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九鼎
围绕大禹九鼎来源主要有2种争议。一种认为九鼎的确是大禹铸造,九州和帝王权力的象征意义由后世附会。另一种认为九鼎为西周初期铸造,象征周天子一统九州。周朝一直奉夏朝为先祖,视为华夏正统,将周朝铸造的九鼎,托名为夏朝先祖大禹所作是极有可能的。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九鼎不可能是商朝铸造的呢?因为即使商朝曾经铸造九鼎,西周也会将其重新熔铸,这就是《周易》中有“革故鼎新”的说法。历代帝王都要铸鼎彰显自己的功绩,商鼎是商朝祭祀先祖用的礼器,周武王怎么可能继承和使用呢?
大禹治水 划分九州
个人一直有个疑问:传说中的大禹九鼎究竟什么样呢?它自西周初期就有记载,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为止,近千年间,周天子和各地诸侯每年祭拜,许多人见过大禹九鼎,为什么对其外观没留下史料,或者没有进行仿制呢?西汉的司马迁编撰《史记》时,距秦末九鼎失踪并不遥远,为什么《史记》对于九鼎的记载也含混不清呢?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史料和考古发现的国宝级文物,去推测大禹九鼎的外观了。
首先,我们必须简单了解鼎的演变历史。根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鼎最早出现在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质地为陶质,皆为3足。陶鼎中经常能发现兽骨,证明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夏朝晚期,首次发现了青铜鼎,其3足2耳,工艺粗糙,纹饰简朴,体积也较小。商代中期,出现了4足的巨型青铜方鼎,比如杜岭方鼎和后母戊鼎。商代晚期,鼎完全退出炊具行列,成为商王祭祀用的礼器,是国家和帝王权力的象征。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继承了部分商朝青铜器技术,但器形有所不同,一般为3足圆腹鼎,纹饰不如商朝华丽和精美。
大禹九鼎
其一,如果九鼎真是华夏先祖大禹铸造,它应该有以下特点:1.体积较小。根据考古发掘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陶鼎,以及洛阳偃师二里头的夏朝青铜鼎,结合陶寺遗址的青铜铸造技术,大禹九鼎应该不是巨型鼎,最大也不超过50厘米高。
2.器形为3足的圆腹鼎,4足方鼎商朝中期才会出现。
3.鼎身铸造工艺比较原始。
4.没有镂刻铭文,可能装饰有兽面纹、龙凤图腾和山川河流图。
这样的大禹九鼎作为国宝级文物,您是不是有些失望呢?
提供2件国宝级文物供您参考:1.夏朝方格纹青铜鼎。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收藏于洛阳博物馆。该鼎通高20厘米,其造型和纹饰风格继承自中原龙山文化的陶鼎,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青铜鼎,晚于大禹时期400多年。
夏朝青铜鼎
2.新莽九鼎。出土自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收藏于西安博物院。新莽九鼎包括铜鼎5件,陶鼎4件,是一座新朝王莽时期古墓的随葬品,有明显的复古风格。考虑到王莽时期距离九鼎失踪时间不远,可能存在古文献记载或传说,因此这种复古九鼎的器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莽九鼎
其二,如果大禹九鼎是西周初期铸造,它应该有以下特点:1.器形是类似夏朝的3足圆腹鼎,这是西周鼎的特征。
2.作为九州的象征,应该篆刻有铭文,记载本州的地域范围和风土人情。
3.鼎身应有龙纹、饕餮纹等特色纹饰,或许刻着古老的《山海经》地图。
4.体积应该不大,不属于巨型青铜鼎。
第4点不少人有疑问:既然西周青铜器技术高超,要象征九州,它应该足够大才对。至少也得有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的大小吧?
商朝后母戊鼎
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大禹九鼎曾被举起,虽然不小心把某人砸死了。
提供2件国宝级文物供您参考:1.西周时期的淳化大鼎。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出土于陕西淳化史家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西周青铜鼎中最大的一件。
西周淳化大鼎
2.西周时期的子龙鼎。这也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出土于河南省辉县,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此鼎民国时期流失海外,被日本收藏,2005年才从香港购回。它高103厘米,重230公斤,是西周青铜鼎中最重的一件。
西周 子龙鼎
以上所述,您认为哪件比较接近真正的大禹九鼎呢?当然,这不过是个人基于古文献和考古出土文物的推测,大禹九鼎作为传奇的国宝级文物,其样式也有可能出人意料。按照目前主流说法,如果它还幸存于世,最有可能作为随葬品被带入了陕西秦始皇陵中,期待大禹九鼎还能重见天日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