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从商代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拳术的存在。如“斗”字,繁体字写成“鬥”甲骨文的形式是:
这很象两个人在做徒手搏斗。当时把武术的套路运动称之为“伐”。《山海经 海外西经》中记载说:“大东之野,夏后氏于此舞九伐”,“一 击一刺为一伐”(《礼记。乐记注》)“九伐”就是手持武器舞练的套路里包含有九个击刺的变化,这说明它已是一种初期的武术器械套路。
周至秦时期,武术的搏斗运动有徒手的“角力”、“角抵”和器械的“剑术”。当时“角力”和射、御一起被列为军事体育项目。至秦,“角抵”运动成了军中的重要体育项目。“剑术”在这一时期也比较普遍。在湖北省江陵县发现的“越王勾践剑”是这一时期劳动人民制作的珍品。
汉、晋以来,武术的套路运动有单人舞练的“剑舞”“刀舞”“戟舞”(见《史记》、《吴书》等记载)当时的武术套路除了以技击动作为素材外,还吸取了技巧性的动作。从在山东嘉祥县采集的“东汉画象砖”中可以看出有两组对练说明汉代套路运动的“对练”形式已相当流行。在这时期,“集体矛舞”、“集体剑舞”也有了新的发展。从河南邓县出土的“六朝画象砖”上可见到一组四个人集体练剑的场面。隋、唐以来,“剑舞”十分盛行。诗人李白、妇女公孙氏等都是唐代舞剑的好手。
宋代,武术套路形式称为“使拳”〈见《都城纪胜》)元代则称之为“打拳”(杂剧《射柳捶丸记》),还出现了“使棒”(见《武林旧事》〉,对练的套路有“枪对牌”“剑对牌”等,名称已和现在的大体一致(见《东京梦华录》在朱、元时期,武术搏斗形式较多的有“相扑”“剑术”和“棒术”的比赛。比赛时筑台,叫“露台”上台比赛叫“露台争交”,裁判叫“部署”,有时比赛结束还发“银碗”之类的奖品。(见《梦粱录》《武林汨事》《元代杂剧》等)
到了明代、清代,武术的套路运动出现了各种流派。许多套路运动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也有了较多的要求。当时武术的搏斗运动形式有“拳法”、“棍法”、“枪法”等,主要用于军事训练之中。在民间,搏斗形式则逐渐为竞技形式所代替。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把武术作为强身防病的手段。《庄子。刻意》中的“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对说明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开始模仿某些禽兽的动作,配合呼吸,摇动筋骨,促进健康,祛痛延年。这种健身的锻炼形式在汉代有华佗编制的“五禽戏”等,在后来还出现八段锦”等,不断有所发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