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个问题:7>1,成立吗?
从数学逻辑上看,没有疑问,是成立的。
可如果放在现实情境中,
7条人命>1条人命吗?
这个所谓的数字比较逻辑就未必成立了。
这是著名的电车难题,“*一人救万人”的难题。
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同时站在“上帝”和“我”两个视角去写答案。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把生命看做是一串数字,一道数学题,那不管道德义务,最终屈从从精准的数学计算。
如果我们站在“我”的视角上,没有人愿意死,没有人愿意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在现实生活中,讨论“*一人救万人”没有任何意义,在真实生活中,现实社会里的答案只能是牺牲一个人挽救1万人。
任何玩过星际争霸,或者熟读战争史,用一个排吸引火力,去拯救一个团和乡亲们转移的案例实在太多,所以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一个对全局负责的人必然会做出的选择。
尤其是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一部国产新片,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电车难题”。
它没有去讨论“电车难题”的无限地推理答案,而是对全局负责的现实困境下,
直接给出了它的答案:救人。
全副武装的七人小队,营救一个人。
救这一人,或许能数以几十万人。
——《幸存者1937》
电影的故事改自平型关大捷的真实原型。
二战期间的电台,那会传输的都是文字。
电报员听到的滴滴答答,也就是声音长短,把它化为摩尔斯电码,
记录完后,交给专门的部门解密。
无线电是可以监听的,发的情报别人也能收到,
内容需要加密,加密后,
电报员收到一堆无意义的符号,重新排序,替换等等,获取真正的内容。
战争情况瞬息万变,一封迟来的指挥电报,可能就会改变整个战场格局。
一战之后,日本军部重视情报站工作,电台密码破译进入正轨。
1928年,破译张学良的密码通信,1929年,在波兰人的帮助下,破译了苏联的密码,
1936年,南京的密码通信被日本军部破译。
四个数字对应一个汉字,甚至没有简缩码,日本军部仅靠着频率分析法就破解完了。
日本的侦听技术,是出了名的强悍。
二战期间,日本仅陆军部的总部侦听破译人员就高达5万人,战争结束后,日本对美国海军的密码破译达成了8成。
抗战早期,八路军的电台密保也总被日军破译,牵制正面正常,节节败退(以下故事电影故事)
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中国黑室”,日韩成为与日寇情报战的重要力量,但更重要是谍报的人才。
望眼国内能扭转困局的,只有密码专家郑忠。
郑忠,是中国唯一掌握最先进密码模型的人。
他的老师是“美国密码之父”雅利德,
从美国回来后,几经辗转回到了天津,没想到天津连接失守。
日军也得知了他的存在,带兵追捕郑忠,郑忠随军一路撤退到大同,但没想到大同又失守,郑忠只有一路撤回到太原应县。
国军四处拉锯战无力派重兵保护郑忠,特向八路军求援。
郑忠的安全,关系到“中国黑室”的成立。
经过上级的慎重考虑,决定让独立团战士冉征,组建一支七人小分队。
踏上营救密码专家的道路。
道路艰辛,日本军方派了重兵追捕。
这支追捕郑忠的日军中队,是日军的王牌,配备了重武器。
在逃亡的县城出城的门口,无差别扫射。
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无法力挽狂澜,
人越来越多,郑忠和他的特务处小队子弹要打完了。
冉征带着小分队及时赶到。
最后一分钟营救,救了郑忠和其他成员。
但碰面不代表结束,这仅仅是营救任务的开始,
难的是,如何从县城逃去保护区,如何躲避一路上的追兵?
