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五行》人气爆发,敢问工作室的路在何方?

《雾山五行》人气爆发,敢问工作室的路在何方?

首页角色扮演九魂主宰更新时间:2024-04-16

一部网络动画片,获得向来走严肃、高端路线的央视点名赞赏?你没看错。

自2020年7月26日在bilibili(B站)首播,《雾山五行》只播出了三集,

播放次数8800万 ,追番(订阅)人数453万 。

收获了诸多好评,刷新了当代国产动漫的评分记录。

豆瓣9.0,B站9.9。

影视圈大V叫兽易小星,电竞圈颇为活跃的王思聪等名人也自发为《雾山五行》站台。

还突破国界,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国外主流网络平台上引发不俗反响。

获得如此成绩的神作,并非出自顶级团队。

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动画工作室。

【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注册资本10元人民币,开始只是个夫妻小店。

制作《雾山五行》的四年中,工作人员始终没超过10名。

老板林魂兼导演兼编剧兼画师,兼到一切。

老板娘更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父母官。

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雾山五行》称不上完美。

但本片有三大看点,足以奠定林魂和工作室的江湖地位。

1、 极美且极稀缺的画风

央视点评说得很清楚,这部作品展现了传统国画魅力。

从动画制作的角度上来讲,水墨风格的动画片耗时费力,不符合商业逻辑。

而导演毫不妥协的制作,是艺术家对于美学的极致追求,更是一种稀缺的理想主义。

2、 顺畅、丰富的武术动作

导演林魂设计的动作行云流水,看点十足。

不仅如此,他还能自如地运用运镜、剪辑等技术,体现了作为导演的灵性。

可以说,林魂是当代动漫打戏设计制作当之无愧的第一号人物。

3、 数量繁多,质量上乘的作画

在作画方面,雾山五行细节精当,几乎没有省略动作的痕迹。

可以感觉到主创人员作画时的心情,绝不只是简单当作一份工作来做。

而是在享受将灵魂融入作品的过程。

尤其是第一点,泼墨泼彩的水墨风格成功的吸引了主流媒体的注意。

本文将由《雾山五行》的作画风格切入,分析其制作成本。

以及获得成功与工业化的关系。

并简单推演其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关于本片三大看点的详细分析,笔者另有文章,感兴趣的读者请移步↓

被央视吹爆的国产动画,到底有多牛?

壹、一次突破

本节主要分析《雾山五行》的制作成本以及模式。

2020年7月在《雾山五行》B站首发。

8月,因唯美的泼墨泼彩水墨画风格,引起央视注意。

随后,各大主流媒体及网络大V们纷纷点评。

稍具商业嗅觉的人,都可以感觉到流量夹带着商机滚滚而来。

《雾山五行》不是中国唯一的水墨风格的动画片。

但笔者推测《雾山五行》可能是中国第一部盈利的水墨画风的商业系列动画片

由于制作成本问题,商业系列动画中极少使用水墨风格画面。

全篇水墨风格的商业系列动画更是绝无仅有。

从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小蝌蚪找妈妈》到2003年【环球数码】许毅的《夏》。

我国的水墨风格动画片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但这些作品的定位都是不考虑成本和营利的试验动画,或竞赛作品。

以下是从业11年,资深水墨动画制作人,刘晶晶老师的概括。

“(水墨风格动画)更多应用在产品广告,宣传片,广告,展会,教育等方面吧,

目前来说水墨动画制作电影和电视剧不太很适合,

一是制作成本高,二是门槛高,三是制作很费时间,四是表现力不够全面,

……所以在艺术短片方面会更加适合些。”

另外,刘晶晶老师透露,央视某部水墨动画制作价格达到了一百多万人民币。

笔者观察,央视使用的水墨动画质量过硬,确实值得。

只是长度基本都在1分钟以内。

既然如此昂贵且费时耗力,导演林魂为什么还要违背商业规律,选择这种画风呢?

在一次业内交流会上,他解释了使用水墨风格的原因。

“现在的作品《雾山五行》,整个风格是偏国风,特立独行,风格化很明显。

可以很好的吸人眼球,和(导演本人)早期偏日式不同,使人看着很清晰,有辨识度。

是我将现实中达不到的情感放到动画中的一个特别棒的体现。”

在【央视频】的访谈中,林魂导演则表示作画风格是团队磨合的结果,也是自我的突破。

换句话说,《雾山五行》启动之初,导演优先考虑的是艺术上的创新。

可能并没有过多考虑制作难度和成本问题。

理论上来说制作成本超高,全篇水墨风格的《雾山五行》赚到钱了吗?

