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友必须要知道的几个小知识——阜新声艺视听

音响发烧友必须要知道的几个小知识——阜新声艺视听

首页角色扮演境界残响更新时间:2024-05-11

对于“玩”音响的发烧友而言,如何使自己选配的器材(包括音箱、功放、音源和其它外围器材)具有尽可能高的 Hi-Fi 水平,和尽可能合理的价格,已成为众多朋友们废寝忘食努力探索与追求的终极目标。事实上,音响器材的搭配与调校是一门涉及很广、充满神秘诱惑与挑战性的学问;它不但集电子技术、电声技术、音乐艺术、美学修为、音乐鉴赏水平为一体,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换取不断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训和经验累积。其间的酸甜苦辣、失落悲哀与欢呼雀跃可谓多味人生 ,因此在发烧友的字典里,绝对找不到“知足常乐”这句成语。走上发烧之路,就得用炽热的“爱”和执着的“痴迷”去拥抱音响,就得付出大量的业余时间和大半辈子的积蓄,用智慧、体力和耳力、心力去辛勤耕耘,也许十年八载方能“梅花香至苦寒来”。因而可以这么讲:器材搭配和校音技能高低,是衡量您是否称得上”音响发烧友”这个特殊称号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判别入门级、中级、高级乃至大师级发烧友等级的依据。

选配音响“合理”二字最要紧,其精要之处不外乎四个字:“质高价廉”。可惜音响业界向来有一分钱一分货之说,所以“尽可能高的 Hi-Fi 水平和尽可能低的售价”,就成了一对很难相容的矛与盾,所谓“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几乎不太可能吧!事实上,这种不太可能的苛求,正是器材搭配的真功夫 与玩机发烧的乐趣所在,也正是合理搭配调校音响所应该追求和达到的至高境界,谁能解决好这对矛与盾,谁就堪称“大师”水平。当然,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并不是靠发烧友单方面的执着追求就可能办到的,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于厂家、商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厂家的正面宣传诱导,商家的实话实说和消费者不断地深入学习了解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我们可 以把音响当作一匹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牠等着您加以驯服,有朝一日牠就会成为最有用、最骁勇的千里马。想要驯服牠就要摸清楚牠的脾气及个性;同样的,想要驾驭您的音响,同样也要了解您音响的特性,其实一套音响的特性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音乐性

何谓音乐性

音乐性即乐感。一个系统的放音有没有乐感,是区分 Hi-End 与非 Hi-End 的分界线,因为乐感是 Hi-End 系统的灵魂。但系统有没有很好的音乐性,取决于器材制造设计、选配以及应用调校过程的微妙问题,并非完全取决于系统的价格,与此相关连的,当然也不完全取决于组件的质量和器材的重量;甚至有不少中、高档以上的晶体机,有不错的功率输出,在顺性与调性方面也说得过去,放出的声音也十分标准,听音效光盘中飞机的盘旋、炮弹发射进行 的轨迹、以及砸碎玻璃的声音等都相当出色,现场感不错,这种系统也不存在特别令人厌恶的恶声,但对于音乐爱好者,特别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来讲,听音乐时总觉得”味同嚼蜡”, 这就是所谓系统音乐性差。就目前的一般制造与应用水平而言,管机的音乐感优于晶体机,个人认为LP唱机的音乐感比 CD 唱机好,以致于至今仍有不少很有身份的高级发烧友,还是沉迷于管机与LP 唱机的系统之中,并尊称这种有乐感的声音为“管味”,而对晶体机系统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一律贬斥它们发出的声音为“晶体声”。

