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是著名作家二月河一篇谈读书的文字,摘编自作者2018年初为一部书写的序言,虽是序言,但文中所谈读书之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的意义,以及关于当下某些社会文化现状的批评,其真知灼见,启人醒悟,引发思考。己亥新年,谨以此文奉献读者。文章题目为编者所加。
夏天,一位领导送了本书,说书很有意思,接地气,作者是他党校同学。听介绍,作者自幼便好读书,参加工作后在偏远乡镇一干就是10年。由于交通、通信不便,半年回不了几次家,他又不喜应酬,工作之余唯喜以书为伴,遂成其好。不禁莞尔。我当年参军到部队,亦无他好,12年间嗜书成痴,困于所溺不能自拔,成就一段终身受益、永难忘怀的岁月。现在想来,若无当年惛惛之事,何来日后区区小成?天道酬勤,信然。
读书,千古家国兴亡事。作为一个文化人,自然深谙读书之乐、读书之用;而作为一个年逾古稀、仍然关心世事的文化工作者,则深感读书之要、读书之切。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四大文明中,历数千年之兴衰而仅存于世者,唯中华而已。究其原因,我以为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上,中原数度被强悍游牧民族入主,而中华文明竟能不灭,无他,乃因为对这片广袤土地的认知和治理,中华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远非尚处于部落文明时期的征服者所能企及,他们除了拿来和融入,别无选择。否则必然如匆匆过客,忽忽而亡。由此可见,硬实力不济,固然一时可致国家败亡,政权颠覆;而软实力强大,终可使文明传承,民族复兴。这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而传承文明基因,弘扬优秀文化,发展中国特色软实力,非读书不能为之。
“软实力”这个词,是美国“未来学家”约瑟夫·奈所创,近年来成为显学。既然事关成败兴亡,自然成为攻防要地,衍生出斗争谋略,也就不足为奇了。“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近年来,美片、韩流、日漫占据荧屏,年轻人趋之若鹜,大众乐此不疲。“文化”的表象之下,处处可窥这种谋略的鳞爪。令人不无忧虑的是,国人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深度阅读越来越少;而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道虽猛,对着力点的选择却似乎有失精准,社会上读书的风气尚不浓厚。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思考的时间如此之少,各种文化冲击的频度如此之高,一个人不读书,内心便无险可守,极易受到外力操纵,茫然如行尸走肉;一个民族不读书,弃传统价值观念如敝屣,千万人千万心,则与乌合之众无异。
然谓国人不爱读书,正如发现国人不看烂片便指国人不爱看电影一样,显然有失偏颇。但在新形势下,党政干部、知识精英、广大青年喜读的好书少之又少,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来慈悲,无人礼佛;美人一笑,倾城倾国;龙井一盏,不如鸡汤一碗。在吸引读者上,正史不敌野史,正论不如杂说,这才是大问题……
【图书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春到人间草木知
作者:韦春俭
子梵梅的《草木有情且美》(南海出版公司2018年8月出版)包括山有嘉卉、朝饮木兰、苔深不归、变相的园林四章,共写作《诗经》植物四十七种,《楚辞》植物十种,唐诗植物二十五种,其他植物二十八种,凡出自《诗经》、《楚辞》、唐诗的植物,每首诗前面均附有相关诗句的引文及出处。一百一十种植物均附有本草拾遗,以助人了解和阅读。
本书内容除植物学意义上少量的知识外,多为对中国古代文献和普通百姓熟知的各种传闻习俗的拾掇和衍生,是作者个人视野和感知的主观印象记,大多是些野史杂说和谐趣谬想,取材随性散漫,不考证、不析疑,意在让这些草木的性灵活在人们的经验和想象世界里。
孔子说:“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就我而言,最喜欢的是本书中有关“本草”拾遗方面的内容,信息量很大,但并无卖弄之嫌。譬如关于蒹葭,初生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为“苇”。再如关于“采薇”,采薇采的是什么呢?其实是没有开花的豌豆苗或者是野豌豆,即巢菜,可作食用菜蔬、观赏植物、牧草或绿肥。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还精心搭配了图片。有了图片,那些简短的诗句和诗篇就更加富丽鲜活了。
我们生活的世间太过喧闹,不如和草木约一段情缘。草木是大自然的精灵,有诗心的人才能懂。草木无言,只播撒了素美的种子,一个人如果懂得与草木相约,平常的日子也会淡淡生香。新年已到,春到人间草木知,本书力图从更加隐秘甚至荒诞的角度,去挖掘和彰显草木的性情。读此书,让我们从人的草根性和草木的内在精神出发,去抵达草木与人的共通之处。
从服饰变迁读中华文化
作者:刘学正
