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之林(十一)

世界建筑之林(十一)

首页角色扮演九鼎世界更新时间:2024-06-19

71 阿布辛贝神庙 帝王谷【埃及】

古埃及建筑遗产可远不止有吉萨金字塔、卡纳克与卢克索神庙

古埃及建筑遗产的精髓在于陵墓和神庙建筑,除了蜚声世界的吉萨三大金字塔、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外,下面的阿布辛贝神庙帝王谷也极具代表性,以其颇具神秘的自然背景、恢弘壮观的建筑布局、精湛细腻的石刻建筑工艺,向世人展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与神奇的宗教信仰。

【阿布辛贝神庙】:其由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所建,距今已有3200余年历史。神庙坐落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90公里的纳赛尔湖西岸,具体由依崖凿建的牌楼门、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厅及神堂等组成。

阿布辛贝神殿,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

阿布辛贝神殿,坐落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90公里的纳赛尔湖西岸

阿布辛贝神殿,神殿正面4尊拉美西斯二世巨型坐像及神殿内景

阿布辛贝神殿总览

神殿内部雕像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座神殿居然全部雕凿在尼罗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建筑高约33米、宽约38米、纵深约65米;神殿正面有4 尊高达20 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坐像,以其恢弘之姿展现法老非凡的气势与无上的权威;神殿正面还有6尊各10 米高的雕像,其中有2 尊王后像及数尊王子像,石像雕刻细腻,神态自然。

神殿外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以其恢弘之姿展现法老无上的权威与气势

神殿外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与雕刻细节

神殿外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与基座雕刻

神殿外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与基座雕刻

拉美西斯巨像一侧的王后与王子雕像,塑像雕刻细腻,神态自然

殿堂内饰有纷繁细腻的雕刻、浮雕图案和古埃及文字,描述了拉美西斯二世当政期间的生活情景、与赫梯人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而会战于卡迭石城的战况(约公元前1312 年)以及努比亚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尼罗河建造大坝淹没神庙,该建筑群于1968年整体迁移至高于原址65米的山丘上

迁建中的神殿,分块切割,重新拼码

迁建中的神殿,上图巨像面部的切割痕迹明显可见

不过有趣的是,神殿原本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该建筑群于1968年整体迁移至高于原址65米的山丘上。因1963年埃及兴建亚斯文大坝而使原址遭遇水淹,最后解决的方案是将神殿分块切割,迁移到现址再重新拼码成现在的面貌。

【帝王谷】:其年代更为久远,始建于公元前1545~前1515年古埃及的新王朝时期,坐落于离底比斯遗址不远处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神秘岩石峡谷中。与阿布辛贝神庙不同的是,它是法老和贵族的主要陵墓区。

帝王谷,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法老陵墓

说到陵墓,我们会马上联想到金字塔。事实上古埃及的历史跨度较长,金字塔作为陵墓主要兴盛于古王国时期,因耗资巨大、盗墓猖獗、祭祀风格的转变等原因,到新王国时期法老们已基本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选择偏僻的山谷作为陵墓,这便是帝王谷的由来。

帝王谷,坐落于离底比斯遗址不远处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神秘岩石峡谷中

帝王谷,均为依岩开凿而成

在帝王谷共考古发现法老陵墓64座,陵墓均为依岩开凿而成,其中最大的一座为塞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间距约210米,垂直下降距离约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奢华,令人叹为观止。帝王谷法老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虽历经岁月磨痕,但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中法老墓室与壁画

塞提一世墓,帝王谷中最大的一座陵墓

拉美西斯一世陵墓壁画一重生之门

不过有趣的是,这里最著名的法老墓穴却是图坦卡蒙,墓穴并不大,甚至很小;这位法老在古埃及历史上影响力过于弱小,可谓籍籍无名,至少在墓穴被发掘前是这样。之所以被广为人知,一是他的墓穴从未被盗过,在法老陵墓中极度罕见;二是墓葬品丰富,大量奇珍异宝,尤以最著名的黄金面具、层叠相扣的人形棺为代表,贵重奢华,做工精湛,一度成为法老陵墓陪葬物品臆想中的代名词。

