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除了佞佛,还要逆天,在淮河上修筑前无古人的大坝,垮了

萧衍:除了佞佛,还要逆天,在淮河上修筑前无古人的大坝,垮了

首页角色扮演九州访仙记更新时间:2024-07-30

萧衍:除了佞佛,还要逆天,在淮河上修筑前无古人的大坝 ,垮了

文/老张在路上

中国古代历史上冷兵器时代,“以水为兵”的战例很多,最著名的比如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关羽300年后的南北朝时,南梁有一次影响深远的以水攻城之战,其规模可谓中国军事史上水攻之最,这就是千里淮河上中国古代版的“三峡大坝”——浮山堰。

01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名称来历,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大复峰,太白顶),潜流地中,见于阳口。”《大明统一志》载:“桐柏山,淮水出其下”。淮河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

春秋时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古淮河在江苏省盱眙以西大致与今淮河相似,至盱眙后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今涟水县云梯关入海。当时淮河并没有洪泽湖,干流河槽也较宽深,沿淮无堤。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淮水从长江入海。

从以上淮河入海历史可以看出,在南北朝时期,古淮河还是一条单独入海的河。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而此时,北魏正是孝文帝之后,宣武皇帝元恪在位时期。

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以忧外患为名,“少主即位,诛大臣,京师屡有变发。”豫州刺史裴叔业害怕祸起萧墙,遂以驻地寿阳(今安徽寿县)投降北魏。

寿阳为淮上重镇,江淮门户。寿阳一失去,南齐国土门户大开,政权危在旦夕。

第二年,萧衍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登上皇位后,萧衍夙夜不息,勤理政务,即使寒冬腊月也坚持五更起床,批阅奏章时,哪怕右手冻裂生疮亦不停笔。他待人谦恭宽和,即使是小吏面圣,也礼遇之如同接待贵宾。同时施政宽容,每次断决重罪要犯,必然落泪不忍,郁郁不乐。他更多次召见州县官吏,训诫他们要廉政爱民,对声誉良好的廉吏不吝擢升要职。

在萧衍的励精图治下,南梁国势迅速强盛,军威更到了被北魏视为“南军百年未有之盛”的地步。

萧衍生活节俭,长年布衣素食;五十岁后便不近妃嫔,一直禁欲修身到寿终。萧衍更身体力行倡导文治,充分发挥他个人在经学、史学、书法、诗歌、音乐、佛学等多方面的特长,萧衍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多方面文才的皇帝之一。

02

梁武帝萧衍即位之初,北魏内部正处于动荡之中,不仅政治腐败,又因连年对南朝发动战事,沉重的赋税及徭役,激起各地民变纷起,梁武帝认为这是北伐的良机,公元506年,萧衍命其弟临川王萧宏担任都督北讨诸军事,率领大军进驻洛口(洛涧与淮水的交界处,今安徽淮南东北)。

北魏方面得知消息,让不久前在征伐南齐行动中建功封爵的中山王元英督军迎战。双方大军战于洛口,萧宏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吓得临阵脱逃,梁军溃逃死伤近五万人。

南梁军因主帅逃跑而自乱阵脚,北魏军看准时机,大军一路往南,在攻陷马头(今安徽蚌埠马城)后,大军来到由梁将昌义之所驻守的钟离城(今安徽凤阳东北),并与杨大眼军会合。

钟离城因北临淮水,不利进攻,北魏便在位于淮水中的邵阳洲两岸搭起了连接淮水南北两岸的跨河长桥。元英驻军南岸,负责攻城;杨大眼据北岸,负责粮运补给。

十一月,梁武帝诏右卫将军曹景宗统二十万梁军援救钟离。次年正月,元英与北魏平东将军杨大眼调兵数十万强攻钟离。钟离三千守军在梁将昌义之的督统下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

梁武帝又增派豫州刺史韦睿援钟离,韦睿用兵神速,十日从合肥到达邵阳。连夜筑城,并派人潜水给钟离城中守军送信,使守军士气大振。元英、杨大眼昼夜轮番进攻,都被韦睿击退,战况遂渐趋于胶着。