笔者汇聚各处信息,粗略的算了一笔账。

⚪首先,制作一集普通2D动画片需要多少钱?

参考日本营销公司株式会社Onesmind的调查结果,以及动画制作公司imitsu的报价。

30分钟动画片的成本约在1100万日元-1300万日元之间。

按近期汇率,折合人民币约70万-83万。

费用项目如下:

国内行情与日本不相上下。

根据网友【动漫速递君】的信息,2017年我国的2D动画每分钟4万-6万元。

网友【动漫速递君】的信息

⚪其次,推算《雾山五行》一集的成本。

初出茅庐的动画工作室不可能做一分钟100万的作品。

所以有关央视水墨动画的信息不能做参考。

《雾山五行》采用泼墨泼彩的水墨风格。

林魂在访谈中提到制作流程与传统动画不同。

具体哪里不同,有多大差异?这种差异节约成本的效果有多大?

导演并没有明示。

但笔者推测,作为动画片的基础成本项目应该没有差别。

因此用株式会社Onesmind列举的费用项目作参考。

得出了以下结果:

减去林魂夫妇兼任职位的支出。

因与传统2D制作有区别,而且成本只高不低。

所以,表中“参与”和“部分参与”的金额按日本参考价计算。

每集约47万元。

如此估算还是太粗,引入另一个参照系缩小,人工费。

据林魂访谈,2016年【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创立之初仅有三位成员。

B站首播时,六位成员。

四年中,人员未超过十名。

根据浙江新闻网报道,2016年衢州的平均年薪为48024元。

《2020年衢州市薪资水平报告》,月平均工资约在4700左右,年薪约56400元。

衢州人民的工资水平有着显著提高^_^

因制作难度大,假设林老板一直按2020年的水准给大家发工资:

6人 x 56400元 x 4年=1353600元

1353600元÷3集=451200元

每集约45万元。

因此,估计《雾山五行》一集的成本在40万元-50万元之间。

这是便宜还是贵?

随便查查,就知道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便宜的不得了!!

笔者推测,能将成本压缩到这个程度,至少有两个原因。

1、《雾山五行》的制作牺牲了时间。

也就是说,在【时间 金钱 人力】三要素中,用四年时间换取了资金、人员的节约。

2、《雾山五行》的制作流程较2D传统动画和水墨动画片,都有优化。

初创团队的资金压力天然存在,这正是提高制作效率最大的动力。

但这里也产生了一些疑问。

支撑林魂四年的启动资金,是从哪里来?

水墨风格是团队磨合的结果,最初只有三个人,林魂是与谁“磨合”?

林魂的访谈中嗅不到一丝商业气息,是什么因素让他兼顾了艺术表现和商业成功呢?

这些问题,将在下一节【贰、两个工作室】中作答。

⚪最后,《雾山五行》的收入大约有多少?

目前能查到的商业变现方式是销售周边衍生品。

主流的IP变现方式是“保底金 产品销售分成”。

初期IP也可以一次性买断,没有产品销售分成。

B站访谈中,林导的手捧火行的亚克力摆件,亲自推荐。

因此推测《雾山五行》使用“保底金 产品销售分成”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亚克力摆件,还有与【西安小蛮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的潮玩。

淘宝和京东上有T恤、手环、滑板、卫衣、帆布鞋、鼠标垫、手机壳等产品。

总计十余种衍生产品。

影视周边产品衍生品从业的网友【瑶公子】2016年在知乎的披露,

小IP非独家代理一般10万元起步。

近年来IP生意发展迅猛,2020年的价格不会低于2016年。

假如每种衍生品收入15万元以上,则《雾山五行》的IP授权费就在150万元以上。

可以收回前三集的制作成本,实现小额盈利。

另外,还有一条与制作进度相关的信息。

今年8月,林魂在南宁漫展的访谈中曾经透露,《雾山五行》第二部正在制作第四集。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用四年打造了一个水墨风格的IP。

在首播后,短期内收回成本,甚至可能实现了盈利。

因此可以说,林魂的挑战不仅在艺术上实现了突破,

同时证明了中国传统水墨风格在商业动画市场中具备可操作性。

尽管如此,【六道无鱼工作室】的运营只能说是“手工作坊式”的模式。

与古代烧瓷器、雕玉器的理念一致,离工业化很远。

即无法进一步提升效率,为工作室和林魂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

也无法将制作《雾山五行》水墨风格的先进经验复制到整个行业中。

进而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但通过了解【六道无鱼工作室】背后的故事,笔者相信中国文娱产业工业化的萌芽已经出现。

