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狂想:自动驾驶汽车变成识途老马”,吹个口哨就能带你走天涯
文 | 史中
这年头做人工智能,难度堪比修行佛法。
首先,你要“降伏妄心”。
做了几年还没遇到行业突破,你不仅不能轻言放弃,还得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其次,你得“选对法门”。
在通用人工智能大门口会师之前,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人做图像识别认清猫狗,有人做自然语言处理对答如流;有人做智能安防帮忙抓贼,有人做智能质检助攻厂妹,有人做智能医疗妙手回春,有人做智能家居懒癌福音。
哪个法门成佛快,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我倒是发现,有一个法门明显比别人更苦逼。。。
那就是——自动驾驶。
做自动驾驶的大公司不经历几次高管离职,小公司不经历几次发不出工资,那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我搞过自动驾驶。
你看,最近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不就刚经历了一次高管离职潮。。。
玩笑归玩笑,但无论经历多少动荡,投身于自动驾驶的壮士永远那么多,而且越来越多。
这让我不禁对这些人肃然起敬,以至于特别想问他们:你们是不是找不到其他工作??
最近人工智能一哥百度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大会”,展示了好多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 AI 黑科技。
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推出了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打“无人驾驶出租车”的 App——萝卜快跑。
他们把自己的出租车叫做“萝卜”,因为萝卜是“机器人” Robot 的音译。
为了让大家对萝卜满地跑的未来世界有个感觉,这群技术宅还专门做出了一个“未来萝卜”,在秦皇岛阿那亚度假区来了一次实景展示。
这辆无人车属实有点猛。它可以根据你的日程表准时接你,不用一句废话就能送你到目的地。
关键是,车上不仅没有司机,连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这些“司机用品”都统统没有。
你完全不用操心车是怎么开的(连方向盘都没有你想操心都不会操),可以没羞没臊地在车里听歌看电影发呆睡觉劈叉仰望星空,到地方了都不一定想下车。。。
这辆车的亚子,估计很多浅友都在新闻里看到了。可是它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它到底是肿么造出来的?背后有多少老师傅的血泪屎?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坐着一辆价值上千万的无人驾驶车(地铁)冲到了西二旗,找到了几位幕后老师傅聊了聊。
(一)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
咱们就说现在的出行,基本就两种:要么用工具,要么用服务。
工具,就是私家车。你要考驾照,你要年检保养,在大城市你还要摇号,这都是门槛,不好。
服务,就是网约车。说白了就是撮合乘客订单和司机服务。可只要是撮合就有成功概率,高峰期打不到车,郊区打不到车,那都是有可能的。出个门还凭运气,也不好。
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不愿透露姓名的产品经理王海波坐在我对面,眉宇间苦大仇深,头摇成了拨浪鼓。
“于是,很早我们就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未来出行!!”他突然目光如炬,吓我一跳。可见多年的自动驾驶事业对他摧残不浅。
我们认为未来的出行应该是完全智能的,汽车不仅是汽车,而是带轮子的机器人!
你感觉一下啊,被动响应你的叫车服务那只是基操,关键是它可以根据大数据或者日程主动预测你的出行需求。你一出门,就有一辆专属汽车乖乖停在那等你,它就知道你要上班,那是什么感觉。
你一上车,车里的全息虚拟助手就变成了你专属定制的样子,你跟他聊天让它放歌看电影订机票都没问题。
各种VIP帝王至尊豪爵服务之后,你还不用对这辆车“负责任”,不用购买,不用保养,不用驾照,用完你就走你的,下次还随叫随到!
王海波如痴如醉地描述了一番“无人车新世界”。
我仔细体会了一下,突然涌上了一丝奇特的感觉——他说的明明是一辆车,但是我脑海里却出现了一匹“马”。
你会没事儿跟你家车逼逼叨叨么?你不会。但是人会和自己的马说话。
你家汽车认识你是谁么?知道是谁在开它么?它不知道。但是马知道。
平时撒欢吃草出去浪不用你管,但是只要你吹个口哨它就跑过来。你家汽车不行吧?马行。
我好像懂了,之所以感觉像个动物,归根到底还是三个字:丫通人性。
这是我画的马,你看多有灵性。
我刚琢磨到这儿,王海波就告诉我:在百度内部,阿波罗团队的同事们恰恰就把这种汽车简称为“新物种”。
“新物种”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说起来,从一两年前开始,老师傅们就想到了这些,各种跟同事们家人们安利。然鹅效果不佳,嘴皮子都磨秃噜皮了,爹、妈、媳妇还是不太理解。
人就是这样,没见过的玩意儿就不容易想象出来。
老师傅们扶着门框长叹一口气:长此以往,对祖国自动驾驶事业的发展不利啊!