天监六年(507年)三月,淮水暴涨达七尺,韦睿乘机以水军对魏军发动攻势,并亲自用载满油料和草料的小船焚毁了两座桥梁,魏军顿时溃败,元英与杨大眼各自奔逃,魏军投水而死者及被*者各达十余万,昌义之见状亦率兵冲出钟离城,追击败退的魏军,生擒五万人。魏军阵亡将士遍布淮水百余里,而元英仅以身免。

钟离之战对南梁甚至整个南朝历史来说,是一次空前的大胜利,是“南北交战以来所未有之大捷”,南北朝的实力对比已发生改变,北魏开始走下坡。然而南梁虽保有相对的安定,但梁武帝却始终不放弃北伐的念头,连年用兵而削弱国力,为日后侯景之乱种下远因。

03

公元514年,此时已是南梁天监十三年。50岁的萧衍一统天下的雄心并没有湮灭。他知道,要统一全,甚至是击退北魏大军,保证国都建康的安全,首先要在国境北方守住淮河这道天然屏障,要想办法夺回淮南重镇寿阳城。

寿阳即今天的安徽淮南市寿县,别称寿州、寿春,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秦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

三国时,江淮为战争要地,寿春为魏淮南郡治所,兼扬州治所。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将兵攻占寿阳,淝水之战晋师大破秦兵,收复寿阳。

南北朝时,宋改寿阳为睢阳,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南齐取代宋,复称寿阳,为豫州治所。

寿阳战略地位重要,和南梁国都建康,水路七百里,“藉水凭舟,倏忽而至。”这样的重镇落到北魏手里,雄才大略的开国之群萧衍当然如虎卧睡榻前。

北魏投降南梁的大将王足此时向萧衍献上一计:只要在淮河上选一处狭窄河段筑坝修堰拦住河水,抬高淮河水位,就可以以水代兵,水淹上游的寿阳城,就可以不战而胜。

王足还给萧衍唱了一首童谣:“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

这童谣的意思是说,只要在淮河上的荆山(今安徽怀远东南)和浮山(今安徽五河县东)打坝修堰,拦住淮河,等淮河水位上涨的时候,便可水淹寿阳城;再以淮北的潼、沱两条河为引水河道,可以淹了北魏控制下的淮河以北地区,甚至可以灌淹到山东的巨野泽。

萧衍本人笃信佛教,听闻之后大喜,若能不动刀兵便攻克此城岂不是大大的善事,便立即批准了浮山堰这个超级国家工程。

04

“堰,拥水为埭也。”即今天所称的大坝、水坝。

淮河有三峡,自上至下依次为峡山口、荆山峡、浮山峡。浮山堰位于今江苏泗洪县、安徽五河县、明光市三地交界处。

浮山原称临淮山,因“山下有水穴,淮水泛滥,其穴即高;水减,其穴还低。有似山浮,亦号浮山”(《太平寰宇记》)。

梁武帝派去先期勘察的祖暅(祖冲之之子)、陈承伯回来奏明萧衍,淮河这里虽然狭窄,但浪水汹涌,沿岸的沙土松散,河床不稳固,筑起长堰不太可能。并说强行筑堰是劳民伤财之举,力劝萧衍放弃筑坝计划。史书上记为:“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

萧衍见识过钟离之战以水为攻的厉害,此时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怒斥二人之后将其下狱,从此再也没人敢提反对意见。

下定决心建造拦河大坝的萧衍征调了徐州、扬州等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征五丁,加上从军队中抽调的壮兵,合计二十万人,拦水筑堰,命令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为修坝总指挥,北徐州刺史张豹子听从康绚调度,守护筑堰工程,设置官属于钟离。

筑坝工程南起浮山(今安徽明光浮山镇浮山)北抵巉石((今安徽五河铁锁岭),从两端开始填筑土方,准备在中间合龙。浮山堰的实际施工情况确实如祖陈二人所说,淮河泥土松软,经常是砂石填下去就被流水冲走,历尽艰险,到第二年4月,大坝即将合龙,不料淮水到了讯期,一场大水冲来,就是完工的大坝被冲垮塌,工程白做了。

后来有人出主意,淮水中有蛟龙兴风作浪,必须以铁器填于河底方可成功。官府使用铁器堵塞河道,为此从后方征用了上千万斤的铁器,效果也不理想。最后又伐树做木笼,然后装上石头填埋河道,为了造木笼几乎砍光了淮南的树木。