1923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掘图坦卡蒙墓,令西方世界为之震惊

帝王谷以密集成堆的墓穴、丰厚的法老墓葬成就了不同时期盗墓者的天堂。数千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将山谷耙了一遍又一遍,直至近代,依旧有一支支盗墓匪帮在此活跃。另有官方背景的欧洲殖民者、冒险家、古埃及研究学者等不断加入其中,研究与变相偷盗从未间断。

著名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工艺细腻精湛

例如前有意大利的考古学家贝尔佐尼,1817年在帝王谷发掘塞提一世墓葬,引来后世盗墓者无数;后有法国学者商博良等人在1829法国远征埃及期间,于帝王谷陵墓 “研究”过程中,甚至连墙壁的雕刻装饰都没放过,被刮走后的文物几经流转现陈列于巴黎的卢浮宫;另有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于1923年发掘的图坦卡蒙墓,以著名的黄金面具、人形棺、木乃伊为代表,总计超过5000件的奇珍异宝文物,令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惊。

著名的图坦卡蒙人形棺,精美绝伦

事实上,历经数千年的疯狂盗掘,帝王谷中多数墓穴已空无一物,至近现代盗墓者的焦点已转移至价值不菲的文物古迹上,石棺、塑像、雕刻壁画等无一能逃脱盗墓者毒辣的黑手,通过黑市贩卖而流入世界各地。在同一个地方,盗墓活动持续猖獗了3000年,即便放眼世界盗墓史,也是绝无仅有。

72 斋普尔风之宫殿【印度】

斋普尔风之宫殿

这座瑰丽的传统伊斯兰建筑,名为“宫殿”,其实只是一堵墙,其状如山丘,色呈红粉,令人过目难忘。

风之宫殿,名为宫殿其实只是一堵墙

风之宫殿建于1799年,是印度斋普尔的地标性建筑,因其拥有众多窗户的巧妙的设计,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皆有风可吹入。这些砂红色镂空成蜂巢式的窗户呈半个八角形,每当皓月当空,整座风宫便闪闪发亮,如繁星点点,月色如织,所以又被称为“月宫”。

风之宫殿,标志性的砂红色镂空蜂巢式窗户

风之宫殿,状如山丘,色呈红粉,令人过目难忘

这座华丽的建筑背后没有任何宫殿和房间,只有一些走廊,墙面上建有如同蜂巢般的953扇窗户。窗体均用红砂石镂空雕制而成,绘饰白色边框和图案;其以八角形呈梯状排列,在窗户后面的人无论站在哪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凉风的吹入,其精巧的设计构思令人惊叹,故而又被称之为“风之宫”。

风之宫殿,本质为方便古时宫中妇女赏景之用,具有浓郁的伊斯兰装饰风格

不过,窗户并非单为通风之用,而是为了方便古时宫中妇女观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窄小的窗户是为满足妇女们的好奇心,厚厚的墙壁则隔绝了抛头露面的机会。这座带有浓郁的伊斯兰装饰风格的建筑,被视为印度建筑史上最经典的杰作之一。

73 波斯花园【伊朗】

伊朗的世界遗产--波斯花园,它由伊朗9个省份的9座花园共同组成

这处华丽的世界遗产令人惊奇的是,它不是一座花园,而是由分布在伊朗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这9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菲恩花园

菲恩花园,十字形的水渠和喷泉

以波斯花园为代表的伊斯兰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对欧洲、印度等地的园林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斯花园分别由帕萨尔加德花园、天堂花园、四十柱宫花园、菲恩花园、多莱特阿巴德花园、王子花园、阿巴斯阿巴德花园、帕赫鲁普尔花园以及阿克巴里耶花园共同组成。