2021年春天,新物种团队的负责人陈鑫跟大伙儿一合计,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这新物种给造出来,在今年世界大会上给大家看看不就完事儿了?!
众将附议。
(二)吃着火锅唱着歌
看到这,我猜有的浅友会稍微有点懵。
话说百度不是都推出“萝卜快跑 App” 了吗?为啥这群老师傅不把这新物种直接量产出来放大街上跑,而是只在度假区做展示呢?是不是对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没信心啊?
其实不是。
中哥这里多解释两句自动驾驶在中国的现状。(现状指2021年11月)
你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两个要么”就行。
一个原则: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能否上街,关键在于发生事故之后,责任在哪一方必须能被认定。
正常情况下,两辆车发生剐蹭,交警赶到现场,会问询双方司机,判定事故责任。你这个倒好,交警赶到现场,两辆车上都没人,交警问谁去?
在事故责任认定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又想支持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怎么办呢?于是,准许了两种情况:
1)要么允许没有司机,但您只能在一个封闭园区里开来开去,这样风险可控;
2)要么就在开放道路行驶,但必须有个人坐在驾驶位上,平时可以不碰方向盘,但是发现不对劲就要马上接管车辆,对这辆车的行驶全权负责。
说到这你就应该明白了。
他们并不是对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信心不敢上路,而是因为“新物种”的设计太超前了,连方向盘和驾驶位都给整没了,肯定不适用第二种情况,所以按照法规只能在封闭道路里行驶。
话又说回来,对于陈鑫他们来说,上不上开放道路不重要。都说了做自动驾驶要有修佛的心态——法规终究有开放那天,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拿不出金光闪闪的真·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那才是杯具。
所以,即将造的这辆车虽然目前只是概念车,但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百度世界大会在2021年8月中旬,不多啰嗦,赶紧干活!
虽然大家都设想过这个新物种,但是它车门多大,四周的玻璃什么样子,座椅和屏幕又是怎样,大家的想象还没有具体到这个程度。
于是,王海波的首要任务就是跟同事们一起做出设计图。
我知道这个新物种肯定不能和现有的汽车一样,它们之间的差别估计会像马车和汽车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王海波说。
经过讨论,它们决定这辆车的设计理念是三个词:“智能”、“定制”和“共享”。
既然是智能,就一定要在手边留出智能助手的位置;既然是定制,就要四周的玻璃都能调节进光量,也要在前面放一个大屏幕满足车上两个乘客各自的娱乐需求。
开始大家意见很一致,到最后,大家的讨论聚焦在一个点上:要不要保留前风挡?
有人说,汽车如果没有前风挡,会不会憋屈呢?也有人说,风挡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司机看路况,现在司机都没了,为什么要风挡?
经过几轮友(ji)好(lie)协(zheng)商(chao),大家伙决定,还是采用激进的方案——去掉风挡,在前方偏上的部位用玻璃做出舷窗,就像星际战舰那样。
这个舷窗没有别的用处,只用来看“诗和远方”。
这是最终版设计图
总之,外观概念图就这样敲定了。
车里的空间足够伸直双脚,一路吃着火锅唱着歌,逼格直逼汤师爷。
好了,PPT 做完了,造车成功!
不不不,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认真造车,只做 PPT 是不够的。既然是一个汽车新物种,里面最重要的设计当然是一整套自动驾驶相关的系统。
新物种和老物种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去掉了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
虽然少了几样东西,但是安全性一定要比有方向盘的汽车更高。没错,不是一样,而是更高。
负责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夏明说。
“怎么做到能比有人的汽车还安全呢?”我好奇地问。
这一问不要紧,夏明的话匣子像马蜂窝一样打开了。。。他给我讲了个“十六字真言”——全栈冗余、交叉融合、异构算法、正向设计。
啥是“全栈冗余”呢?