那么“乐感”又是什么呢?这的确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词汇。只能说乐感是具有音乐艺术欣赏力的听众,对音乐美好内涵的主观欣悦感受。这种美好内涵也许包括韵律、和谐、平衡以及其它许多特有的诱惑力。音乐是千百年来发展交流所形成的庞大的、广范畴的东西,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是由人歌唱或咏颂发出的声音,歌唱者有男、女 声以及男、女童声之别;按歌唱者人数有独唱、重唱、轮唱、合唱之别;按声部有低、中、高音之别;按唱法又分为古典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等。而器乐则是由单件或多件乐器演奏形成的音乐,乐器种类是相当多的,按类型可粗分为弦乐器(小、中、大提、低音 大提、中乐之各种胡琴等);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以及中乐的各种箫、笛、唢吶、笙等);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等);键盘乐器(钢琴、钢片琴、管风琴、电子琴等);弹拨乐器(贤琴、吉他、曼陀林、中乐的琵琶、月琴、三弦以及筝、古筝、古琴等);打击乐器(有调击乐器有定音鼓、钟琴、木琴等;无调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乐板、铃鼓、沙球等)。器乐按演奏方法又可分为独奏、重奏、协奏以及交响乐等。每一类声音都能呈现音乐感。要鉴听一套音响系统的乐感,最好将上述的各种声乐、器乐作品都放出来仔细听一听,但这需要大量的声源软件,也需要相当长的鉴听时间。那么有没有便捷的方法,也可以较准确地鉴听系统的音乐性?我认为,集中放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天碟就行了。

多年实验和经验证明,器乐比声乐在鉴定乐感时敏感些,也科学、标准些;而器乐中主要可通过鉴听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即可,这两种乐器就是号称乐器之 后的小提琴以及号称乐器之王者的钢琴。一张名家演奏、录音效果极佳、公认的小提琴天碟,在一套真正的 Hi-End 系统中,放出的小提琴声音 ,简直美到极点。钢琴的 Hi-End 音乐性,则充满了阳刚、健美、精灵、激越、响脆、清澄、重击时如雷霆万钧,琴音能与整个演奏厅共鸣;轻松时又如碧波涟漪 ,毫无拖泥带水的无病*感;若放音系统质量较差的话,则听钢琴曲味同嚼蜡,没有任何诱人的音乐感召力。

小提琴声与钢琴声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声音平衡。小提琴声若柔美得过浓、过腻,常使这套系统在重放钢琴声时,出现某种程度的击木式闷声;反之,钢琴声若显得过分清脆,没有一定的重量质感,则在重放小提琴音色时,会出现不应有的擦钢丝式硬声,而失去音乐美感。一个系统若重放小提琴与钢琴的演奏都有非常出色的声音,都极富有音乐性,那基本上这个系统在重放任何音乐时,其音乐性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放几张交响乐、男女声独唱、以及“夜深沉”、“丰收锣鼓”、“鬼太鼓”之类有锣鼓的音乐片作补充鉴听,这样对系统音乐性的评价将更客观与全面。

二、音场

何谓音场

“音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在发烧音乐的发源地 ─ 美国,有两个词与音场有关,一个是“Sound Field”,另一个是“Sound Stage”。“Sound Stage”主要是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位置和形状,包括长、宽、高,是一个三度空间的概念,而我们所指的“音场”其实就是“Sound Stage”,因为如果把”Sound Stage”直译成“声音的舞台”或“音台”,这确实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就是聆听环境的“空间感”。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实际上就是指器材所再生的乐队所排列的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扬声器摆放位置的影响,音响所播出来的声场,实际上或多或少是与原录音时的情形有差异的。有些音场形状本来就是四四方方,没有拱凸凹的。这种音场舞台的不同形状当然不能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现场演奏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为了产生出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往往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这样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音场的位置

音场的位置应该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搭配不当的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听起来像飘浮在半空中;有些又像是坐在音乐厅的二楼观看舞台一样。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比如扬声器的摆位、频率响应的不均匀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听一个交响乐团演奏的方法来体会,当交响乐团演奏时,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该从比较低一点的地方发出来,小提琴的位置要比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略高一些;录音时,乐团应该是前低后高,像铜管乐器就极有可能在较高的位置。对于整个音场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确定:音场高度应该略低于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那么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呢?资深的发烧友都知道,应该在扬声器的前面板拉一条直线,然后往后延伸的一段距离内。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是不容易实现的,因为它与音响的搭配、聆听环境和所播放的软件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从 扬声器前面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如果后缩太多,像一些发烧友说的那样“直抵对街”就不对了。