四十柱宫花园

四十柱宫花园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有高达33米的风塔,利用空气流动促使水稳下降,从而保持室内凉爽的温度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及风塔

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对应分为四个部分。水体要素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楼台、亭榭、墙垣以及精密的水流灌溉系统是园林构建的重要特征。篇幅有限,直接上图观摩鉴赏,你会发现每座园林均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天堂花园

天堂花园,最大的亮点是七色瓷砖镶嵌的建筑,彰显雍容华贵、古典优雅

天堂花园一览

王子花园,给人一种置身于自然森林公园的错觉

王子花园,悬梯式瀑布及喷泉

王子花园,周边寸草不生,花园内却是溪流缓淌,绿树茂盛,花团锦簇,对比鲜明

例如帕萨尔加德花园遗址的大量几何图形和网状图形,被视为数学原理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甚至被后世欧洲园林广为借鉴;又如设拉子美伦美央的天堂花园,七色瓷砖镶嵌的建筑,彰显雍容华贵、古典优雅;再如克尔曼的王子花园,建筑于丘陵之上,溪流缓淌,绿树茂盛,花团锦簇,花园中心波斯风格悬梯式的瀑布以及瀑布两边流淌的小河点缀的风景,与周边干旱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着实令人惊讶又惊艳。

74 阿格拉红堡【印度】

阿格拉红堡

阿格拉红堡城墙

阿格拉红堡入口及城门

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曾经的印度首都,赫赫有名统治印度300余年的莫卧儿王朝即定都于此。阿格拉南边的泰姬陵举世闻名,东边的阿格拉红堡知名度也是不遑多让。

阿格拉红堡总览

阿格拉红堡,加汉基尔宫

阿格拉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一座山丘之上,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之为红堡。作为莫卧儿王朝曾经的皇城,宫堡占地高达38万平,建筑布局恢弘壮观,用红砂岩筑成高大坚固的城墙,背后依托着奔腾不息的亚穆纳河,既是居高临下的权力中枢,又是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

加汉基尔宫内部庭院

加汉基尔宫,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刻装饰

檐口、门柱、墙面几近360度无死角的雕饰

托梁、墙面雕饰细节

在16世纪的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选中了现今阿格拉堡的城址,耗费8年时光终于1573年建成了这座恢弘至极的古堡。随后满腹建筑艺术细胞的沙-贾汉王又对其进行了翻修改造,采用大理石内衬重新装饰了柱、拱门与天花,门窗的尖拱与墙面纹样呈现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特点。

阿格拉红堡,谒见之厅(觐见殿)

阿格拉红堡,枢密殿与安格里庭院(沙-贾汉王被幽禁之所)

它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城墙高20米,因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照耀之下,呈现刺眼的红色。堡内有著名的“谒见之厅”,是莫卧儿王朝帝王接见大臣、 使节的地方;另有加汉基尔宫、觐见殿、枢密殿、马哈勒宫、安格里庭院、八角瞭望塔等遗存建筑物。

阿格拉红堡,枢密殿

阿格拉红堡,马哈勒宫与镜宫

加汉基尔宫是城堡中的主体建筑之一,宫内庭院极其精巧典雅,雕刻极尽繁复之能事,伊斯兰风格的装饰特征尽显无疑;阿格拉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堡遥遥相对。当年沙-贾汉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怀着对妻子无限的思念之情,透过殿堂的窗户望向泰姬陵,孤寂而又哀伤。

阿格拉红堡,瞭望八角塔亭

在阿格拉堡远眺泰姬陵

当年沙-贾汉王被其第三子幽禁时,怀着对妻子无限的思念之情,于此处眺望泰姬陵,孤寂而又落寞

阿格拉堡内曾有数百座建筑,能保留至今的并不多,且经历漫长岁月,多已年久失修,但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仅从建筑艺术的表达而言,它是印度-伊斯兰艺术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是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不同的建筑风格融合于一体的典范。

75 米特奥拉修道院【希腊】

米特奥拉修道院,现实版的“天空之城”