下一节带大家看看,启动资金、团队以及艺术与商业平衡,这三个问题。

贰、两个工作室

本节主要分析引导【六道无鱼】和林魂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武侠魂

林魂,1989年生,浙江衢州人。

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2014年B站用户【十七17】发布了一段约4分钟的视频,《岁城璃心-鬼蜮咒原篇》。

这部短片就是引爆林魂人气的成名作。

掐指算来,2014年应该是林魂刚从大学毕业年的第三年。

当时他供职于【瞳映画工作室】,后改称【七瞳映画】。

2016年林魂得到天津【好传动画】支持,自立门户成立【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

除非家里有矿,林魂的天使投资人应该就是【好传动画】的老板,尚游。

【好传动画】的尚游又是何方神圣?

尚游,【好传动画】CEO。

尚游,【好传动画】CEO。

2005年 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后留学法国4年。

2011年 在北京创立好传动画,2012年入驻天津国家动漫园。

2012年 作为参与制作的《十万个冷笑话》上映。

2016年 获得【光线传媒】投资1050万元。

原创动画《大理寺日志》立项。

【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成立。

2017年 《大护法》上映,票房斩获8700万人民币。

2020年 4月原创动画《大理寺日志》B站首播。

7月《雾山五行》B站首播。

据【刺猬公社】报道,在【好传动画】内部,老板尚游被员工称为“作死老板”。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

“作死”指尚游总是将赚到的钱,投入原创作品中。

好像完全没有要积累资本的意思。

但笔者认为,尚游在一次次“作死”中,找到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

访谈中,尚游作为出品人,介绍了一个制作《大护法》时的细节。

“如果按照老凡(导演不思凡)的最初的变态方案,结局所有人都会死光,他画完把自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可我跟他说,这样一定不行,就算是成人向动画,也要有底线,起码不能让观众看着不适。”

从这段陈述中,笔者看到两件事。

第1、 尚游并不是挂名的出品人,而是实际参入影片制作过程。

第2、 尚游作为动画工作室的负责人,在考虑市场反应的同时,修正团队创作方向。

尽管《大护法》上映后颇有争议,但确实赚到了钱。

这是对【光线传媒】投资最实际的回报。

导演不思凡和【好传动画】也收获了相应的评价。

那尚游是不是更重视市场,或者说为了满足投资方而经常干涉创作呢?

漫画家RC在2019年萤火虫动漫嘉年华的访谈中说起了《大理寺日志》诞生的秘密。

RC观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时得到灵感,创作了一部同人,并在B站发表。

这就是猫爷李饼和陈拾故事的开端。

后来,尚游发现了这部作品。

他鼓励RC跳出同人,做原创。

这才有了《大理寺日志》的漫画原作。

这部漫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为符合手机的阅读习惯,采用竖排版了条条卡通的形式。

内容由很多小品剧拼接,故事主线穿插其中。

这种结构很考验作者的编剧能力,但并不适合直接改变成番剧(动画系列片)。

2016年《大理寺日志》动画立项,槐佳佳担任导演,RC参与编剧。

这个架构即保证了动画制作的专业性,同时兼顾了与原著的一致性。

不仅如此,RC还参与了配音演员等环节。

动作设计方面,则邀请林魂加盟,实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2020年4月《大理寺日志》B站首播之后成绩斐然。

目前仅B站的播放次数就已经超过了1.2亿次。

《大理寺日志》动画让笔者想起了《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的诞生过程。

宫崎骏早年在【东映动画】供职。

他对一部美国的科幻漫画非常着迷,一心想将其改编成动画电影。

但由于很多原因,始终没能拿到版权。

在一次访谈中,手塚治虫的责任编辑铃木敏夫得知了宫崎骏的想法。

建议他先创作一部“日本版”,解决版权问题后,再改编电影。

但心高气傲的宫崎骏哪能拾人牙慧?

