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以“无心”修行,世间自然无相

庄子:以“无心”修行,世间自然无相

首页角色扮演鸿蒙问道更新时间:2024-05-09

庄子:以“无心”看待世间万象,人生方能平衡。

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老师,你看如果一个人贫穷,但是他见了别人能自尊自爱,不像别人卑贱的拍马屁。一个人很富有,但是完全不因他的富有而骄傲,你觉得这样的人修养怎么样?”

孔子这个时候就说:“还不错,但是没有修炼到家,一个人虽然贫穷但能以此为乐,也不及一个人虽然很富有,但能常学礼仪,懂得谦恭为好。”

孔子这里所说的就是“富而好礼,贫而乐”的道理,贫穷本身并不会让一个人感到痛苦,但是接受不了贫穷才会让一个人感受痛苦。

就好像身处平凡生活中的人,人生最好的状态本身是岁月静好,一个人完全可以接纳自己的平凡,让自己感受人间三分烟火,从中体会人生的美好,但是他却不知足,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总是将自己与高高在上的人对比,而产生了落差和痛苦,更产生了*,总抱怨着上天对待自己不公。

这样的人,与其说是命运亏待于他,倒不如说他自己不能用智慧平衡心性而惹致的灾祸。

所以孔子便提出了“穷乐无忧”的道理,在一千多年前之后,有一位陶同学大概是因为孔子托梦,真的学会了穷乐无忧的道理。

这位陶同学就是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自力更生。

有一年重阳节之际,没有钱买酒,当地官员就派人给他送酒,他当即畅饮,之后大睡一觉。

他的境界便是宁静淡泊,抱朴含真,更是因为这样一份淡薄,才让他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脍炙人口的绝佳良句。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

居住在狭窄的小房间里,能够抛弃一切私欲杂念,哪里还去管什么雕梁画栋,珠帘卷雨的华屋呢?三杯酒下肚之后,胸中就会出现一片纯真自然的本性,这时也只知道在月下抚琴,在微风中吹笛了。

人生最向往的状态,就是身处世俗的宠辱不惊。

即便是一个坠入*深渊之中的人也是如此,一边贪求着荣华富贵,一边又向往着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不是源于情绪,而是源于认知。

人生所有的豁达和遇事之时的坦然,都源于情绪背后的心念本源,而这一切最好的答案,就是道家思想的“无为”之心。

《庄子》之中的“鸿蒙问道”,其中也藏着最好的答案。

云将向鸿蒙问道,鸿蒙告诉他:“重在养心,只要自然无为,万物自生自化。忘掉你的形体,放弃你的聪明,忘却自身和外物,与自然之气浑然一体,解心释神,茫茫然无所用心,让万物回归本性,却出自于自己的无心,浑然无知却能保持本身,终身不得违背。”

以无相之心去勘察世间万物变化,忘却自身与外物,我们之所以在乎外物的得失变化,就是因为将外物对自身的关系看得过重。

人以主观情感将外物判别为好和坏,将名利富贵归类为好,将“未得到”归类为坏,而此时就会过度的趋向于好的层面之中,而妄心以及奸诈的手段都由此而生。

在道家思想中提出的无为之心,更平衡了“有和无”之间的区别。

所谓有和无,就是世间的“有”未必是真正的好,世间的“无”,也就是“未得到”的人生状态未必是坏,所以好和坏在我们的认知之外存在。

以这样的智慧去看待人生的问题,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的认知太过于愚昧,能够摆脱这种愚昧的状态,才是有真正宠辱若惊的超脱。

修养宠辱不惊的智慧根源,并不在于当下的情绪心态,而在于自己的根源认知。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