米特奥拉修道院,是位于希腊特里卡拉州色萨利区的众多修道院的总称

这是一座建在深不见底悬崖峭壁之上,现实版的天空之城—米特奥拉修道院。它是位于希腊特里卡拉州色萨利区的众多修道院的总称,是希腊著名的悬崖建筑,被誉为是“最接近天堂的修道院”和“世上最危险的建筑”之一。

米特奥拉修道院,希腊著名的悬崖建筑,被誉为是“最接近天堂的修道院”和“世上最危险的建筑”之一

米特奥拉修道院,最早建于公元11世纪,是希腊东正教徒为躲避土耳其士兵*戮而逃至此地于悬崖边所建的修道院

米特奥拉修道院,经过数百年艰苦卓绝的营建,最多时共有24座,而现今只留存下来了7座

米特奥拉修道院是希腊东正教最大和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现存有六座完好的教堂矗立于天然的砂岩山峰之巅,构建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壮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巨大山岩从广阔的塞萨里亚平原拔地而起,有的甚至超过400米,它们形态各异、色彩不一,令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米特奥拉修道院,现存有六座完好的教堂矗立于天然的砂岩山峰之巅

米特奥拉修道院,令人叹为观止的壮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它是源自于11世纪时希腊东正教徒们为躲避土耳其士兵的*戮而逃至此地于悬崖边所建的修道院,经过数百年艰苦卓绝的营建,最多时共有24座,而现今只留存下来了7座。最初,进入修道院的唯一办法就是依靠木梯和绳索,或者用大网辅以其它工具来拖拉货物和人;随后,通过运用藤篮、滑车等搬运货物和控制人员进出。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随着近现代的道路、阶梯和缆索的修建才得以改观。

米特奥拉修道院,悬崖峭壁构建之艰难,非虔诚的信仰与坚定的毅力而不可持续

这部分山崖峭壁能登上去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它们当初又是如何修建的呢?例如有记载的其中的圣瓦尔拉姆修道院,始建于1350年,在1517年重建时,修士们仅仅依靠绳索、长梯和提篮将所有的建筑材料运至山顶,一砖一瓦一石苦心建造,整整耗费22年之久,非虔诚的信仰与坚定的毅力而不可持续。

土耳其苏美拉修道院

意大利桂冠圣母教堂

不丹虎穴寺

世界范围著名的悬崖建筑远非独此一处,例如土耳其的苏美拉修道院、意大利的桂冠圣母教堂、不丹的虎穴寺等,皆举世闻名,但唯独这一处最令人印象深刻。米特奥拉修道院以壮美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岩石形态与纹理、贴崖而建的恢弘建筑群与独具一格的宗教历史人文底蕴,被列为罕见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全世界仅20余处),可谓名副其实。

76 芭提雅真理圣殿【泰国】

芭提雅真理圣殿,它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寺庙,而是一件由建筑承载的艺术品

首先,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误会,它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寺庙,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一件以建筑形式承载的为保留泰国木质工艺和雕刻艺术的艺术精品。最令人惊讶的是,它并非是历史古迹遗产,而是由私人投资建设的产物。

芭提雅真理圣殿立面一览

芭提雅真理圣殿立面及俯瞰

建筑的历史较为年轻,始建于1981年,选址为芭提雅一片临海的宁静之地。建筑采用的是传统的榫卯结构,所有构件均采用全木纯手工雕刻,因而进度非常缓慢,迄今过去已有40余年,仍未完全竣工。

芭提雅真理圣殿,历史较为年轻,始建于1981年,选址为芭提雅一片临海的宁静之地

建筑廊腰缦迴,檐牙高啄,飞天神女,各类佛像,栩栩如生

建筑虽然年轻,但选用的木材并不年轻,所有原木至少为树龄150年以上稀有的古红木和柚木,这本身在内在气质上便彰显了陈韵的古老气息;另外由于构筑于海边,为防止海风侵蚀,所有建筑构件在雕刻完成后会涂上一层无色保护漆,时间一久表面形成一种类似青苔的暗绿色,使建筑看上去非常有年代的韵味。

