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秘境录之一
拥翠轩诗集序其余
刘运勇
大酉洞在武陵山深处,幽深隐秘,地近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酉阳建县应于秦昭襄王三十年,已逾二千年,其中八百年州制史和六百余年土司制史,繁衍生息土家、苗、侗、水、布依等十六个少数民族。这个地方,因地势高峻,可控湘鄂而引巴蜀,过去是要大批驻军的。驻地就在城外数里的大酉洞。明朝永历七年,东阁大学士文安之到了酉阳,为酉州宣慰使冉奇镳的《拥翠轩诗集》作序,看到大酉洞中太古藏书的摩岩石刻之后,写下一段相关记叙。大意是:其洞口高而狭窄,入洞突现开阔天地,有数十亩大小良田美畴,四处分布建造着十分精致的房屋,几条溪流穿洞而出,便认定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文大学士建议冉宣慰,广种桃树,待得春暖花开,桃源逐水趁流,等候来者问津。
世间美景佳地,因深藏山中,多有千百年间亦无人问津;偶为后人发现,且处处花团锦簇,生活自由自在,还能不使得见者颠狂。文大学士所以颠倒狷狂,前来桃源问津,另有一番理由,非寻常人可以比拟的。
文安之字铁庵,天启二年进士,湖北宜昌人。做过南京司业、祭酒,遭权臣弹劾,罢官家居。永历四年,他到梧州见永历帝,任东阁大学士;次年,为联络川中诸镇之兵,自请督师四川军务,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也算位极人臣了。到达贵州省都匀时候,为朝庭收编的孙可望部所拘。数月后,脱身到川东,途经大酉洞,联络川鄂边境农民军夔东十三家抗清。问津竟为天下谋?文大学士仓惶而过时,居然尚有闲心,观赏古洞青溪,玩起润笔作序的文人勾当,倒也颇有些别致。永历十三年,文安之督十三家中的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等十六营,由水路会攻重庆府,遭遇惨败,不久就病死了。由此胡乱猜想,文大学士至桃花源,为寻找后方基地,可惜天不假年,着实令人好生惋惜。
究竟何处桃花源?看了些杂书,再游历大酉洞一番,发现前人已有定论,大酉洞即桃花源:一是地理,在两汉魏晋时属武陵郡,与陶渊明任官、生活、创作的江州地域邻近;二是路线,到桃花源须有一溪,可沿溪而上,到洞口停船,前洞狭窄,至后洞口豁然开朗;三是景物,洞内有数十亩田畴,有数幢秦式古建筑,有极丰富水源;四是历史,北朝以后,陆续可见于当地志书、传说、碑刻;五是距离,魏晋南北朝时,此地一片荒芜,甚至蛮荒;六是环境,此地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述八九吻合,虽古今地貌变化,而大致方位无异。据《酉阳直隶州总志》所记大酉洞:“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另据《四川省通志》云:“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之不在于此?”
