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的华夏大地上,两大政权之间的碰撞占据了历史进程的潮流,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中,伴随着民族之间的融合。冲突、融合、再冲突、再融合,在融合的大趋势下,冲突不断,为何千年来无法消除之间的冲突?
风景优美的华夏大地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在夏商之初,黄河下游的农耕民族中已经出现了"四夷"的说法,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我们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真实性有待考量)就是记载西周被犬戎所灭的故事,在《诗经》中亦有两大政权的对抗记载,此时的游牧民族时常入侵对农耕民族已经存在了威胁。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燕国、赵国与北方游民民族有接壤的三个国家纷纷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
在历史上,有许多大规模的抗击游牧民族的记载,比如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唐太宗与突厥的战争、朱元璋与蒙古的战争,这些都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取得胜利的战争,当然也有游牧民族逐鹿中原,建立政权之时。其实,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界限,那就是以秦朝的长城为界,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万里长城
肥沃的土地与天然的草场,使得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存在差异,游牧民族放牧,天气对他们影响不大,只要水草肥美,牛羊也就肥美,然而农耕民族呢?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靠天吃饭成了农耕民族的现状,如何才能摆脱天气的束缚,减少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呢?那就是加快技术的发展,这样一来,农耕民族生产技术领先于游牧民族,特别是生活物资的领先使得游牧民族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夺取。
秦朝统一中原六国后,北方的匈奴也完成了整合,边境地区的冲突在所难免。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32年,由于谣传"亡秦者胡也"的说法,再加上匈奴的威胁,秦始皇决定出击匈奴。
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干将,修筑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史记》
秦朝军队
这是中原政权第一次有史以来对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第一大规模的用兵的记载,在电影《英雄》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秦军战斗力之强,是匈奴无法抵御的,秦军轻松击溃了匈奴,并且将河套地区占领,为何秦始皇不再往北扩展了呢?因为再往北不适合种庄稼了,因此也不用继续北征了。
当然,如果农耕民族在与游牧民族战争中保持常胜态势,没有任何消耗的话,游牧民族也早就被打没了。之所以两大政权战争能够持续千年,根本原因是农耕民族在战争中也付出巨大代价。不论是鼎盛的汉朝,还是强大的唐朝,亦或是不屈的明朝,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虽然占据优势,将游牧民族打的溃不成军,但战争带来钱粮、人口等的消耗也是经不起长时间的折腾,隋朝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游牧民族
高句丽是存在与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游牧民族,很多朝代都有与其发生战争的记载,其中隋朝与唐朝规模最大。隋炀帝杨广曾经派出百万雄兵远征高句丽,三战三败。据记载,隋炀帝第一派出113万多人征讨高句丽,为了运输粮草等,还征调了200万多万的民夫,即便是如此规模的征讨也没能消灭高句丽,反而是隋朝国库空虚,国内起义导致灭亡。
打下合久必,每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没落之时,当农耕民族建立强大的王朝没落时,反而是游牧民族鼎盛时期,元朝是这样,清朝也是这样。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战争也促使民族间不断融合,农耕民族先进的生产力不断被游牧民族吸收,使得两大政权之间生产力的差距不至于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庞大的明朝疆域
生产力的落后,也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在汉唐时期的记载中,由于农耕民族武器的先进,经常能够看到农耕民族以少胜多的案例。当然,民族融合是不间断的,科学技术交流也随之发生,农耕民族的武器先进性随着交流也逐渐缩短,甚至游牧民族在武器方面的研究都有超过农耕民族之时,比如南宋末年的成吉思汗,在战争中,成吉思汗军队经常是屠城,但一般不会*工匠,使得元朝的武器不亚于宋朝,这也是元朝能够有如此大疆域的原因。
这里不得不提及骑兵的一个重要工具——马,游牧民族先天就是放牧民族,有着精良的马匹和驯马技术,但在马镫发明之前,对于骑兵的要求很高,没有马镫配合下,骑兵只能靠自身的腿部力量来驾驭马匹,如果在手拿武器,比如弓箭、长矛等需要双手或者笨重武器时,双方交战中很容易从马上坠落下来,这样的现状直接限制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当然限制最严重的还是农耕民族,毕竟他们没有先天天赋,如果没有骑兵的加成,根本不是游民民族骑兵的对手。马镫发明后,农耕民族先天性的"缺陷"就被修复,能够更好驾驭马匹,才有了李陵5000骑兵斩*匈奴万人的恐怖战力。
有马镫的马
说了这么多,总结其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千年的战争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生存问题,不论是农耕民族的扩张,还是游牧民族的南下,与生存息息相关。从竺可桢先生物候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知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可以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寒冷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影响农耕民族的生产,使得中央政权国力衰退。寒冷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也是一种巨大伤害,温度低不利于牧草生长,牛羊成片被冻死,为了生计,游牧民族不得已南下去掠夺农耕民族的粮草,这促使两大政权的战争频发。我们将温暖期和寒冷期加上时间轴的话,不难发现温暖期一般是农耕民族鼎盛王朝时期,比如秦汉、隋唐,而寒冷期则是游牧民族强盛时期,比如南北朝、南宋等等。
竺可桢先生
农耕民族与游民民族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生计,虽然农耕民族人口数量和生产力要高于游牧民族,但其间的差距还是不足以将游牧民族彻底消灭,反而使农耕民族在战争中将国库消耗殆尽,因此两大政权的战争持续了千年之久。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