直接创作了连载十二年的大作《风之谷》。

后来,经过铃木敏夫的种种斡旋,东映的高畑勋先生和原徹先生加盟电影改编。

宫崎骏任导演及编剧;高畑勋任制片人;原徹提供工作室及创作团队。

1984年电影《风之谷的娜乌西卡》正式上映,成为奠定宫崎骏江湖地位的定鼎之作。

也为宫崎骏和高畑勋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打响了号炮。

《风之谷的娜乌西卡》与《大理寺日志》都充分尊重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同时兼顾观众及市场的反应,最终获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在这两个项目中所有参与者都各司其职,分工合理。

笔者不敢拿小伙伴们与业界大师相提并论。

但从作品诞生的原委来看,尚游确实有铃木敏夫式的运作风格。

既能让艺术家专注于创作,又能及时修正方向吻合市场需求,让投资方放心。

说回【六道无鱼动画工作室】。

林魂从【七瞳映画】离开之后,尚游并没有把林魂吸收掉,安置在【好传动画】。

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让林魂主宰自己的工作室。

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帮助。

比如,从《大理寺日志》团队中抽调人手,参与《雾山五行》制作。

还有,【好传动画】与【六道无鱼工作室】共享变现渠道。

两者通过相同的创意公司制作、销售周边。

在【骨朵国漫】的访谈中,尚游还表示:

“我们不想被一种风格给框死,所以无论《大理寺日志》还是《雾山五行》,

我觉得我们一直都算是在摸索的一个状态。

……

中国的观众都被日式动漫所“俘虏”。

这就意味着要想打破这个居面,必须要依靠中国式本土化的内容脱颖而出。

……

好传动画是一支彼此熟悉、彼此影响、彼此成长的团队。

我们创作者之间已经磨合的很有默契了,这使我们的创作风格形成了独特系统。”

林魂访谈中曾提到,水墨风格是团队磨合的结果

而【六道无鱼工作室】初创仅三位成员,还有一位是林导的夫人。

对《雾山五行》给出不同意见的人,只能来自【好传动画】。

将这几条信息结合起来。

可以推测出,尚游将《雾山五行》视如己出,对【六道无鱼】的提携是无微不至。

从《大护法》、《大理寺日志》到《雾山五行》,尚游的个性与能力已经跃然纸上。

与各路艺术家的合作中,充分体现了尚游在尊重的同时不失控制。

他能引导艺术家,因为他自己也是艺术家。

他能很好的经营公司,因为通过“作死”(历练),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商人

因为他完美的找到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

有能力在实现票房的同时,保证艺术家创作的自由

当然,引导林魂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尚游平衡商业与艺术的能力。

但这项能力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票房,甚至不是保护艺术家。

而是实现合理化分工,将中国动漫带入工业化时代的可能性

笔者将在下一节与大家分享。

叁、三种可能性

本节将分享【好传动画】和【六道无鱼】今后在我国文娱产业工业化中的可能性。

本文中讨论的“工业化”,指的是提高手工作坊、匠人/职人式生产效率的方式。

传统手工作坊、匠人/职人式生产与现代工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工程度

现代工业的分工细化程度远远高于手工作坊等生产方式。

无论是农业工业化,还是制造业工业化,前提都是两个字,分工。

文娱产业工业化当然不会例外。

日本经产省公布,日本文娱产业分工概要

纵观国内文娱产业实体,基本上都是大包大揽,什么都做。

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太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前文出现的两个动画工作室,目前也是同样的情况。

导演包办一切,谈不上明确分工。

借鉴日本动画产业的分工。

原作漫画、脚本、角色设计、原画动画都有不同的工作室承担。

【好传动画】的尚游本人就曾经在【虫工作室】的产能外包部门做过动画师。

但从【六道无鱼】和【好传动画】的合作,以及尚游的操盘方式来看,工业化的萌芽已经出现。

下面笔者同大家聊聊,这两家工作室今后的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好传动画】和【六道无鱼】沿着小众路线发展。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式继续运作,不在工作室之间进行更细致的分工。

最好的可能性是下面这种情况。

在【好传动画】内部成长起一批熟练的动画职人、导演编剧、漫画家,甚至可能有配音演员。

尚游成为中国动画教父级的存在。

【六道无鱼】做原创的同时,从【好传动画】获得内容,改编动画。

创作团队继续壮大,导演以外的工作由其他同事分担,实现动画制作流程分工。

林魂坐稳中国动画动作导演第一人

两家工作室合作无间,以三到四年的周期输出爆款动画作品,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

但随着主要消费者的成长,2030年之后市场发生变化,逐渐失去观众群。

林魂退居二线,与尚游共同担任制作人或出品人。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在黄金十年中诞生的爆款作品能够长期保持人气。

且工作室保留了相应的版权,那两位后半生可衣食无忧。

这种可能性参照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前生今世。

很美好,很理想主义。

但浪费了工业化的机会,没有推动整个中国文娱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性,主动出击,打造【六道无鱼】品牌。