曾在桃花盛开的春天,酉阳县的朋友引领我们,从县城钟多镇出发,经过一座土家族摆手舞的圆坝子,沿着开满异色桃花的溪流,逆行千数十步,就到了大酉洞。
洞口形状宛如一只横放的喇叭,内洞口有聚光点闪亮,外洞口高宽俱有数丈,向里逐渐收窄,进数十步远,至内洞口约两丈处,流水潺潺而出,洞顶留有藏秦焚馀之书的几方题刻,其下是半坡石灰岩溶成的微缩梯田。走过内洞口之外的小石桥,眼前豁然开朗,顶上的天空像撕扯裂开的,春日阳光尽情倾入。仰望半坡,即见筑有几幢吊脚楼。土家族跑马吊脚楼全用木材建造,纯以两层楼屋为主,傍山又临水。其斜山顶、青瓦坡、翘角飞檐,梁、柱、门、窗均雕镂精当,耳房和楼阁分作灶屋、磨屋、卧室、火塘和粮仓用途,屋外有大块用石条嵌得方方正正的院坝,用来晾晒粮食。山脚下数处泉水,以及涌泉形成的半月形池塘,水里生长通体透明的鱼儿;一方方水田正稻浪摆䅉,埂上种植的行行桑树、木楼旁的篷篷楠竹、石岩上悬吊或攀爬的古藤,经春雨之后,叶均肥润厚实。随着一声汪汪狗吠,坝子里所有的狗和鸡,都卖力地狂叫。绕过这些木楼和院坝,沿一条陡峭山路可翻上后山,左峰瀑布下掩隐着溶洞,据说可通百里外的龙潭古镇;如从溶洞旁小路下山,可见到几个被水泥嘬死的石门,就是过去驻军的基地,门前则是一片天然钟乳石人形石林,似黄发与垂苕并现。
岩间溢出的水,万流归宗,俱汇入洞底的桃花溪。这溪也怪,平地里突兀涌出,水势浩大而滔滔,经行十数千米,没入了一个叫消洞的地方。湍溪是酉阳河的源头。去处大可不管。来处不得不深究。难道这就是桃源漾水?大酉洞天,自然而成桃花源境。四周钟灵山、西山、翠屏山围为溶斗,多悬岩峭壁,有松峰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乌龙护简、龟鹤遐龄、桃洞流红、机织烟霞八景,在明朝已初具规模。当地人说,涌出溪水的洞孔叫地涌,据说集自周围数十平方千米,虽大旱年亦不枯竭。洞内还出灵芝。我偶然发现,几棵枯树干上粘有白色菌状物,白亮竟若寒星。同行朱浩源先生,为巴蜀中药世家,指说系灵芝,采摘三颗,回家须煎水以服。
酉阳桃花源确系古洞无疑,工匠从洞后石壁切割下石块,细细打磨后,多显竹笋形的图案,为独笋、双笋、三五笋形,显然是一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酉阳百姓,辟岩铺起十亩大歌圩,歌舞升平。于是建议他们做成工艺品。路过歌圩时候,聚集很多人跳摆手舞,舞曲为欢快的民间歌谣《黄杨扁担》。这是土家族最喜欢的娱乐。我虽然不晓得土家族是否先秦遗民,可他们跳起摆手舞,倒也看出舞者模仿渔猎、农事、战争、生活的动作,颇有上古舞的大方、明快、自然。清咸丰永顺知县陈秉均《题土王祠》诗云:
五代兵残铜柱冷,
百蛮风古洞民多;
而今野庙年年赛,
里巷犹传摆手歌。
在酉阳,开摆手歌堂时,一人领舞万人齐旋,一人亢声万众齐唱,那是何等的凝聚、何等的团结、何等的有力量哦。我想,如果陶渊明看到过红灯万点人千叠的摆手舞盛况,一定想方设法要来,留下来做真正的武陵渔人。
酉阳人杰地灵,不大争执古迹谁属,作为游人,总耐不住要考据一番。在历史上,陶渊明应该没到过桃花源,只是记述了远房亲戚刘子骥讲的一个故事。出身没落士族家庭的陶渊明,虽少怀远大政治抱负,在东晋王朝与刘宋王朝交替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堪,人民忍受着统治者的重重压迫,生活极端痛苦,其人生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在四十一岁那年,他做了八十天彭泽县令,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幻想有一个人人劳动、和平宁静、自食其力的美好社会桃花源。渔人遇到桃花源云云,虽是一次误入,却于现实生活中存在。陶渊明羡慕不已,渔人并不以为然,找不到记号,就不再去证明了。而且,洞中生活实在简陋,并不比南北朝初期社会更发达,陶渊明之念念不忘,仅是他那一类人的向往,不为当时社会各阶层认可,代表的只是不得志士大夫的追求,使人们往往梦入桃花源,作一次振聋发聩的逍遥游,然后就黯然放弃了。断非今日到酉阳县去做文化旅游。如今桃花源不再隐秘难寻,文化繁荣侵蚀了大酉洞周遭,现代人已能够轻易寻至,徜徉于桃花源种种情景之中,感叹陶渊明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导致后世仰慕不已。
当然,不管陶渊明是否中国最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桃花源一定是他笔下中国最大的乌托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