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西神道”(全真观-金顶)徒步穿越散记

武当山“西神道”(全真观-金顶)徒步穿越散记

首页角色扮演经典神道更新时间:2024-05-09

全真观-金顶的徒步路线,位于金顶之西,完整的路线是从分道观-全真观-金顶,近些年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把它叫“西神道”(但历史上武当山没有东神道、西神道、南神道、北神道之说)。这条路线在武当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古神道中,是我“唯二”没有徒步过的(另一条古神道是“东神道”)。四年前我和家人春游时曾爬过一段,当时因线路不明、天色不早而放弃。作为一个梦想能走遍武当山各古道的驴友来说,这条线路我一直没放弃过关注。

4月10日,由资深老驴“郧水遥”带队,我们一行九人,顺利完成了全真观-金顶的徒步。

本次徒步,我们从全真观村安置小区开始,由琴人谷后茶园登山,爬上黄土岭,过财神庙、黑虎庙,从大鞍子山梁向东翻山进入里沟北坡,经土地庙,翻上油盐罐垭口,过火神庙、黄土垭,经南神道步道,过吊钟台,到达太和宫。全程约7公里,全程爬高750米(从海拔800米左右起步,最高海拔1530米),用时约4小时。

回望爬过的山峰


“装B”天堂琴人谷

吸睛亮点“琴人谷”

这条徒步路线,吸睛亮点是“琴人谷”。

隐居之所——“花栖”

隐居之所——“琴人谷”

隐居之所——“斫琴坊”

琴人谷在全真观扶贫安置小区南侧的山脚下。

隐士们租住农民的土房子,改造,建起了琴人谷、斫琴坊、花栖、全真草堂、初庐等几处隐士居所,据说现有十几人在此地隐居,是武当山周边隐居者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其中,最出名的隐居者是“琴人谷”的“琴剑逍人”夫妇,经当地媒体的报道和自媒体的传播,这二人似乎被包装成了这种形象:穿着汉服,整日里在草亭下席地而坐,品着茶、焚着香、弹着琴,或者在黄叶萧萧之下走着太极、舞着剑,似乎永远是这么悠闲、优雅、舒适。这二人“逼格”指数很高,是当前武当山地区最红的“隐士”,以至于二人建的居所“琴人谷”成了这片隐居地的代名词,也吸引了不少人来模仿、隐居。据说多年前二人已开始开课收徒。若真如此,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隐居”不过是二人自我包装的手段罢了,走的依然是包装、宣传、流量变现的路子。

武当山和终南山一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隐居圣地。目前的武当山“隐居”者甚多,但这些“隐居”者中真正的隐士、修道者很少,大多数为假隐士、真装B的人。穿个汉服、时不时摆个太极造型、装个酷、发个朋友圈或者“不小心”被“网友”“偷拍”发到网上的,都是装B人士的“自我包装”手段。

真正的隐士,躲在交通不便、不为人打扰的地方,安静清修,不事张扬,即便居住在你我身边,你我并不一定知道。真正的隐士,不显摆,绝不会整天穿汉服、玩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真正的隐士,绝不装B、摆酷!

又换了“马甲”的“初庐”

这次来,大路边的“初庐”大门紧锁。据说这间房住的隐居者多。

四年前来时,这座土墙房子也挂着木匾,行书体,叫“初庐”。当时有人居住,堂屋中间放着茶台,四周就地铺着坐垫。

让行者老魏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这座房子的门头木匾。

这次来,木匾换了,字换成了两个篆字,生涩难认,自然会被人认成各种版本。我们同行有驴友居然认为是“饭馆”二字,令人捧腹大笑,不用猜想自然不对。不过,这错打错处来的“饭馆”二字,倒是非常贴合这些隐居装B人——都是为了一口饭吃!

隐居之所——原名“初庐”

驴友把这两个字叫“饭馆”,你说呢?


看不见的古“韩粮道”

能走走古“韩粮道”,是我此次徒步的兴趣点之一。

史载古“韩粮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运粮大道。根据网友“游尘”提供的古道分布图片,在武当山地区,“韩粮道”有多条,天柱峰以西,起码有两条,其中的一条从蒿口至五龙宫(东风论坛的网友“天生户外”认为从蒿口的鲁家寨南两三米宽的石板道就是古“韩粮道”),然后向西南沿豁口翻过大山,在全真观顺着东沟河谷(雷涧)向上,在屈家湾再次折向西南,在仙人峰东(大鞍子西)分两路,一路继续顺着仙人峰西坡一路向西南,过干沟村直至吕家河。另一路从大鞍子向南翻过山峰和南神道汇合,经豆腐沟向南过大岭坡一路向南。