战争不是游戏,它没有复活的机制,
在重火力面前,靠7个人*百人,需要奇迹。
战争的奇迹,只留在了书里,绝望却是大多数。
冉征带着郑忠离开县城后,便遭遇到了日军的伏击。
绝望中,特务处的副官决定毙了密码专家郑忠,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他不能让这个密码专家落到日本人手里
关系千万人的生命,在人性面前,没有人愿意去赌博。
突围无望,郑忠必须死。
又一次,最后一分钟营救。
八路军战士冉征,在副官开动板机前,打中了副官的手。
又一次,冉征救了郑忠的命。
副官深知冉征的用意,但是副官是悲观的,悲观也如同他悲剧且戏剧的人生。
流弹落在了副官的身后,炸弹的碎片从背后穿透了他的胸腔,倒在地上牺牲了。
残酷的战争还在继续。
八路军的七位英雄,也有一位的英灵,永远留在了那里。
没人愿意,见证身边的人死去,
冉征也大可以不接受这个任务。
他有理由拒绝:这个密码专家郑忠,是抗战之前大肆推行“安内”的推手。
郑忠曾经亲自*了冉征的好兄弟金开庆的姐夫,但冉征还是来了。
他放弃了“小家以保大家”。
冉征和小队成员亲如手足,
面对战争,死亡,私怨的时候,他们不是没有恐惧,没有愤怒,但他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义无反顾。
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只是,这场营救的行动,还远没有结束。
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前一秒,还在你身边的兄弟,下一秒,可能就在黄泉之下。
生死从来不讲条件。
子弹打完,举起刺刀,冲进刺骨的河水里,白刃战。
日军是出了名的白刃战高手,贴身厮*,血肉横飞,暗沉的血液染红了刺骨的河流。
没想到,这样一部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居然出自一部网络电影。
王岩川是这部网络电影的标准,它以极高的制作水准,完全颠覆了大家对网络电影的印象。
以前的网络电影是什么?
五毛钱特效,一包袋番茄的血带,挂羊头卖狗肉的封面,狗血的琼瑶式言情剧...
但在《幸存者1937》这里完全没有。
宽画面的品质和杜比音效的体验,它的沉浸式电影体验,并不输于院线电影。
在《幸存者1937》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特效,大多的战争场面都是实景拍摄。
我们当然可以吹毛求疵,说道具新,战争不够残酷,战术设计不对,但是其实我们要意识到的是,这是一部网络电影。
它的预算不高,再加上一部电影的拍摄,从创造到立项,再到拍摄*青,后期工作,都是妥协的产物。
我觉得《幸存者1937》已经做到了它所能做到的一切。
电影开场的渡河阻击战,晃动的镜头,日军的重火炮压制,冲锋陷阵,压迫感十足。
《幸存者1937》的出现,我们可以说:「它颠覆了网络电影的边界,给战争片提供了另一种创造的可能」
艰苦抗战,我们需要人才,需要沉稳指挥的将军,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是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建构了我们的今天。
总有那么一群人,往往想起,早已落泪。
说回文章的开头:你觉得7>1吗?
如果站在纯粹的数字逻辑上,它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道义上,它不对。
不落到现实中来的问题,求放到现实中来给出回答,才是这类问题真正的陷阱所在。
讨论“牺牲一人救万人”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条件不明的粗糙问题以俯视视角来大谈人类大义,是愚蠢的。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笑谈。
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阿瑟 W 瓦纳曼将军,
知道恩尼格码破译和曼哈顿计划,软磨硬泡跟上面要到了一次轰炸柏林的机会。
结果在柏林上空被飞机给击中了,机长担心将军安危,说马上跳伞,这位将军马上跳了下去,结果最奇葩的是,飞机没事飞回英国了。
将军落地后,被一群盖世太保给抓住了。
盟军那边担心的要死,从伦敦到华盛顿一片大乱。
将领们一致认为面对盖世太保的刑讯逼供,战战略怕是要暴露了。
这位将军落地后,盖世太保都懵了。
一位高级将军跳伞到敌军领地,
德国人和美国人俘虏全都一厢情愿地相信,以为他是来领导战俘与德国人谈判的。
瓦纳曼去过德国,做过武官,跟戈林也很熟。
德军等级观念森严,审讯流程都没走,就给安排到了豪华别墅去住,结果瓦纳曼入戏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别墅,搬到战俘营和兄弟们同甘共苦。
德国士兵中也不乏怀有理想与正义的青年,他们也被这位准将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党位军官下令干掉这位准将的时候,他们没有执行。
而是把这位将军给保护了起来,藏了起来,一直藏到了二战结束。
这故事什么意思呢?
人性才是最大的弱点,而真正的勇士,恰恰就在于洞悉了人性,并利用了人性。
他知道阴暗面的*,但是他义无反顾地扑向了光明的艰辛。
英雄,便是如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