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要想顺利跑起来,几样东西必不可少。
“底盘”——你可以理解为控制汽车行走的机械装置系统,包括刹车、油门、转向系统(虽然方向盘和踏板没有了,但转向和加减速的功能当然还存在于底盘上)。
“计算单元”——你可以理解为车载电脑,用来运行自动驾驶程序以及一切需要计算的程序。
“算法”——就是跑在计算单元上的自动驾驶的核心决策算法。这也是阿波罗的看家法宝。
“传感器”——就是为自动驾驶核心算法提供数据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光学摄像头等等,相当于司机的眼睛和耳朵。
以上这些,一辆车上至少来两套。任何一套出了问题,另一套也可以正常工作,指导汽车安全停好,等待远程接管或地面救援。
这里需要强调,两套系统不是完全一样的,它们是异构的。
啥是“异构算法”呢?
系统分为主、备两套。
主系统是你理解中的“自动驾驶系统”,备系统被称作“安全驾驶系统”。
在备系统中,从硬件到算法,使用的都是更加快速、保守的设计。例如,备系统用到的激光雷达频率更高,备系统用到的算法更加精简,备系统用到的计算单元也更加简单故障率更低。
你可能感受到了,备系统虽然不如主系统能力强,但却比主系统更加坚固快速。
两个系统的配合方式就是“交叉融合”。
啥是“交叉融合”呢?
主系统主要功能就是精准判断路况,指挥汽车行走、转向;而备系统的一大主要功能就是“刹车”和“靠边停车”。
一旦感知到主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前方出现“鬼探头”之类主系统来不及反应的情况,备系统由于速度快可靠性高,可以一脚刹住。
备系统有点像人脑的“杏仁核”,人脑在漫长的进化中保留了杏仁核,你在野外看到一个像蛇的东西,不会花零点几秒来判断它到底是不是蛇,你会直接跳开。这个动作就是杏仁核指挥的。
你先跑远一点,有的是时间来仔细判断那是不是蛇,而如果所有的判断都交给主脑区,就会耽误零点几秒钟宝贵时间,有可能全村吃饭。
在危险的情况,备系统可以防止最坏的结果发生,在不危险的情况,备系统的数据也可以供给给主系统,让主系统的判断更准确。
啥是“正向设计”呢?
老司机一定知道,哪怕你开了一辈子车,也可能会遇到之前没见过的路况和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当然也一样。
但人的智能比较高级,即便没见过眼前的情况,也能处理得八九不离十;可是自动驾驶如果没见过某个情况,就不一定能处理好。
所以,自动驾驶要用另一个思路来面对未知问题。这就是故障分级。
简单来说,故障分为四级。
第一级最严重,可能带来碰撞风险,例如自动驾驶主系统不工作或来不及反应。这时,就由备系统进行刹车。(这个刚才说过)
第二级次严重,是自身出现了故障,例如外围部件出现故障。这时,就要指挥汽车靠边停车,排除故障后才能行使。
第三级较轻,可能导致故障,例如系统延时突然增大。这时,就要自动让汽车限速缓行。
第四级最轻,车本身无故障,只是路况超越自动驾驶权限。例如前面修路或交通管制。这个时候汽车要想继续行走就必须“违反交规”。
可是自动驾驶没有这个权限,此时就要交给“5G云代驾”的人类代驾员接管控,路况正常之后自动驾驶系统继续接回控制权。
百度曾经展示过“5G云代驾”。
如此四级,就在理论上包含了所有的风险情况。
这种设计理念,就叫正向设计。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么严密的系统难道都是为了这辆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新物种现场设计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
刚才说过,老师傅们早就在设想适合未来出行的一整套产品和理论了。这些技术他们早就研发出来,正等着在一辆真车上面牛刀小试呢!
陈鑫他们赶紧拿着这一整套设计方案找领导审批。
拿到批复时,虽然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太多,但陈鑫反而像个孩子一样开心,他们终于可以像造物主一样,把朝思暮想的新物种给造出来了!
