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何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伟大思想家。因为世人无法去除私欲,故而尽管他自己说的很容易理解,讲的道理也很容易施行,可是天下人却都不明白,也都做不到。
原因其实就一个——私欲!有私欲就会争斗不休!古时:君王争天下,诸侯争疆土,大夫争权力,士人争地位,百姓争衣食。今天的人们亦不例外,甚至变本加厉,“天下、疆土、权力、地位、衣食”通通都想要。
总的说:私欲不去,便无法做到“利而不害”,谈何“损有余以补不足”,都想着“损不足以奉有余”,如此不仅离道越来越远,而且总是把简单的东西越搞越复杂。
所以老子感叹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就不奇怪了。
那怎么办?
为此,老子建议清净无为、返璞归真,回归“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他这是想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人世间的一切问题。
可是人之私欲本质上是无法出除的。对于去除私欲,儒家的办法是什么?人道!
孔子是寄希望于教化,让人成“仁”,达到仁的境界,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由己及他、由近及远的去影响天下人,此为“人道”,因这一思想符合人性,故而2000年来仍有极强的生命力。
朱熹认为,只要不断格物致知,穷尽天下之理,便能去除私欲(人欲),心中只有大道,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人若如此就能与天合二为一。既和于大道,也就天人合一了,所以程朱理学认为华夏文化到此(南宋),人心光明、天下光明了。
王阳明却认为:天下万物无穷无尽,以有涯之身随无涯之知,通过格物致知来穷尽天下之理这种方法,理论上可行,可现实是不可能的(人生命有限)。所以阳明提出心学,认为天下之理不在万物之上,而在心,也就是“心即理”,他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既然天下之理不在外而在内,又如何去彻底解决天下的问题呢?
阳明给出的办法是:致良知,而后知行合一!
如何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人皆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以良知泯灭,只是因为心被私欲给蒙住了,如果拿掉私欲良知也就显现出来了。而世人若都能找到自己良知,并遵循良知去行事(知行合一),也就成“圣人”了。既然人人都成圣人,世界自然和谐大同。为此,他亲自做了示范,遂成三不朽!
可人有三六九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他的两大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似乎都不明白这个道理,生搬硬套他的心学,于是心学在阳明以后不仅分裂,而且还把人心搞乱了。
综合以上:我们说去说来,中华文化几千年,实际上依然没有超越老子思想。尽管我们知道小国寡民去不了,可是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结语:作为人类,其实还是那个终极话题,人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同意老子思想,是自然以与天地同寿,那么小国寡民才是根本之法,后世学说实际上没有一个办法比这个更高明。可是如果你认为人的价值是自强,或者说人定胜天,事事敢为天下先,那么尽可能去逆天而行,所谓“早死早超生”。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阅读[握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