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熟读《雪中悍刀行》,一直有个数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吴家剑冢九位剑士入莽,最终都力歇而亡,仅是*了一万铁骑,而据北城外,人数只番了一倍的十八位宗师,为何能大败四十倍的大军呢?
且从两点为大家分析比较一番。
拒北城外十八宗师迎战四十万大军
境界实力悬殊太大小说中的武功境界采用九品制(从低到高,九品至一品)。
1,下三品:伤甲而不破。
2,中三品:破六甲以下。
3,第三品:破甲之八九。
4,第二品为小宗师。
一品分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境。(有真伪之分,有细微之分,不一一阐述)。
这里的“甲”可以理解为披甲的普通士卒。所以二品宗师以下以破甲多少来衡量实力,二品以上不可衡量。
雪中悍刀行宗师对战士卒
独臂剑神李淳罡恢复陆地神仙境界之后,在广陵江畔一气一剑破甲两千六,可以看出即使达到武道巅峰,也是力有穷时。
吴家九剑破万骑时,九位剑道宗师名字不详,一位天象境,两位指玄境,一位金刚境,剩余五位都为二品小宗师。对阵时也不是各自为战,而是以天象境剑冠为阵眼组成一座御剑大阵,环环相扣,生生不息,这才*尽一万铁骑,九人也因力歇而亡。
而据北城外的十八位宗师的阵容可算是豪华至极。
有北凉王徐凤年,桃花剑神邓太阿,魔头洛阳,枪圣徐偃兵,吃剑老祖隋斜谷,剑侍翠花,六人为陆地神仙。
桃花剑神邓太阿与魔头洛阳
有武林盟主轩辕青锋,两面天魔徐婴,南唐儒圣程白霜,南诏第一人韦淼,武帝城于新郎,五人为天象境。
有吴家剑冠吴六鼎,东岳剑池宗主柴青山,武当大真人俞兴瑞(书中未提,推测至少指玄境,道家真人一入一品即指玄),目盲女琴师薛宋官,刀法巨匠毛舒朗(书中未提,推测至少指玄境),南疆武师嵇六安,武帝城楼荒,七人为指玄境。
目盲女琴师薛宋官
十八人全是一品境界不说,差不多囊括了离阳王朝巅峰人物的十之八九,身兼离阳武道气运的众人,各自使出看家本领,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不为过,不少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气势如虹,不得不让对手胆寒!最后也是战死了八位一品宗师。
处境不同一是死战,一是退敌即可。
虽然都是处在*戮的战场之上,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是吴家九剑是孤军深入北莽腹地,势单力薄不说,还犹如无根之水,没有援军一说。被北莽大兵围剿,逃不出北莽,就只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多*几个是几个。最终是破甲万骑力歇而亡。
而十八位宗师的首要目标也只是摧毁北莽的攻城器械,让北莽强大骑兵下马当步兵攻城,最后在城下生生拖死北莽。
十八宗师之薛宋官程白霜挡北莽箭矢
据北城外的大战是正规的攻城战,号称四十万大军看似很多,但里面很多是做后勤杂役的非正规的人员,攻城战中主力兵种又以步兵为主,没有战马可以借力加持,对有金刚体魄护身的一品高手的威胁小了很多。
对于身陷敌阵的众人来说,不管是面对一百人还是一万十万人,我所要面对的只有我四周的一圈士卒,影响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一口气息能*多少,*人的手段如何,能坚持多久而已。
最重要的是局势并不需要*光这四十万的大军,只需退敌便可。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两军对垒,僵持阶段战损比超过百分之十就可能会军心动摇,形成溃败。战争伤亡大部分都是在败军溃逃时,胜军乘胜追击时收割战场形成的。
十八宗师之吴六鼎、翠花迎战北莽
只要十八位宗师一人平均伤亡敌军两千余甲,总计四万人,对北莽军心而言,也是无法忽视的战损。
综上所述,仅仅是小编结合自身的看法,来讨论十八宗师大败北莽四十万大军的合理性,也是依照书中的设定做的一些猜想。
其实在小编看来,这场大战其实是作者草草收官的一个败笔!
原因很简单,全书通篇都在给我们灌输一个设定,无论个人实力如何强大,都会被懂得方法的军伍成制轮流冲*,最终耗尽体内一口气息而死。
这才有北莽女帝一统北莽江湖,北凉王平完春秋又传首江湖一说,也才有一口气机体内流淌八百里的说法。而到了全书巅峰的收官之战,却闹出了十八宗师力档北莽四十万大军的矛盾场景,实在是太过牵强。你认同小编的观点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一二,我是蜡笔咬金,心中有万千世界与你分享,咱们下一期品读再聊雪中这座江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蜡笔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