这将会是自动驾驶历次“探险”中走得最远的一次。
(三)生死三百天
在上海车展上,穿行的人流旁边,有几个“伏地魔”。
他们趴在地上以一种丧尸的姿势凝望着各家汽车的底盘。
没错,这就是陈鑫一行。他们这次来上海不是看车模的,而是寻找合适的厂商把自己的设计图变为现实。
上午一个,下午一个,业内有名的概念车生产公司都被他们见了一个遍。新物种团队给他们 PPT,对方要拿具体的设计图来“竞标”。
所有厂家听说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来了,都非常热情。然鹅,一听百度的要求,这车不能只是壳子,得能上路跑,还要有各种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功能,几乎所有老板都表示:喝完这杯茶您可以走了,别耽误你们的事儿。。。
最终,只剩两种厂商敢继续往下聊:一种是有实力且胆大的,一种是纯粹胆大的。
就这样,团队终于敲定了一个合作伙伴。
经过繁琐的内外饰设计、工程转化、结构设计、工程评审后,王海波终于坐在车厂设计师的电脑前。
对方敲了一下键盘,“砰”的一声,几百个零件像爆炸一样从一张设计图里弹出去足有300多个。
这个复杂程度确实有点超出想象。。。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约的造车,就是跪着也要造出来。
“您给我讲讲,这个零件是干嘛的?哦哦,旁边那个呢?”
由于自动驾驶需要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等模块在车上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统一考虑。
为了达到最佳视野和识别效果,自动驾驶相关的各个零件位置前后修改了几次。
而汽车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哪怕一个零件位置变动,都会影响外观,一影响外观,和它相连的外壳就要重新设计,这块外壳重新设计,为了整车流线,其他部件也要重新设计。
而外观重新设计之后,整个汽车的油泥模型也要一顿改。。。
油泥模型是保密的,我从网上照了一张马自达汽车的油泥模型,你感受一下。
改了几次之后,一看日历已经又过去一个多月。王海波说啥都不敢乱动了。。。
整体设计和几百个零件分别敲定,马上发给各个零部件厂商去制作。这里面,绝大部分零部件都不是标准品,需要工厂现场开模生产,工作量可想而知。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哪怕后面的生产完全按部就班,车造出来也得七月底了,后面还要有自动驾驶的测试环节。。。
然鹅,作为项目牵头人,王海波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第一个晴天霹雳就是:刚开始没有几天,项目经理因为*,家里人不同意这么拼命,直接退出项目了。。。
海波给跪了,这也可以?
时间分秒流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幸好在团队有一位熟悉汽车生产的同学,这时候也顾不上许多,把这个同学拉过来直接顶上。
而海波本人,则直接冲进了各个零件的生产工厂,肉身催进度。
眼看时间慢慢流失,工期进入倒计时阶段,已经严重超时。此时,所有人进入了“肉搏战”。
几百个元器件陆续运到,三队组装工人三班倒,歇人不歇工。然鹅,工人可以三班倒,海波他们不行。
因为自动驾驶的元器件安装专业性太强,即便是汽车行业的老手也搞不懂,稍不留神就装错位。
还有安装师傅觉得汽车原件不怕手摸,结果自动驾驶摄像头装上去一测试上面有指纹不清晰,还要重新拆下来,一看汽车内饰已经被另一组人马装好,还要先拆内饰。。。
如此密度的工作,海波他们连闭几分钟眼睛都要思考一下利弊,更是难得回宾馆,实在困了只能在工厂椅子上眯一会儿。
安装现场也是保密的,再放一张图你感受一下。