《中国服饰史》一书,由中国服饰文化研究奠基人沈从文先生和他的助手合著,囊括了我国从原始社会直至近代的服饰文化变迁。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直到明清以及近代,都以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服饰史》中提到,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与服饰关系密切的一枚骨针和141枚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由此,可以推断中华服饰文化至少在距今约两万年前便开始萌芽。而步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皮、毛、麻、葛以及丝绸材料的丰富,服装形式多变,饰物也日趋繁复。
《中国服饰史》,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7月出版
据沈从文先生考据,汉代在政治上重农轻商,但事实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服饰不如商贾。汉代农民依法律规定,只能穿本色麻布衣,不许穿彩色。随着商业发展,许多禁令被商人打破,帝王穿用的精美锦绣,商人却用来装饰墙壁。当时被买卖的奴婢也穿镶花边的丝履,满头金珠花钗。这与椎髻、穿短衣裤的农民形成鲜明对比。西汉建元年间,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诸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经魏晋隋唐,都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从此,中华服饰文化走向世界。
到了宋代,服装样式的变更开始频繁起来,且紧随当时的人文思想流行趋势。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宋代女装一改唐风,讲求瘦长,以显露身材之苗条。除官员的公服外,民间一般服装更多地使用复杂而调和的色彩。一般贵族和官僚家妇女,衣着虽不及唐时华丽,却配色大胆,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另外,由于清明扫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起“孝装”,以一身缟素为美。样式新潮、意识超前的时装,一边被宋人调侃为“奇巾异服”,一边又被宋人兴致勃勃地用来继续在穿着上斗美争艳。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串联起中国古今各个时期的历史。
《中国服饰史》既是一部将古代服饰与历史文物相结合,详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专著,也是一部透过历朝各代服饰制度,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与发展的书。在作者朴实直白、厚道贴切的文字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从服饰变迁读懂中华文化。
汝窑匠人的《汝窑随想》
作者:吉水
汝窑位居“汝、官、哥、定、钧”中国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的美誉。作为历史名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外考古、历史及古陶瓷界专家对汝窑十分关注,有关汝窑的考古、考证、历史方面的文章和专著自然也不少见。而以汝窑烧制一线匠人的身份,从科学、技艺、哲学、美学、设计学等方面论述汝窑的著述还较为鲜见。《汝窑随想》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的作者范随州是一位在汝窑瓷器烧制和技艺传承行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匠人,他钻研技艺、研究文化,《汝窑随想》是他继《认识汝窑》之后的又一部汝窑文化专著。
《汝窑随想》,范随州著,海燕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随想,顾名思义,似有随意轻松的格调,然此“随想”非彼“随想”,这个随想是作为一个汝窑匠人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从文化、哲学、审美、设计、社会、心理等方面对汝瓷烧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
——比如他追溯陶瓷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发明陶器时,仅仅是为了生活便利,用于盛物之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之后便注入了宗教、民俗、审美、道德等,精神因素超越了物质因素,且成为人们精神因素的审美表达。
——比如他以中外的眼光回望汝瓷: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陶瓷一直以骄人和傲视世界的独特地位而起着引领世界陶瓷发展方向的作用。如果把辉煌的中国陶瓷历史比作一个皇冠,那么皇冠上的明珠就是宋瓷,而宋瓷之冠非汝瓷莫属。
——比如他考察汝瓷当下的学术生态:通观当今时代,人们对汝瓷的关注更多的是窑址、标本等考古意义的层面,而较少把探究的目光转向与汝窑瓷器紧密关联的社会环境、哲学、美学等更深层次的研讨。
