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城南有一座九龙山,似九条巨龙卧伏在大地上而得名,山半腰有八座汉墓,全是在花岗岩上开凿而成,宽敞、深邃的墓道犹如峡谷深渊,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巧妙,令人惊叹不已,这就是汉鲁王墓,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鲁王,却是明鲁王。
九龙山南麓(属于邹城市)有明代鲁荒王墓一座,与汉墓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样修在了半山腰,但却是从地表面掘井二十六米深以后,再向侧面开凿岩石而成,墓室两间,由过廊连通。
明鲁王陵
鲁荒王朱檀
鲁荒王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荒唐王爷,姓朱名檀,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仿照历代皇帝的做法,把子孙分封各地,朱檀刚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也就是第一代鲁王,成年后朱檀就藩于兖州。
朱檀喜好文章,而且做得一首好诗,对待下属也很谦和,本来作为一位年轻的藩王,是很有前途的,但是由于从小就封为王爷,权力和财富的刺激,朱檀就藩后终日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伴随这种奢靡生活带来的是,他想一直享受这荣华富贵,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想法,终日寻仙问药。那些善于蝇营狗苟的野医,惯用假药,一听这么年轻的小王爷想寻仙问道,为了赚钱,争相进献所谓仙丹,就这样朱檀从十五岁就开始服用“长生不老之药”,我们都知道古代所谓金丹都含有水银和大量的铅在里面,所以朱檀体内渐渐积累了大量的毒素,十八岁便双目失明,最终毒发而亡。
朱檀毒亡的消息传道洪武皇帝朱元璋耳朵里,洪武皇帝气愤至极,顿足道:“荒唐,实在荒唐!”于是朱檀谥号便被定为“荒”。
鲁荒王死后,王府请人精心设计,在九龙山选中了墓地,也就有了今天的鲁荒王墓。由于朱檀是明代第一个去世的就藩亲王,当时大明新创,规制尚不完备,荒王陵墓是亲王当中第一座。它的营建规制和诸多礼仪是明代的第一个案例。后来去世的各位亲王丧葬礼仪相为沿用。其次,陵区占地面积最大。据调查勘探,外城南北长1220米,东西宽756米,占地面积达92万余平方米,这在亲王当中规模最大。
因此,鲁荒王陵被称为大明第一王墓,又有人称为“王陵”。
1970年至1971年,由山东博物馆主持,对鲁荒王朱檀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先后发掘出九旒冕、金镶玉带、大唐雷威亲斫“天风海涛”琴等珍贵文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
九旒冕
金镶玉带
天风海涛琴
【注】鲁荒王墓实则位于九龙山南麓,属于山东省邹城市境内,与曲阜市相邻,九龙山为两市中间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