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玩游戏时,我们总会吐槽一些常识性的“不真实”元素。像是一些射击游戏里的“喘气回血”,以及一些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异次元口袋”,或者赛车游戏中能气死物理学家的碰撞效果。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有意义的讨论,只要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都能指出同样的常识问题。
类似的“抱怨”可以用一张图来平息,有些过于简单粗暴就是了
不过,当这种“找不同”的老套路换个法子展开时,事情似乎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一些所谓“专业人士”在体验或观察游戏,并以自身经验来指出违背现实的细节,这样的视频节目或文章挺多见的。比如,《荒野大镖客:救赎2》发售后,就有人找来了真实的牛仔来体验这款号称可以模拟西部生活的游戏,于是我们便看到壮汉们戴着牛仔帽,对游戏中的细节发出感叹,或者撇撇嘴说:“这跟我们的真实体验完全不一样。”
同样的套路可以应用到任何一款游戏上。于是我们看到真正的厨师在《胡闹厨房》里忙碌,真正的猎人在狩猎模拟游戏《荒野的呼唤》里拎着步枪到处跑,真正的生存专家在求生模拟游戏《漫漫长夜》里点燃篝火。取决于节目组找到的嘉宾不同,这里面还会出现一些相对“硬核”的节目,比如找寻有前科的银行劫匪体验《横行霸道5》(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它的另一个译名?),找到前黑手党成员体验《黑手党2》,找律师尝试《逆转裁判》,还有海军陆战队士兵围观《彩虹六号:围攻》……
看这两位的表情就知道要说什么了
但我还是要说,比起山羊玩《模拟山羊》这些都不算真正的“硬核”
虽然从嘉宾专业到游戏类型都截然不同,但大多数视频的套路并没啥区别,除了那头被迫嚼着控制器的山羊以外,大多数嘉宾的互动环节都是固定的——人们体验一些游戏段落,然后拿这里面出现的内容对比平日里的工作。在节目的中后部分,大家再感叹一下游戏的细节好在哪里,并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当然,这其中一定不能少的,还是会有人撇撇嘴,说:“这跟我们的真实体验完全不一样。”
让专业人士来品鉴游戏的确是个娱乐的好点子,但它其实没啥意义,甚至还有些误导成分。如果你仔细观察弹幕和评论,会发现真的有人把这些专业人士指出的问题当回事,希望游戏策划吸取他们的意见把游戏做得更好,或者自己正在“记笔记”,学习专业人士说的那些零七八碎。
什么行业里都有这种事业粉、指指点点粉,但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许多游戏内容之所以“不拟真”,其实还是为了保证一款游戏最基础的内容平易近人,制作者的目的是如何让游戏变得好玩,而不是提高拟真程度。就像是一条细细的标准线,或者是洒在牛排上的调料,适当加入一些真实元素会让玩家更有代入感,但过分寻求真实元素显然会破坏进行游戏时需要的那种流畅,这种“主料和调料”的平衡是许多游戏开发者精心调配的。毕竟玩家最终在游戏里找寻的主要是游戏乐趣,而不是在完全模拟一项工作。
比如这款《坦克维修模拟器》,当我意识到它的游戏内容更多在于照着图纸拆零件以后,就不再敢入手了
倘若换个角度来看,这些“专业人士分析”主题的视频其实也正好体现出游戏开发者们的聪明才智。通过合理的增添和削减真实细节,他们能让一些原本进行起来毫无乐趣的工作变得充满挑战,且令人享受。
玩家可能永远没机会撬开真实的保险库,体验驾车被整个的城市执法人员追逐时的心跳加速,但在游戏里可以。因为你不需要在游戏中学习厚达3万页的《教你偷鸡摸狗》(这书当然不存在)再去撬锁,不需要通过科目二考试才能驾车,还要面临高速转向时撞出道路的风险……
除此之外,一些为了游戏性而改编的“不真实”的内容也是有自己魅力的。比如许多射击游戏中更换子弹的动作就是个好例子。
有些武器更换弹药时很麻烦,但在游戏里它就可以变得很流畅,还具有观赏性
在保证简短的更换弹药时间的同时,开发者们会专注于让这些动作看起来更有力度、更优雅或者更粗俗,让玩家在不断重复同一动作时也有享受的感觉。假如这时你从美国得克萨斯州某个农场里拉来一位擅长射击的农民叔叔,他一定会给这些动作指出许多不合理的细节,比如“这只手完全不用碰这里”或者“那个动作根本不合理”,那是因为他根本不会、也没理由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时候,所谓的专业人士才是游戏里的外行,他们玩游戏的反应和一些聊胜于无的科普也就没有太多意义,大家图个乐子就好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