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世同堂》的英译与回译
文 | 周绚隆(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我注意到了老舍先生与最早的《金瓶梅》英译本《金莲》一书的特殊渊源。该书的译者克莱门特·厄杰顿(Clement Egerton),在扉页上写了一行文字:“献给我的朋友舒庆春。”老舍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里记录了他们曾经的友谊。在该书的翻译过程中,他给译者提供过不少帮助。我为此收集了一些资料,准备就《金莲》的翻译问题写篇文章。这段经历,使我对2016年底关于《四世同堂》第三部英文全译稿被发现的消息,产生了兴趣。
《四世同堂》在老舍先生生前一直没有完整地出版过。按照他自序里的计划,此书共分三部,“第一部容纳三十四段,二部三部各三十三段,共百段”。其中第一部《惶惑》和第二部《偷生》,在解放前均出过单行本。
1946年《四世同堂》初版本
但第三部《饥荒》,解放后只在上海《小说》月刊连载了前二十段,即因故中止(中止的具体原因虽然不详,但有一点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即小说快要结束时,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是国民政府,而抗战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北京城里到处升起了青天白日旗。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舆论宣传方面,对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所持的完全否定立场,是不相符的)。“文革”中被抄家后,作者手稿丢失,此书遂成残璧。
1982年,马小弥根据美国哈考特·布拉斯出版社1951年出的《四世同堂》节译本《黄色风暴》(The Yellow Storm. 英文题下还署了另一中文名“风吹草动”),回译了该书最后的十三段,补足了原来残缺的故事。目前大陆市面上流行的两个主要《四世同堂》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以下简称“人文版”)和十月文艺出版社版(以下简称“十月版”),后面都收了马小弥译的这十三段。人文版《四世同堂》在第八十八段下注明了这一情由,十月版则在书后的“出版说明”里作了统一介绍。
去年底,赵武平先生发现《四世同堂》第三部全译稿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兴奋,许多出版社对此也十分关注。笔者虽对现代文学素乏研究,但对《四世同堂》的英文翻译问题却颇多好奇。即辗转向舒济老师(老舍先生之女——编者注)借了她珍藏的英文节译本《黄色风暴》,并通过她的关系从施莱辛格图书馆找到了未经删改的浦爱德(Ida Pruitt)译文原稿。然后将《黄色风暴》译文与《四世同堂》中文原文、马小弥的译文与《黄色风暴》后十三章英文原文、《黄色风暴》后十三章英文与浦爱德译稿原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比对,终于弄清了期间的许多变化与关系。
《四世同堂》的英文翻译工作,是1946年老舍先生应美国国务院之请,赴美讲学期间完成的。胡絜青、舒乙母子在《破镜重圆——记〈四世同堂〉结尾的丢失和英文缩写本的复译》一文,引用浦爱德1977年2月22日给费正清夫人的信,提供了一些翻译和出版过程的细节:
“《黄色风暴》并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译过来的,甚至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给我听,我则用英文把它在打字机上打出来。他有时省略两三句,有时则省略相当大的段。最后一部的中文版当时还没有印刷,他向我念的是手稿。Harcourt Brace 出版社的编辑们做了某些删节,他们完整地删掉了一个角色,而他是我所特别喜欢的。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一些字数,以便压缩一下书的块头。对结尾没有做变动。”(见十月版《四世同堂》附录)
1978年10月20日,浦爱德致信杨宪益夫人戴乃迭说:
“老舍知道,美国人不喜欢篇幅太大的长篇小说,所以我们一起工作时候,他对原书作了较大的删节。不幸,出版社删得更多,一个完整的人物被删去,——虽非主要人物,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就是那个照应坟地的种地人。”(赵武平《〈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饥荒〉的回译》,《收获》2017年第1期)
经过翻译过程的压缩和编辑环节的删节,原来100段的文字,到英译本《黄色风暴》正式出版时,只剩下了77节。具体说来:
第一部由34段压成了25节,开头的5段英文与中文完全一致,基本一字未删。第15、21、22、26、27段被整体删除。第6/7段、16/17段、18/19段、32/33段被两两合并。其余16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其中第28段还把一段描写瑞丰的文字挪动了位置。
第二部由33段压成了25节。其中第55、61段被整体删除。第35/36段、38/39/40段、56/57段、59/60段、66/67段被按组合并。其余21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其中改变幅度最大的是第50段。56段仅留了开头一句,60段只留了末尾三句,虽然是合并,其实等于整段删除。
第三部已经发表过的前20段被压缩成了14节。其中第74、80段被整体删除。第76/77段、78/79段、83/84段、86/87段被两两合并。其余10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删节。
马小弥据以回译的《黄色风暴》后13节,与现存的浦爱德原稿相比,也有较大的删节。浦爱德译的第三部总共35章,比老舍原计划的33章多了两章。前20章就是在《小说》月刊上发表过的部分,与《四世同堂》第68到87段吻合。从第21到第35章共15章的内容,在《黄色风暴》中被压缩成了13节。其中第27章被完整保留,第36章被删除,第23、24章被合并,其余12章有不同程度的删节。
总体看来,被整章删除的主要是故事性相对较弱,以人物心理和情景描写为主的部分。如第15段写看坟人常二爷来访和祁老太爷过生日的冷清,常二爷就是浦爱德所说的她最喜欢的那个“照应坟地的种地人”;第21、22段写为钱默吟延医疗伤和瑞宣内心的苦恼;第26段写学生被逼去天安门打降旗和小崔遭遇假鬼子;第55段写蓝东阳与胖菊子成婚;第61段写天佑出殡;第74、80段写日本人对普通市民的盘剥和北平缺粮的艰难,等等。其余各段的删节,也基本遵循这一原则,对于过渡性的叙述、描写和人物对话与心理,都做了大幅度的删削。
