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
《园冶》是中国造园史上的巨著,也是了解古典园林的必读书籍。但遗憾的是《园冶》并没有把理水这一重要的造园手法单独成章,而是把多种理水的手法散落在全书的各处。那么这一期小蚂哥就替大家把园冶中所有理水的内容总结出来,让大家对于《园冶》理水之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通读正本《园冶》之后,我把园冶中的理水总结了10个点。
一个境界 九个方法
如果你也对于《园冶》感兴趣,就让小蚂哥带你一起来详解《园冶》理水吧~
一个境界
《园冶》中对优秀的理水有一个评价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就像是进入了一种境界。这个标准就是对于大自然中江、河、湖水气势的追求。
请别“气势”误解成广大,气势也有大小之分,江、河、湖可以大气磅礴,也可以幽静婉转,但无论大小,都需要遵循自然水系的变化特征。
比如在以理水见长的寄畅园中上引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这些水脉如同真山脚下的溪流汇入池中。
要知道一个真实的水脉是有逻辑的,从一个小小的泉眼,到山涧的溪流
,最后流入河流湖泊和大海,这就是遵循自然变化特征。
话说回来,大部分园林由于空间小,其实是无法呈现广大的气势的,但也可以通过营造其水流蜿蜒不尽之境,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咫尺之地似通江河之势。
那么如何做呢?
《园冶》中给出了九个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1、确定来龙去脉
“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总之一定要和自然之水相互贯通。需要你在园林内外寻找一个可持续的水源。我们今天总说叠山理水,园中假山可以一块块的叠,是可以平地起山,无中生有的,但水没办法,水只能“借”,借过来的水是活的,流动的,就需要整理,所以叫做理水。
一般来说水源可以从附近的河流引,或者在园内凿井这两种方法。
引流在《园冶》中有这么两句话:“堂开淑气侵入,门引春流到泽”、“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
你看,书中直接告诉你要从门口引,在荒地上开凿水渠。比如耦园三面邻流,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园中本来就有有泉眼,那就再好不过了。可以和石头结合,形成:“泉流石注”或者通过疏浚水道沟通泉源。
比如网师园殿春簃院内的涵碧泉和环秀山庄飞雪泉(遗址)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这就相当在古代就用上了自来水。
2、水源处理
“水浚通源,桥横跨水”
有了水源,我们还需要把水源藏起来。道理也很简单,谁家装修也不会把各种水管都漏在外面,藏源就是要让园中的水好似自然水系的一部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水源前,横跨一座小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师园中的引静桥。
具体步骤如下:
水源处理首先要隐藏在深邃之处,强调“入奥疏源,就低凿水”;然后疏浚一湾长流“浚一派之长源”;再跨水横架桥梁“引蔓通津,缘飞梁而可度”,让攀援的植物顺着桥梁蔓延到对岸,这样水源就彻底看不见了。
所以说网师园的这座引静桥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用法,小桥长2.4m,步子大一点直接能迈过去,它的作用更多的是藏源,让人们的视线聚焦在此处。
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到在引静桥不远的地方就是网师园的水闸。
3、水面处理
“随曲合方”
水源整理好了,我们下面来看水面。《园冶》中用4个字进行概括,即“随曲合方”。
听上去很深奥是吧,其实很简单,就是顺着自然地形和人工建筑来布置驳岸。
“方”即水体布局为平直的几何形态,通常用于临水主建筑前的水体岸线处理。一般是通过设置挑出的月台,可以很好解决主体建筑和自然驳岸的衔接问题。
这种例子在园林中比比皆是,退思园的退思草堂、留园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花篮厅、胡雪岩故居的延碧楼等等。
“曲”即水体布局以模拟自然界蜿蜒水体为主的曲岸线,《园冶》中指出水态一定要“潆洄如带”“曲折有情,疏源正可”。
我们还以寄畅园的水系——曲涧为例,这里的水系就像是一条丝带,也像是一条盘龙。
这里请注意,很多年轻设计师觉得是不是我把自然河流的形态缩小了放在园中就可以了呢?这样是不够的,水之所以曲折,是因为两岸有山坡犬牙交错,所以水岸在曲折的同时,两侧的地形也要跟着变化起伏,不能是一马平川的。
注意看下图曲涧水岸两侧的地形变化。
这样可以和山形成更紧密的空间,构成自然山水的骨架。
至于园中整体的水面是个什么形状,也要结合地形特征。《园冶》这两句话可以概括:“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高阜可培,低方宜挖”。
有个坡就把它再堆高点,有个坑就把它再挖深点,这样才算是遵循了自然之道。
4、水尾处理
“疏水若为无尽,段处通桥”