音场的宽度

有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是超出音箱,甚至可以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对于有经验的朋友来说 ,只不过有一点夸张而已。通常,在流行音乐的演奏中,偶尔可以听到有乐器在音箱外侧响起;而在古典音乐演奏时,往往会觉得乐团的宽度已经超出二个音箱之间的宽度,这就是超出音箱、宽抵侧墙。许多发烧友都有这种经验,不必多费口舌。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至少用想象的眼睛能够看得到的音场位置才算真正的音场,墙外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我们很难肯定它在那里。所以,音场的宽度其实只在墙壁之内而已,这种感觉完全可以从 1812 序曲中体会到。如果您听到的1812 序曲,声音是紧缩在两只音箱的中间,而没有超出音箱两侧的话,那么最好帮您的音响诊断一下,看看是那儿出了毛病。

音场的深度

“音场的深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感”,“深度感”不同于“层次感”、“定位感”,因为层次和定位与音场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深度感却仍然属于音场的范围。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的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仅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形容词而已。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排乐器与最后一 排乐器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动的位置会靠前一些,这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反过来说,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却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其实那是错误的。我想您一定没有见过一个乐团会排成一个竖条的,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个概念, 就一定能准确地说出音场的深度。

音场表现

听音响要有音场感,就必需要将喇叭摆在适当的位置,喇叭直接贴在背墙或离背墙太近,都不会形成音场,或音场太浅;而喇 叭摆的位置离墙太远时,就会产生舞台大而音场小的局面。

但是除了喇叭摆位之外,其它各器材的回放声音也会影响音场的表现,这与频率响应的分布情形有关。频率响应宽,所营造出的音场通常都较大。我们指的音场表现系指乐器所发出的反射音 ,所营造出的三度空间感,录音时除了在各乐器之前装设麦克风之外,也在音乐厅的各地方装设麦克风捕捉空间的反射音,是由乐器的间接音而来。

一般来说频率响应与音场有密切的关系。高频的延伸决定音场的高度,而低频及高频的延伸又决定音场的深度,而极低频与极高频如果都延伸的话,则音场就会比较大。所以VT-3S ND-100 所呈现的音场远不足外加了超低音 WOOFER-1 的。

舞台上各乐器发出的声音,传递到舞台两边的侧墙、背墙及屋顶,所反射回来的声波所产生的时间差,即所谓的残响,形成了三度空间的音场感。因此器材除了高低频两端 的延伸之外,也与器材的相位正确性有关,器材好到极高的水平,则连后场的左、右两边角落也会清楚,请注意!此处所谓的相位或时间,也不是指用仪器所测试的相位差及上升时间 ,而是指人 耳实际所听到的情形。

A、音场规模感

所有器材所营造出的音场大小都不一样,这除了与器材频率响应的延伸有关之外,与喇叭的大小也有关。

B、音场比例

音场高又宽,但不深;或高又深,但不宽;又或深又宽,但不高,都不是好的比例。又或音场不够高又不够低,也不是好的比例,这又与器材的频率响应延伸有关。

C、音场透视度

一般音响器材大多都能呈现音场前排由左至右的层次来,但却很难明显地呈现出后场的层次,因此只有在极佳的音响器材中 才能有较佳的音场的层次感。

D、空气感(堂音)

空气感指的是音乐在音场中流动的情形。与音响器材的 S/N 比以及声音的纯净度有关,零件的质量不好,或机箱(音箱)的质量不好,所呈现的空气感就会比较脏,有的音场的空间有雾,有的音场空间有像砂石的粒子 ,都不会有好的空气感。空气感与音质的纯度有关,高频有杂质或高频比例较多的,空气感就会显得干、燥;中频有渲染或中频比例较多的,空气感就会比较湿 ;而低频有渲染或低 频比例比较多的,空气感就会比较闷。又空气感与高频泛音的成份是不是够多也有关系,高音的泛音漂亮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音场中四处流窜飘逸,那是由于残响较为丰富之故 ,因此空气感的好坏是由许多因素所造成的。

三、音色

什么是音色?依字面的解释,所谓的「音」,即物体因振动而经由空气传达发出的声波,经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而「音色」,即因发声体的谐音(泛音)成份比例不同 ,而产生的不同声音。大自然中的任何声音皆为复杂的波形,这种复杂的波形除了基本频率的波形之外,还会有一系列的谐振频率,也就是所谓的「泛音」(harmonic) ,它与基音有一定的「倍音」关系,例如,某物体振动之基本频率为 240Hz,也会发生 480Hz(二次谐波),720Hz(三次谐波)等频率 ,每一个物体的倍音组成成份比例都不相同,这种不同物体发生不同的倍音成份的声音就是音色(timbre)。