就算是安装不出问题,个别元件本身也会有问题。由于生产误差,有些元器件位置相互冲突,需要手工磨改,实在改不了的,就换一种更容易生产的材质重新生产——碳纤维来不及就用 ABS,玻璃来不及就用亚克力。
外观设计中,最大的挑战来着车门玻璃,因为曲率更大,为了实现全车变光,玻璃中间需要夹一层硬质膜。然而,一旦把玻璃热压成设计中的双曲面,硬质膜马上炸裂给你看。
“出一块爆一块。。。”海波回忆。
如果做不出这个远景天窗,那之前做的全部努力不就都白费了么。。。
幸好,人类总是在危急时刻智商爆棚。供应商不计成本,尝试了一种开脑洞的神秘加工方式,终于赶在 Deadline 前把理想中的前风挡给做出来了。所有人总算长舒一口气。。。
不夸张地说,全车将近一千个大小零件,我们全都亲手摸了一遍。
海波笑。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是很细的硬刺,粘在身上就会刺痛,被扎过的人都懂。当时各种碳纤维材料被打磨,动不动就扎在身上,回到宾馆一看,全身好多地方又红又肿,每天都上演“多么痛的领悟”。
就这样,被剧烈的刺痛、无边的困倦包围着,在蝉鸣的盛夏的江南,一辆精密的自动驾驶汽车被一点点雕刻出来。
在世界大会的“元宇宙”分会场里,也有这辆车。(可以去看《我围观了一个-6.5版本的元宇宙》)
这辆车终于出现在面前时,一切都如想象中那么精美别致。可是,百度的老师傅们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没错,此时这辆车还是一个躯壳,它需要被注入灵魂。
灵魂分两个——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电控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我们后面会说,现在单说这个智能座舱电控系统。
传统汽车的电控系统就负责开个窗户、开个音响,但这辆新物种的电控系统就厉害多了——不仅要控制车门自动开闭,还要管理车内灯光氛围编排、座椅位置、音响协调等等一系列关联操作。
这相当于是个动物的中枢神经,控制逻辑非常复杂。
但是,车厂没有相关经验,整个项目组编写电控程序的老师傅只有一位。。。
因为顾忌行业壁垒,电控程序的老师虽然一直没有调通,但也没有告诉百度的同学。拖到最后,眼看就要交付不了了,大家才蜂拥而上一起帮他看代码。
就这样,电控系统才在最后关头按时写好——灵魂注入完毕。
接下来,终于轮到了百度老师傅们最最最最熟悉的老本行,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此时已经8月1号,留给他们的测试自动驾驶的时间只有一周了。。。
(四)你见过凌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点的阿那亚吗?
汽车运到秦皇岛阿那亚度假区的时候,正是黄昏。
黄昏的阿那亚美极了,拂过树叶的海风如诗一样温柔,穿泳衣的姑娘像糖一样甜蜜。在旅人眼中,这就是仙境;但在陈鑫眼里,这就是个 Bug。
因为在8月18日百度世界大会之前,我们无人车的外观是要保密的,这么多人,怎么测试啊。。。
陈鑫说。
陈鑫灵机一动,反正汽车是自动驾驶的,车外面还有一个罩衣,不用掀开罩衣,直接把传感器所在的位置剪开相应的破洞不就可以行驶了吗?
于是,一个罩着车衣的奇怪动物,就在路上开始了它的首次“爬行”。
一圈跑完,陈鑫从车里钻出来,坐在路边,拿出纸巾掩面长叹。倒不是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而流下激动的泪水,而是车里面实在太他喵的热了。。。
他们合计了一下,决定临时改变计划——未来几天的测试改在夜间进行。有夜幕的掩护,掀开车衣,料也无妨。
之前提到,这个新物种项目中,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负责人是夏明,由于之前那段时间车一直没造好,他也暂且没处施展武艺。
难道那段时间他就可以烧烤啤酒度假去了吗?