在建造浮山堰近2年的时间里,由于施工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监工催促又急,民工们劳累、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加上夏天暴发传染病,工地上到处都是嗡嗡乱飞的苍蝇和臭气熏天的尸体。

正史《梁书·康绚传》是这样说的:十四年,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众患之。或谓江、淮多有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鬵,小则鋘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犹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高祖愍役人淹久,遣尚书右仆射袁昂、侍中谢举假节慰劳之,并加蠲复。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高祖复遣赐以衣袴。

北魏这边也害怕浮山堰建成后,水患成灾。从舆论上开展批判攻势:“萧衍狂悖,谋断川渎,役苦民劳,危亡已兆。”同时,派杨大眼在荆山峡驻军镇守,派镇东将军萧保寅决浮山堰,对工程进行干扰。

05

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浮山堰终于修成。浮山堰“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资治通鉴》)“夹之以堤”,堤上种植杞柳、修筑军垒,军士能在堤上驻兵守卫。

同时,康绚采纳他人建议,派人向东开凿了一条泄洪道。

按魏晋南北朝时期1里约合今0.4158千米、1丈约合今2.412米推算,该坝长约3742.2米,下宽约337.7米,上宽约108.5米,高约48.2米。“即令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二十世纪,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中国人史纲》)。

关于浮山堰的技术特点,两院院士潘家铮在其《千秋功罪话水坝》一书中这样写道:“(浮山堰)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大坝,蓄水量可超过100亿立方米,淹没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堪称大观。……在堰顶上有两侧各筑了一道子堤,子堤上还种了杞柳,对于特别长的子堤来说,设子堤可以节省大量土方,栽杞柳可以防护堤岸,上游子堤还有防浪作用。这是我国坝工建设中关于防浪墙的最早记载。”

随着雨季讯期到来,浮山堰蓄水位的不断抬升,河水很快淹没了淮河两岸数百里土地。魏军在硖石戍修建浮桥,并在八公山东南修筑魏昌城,将居民移到附近的高岗上,以防洪水。

水位继续上升,梁军一方面在泄洪道开口放水,降低水位;另一方面,向魏军前鼓吹不怕打仗,就怕开口。魏军信以为真,在浮山堰上游“凿山深五丈”,引水北流。这样,我国水库建设史上最早的两道溢洪道便产生了。

即便这样,“水日夜分流犹不减少”。天监十五年(516年)九月丁丑,由于淮水暴涨,浮山堰在建成四个多月以后第二次溃坝了。这次溃坝“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皆漂入海”。

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这样评价:“梁天监中,立堰于二山之间,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自然水溃坏矣。”

“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这个评论一语中的。

北宋文学家秦观在《浮山堰赋》中写道:“粤萧梁之服命兮,抗北魏以争衡。信降虏之诡计兮,阻汤汤而倒证。哀死者之诡万兮,孤魂逝其焉游?运徙力顿漂无根,潮波复故弥万年。背自然以开凿兮,固神禹之所恶。”

这里说的也是“背自然以开凿”。

南宋的尹起莘:“梁主崇尚浮屠,好生恶*,然以寿阳而筑淮堰,士卒死者不可胜数;今又漂没十余万口,孟子谓争城以战,*人盈城,罪不容死,况无故糜烂其民哉。”(《凤洲纲纪会纂》)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将梁武帝与智伯并列评价:“壅水以灌人之国邑,未闻其能胜者也。幸而自败,不幸而即以自亡。自亡者智伯,败者梁武也。智伯曰:‘吾今而知水可以亡人之国。’前乎智伯者,未之有也,而赵卒不亡,智自亡耳;后乎智伯者,梁人十余万,漂入于海,寿阳如故。”

萧衍刚愎自用,“逆天而行”,在淮河接近下游处修筑堰坝,干出“布囊塞江”的蠢事。一是浮山堰的位置接近淮河下游,峡口内覆盖层为细沙,基础条件较差,不适合修堰建坝。二是拦腰建坝违背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越接近下游,蓄水量越大,溃坝的概率便越大。

相信因果的萧衍,最终活活饿死台城,不知道他自己是不是觉得是报应。

20世纪50年代治理淮河,工程利用了一条呈梯形断面,边坡陡峻,底宽100m的干河槽,应即浮山堰水库溢洪道的遗迹之一。另在下游老河道中发现方井形大木笼,系当年填石截流所用。

浮山堰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