其实在音响系统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零件都会有各自的音色,比如电阻、电容器、晶体管、真空管、线材、机箱材质、 机箱结构等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音响器材中只要有一点小小的不同,声音就大大的不一样这道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每一样零件的音色不同的缘故。而今音响器材的仪器测试多偏谐 波失真 、互调失真、频率响应、阻尼因素等测量,并未用频谱分析仪将泛音的结构加以分析,但即使是用频谱分析仪分析出泛音的比例成份,还是无法知道声音的好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两台频率响应一样,失真一样的机器,而声音却不同的原因。因此我们不得不借助于一些对音色客观的字汇来叙述,虽然不能尽意,但多少可以意会 ,要不评论器材只要用仪器来测试,何需用耳听?音响杂志时常会用各式各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音色与音质,像硬朗、明快、柔和、有韵、顺畅、圆润、华丽 、高贵、模糊、混浊、尖锐、凝聚、松散、厚重、浅薄、清澈、透明、细致、粗糙、强劲、丰满、活泼等等,不下百种形容词。

颜色有暖调、冷调之分,而音色也有暖调、冷调或硬调之分,这与音响器材发出泛音的比例有关。泛音成份中的中低音比例较多,声音就会有温暖、柔和 、饱满、丰厚的倾向;泛音成份中的中高音比例较多,声音就会有冷调、硬朗、瘦、薄的倾向;音色不暖不冷的,我们则称为中性。在音响圈里的习惯,对音色的形 容 ,除了上述的音色之外,还有明、暗、湿、干、水、娇、嫩等音色的形容名词。而音质就是声音本身的质感,我们对音质最习惯的用语有粗、细、松、紧、密 、疏、滑、涩等形容词,不一而是。

音准

音准即音高,也就是音调。音响器材发出来的音准,是不是原来乐器的音调(tone或 key),亦即各种乐器的音高像不像原来乐器的音调,例如器材声音的音调偏高,中提琴的声音听起来像小提琴,又或是器材声音的音调偏低,女生的声音听起来像男生 。通常晶体管的扩大机或小喇叭的音调都较高,当然最像真实乐器的音准,评分就愈高。

音色鲜艳度

以绘画来比喻,油画的颜色较为鲜艳,而水彩画的颜色较较为淡雅,但在这里是指各种乐器音色的丰富程度,有的器材表现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变化不大 ,有的器材则表现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变化丰富,有些器材却达不到这个项目的标准。

高贵感

高贵感是异于一般形容质感的名词,像银之于铜,自有一番脱俗之高贵感,它意味着更低的失真,更纯的声音,更高的品味。与音响器材本身使用材质(如机箱材质 、木箱材质、脚垫材质等)与零件(如电阻、电容、线材、真空管、晶体管、IC等)有关,就好像制造乐器的音色与所使用的材料有关的情形是一样。如果使用的材质或零件质量特佳 ,则声音的质量就较好,这与使用材质或零件的本身谐振泛音组成结构有关,很可惜的,这种高贵感较少出现在一些价格较廉价的器材上,主要是因为较廉价的器材受到成本的影响 ,无法使用质量较高的零件之故。

四、音质

音质的含义是什么?“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质量,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平,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质感

声音的质地感。就像丝、绸与粗布之比。

粗细感

指声音粗糙与细致。乐器是应该有适度的粗糙感的,而且每 一样乐器的粗细感也不相同,如果声音超过原乐器应有的细致(起因于声音的分析能力不够)的话 ,就会失去了那乐器应有的质感,且有时声音不够活泼;如果声音超过了乐器本身应有的粗糙质感的话,所听起来的声音就会显得刺耳。所以音质的细腻与生动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声音纯净度