不可能的。。。他把各种传感器都以相同的间距、相同的配置装在了另外一台架子车上,这个用于测试的车,用专业术语叫“骡车”。(这专业术语也是相当接地气了。。。)
这是一个骡车的示意图,传感器都挂在外面。
对于夏明来说,他的调试工作早就在“骡车”上开始了,此时此刻,“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预测和规划控制”、”多系统定位”之类的核心技术已经在骡车上调试完毕。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套系统移植到新车上,和新车磨合。
这就是当时半夜测试的场景。
所有人化身夜猫子,晚上八点开始测试,早晨八点测试结束,天亮之后还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北京联系,修改代码。
说到这里,其实有一个小问题。
真正演示的时候是白天,而测试却在夜里。
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在夜晚的道路,尤其是暗光环境下,难度会陡然增大。
这一点和人类似:暗光条件下,即便是老司机,开车水平也会直线下降。
对付如此复杂的路况,这操作就像赵子龙怀抱阿斗还得做到七进七出,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在极暗光环境下,从某些特定角度自动驾驶系统偶发会误识别前方远距离汽车的刹车灯为红灯。
每当系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把这些数据记下来,同步给后方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通过模型迭代升级让识别更加准确。
夏明解释说。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能在夜间都发挥自如,那到了白天肯定是轻松加愉快,就像小腿绑着沙袋训练的选手,一旦摘掉沙袋就能健步如飞,踏雪无痕。
最开始怕出现意外,夏明他们把汽车的速度设置为5公里每小时,到后来,胆子大一点,放开到10公里,然后是15、20,25。。。
如此,这辆汽车机器人也不断刷新“最快圈速”。开始时,一圈跑下来要40多分钟;到后来,几分钟就能跑完一圈。
说起来,夏明的名字真的是应景。这帮人真的就天天见证阿那亚景区夏天的黎明。他们不仅见过阿那亚的黎明,还见过阿那亚的前半夜、后半夜、清晨鱼肚白和红日初升。
那几天,他们唯独没有见到海,虽然距海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
8月10号,汽车机器人终于测试完毕,整装待命。
(五)回到未来
8月18日,百度世界大会。
直播镜头前,央视主持人王嘉宁和演员金晨成了首席“吃螃蟹官”,登上了这辆来自未来的汽车机器人。
至此,这位命途多舛的机器人终于不用半夜三更衣锦夜行,可以光天化日之下见人了。
根据日程,汽车机器人准时赶到,带她俩去景区里的打卡圣地,孤独图书馆。
接下来,有些细节很有趣。
比如,车停靠路边之后,车门是自动打开的,但是她俩上车之后,车门却没有自动关闭,需要手动点击屏幕关闭。
你想想看,既然门能自动开,难道不能自动关吗?
当然能,但这里却不能这样设计。
因为是纯无人的汽车,没有司机来询问是否所有乘客都已上车,也不知道乘客会不会突然临时下车拿个东西。所以,这里必须由乘客主动决定是否关闭车门。
再比如,她们发出“出发”指令以后,汽车却没有动,因为系统检测到安全带没有扣上。
这个设计同样因为它是无人车,没有司机来提醒乘客,所以必须用流程设计来保证实现交规里的安全要素。
毕竟安全是自动驾驶的第一原则,这种流程既不能缺少,又不能生硬。
你看,要造出一个成熟的汽车机器人,考验的不仅仅是自动驾驶技术,还要考验产品设计能力。但凡有一点儿设计不自然,都会让乘客满意度直线下降。
汽车开动后,最纯粹的享受就来了。
她俩的聊天内容:它这个没有。。。方向盘。。。哈哈哈哈。。。
座椅前方宽敞,视野也很开阔。只要下达指令,座椅就可以自动躺下,窗户变暗,屏幕里显示漫天星空。
车上的乘客自然觉得很贴心。殊不知,眼前的变色风挡是碎了无数玻璃才终于搞定的;座椅、灯光、屏幕无缝配合的电控程序是工程师们不休不眠赶写出来的。
在这一刻,为了这辆车呕心沥血的老师傅们都“灵魂附体”。
当然,老本行自动驾驶,百度的技术没啥说的。路遇行人,汽车提前预判,缓缓减速让人,毫无顿挫感。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增加难度,节目组故意设计中途更换了两次目的地。为此,汽车得重新规划路线,也需要多次检查车内安全要素。
从直播里看,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流畅,两人顺利到达终点阿那亚马会。
我的描述只是截取了整个展示里的关键节点,其实中间还有很多有趣的微操,对未来出行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完整视频。
我找了一个链接放在下面:
观众们当然不知道,行云流水的镜头之外,是陈鑫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虽然对自己的技术满怀信心,但毕竟这是第一次给全世界展示他们理想中“未来出行”的样子,丑媳妇见公婆,可容不得任何闪失。
这段展示成为了一个样本,以后再有人纠结什么是汽车机器人,搞不懂什么叫未来出行,你就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百度世界大会落幕,这辆汽车机器人忙坏了,各个展览都会邀请他去展示未来出行的样子,行程比明星还满。
对于陈鑫他们团队来说,故事更是远远没结束。补了几觉之后,他们又精神百倍地冲进了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战场——继续悄悄努力然后惊艳世人。
说不定哪天,你就能看到“新物种”上的好多设计理念和技术被用在了量产车上。