建筑从外到内,繁复精致的木雕令人眼花缭乱

各类木雕几近360度无死角地存在于建筑的每一处角落

远眺建筑,但见廊腰缦迴,檐牙高啄,飞天神女,各类佛像,栩栩如生。从外到内,繁复精致的木雕令人眼花缭乱,除了部分屋顶与地面,几近360度无死角地存在于每一处角落;各类圆雕、浮雕与镂刻技法无所不用其极,让人仿若置身于纷繁华丽又略显凌乱的木雕艺术海洋。

室内木雕,各类圆雕、浮雕与镂刻技法无所不用其极,极尽繁复之能事

与泰国一般意义上寺庙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殿堂内分别以印度教、佛教等诸多宗教的神灵为主题,玲珑剔透的木雕融汇一堂。建筑的底部是一个独特的十字架造型,并按照天堂、地域、父系、母系、月亮、太阳和星星这七大部分,有机地体现了泰国哲学中对生命、轮回、宇宙和天国的观念,设计风格也涵盖了泰国、印度、中国、东南亚多个国家。

作为艺术品呈现,木雕炫技无可非议;但站在建筑艺术的角度,似乎略显凌乱

它最大意义在于印证着创建者秉承的理念:“每种信仰、宗教与哲学,终将殊途同归”。

77 梅兰加尔古堡【印度】

梅兰加尔古堡,始建于1459年的北印度玛瓦尔王国时期

印度古建筑的艺术成就,令人刮目相看,漫行于北印度,更会时时刷新你对印度的观感,这处梅兰加尔古堡也不例外。其始建于1459年的北印度玛瓦尔王国时期,历经5个多世纪依旧傲然屹立于“蓝色之城”焦特布尔山之巅,它既是一处罕见神奇的人文建筑奇观,同时也是印度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

梅兰加尔古堡俯瞰,防御设施布局严密,集宫殿与军事防御堡垒功能于一体

梅兰加尔古堡远眺,傲然屹立于“蓝色之城”焦特布尔山之巅

古堡位于山巅,四面悬崖峭壁,石构建筑与崖体山石巧妙融为一体,远眺之仿若漂浮于云端,被誉为“悬浮于空中的城堡”。高大的城墙环绕整座古堡,墙头设有瞭望塔和供后宫眷属观景的窗口,居高临下,俯瞰着城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梅兰加尔古堡,近观及仰视

高大的城门、城墙等建筑,体量巨大,气势恢宏

古堡砂岩城墙及堡内宫殿庭院

从山脚行至山巅,须经过7道修建于不同时期的拱门,防御设施严密繁复;城堡外观宏伟至极,黄色砂岩建造而成的护城墙高达30余米,直插云端,彰显雄浑威严之气场;城堡内道路网错综复杂,宛若迷宫;内部宫殿建筑林立,外饰精美,雕刻生动;堡内宫殿、庙宇、亭台、防御设施紧密相连,集宫殿与军事防御堡垒功能于一体。

城墙、城垛及堡内建筑

精湛细腻的门窗浮雕及镂雕

令人叹为观止的门窗镂雕

当你置身500多年历史的梅兰加尔古堡,漫步在长条石板路上,彷佛瞬间穿越至中世纪,城墙遍布战争的痕迹,其后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黑暗血腥的洗礼,却从未被攻克过,使其得以最完整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精巧细致的建筑石雕细节

古堡建筑综合一览

奢华的会客厅室

梅兰加尔古堡作为印度诸多古堡中功能最全面,结构最复杂的一座,融合了印度-伊斯兰建筑的精湛技艺,展示了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文化元素,使其成就为印度建筑史上一颗瑰丽的奇葩。