武当山古粮道分布图(网友“游尘”提供)

当天我们的徒步路线是,从琴人谷南茶园登山,沿着南偏东方向,逐步登上黄土岭,到大鞍子北山梁向东,经里沟北坡(南神道)、盐罐庄豁口、上黄土垭,交南神道后直达金顶。

根据“游尘”提供的图片,我们应该在琴人谷-大鞍子之间交古“韩粮道”,或者走一段韩粮古道。

可惜,从琴人谷开始,到登上黄土岭、大鞍子山梁这一路走来,路随山势,穿行于密林与山岩、溪涧之间,没有石砌路面,几乎没有成型台阶,路面窄仄而又高低不平,完全看不出“古道”的样子。很难想象这条林间小路能够承担起一春秋大国的运粮重任。

徒步路况

对这条“古道”,我深表怀疑!——汉水至房县的运粮大道为什么不走河谷平坦、可马拉车运的官山河谷?而非要翻山越岭,走只能肩挑背驮的“苦逼”小路呢?

实地考察证明:历史记载,有时并不可靠。

古“韩粮道”,如今在我心中仍是个大大问号,看来还需要不断实地考察、探索。


接地气的石庙群

这条徒步路线的第二大特色:沿路分布众多的石庙群

黄土岭上有两座石庙,分别为黑虎庙、财神庙,无论是庙门上的字,还是屋顶,整体雕工不算低劣。

黄土岭上的黑虎庙、财神庙

里沟北坡的山神庙(?)

油盐罐垭口的火神庙

里沟北坡有联排四座石庙,下手两座保存稍好,似乎是土地庙,其余两座已倒塌或半倒塌,看不出是什么庙。

盐罐庄北垭口的是火神庙,庙门柱上的字雕刻工艺相对较为精良。垭口旁边还有一个尺寸较大的庙顶,但底座、庙门等均已不知去向,可见这里原来还有另一座庙。

过了黄土岭,上了南神道步道,一直到吊钟台,沿路还有数座小庙,供奉的都是土地爷(也称福德神)。

石庙横额“土地堂”——南神道上的多座土地庙之一

武当山上山道路沿途小庙众多,主要有土地庙、黑虎庙、泰山庙、财神庙、山神庙等。其中土地庙,可以说占据大半。这些石质小庙均为信徒捐建,一般小庙两侧石板(山墙)的某一面会刻着捐建者的名字和愿望。

武当山作为真武大帝的本山道场,山上的单体祭祀建筑最多的却是土地庙,可见在古代,土地出产之物对老百姓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县官不如现管”最好的诠释。

一座似佛似道的小石庙

这座奇怪的小庙,具体地点在黄土垭,即火神庙东行约二百米。庙内神像已不知去向,庙门横额刻着“拜佛谢恩”,显然是供奉佛的。不过,这座小寺庙的宝葫芦顶上居然刻着“太极阴阳鱼”,这又是道教的元素。

一座小石庙,佛、道的元素都有——它难道是宋、元、明时期佛、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吗?我不知道。

这座石庙若是佛庙,这在武当山倒是很少见的。武当山早期(宋以前),武当山曾经经历佛、道共存时期,不过后来道教逐渐兴盛,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而佛教在武当山逐渐式微。目前武当山本山保存下来的佛教遗址,一处为不二和尚塔,一处为大明峰的石佛寺(又称罗汉洞)。

黄土垭上似佛似道的小石庙


小小遗憾

对金顶以西各山峰,尤其是贪狼、巨门等七座山峰的位置,各志*载含糊不清,网友们提供的资料也各说各的理(见下图),有标注全真观东这排南北向山峰(即王老峰、朱砂岩、长春岩所在山峰)的,也有标注为吊钟台西这排南北向山峰的。我一直没有搞清楚贪狼、巨门等峰究竟在哪儿,应用中也时常“张冠李戴”。

武当山古迹分布图(截取,原图由游尘提供)

我原以为本次徒步会越过王老峰(地名见百度地图)那排南北向山峰,从长春岩或朱砂岩下穿过,横穿金顶以西的两排山峰,这样就可以实地考察一下这些山峰的具体位置。

但本次徒步的实际路线,在爬上黄土岭,走到大鞍子北侧山梁后左拐折向东行,翻过了全真观与南神道之间的分水岭,沿着南神道的里沟北侧山坡横切向东,这样道路稍缓,不过就错过了朱砂岩、长春岩那排陡峭山峰。加之一直在密林中穿行,感觉如青蛙坠井,看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天、移步而变换的景,始终搞不清这些山峰谁是谁,至今留下糊涂账。

本次徒步路线

这个遗憾只能留待以后解决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