对于园中水尾的处理,计成也有极为精辟的论断:“疏水若为无尽,段处通桥”,即理水若需有无尽之意,则在分段处接通桥梁。也就是说水尾可以用桥来分割,而且可以不只一座桥。
在寄畅园水尾用七星桥河大石山房的廊桥两次分割,水面也被切得越来越小,这样便有了无尽之感。
我们看下图,水穿廊桥而过,在视觉上水已经流出园了。
其实真正的水尾还在园中。
一些小型园林还可以借由水尾营造一些独立的空间,比如片石山房。
5、驳岸处理
“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
利用湖石参差、悬挑、凹凸变化使池壁似有江涛拍岸之气势。总之就是要让驳岸粗犷而富有野趣。
小盘谷西园
同时结合池山、峰石、挑台、植物等,形成富于空间变化和错落的驳岸。水体驳岸可呈现出“涧、壑、坡、矶”等形态。
拙政园西园水廊驳岸处理
“选版薄山石理之”,“凡理块石,俱将四边或三边压掇,若压两边,恐石平中有损。如压一边,即稍有丝缝,水不能注”,强调石与石之间不能有缝隙,若有缝隙将不能蓄水。
最后驳岸不能过于单调,需要用一些自然之物进行调和。“白苹红蓼,鸥盟同结矶边”说的是白色的浮萍和红色的水蓼以及出挑的石矶上鸥鹭共同来丰富驳岸之景。
寄畅园鹤步滩
6、增加亮点——涧瀑
“假山依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少深意”
说的是假山的设计应该依靠水来增添妙趣。如果地势较高,无法注水,那么可以通过处理涧壑等无水区域,来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瞻园南假山
在古代没有水泵,就需要结合地形地势、建筑屋檐等雨水汇集之处,“先观有高楼檐水,可涧至墙顶作天沟,行壁山顶,留小坑,突出石口,泛漫而下,才如瀑布”将屋檐引导至墙顶的天沟,再从璧山山顶留下,就能形成下雨观瀑的景观。“瀑布”之法追求“素入镜中飞练”的意境。
何园的片石山房就是利用屋顶汇集雨水,形成雨中观瀑的场景。
除了瀑布,也可以理“曲水”,“上理石泉,口如瀑布,亦可流觞,似得天然之趣”。在上游建造石泉,泉口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也可以用于流杯饮酒,似乎得到了天然的趣味。
不过曲水流觞在现存园林中大多是流觞亭,只有在韩国庆州石水渠遗址,感受一下了。
7、掇山与理水
“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
以上六法我们基本上把理水说清楚了,但讲理水不能单单说水,《诸子喻山水》说“水无常形,因器成之”所以后面的三法我们结合掇山、建筑和架桥再聊一聊。
山水阴阳,浑然一体,山和水结合就能形成各种地形变化,山峰、岩石、洞穴、涧水、河谷、斜坡、石矶等景观。
个园中的水假山——夏山
计成也推崇池上理山为“园中第一胜也”,强调假山的变化“若大若小,更有妙境”,以及山水结合带来的效果“就水点其步石,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岩径水”。
小盘谷中的水假山
8、建筑与理水
“卜筑贵从水面”
即建筑选址最好在水畔,结合水中的倒影,形成最美的视觉效果。那么各种园林建筑应该如何和水面结合呢?
网师园的一池净水突出了水中的倒影
如“楼阁”的选址建议“何不立半山半水之间”,楼阁的选址不能过于靠近水,要放在半山腰和半水边之间的位置,既得山林之势,也得湖泊之阔。
“亭”的选址要“水际安亭”,亭子可以放在水边。
艺圃水边你得乳鱼亭
“榭”的选址“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之前我们说过榭是园林建筑中的“自由人”,位置多在水边或者花畔,所以也有花榭水榭的称呼。
退思园的水香榭
或结合滨水建筑丰富水面形态的变化,“亭台突池沼而参差”。
廊与水的关系是廊或临水面,或度过溪壑,曲折延续:“落水面”“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
豫园中玉华堂景区的积玉水廊
书房是古人最重要的一处日常使用场所,计成认为书房之中最宜结合掇山理水,“为书房中最宜者,更以山石为池,俯于窗下,似得濠濮间想”。
艺圃书房南斋窗下的水池
9、架桥与理水
“临濠蜒蜿,柴荆横引长虹”
桥在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了“疏水若为无尽,段处通桥”。
除去用桥来处理水尾,桥还能用在入园处,“临濠蜒蜿,柴荆横引长虹”说的是在入园的部分挖成曲折有致的池沼,在柴门之内横接长桥。
何园的东园入口就是这样处理的。这里的小桥和池沼就是界定空间的作用。
我们刚才提到的艺圃园中园浴鸥庭院的入口也是一座石板桥,作用都是用来界定空间的。
“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是说用桥梁连接隔水的对岸,可以另建馆舍,引向另一处空间。
豫园中会景楼前就有一处廊桥,两处石桥相通,桥在这里也引导了游人的视线。
桥在理水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意象——渡口。书中说 “到桥若谓津通”意思是断处架桥,路尽有渡口可通。
好到此我们已经把《园冶》中有关理水的部分详解完毕了,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境界 九个方法,希望对于大家造园、审美都有所帮助。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在看支持一波,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