋芋,清甜的苜蓿,玉米面和小麦面搅拌的面疙瘩,简单粗狂,说实话有些干涩,需要拌着切成细丝的贵州酸辣椒小菜,才能增加口舌之间的多重滋味。
最早做焪馍给我吃的是外婆。每年春分节气到来,正向东面的草洼西山转过山梁能看到雒加崖湾向阳的坡地,一层层坡地上,野生苜蓿冒出绿尖。一年里做焪馍最好的时节到来了。
掐尖的苜蓿,用井水(小时候每个村子总有一两口水井,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在中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向地下挖四五米,清亮透明的地下水就会喷出来)淘洗。洋芋用的是面气重,其实就是糖分足的品种,煮熟去皮捣碎,但不要做成土豆泥。最后一道工序,放上油盐,将苜蓿、土豆泥、玉米面和小麦面一并在锅中微火搅拌均匀,不用炒熟。放到蒸锅上蒸熟,放凉,即可食用。古代用的都是铁锅、柴火,焪馍一名的来源,可能与此有关。
面对大自然的残酷,人们开动脑筋,在生养人的食物世界里,尽己所能,想尽一切办法,获取生存下去的机会。焪馍可以做这样的一种见证。
焪馍的几种简单配料,可能一直在变化着。
虽然古*载,苜蓿自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在殷周时期,在前丝绸之路时期,可能通过西北和西亚互通,作为马牛羊饲料的苜蓿已经引进中国西部。土豆的引进来自南美,十六世纪作为“十全十美的食物”引入中国,古代做野菜馍的原料可能更为粗粝,那时候的焪馍还没有加入土豆,但可能混杂了可食用的野生花朵的花瓣也不一定。明末时期由广西传入中国的玉米,很快顶替了粟米(糜子、谷子)和高粱在人们日常饮食里的位置,古代的野菜馍,面粉可能主要用的是《诗经》里就有传唱的糜子(小黄米)。小麦在中国自殷周时期就已经普遍栽种,小麦面食更是游牧民族传承不衰的主食。
春分节气里吃到焪馍,由此联想到人与野菜伴生的旅程,野菜的馍馍,在现代化让生活丰盈的当下,应该能够开发出来更多健康、多元的美食,既丰富大家的生活,也增加大家对自然的理解。
思火
生死面对面
一个人死亡的次数
一次是心跳停止,是生理死亡;
一次是葬礼的仪式,是社会死亡;
一次是众人的遗忘,是时间里的死亡。
想一想,
一个人究竟能够死亡多少次?
一个人究竟会惧怕多少次?
一个人究竟能够活过来多少次?
想一想……
这张图片的作者为布里丹之羊,姑且一用,很符合朋友的文笔气质
为朋友的书《住在鸟的旁边》写序言
不管是为自己的书写序言,还是为朋友的书写序言,都是一件异常艰苦的事。
写序言本身,目标是为了书写一个世界,了解主题凝练的集合里,作者的灵魂和叙述的事件如何聚焦投影,作这样的深知,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但序言总还是要写,于是就要纵身跃入作者的世界里。
要写一篇合格的序言,至少要花去一个月的时间,这令人心疼,但也值得。
通读每一篇文字,理解一颗心灵驻足世界的片刻,和作者内心豁然、心碎和欣悦之态交融,当我收获到意外的喜悦(当然,偶尔也有一点小质疑),这样的序言,便有了自成的框架,天然生成的内容。能在书里读到哪些是超越我的,哪些是我们一路同行的。这些收获也算特别。
当然书里不能写这些,书的序言本身呈现的是书的世界,要扬起,要归纳,要呈现——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克制。要让读者能看到、感觉到清晰立体的作者写成如此一本书的本意何在。
当然,也会有误读在里面,是作者之外写序言的人的小私心了。其实,连这样的私心都不该有。想着想着便都删除了。
为一本美好、圣神的书写序言,何其幸运。这是最该说的话。
诗语
这幅《蒙拉丽莎》,同样是诗与画交融的杰作,心灵的神秘和自然的神秘交相辉映
小读达芬奇《论绘画》:诗与画的辩白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画是生命之诗,诗是万物形制灵魂的画谱。诗画一家,这其中有诗的调和,也有画的迁让,对不同领域边界的认知,持开放包容的博取,对诗壮大自身,对画显示精魂,都是有益的地方。
