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江苏兴化籍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彦端。1296年-1370年,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中举人,至顺二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
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施耐庵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