音响器材之能不能重现原来乐器的音质,除了重重的转换过程因素之外,还会有器材本身渲染的因素。例如用塑料制成的喇叭箱,就会在回放声音中加入塑料声 ;用铝、铜、铁做的机箱,也会有各自不同的金属声;而各式各样不同的零件,如晶体、真空管、电容器、电阻等,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音质出来,渗入到回放声音之中 ;零件的质量不良而产的生杂音,也会使得声音有杂质。

Q度

最高标准当然是恰如其份,望文生义,就好像我们吃面条、米饭那种QQ有弹性的感觉,可以说是尾韵,也可以说是阻尼适度的共鸣现象。其实在音乐里 ,弹性是无所不在的,并不一定光只指低音部份。好的声音无论是低音、中音或甚至高音,都应该有弹性,但影响整个音域弹性的部份,主要还是在低频。

如果音响器材对低频的控制力不好,则出来的低频是软的、松的、拖的,或没有尾韵的;如果低频有过份的阻尼,收尾太快 、太短,以及没有余韵,那低频的细节就不会完全表现出来。好的低频应该是有弹性的,声音出来应该有尾韵的,像弹簧似的会弹出去又收回来,是有韧性的,有弹力的。

密度感

声音的密度是不是紧密得恰如其份,密度不够声音会疏、会散、会肥,不够凝聚。由经验中发现,每样器材在不同的频率中,声音的密度并不一样,因此 必须分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项目的密度来比较。

五、听感

动态

动态就是最小声与最大声涵盖的范围,器材的容裕度要足,输出功率要大,喇叭的体形要大,与器材的增益也有关系,所以动态是很要花钱的。但是往往动态与音质互有矛盾 ,扩大机的输出功率要大,使用的功率真空管或晶体管就要多,喇叭单体也要多。但多功率真 空管及晶体管,与多喇叭单体一定会影响音质。

迫力感

有人喜欢用CD唱盘直接推后级扩大机,或用没有增益的前级扩大机(被动式前级),由于增益不够,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增益;又或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太小 、功率容裕度不够,也不能获得较大的迫力感。即使用高输出功率、高容裕度的扩大机,但喇叭系统不够大、效率不够高,不能发出足够能量的话也是枉然。

发声顺序(高、低频打击乐)

各种乐器不论是吹的、拉的或唱的,都有其「发声顺序」,但打击乐器更容易分辨发声顺序的过程。一般打击乐里的钹、钢琴、三角铁等属较高频的乐器 ,钟、鼓等属较低频的乐器,就是靠打击的「发声过程与顺序」。例如击鼓的「咚」声,如果把这「咚」声仔细分析的话,应该可以听到鼓棒打到鼓皮上的一剎那声响 ,然后由那一点的声音由内往外地延展到整个鼓面 ,然后把鼓面的振动传送到整个鼓的共鸣箱,再由舞台的一点,呈辐射状地传送到整个音乐厅每一个角落。

如果发声顺序明显的话,可以听见发声的每一个过程,如果发声顺序不明显的话,可能只能听到声或声,或许也能听到声 ,但却没有后面的尾韵。高频乐器也一样,如三角铁的「叮」声,也应听到每一个过程。

发声顺序与音响器材的时间相位的正确程度有关(与喇叭的摆位也有关系),由于有的音响器材高频打击乐的表现好但低频打击乐表现不好,又或低频敲击乐的表现好但高频敲击乐却不好,故我们把发声顺序分为高、低频打击乐不同的两个项目。

速度感

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波幅是有长有短、有快有慢的。频率较高的乐器振幅较小,速度较快;频率较低的乐器振幅较大,速度较慢。所以速度的快慢是随着乐器不同而不同的 ,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愈快愈好。

速度感特别快的器材,在回放低频乐器时声音收尾太快,没有余韵,是不正确的。但如果音响器材的声音太慢也不对,所以音响器材所呈现的速度是不是与所有乐器的原来速度一致 ,就是我们评断音响器材的其中一项依据。

线性功率

有的器材在小音量时的频率响应还不错,但在大音量时则高频与低频就不能同步放大,产生中频突出的现象,音场也向前冲,层次也乱掉了,声音也粗糙了起来 ,这就是功率非线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电源变压器的容量不够大,输出功率容裕不够足,机箱结构不够稳,电源线不够粗,或喇叭单体的承载功率不够高 ,音箱不够结实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