(六)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我之所以把人工智能比作修佛,想说的不只是这些修行者有多苦逼,而是一个对普通人更有意义的真相——人工智能正在如“佛光普照”,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点点浸润我们的生活。
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不远的未来,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都可以连通到一个庞大的“车路协同系统”。
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李震宇就讲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改变——在河北省沧州市,有一片路网正在实现车路协同。
如果你是一辆智能汽车,接入系统以后,你就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个体,可以感知周遭方圆几公里的实时路况,从而智能安排路线,绕开事故拥堵;
如果你只是一辆普通汽车,也没有关系,城市管理系统也可以根据实时的车流,智能调整红绿灯,让主要车流最快通行,形成“绿波带”。
身处绿波带里的乘客,根本不用操心系统如何调度,只是感觉走到哪都是绿灯,爽就完事儿了。
再比如,刚才我们提到一句,每辆车上都有一个私人助手,它的形象和风格都是根据你的要求定制的。这背后,其实是“数字人技术”。
我也和百度数字人团队聊了聊,他们现在可以做到通过一张照片就能生成一个神似你的卡通3D形象。这个形象就作为你的私人助手,走到哪跟到哪。
这个就是数字人助手
当然,如果你不习惯走到哪都看到自己的脸,也可以要求它生成女票男票或者某个明星的3D形象,几秒钟就能搞定;如果你对自动生成的形象不满意,还可以进行手动微调。
数字人可不是像福娃一样的吉祥物,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比如,比如最近很火的虚拟偶像,也是数字人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生成一个漂亮的形象,再由背后的“中之人”(真人)来控制进行表演。虽然是由真人驱动,但是对于真人的动作捕捉、表情捕捉,都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的;数字人说话的语音合成,也离不开人工智能。
这是当红小生龚俊的翻版数字人
百度的同学告诉我,他们现在甚至可以做到:一个数字人的歌喉由一个中之人来表演,舞姿由另一个中之人来表演——几个人拼成一个完美偶像。
这种偶像不仅不会塌房,还能博采各达人众长,上天揽月,五洋捉鳖,堪称极品。
当然,如果你不想用“中之人”来控制数字人,也可以把它完全交给人工智能。只要给它设定好目标和程序,人工智能就能控制数字人谈天说地、直播带货、新闻播报。
央视的数字人主播:小C。
比如那辆汽车机器人里的数字人助手,它的灵魂就是纯纯的人工智能——“小度”。
这个小度,和家里买的智能音箱里的小度是同一个小度。作为最火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很多浅友应该都和它聊过天。
小度 IoT 生态负责人沈健告诉我,他们最近正在推进一个叫做“全屋智能”的计划,在新房装修的时候,就把整个家的智能控制系统预先安装好,例如:智能控制面板、智能电灯、智能空调等等。
这样,就能让整个家拥有一个智能大脑,你走了自动帮你开窗通风,你回来自动帮你打开空调;你想看书学习的时候,它能帮你调好光线和背景音乐;控制窗帘、查看猫眼,更是一句话的事儿。
最近,沈健他们就帮助北京大栅栏社区的一位四世同堂的百岁老人在家里免费搞了一套“全屋智能”,自动控制窗帘、电扇,还有体重秤血压计每天帮忙记录健康参数。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让你感受一下:别看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只是一辆车,它的每一个组件背后的技术源流都如江河广阔。
技术就是这样,当很少的人用,它就是奢侈品,当千千万万人用,它就是水电和空气。
如果真像李彦宏所说,“当每天有5000万订单时,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成本将会是现在的五分之一”。那时,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后者就会像马车一样成为历史。
而历史改变得往往比人们想象中更快。
下面这张图是1900年的纽约第五大道,图片里只有一辆汽车。
而同样是第五大道,1913年的时候,川行的车流中,只剩下一辆马车。
人工智能如星辰大海,百度这些老司机也只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放眼前路,成千上万人工智能的修行者正在各自的法门上精进,日夜更迭,不问寒暑。
也许在某一天,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时时刻刻都在接受人工智能的服务,但是我们却丝毫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时,属于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才真正降临。
正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爱上一匹野马
再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史中,是一个倾心故事的科技记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