可以说,在阐释陶瓷具有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上,该书主旨浑然一体。
中国传统陶瓷的历史是那么长,汝窑瓷器上继汉、唐,下启元、明、清,所以汝窑瓷器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与社会集体意识的沉淀。作为长期工作在制瓷一线的一名匠人,本书作者在对汝窑文化与技艺方面的理解上注定有自己的视角,但他对自己的理解与研究又有清醒的认识,作者坦言,他的某些理解可能还有点粗浅,甚至可笑,但他相信,有时研究者的一己之见,也许与许多成见同样可贵。
【读书·侃影】
穿越电影享美味人生
作者:李晋
当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后,看电影就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载体。电影演绎人情世故,自然也就包括各类美食。《穿越电影的美味人生》就是一部描写银幕美食的散文集。作者姜米粒的创作更倾向于实践,她在写稿之前,会经历看电影和做菜两个步骤,这无疑是一项很新颖的现实写作。
这本书版面设计很独特,每篇作品开篇之前,都有电影及美食的信息,电影信息印在胶片样的底纹上,看上去很有仪式感。在准备翻读文字前,我仿若看到了电影拍摄现场场记板上木条“啪”地一合,想象中的开机仪式如我的阅读开启仪式。
《穿越电影的美味人生》,姜米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姜米粒以电影发烧友、超级吃货、码字者的三重身份,把秀色可餐的美食从中外银幕“搬”到我们的眼前,中间经历的对电影菜式的尝试烹制过程,让她充满乐趣,这种乐趣同样被她带到写作当中,以白纸黑字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同身受。
意大利电影《我是爱》中,俄国少女艾玛遇到了意大利富豪坦克雷德,恋爱期间,她用俄罗斯清鱼汤征服了男友的胃。嫁到意大利后,她也从没忘记母亲教她的俄罗斯清鱼汤做法。这道融汇多种杂鱼鲜味的汤品,姜米粒有过类似尝试,她称其味道为春天江水的气息,仅用的调料是“爱情盐”,但我觉得更可称作“情感盐”,因为它还是艾玛维系乡情亲情的食物。
巧克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爱情信物,澳大利亚影片《巧克力呀》讲述了少女玛丽的成长故事,这位貌不惊人的胖女孩喜欢巧克力等零食,征服了全世界的巧克力“粉丝”无数。但很多人在吃巧克力时又怕增加脂肪,于是姜米粒在文中对巧克力做了一番辩护,她说巧克力温柔细腻,它的浓郁芬芳具有女人的阴柔、成熟、友爱。从口感角度出发的拟人修辞,贴切地传达出巧克力中的人文内涵。
中国武侠电影中常能见到江湖汉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姜米粒所写的《厨刀生风》,围绕电影《双旗镇刀客》做文章,电影中巨大铁锅煮牛肉的一幕看上去非常豪迈,姜米粒试验多次后,理顺了牛肉切割的要点。切后的牛肉块连骨头入锅,加调料,待水烧开,慢煮一夜。“细节决定成败”,掌握她强调的烹饪细节,这样炖煮的牛肉想不美味都难。
相对音视频的效果,色香味俱全的语言表达要显得相对含蓄,但却更能触发我们对美食的强烈渴望,由读书再去看电影,由看电影再去品美食,舌尖风情更为妖娆。我们从书中,从姜米粒身上,可以学到对待美食“温故而知新”的态度。
【好书推荐】
《中国人的教训》
作者:李国文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
《你不知道的台湾》
作者:熊子杰
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
本书讲述台湾自有史料记载至今,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全书叙述语言生动、活泼。作者熊子杰祖籍湖南,生于台湾,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商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参与了两岸交流的许多里程碑事件,见证了祖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和强大。
【书影来风】
一部长达40万字的长篇小说《石牌坊》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为舞钢作家农夫。这是一部容量巨大,气势恢宏,融家国历史、人文情怀、世道变迁、家风传承、人生际遇、酸甜苦辣于一炉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个家庭的历史变迁,小处着墨,大处落笔,描摹出中国农村近百年的世事变迁与整个社会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变幻的生动画卷,通过对众多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折射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痕迹和时代际遇,奏出了一部沉重的生活进行曲。整部作品厚重而明朗,充满了画面感和舞钢地域特色。(文南)
2019年2月15日《河南日报》第7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