78 佩特拉玫瑰之城【约旦】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以南,是一处隐藏在沙漠中的奇迹,大约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事实上,这座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佩特拉古城仅仅是管中窥豹,全貌至今并未完整体现,不过也足以令人震撼。其位于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50公里之处,大约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是一处隐匿于沙漠之中的奇迹,它曾经是古代厄多姆国和纳巴泰亚王国的首都,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佩特拉古城,细长的峡谷通道

佩特拉古城,峡谷尽头豁然开朗,古城广场的核心建筑--卡兹尼神殿呈现眼前

佩特拉古城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建筑,均于山岩上雕凿修建而成,有神庙、宫殿、墓穴和剧场等;令人惊奇的是,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之城”。

佩特拉古城,卡兹尼神殿,很难想象,每处建筑细节都是凿出来的

佩特拉古城,卡兹尼神殿,有浓郁的古罗马建筑风格

佩特拉古城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很难被发现和进入,要想到达佩特拉古城,必须经过一条长约1.2公里的细长峡谷通道。这条峡谷非常窄,宽3~12米,最窄处只能容纳一辆马车,是古城的天然屏障。峡谷中曲折逶迤,幽深险峻,两侧岩壁经过风雨侵蚀,光滑平整。走到峡谷的尽头,豁然开朗,古城广场正面的核心建筑—卡兹尼神殿呈现眼前。

佩特拉古城,卡兹尼神殿建筑细节,6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

令人惊叹的佩特拉古城遗迹,涵盖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建筑

建筑造型庄严雄伟,高约40米,宽约30米。有6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穿过卡兹尼神殿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片开阔地。城市依山就势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这是一座隐没于峡谷中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岩石城墙天然而成。

佩特拉古城遗迹

佩特拉城作为古阿拉伯王国的首都,在公元前 1 世纪时极其繁荣,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后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建筑中融入了典型的古罗马的风格。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

79 京都法观寺【日本】

京都法观寺内的八坂塔

之所以提到法观寺,并非寺庙有多又名,而是这座八坂塔(又称五重塔)实再过于应景,在京都绝对是一处著名的网红建筑。其坐落于日本京都清水寺和八坂神社之间,为京都最古老塔楼建筑,塔高达46米,在一片低矮的町家民宅中成为东山区最醒目的地标。

典型的京都老明信片中的“证件照”

八坂塔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几座可以登临的佛塔,但也只能登至二层。在楼梯上可以看到暗层中的一些结构,如内柱、童柱、昂的后尾等,现在看到的八坂塔是日本室町幕府时期(1440年)重建的面貌。重建的法观寺八坂塔并没有对塔的结构作出大的改动,其在夹缝中设置楼梯,实现了可以登临的效果。

八坂塔的结构剖面及内部空间

日本木塔普遍结构空间较小,一层以上是基本没有任何作用的奇葩存在,而这八坂塔,显然成为了日本众多不可登临木塔中为数不多的特例,不过由于憋屈的空间,也只能登到二层。日本的佛塔地位较为神圣,多不能登临,甚至不能进入;其结构较为原始,内部空间多数被结构所占据,所以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再设置楼梯;再者日本古人也没有热衷于登塔望远的习惯,一般只在一层设置佛像,作为供奉空间,不像许多中国古塔每层均设置佛像并可以登临。

二年坂与三年坂

不同角度和光影下的八坂塔

四季中不同景致的八坂塔

与之景观关联的位于日本京都清水寺外面的三年坂、二年坂,说白了就是一处街道,同时也是极具京都风情的坡道,其周边是日本重要传统的建筑群保护区。二年坂从北面的高台寺往南延伸至三年坂,一路连绵着保留了红壳格子和虫笼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筑,极具风情韵味。

不同视觉角度下的八坂塔

八坂塔与三年坂二年坂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引得无数游人在此回头,为之惊艳

这座法观寺的八坂塔、三年坂二年坂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站在绝佳的位置回望或俯视,这幅场景就是典型的老京都明信片里的画面,引得无数游人在此回头,为之惊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