这种可能性主要是指,除了动画制作流程的分工之外,还可以涉及商业运作的部门细分。

比如,在工作室内部设立专门的营销岗位。

如前所述,《雾山五行》凭借唯美稀有的水墨画风格引起了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

而且林魂将这种风格的制作成本降低到了合理的范围之内。

如果将【六道无鱼】独特的制作流程系统化,进一步提升效率。

营销人员可以将辨识度极高的“水墨画风格”做为一张名片,向广告公司等商业实体推销。

接到主流媒体的公益广告或商业广告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收益。

每一次播出都是“六道无鱼水墨画风”本身的宣传。

这样才能使央视与其他主流媒体的关注转化成一阵东风。

将顾客由C拓展到B,形成更稳定的收入源。

动画制作的变现方式也可以转变为【角色IP 技术IP】

林魂从导演以外的业务中解放出之后,大可以专注创新。

开发水墨画风之外的创意,形成新的卖点。

同时,在林魂的影响下,工作室内部必然会培养起一批善于创新,精于控制成本的成员。

【六道无鱼】将成长为文娱产业链中的提供新技术的一环

这种可能性参考了日本两大动画广告的合作模式。

【日清食品】x尾田荣一郎x窪之内英策;【大成建设】x新海诚。

其中详情,笔者另有文章展开,敬请期待。

与第一种可能性相比,细分商业运作部门更有商业意义。

既可推动分工细化,也为我国的动画人提供了变现和技术开发的新思路。

⚪第三种可能性,【好传动画】集团化,为中国文娱产业工业化奠定基础。

这种可能性所涉及的范围和规模很大,操作难度无法与前两种可能性相提并论。

但影响力与收益也足够载入史册。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能,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官网介绍,【好传动画】目前团队140余人,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是巨型工作室。

2012年以来原创作品12部,参与制作9部,平均年产2.6部作品。

日本【京都动画工作室】2020年4月时,有工作人员141人。

从2009年开始统计,平均年产2~3部。

无法判断二者的内部组织架构是否相同,但团队规模和产能相近。

可以借此推测【好传动画】今后的产能。

【京都动画工作室】成立于1985年。

1991年木上益治先生加盟,并将公司内部的制作流程分工细化。

之后才有能力承接外包制作。

但32年间,产能并没有明显提升。

换句话说,现有架构和制作方式的产能可能已经见顶。

假如【好传动画】的架构等与【京都动画】没有明显差异,现在的年产量已接近极限。

要想进一步提升产能,需要换一个思路。

如前所述,从【好传动画】的运作中可以看出,尚游具有平衡艺术与商业需求的能力。

正是这种能力确保了作品符合商业规律,使尚游参与运作的项目成功率颇高。

那么,他只做CEO就太浪费了。

如果【好传动画】中有一位尚游的“克隆”,则同时监控的项目就可以翻倍。

说的通俗一些,尚游需要带徒弟,培养出【职业出品人/制片人团队】。

同理,【好传动画】的主创人员也需要复制自己,并形成组织。

例如,【内容原创部门】,【导演/编剧部门】,【角色设计部门】,【音响/音效部门】等等。

对于个别才华出众,需要更大空间的艺术家,独立设置工作室。

制片人和导演以项目为单位从各个部门挑选创作人员。

部门首脑以内容/技术创新、提升产能、培养人才为目标

当产能溢出时,让部门独立成为实体。

对接现有的营销、宣发渠道,独自拓展市场。

进而影响到整个文娱产业工业化模式,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沿着这条路,【好传动画】便可以升级为【好传动画集团】。

在完成培养人才,释放人才这个循环的同时,【好传动画集团】将中国商业动画产业的摇篮

这种可能性参照了【虫工作室】和【角川书店】的发展历程。

与前两种相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大环境,非常难以实现。

但这种困难值得挑战。

如果说林魂、RC、不思凡等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宫崎骏。

尚游则有机会成为中国动漫产业工业化中枢纽式的人物

总结一下,笔者列举的三种可能性并不互相排斥。

为了中国文娱产业的全面崛起,期待都能够实现。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可能性还有无数种可能性。

笔者所能够想到最好的结果。

角川书店

肆、结语

网友【南京印象】在介绍好传与六道合作时提到一个都市传说。

“在长沙的宴席上,第六道菜上鱼表示席宴结束,宾客尽欢而散。六道无鱼,或许指席宴不散。”

中国动漫能否成为一场盛宴,需要很多很多林魂这样的艺术家。

这场盛宴会不会曲终人散,则取决于尚游们的胸怀和努力。

最后,衷心的祝愿我国整个文娱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注:封面中的图片有两张来自林魂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岁城璃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