西方文化传统里,诗与画之间如何对话辩白,我到一直好奇。
大概七百多年以前,达芬奇在探索他的绘画艺术时,专门思考过诗与画之间的关系。
达芬奇认为:
1. 在表现语言上,诗显然胜过画;在表现事实上,画自然胜过诗。语言和事实之间的关系,和诗与画之间的关系等同。
注:很有趣味的是,达芬奇在这里思考的更深层因素是视觉与感觉的关系。达芬奇并不认为诗和画是不同的专业,而只是不同的表达,是他探索和理解世界的不同途径。打破一切藩篱,这是所有伟大人物共有的特质。
2. 诗用语言把事物陈列在想象面前,而画确实地把物象呈现在眼睛里。
注:达芬奇认为诗不依靠视觉,诗的工具是将一切感觉共鸣起来,从而让作者和读者在一种共有的感觉频率里获得对世界的认知。画则通过视觉产生印象,因此透过视觉的差异化和独特性唤醒人沉睡的感觉,从而刺激人的认知活跃搏动。诗和画的区别和相同处就在这里,工具不同,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让人的精神获得活力。
3. 画从哑诗,再变为活诗,需要打开人的灵魂之眼。当画所表现的神情和物象与事物的内在活动相适应,一幅画就能够为人所理解。这就如同诗,不管语言描述的感觉如何包罗万象,只要那种感觉的规律是出于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心灵之眼自发的冲动,是感觉意识自觉的拥有,是自在的一种生命,这样的诗就能够被它的读者所感受、理解和热爱。
注:达芬奇像科学家一样精确,他理解画,首先理解的是万物变化的规律在一个具体线条和色彩里的呈现。但他同样像诗人一样拥有敏锐的感觉,诗依靠直觉和心灵的感应支撑起一个复活的充满了性灵和激情的幽静世界。画与诗在达芬奇的世界里是融合一体的。
突然警觉《诗经》写的都是呼唤
读许倬云《西周史》,殷周事情留存下来的铭文上印证着《诗经》不一样的声音,那些曾经叙事和回到现场的误读,一直作为进行时,回荡在历史的时空,引了多少弯路给读者。当听到这些来自远古现场的事件呈现,《诗经》的价值,就像我理解诗和画之间的差异和相同,正是《诗》中保存下来的珍贵的呼唤和叹息,那些有血有肉的灵魂,一个个生活于远古,又在当代在此刻的生活里,产生如此清晰的回音。琐碎日常,心动叹息,都与远古的《诗经》,形成着对照,形成着对望。有某种超越时空的感应,将古今连为一体。
《诗经》一瞬间给我的警觉,竟然让人的额头生出了细密的汗珠。
幻云
这幅作品是2021年世界猎人风暴奖的获奖作品:云端之眼
星球之谜:云端和水镜里的仙鸟
云端有三重概念。智能科技的云端,意味着一个地球之脑诞生的趋势不可避免。天气的云端,意味着碳基生命在地球上开始形成的不可遏止。宇宙的云端,意味着无数星球从一团尘埃云中诞生的聚合裂变即将降临。
读朋友的书稿,她将红嘴蓝鹊称为“仙鸟”,仙鸟出现于云端,在水镜之面穿出,异样之影突现在眼前的幕布上。
仙鸟是个古雅幻灵的名字。
关于想象之谜,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被一种类似云端的冲动困扰,由此希望达成一种成为水镜之鸟的迷思。这种行为被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不断定义,所有工作生活的人群,都为突破时空幕布的阻隔而竭尽努力,期望达成温暖、富饶、极乐、平静的满足。
所有科幻作品最可贵的品质,都是因为掌控了云端的秘密,既真实于现在的理解,又真实于过去的牵引,还真实着由科技推演的未来的细节与全局。
很喜欢“云端”这个词,这个词首先是在前几个夜晚读朋友书稿时,从“仙鸟”这个词的意象里派生出来的。
每一个精神领域的创作者,都首先拥有自己的“云端”,然后才如一只仙鸟,穿越空境,进入属于自己冲动难抑的新世界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