浦爱德1888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其父母皆为中国北方浸礼会传教士。她从小在中国长大,后回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于1921年被洛克菲勒基金会委派到新成立的北平协和医院组建社会服务部,前后任主任18年,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社会工作者。1939年合同结束后,她回到美国,参加了由埃德加·斯诺等人发起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建立了工合美国促进会委员会,通过募集捐款,积极援助中国抗战。浦爱德对中国感情很深,曾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她于1985年去世,享年96岁。曾著有《汉家女儿》(Daughter of Han: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Working Woman)、《殷老太》(Old Madame Yin: A Memoir of Peking Life)和《中国古代传说》(Tales of Old China)等。
浦爱德虽然长期在中国生活,汉语口语很流利,但却不能阅读。这就有了她给费正清夫人信中描述的,老舍在旁边念,自己边听边译的工作方式,多少有点类似于林纾翻译西洋小说的过程。不同的是,林纾不懂外文,需要有人把外语翻成中文讲给他听,他边听边组织文字,转写成小说。而老舍与浦爱德则对彼此的母语都比较熟悉,只是掌握程度互有差异。
虽然浦爱德说老舍在给她读《四世同堂》的时候有意省略了一些段落,但从第三部译文原稿和最终出版的《黄色风暴》看,出版社编辑的改动量是惊人的。《黄色风暴》对原作的改动很值得注意。老舍先生原来拟定的三部分名字分别是“惶惑”、“偷生”和“饥荒”,到《黄色风暴》里则成了“小羊圈”(The Little Sheep Fold)、“与虎为伴”(In The Company of theTiger)和“以德报怨”(There Is No Retribution. 这个标题的原意是“没有报复”,意思是指日本投降后,小羊圈胡同里的中国人,未对居住在这里的日本人进行报复。译成“以德报怨”虽然差强人意,但十月版将其译作“事在人为”,则让人有些不知所云)。
人物姓名的翻译也有些改动,如瑞全被译成了“瑞堂”(Rey Tang),金三爷被译成了“王三爷”(Wang The Third)等等。这样的改变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又是由谁决定的,虽然曾有人撰文披露过一些细节,但并不全面,似乎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四世同堂》第50段,对应着《黄色风暴》第二部第13节,译文中有很大一段文字几乎被重写。对译文作了大幅度删节以后,为了保持文意通顺,必然要增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进行串接,拿《黄色风暴》和《四世同堂》仔细比对,这样的痕迹还是不难发现。
下面再谈谈中文回译的问题。
2017年之前,由于老舍先生的著作尚在版权保护期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拥有着《四世同堂》的专有出版权,十月文艺出版社为了规避版权纠纷,即以《黄色风暴》为依据,对《四世同堂》前87段进行删节压缩,最后也补配了马小弥翻译的那13节文字,就成了现在77节的规模,虽然书名也叫《四世同堂》,但已经不是老舍原著的模样了。这也造成了该书与人文版《四世同堂》在篇幅与定价上的差异。
马小弥的译文,总体上看,比较忠实于英文原文。但由于时代与观念的影响,在翻译时也做了一些主观的改动。比如第88段(《黄色风暴》第三部第15节),写瑞全为了消灭汉奸招弟,假意带她去北海玩。接下来有一段译文是:
一碰到她的胳臂,瑞全马上警惕起来:“留神!留神!”稍微一不留神,就许上当。
她拿身子挤他。“这几年你上哪儿找乐子去了?”她的口气很随便,漫不经心。
他又看了看她的脸,不由得起心里直恶心。“我吗?你还不知道?”如今他是地下工作者,面对着个女特务,得拿出点儿机灵劲儿来。
——(人文版第948页)
这段译文依据的英文原文是:
When he touched her arm Rey Tang felt a lightness andexhilaration. Immediately he gave himself a warning, “Be careful, be careful.”He moved closer to her but his heart lost that lightness and exhilaration. Hewas arm in arm with a prostitute, a spy, an enemy. If he let himself be movedby her he was a lost dog.
She leaned on him. ”Wherehave you been amusing yourself these last few years?” she asked in a casualmanner as though it did not matter whether she asked or not.
He looked at her face againand in his heart he spat. If he had the slightest desire to love her it wouldbe low and shameful. He was a good Son of Han who had traveled to the south andto the north; he should regard as valuable his dignity as a Son of Han. “Who,me? Don’t you know?” He must show some of his cunning; he was an undergroundworker dealing with a member of the secret service.
——(The Yellow Storm第465页)
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马小弥把一些表现瑞全思想斗争的心理描写删去了。英文保留了老舍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把握和描写。当瑞全面对昔日恋人、今日之敌时,在肌肤相触的一刹那,他有过一些微妙的心理活动。第一段“一碰到她的胳臂,瑞全马上警惕起来……”,英文原意是“一碰到她的胳臂,瑞全(感到有点飘然和激动)。(他)马上警惕起来,‘留神!留神!’(他贴得更近了一点,但心里不再飘然和激动。他和一个妓女、间谍、敌人手挽着手。如果让她给打动了,他就成了不分是非的败类)”。括号里的文字翻译时被删掉了。第三段“他又看了看她的脸,不由得起心里直恶心”后面,英文有三句也被删去了,翻译过来应该是:“如果他还有一丁点要爱她的意思,那就下贱又无耻。他是走南闯北的优秀中华儿女,他应该把中华儿女的尊严看得无比珍贵。”
在第88段接下来还有一处,也删去了一些文字:
她亲了他一下。
然后,她拖着长腔,柔声柔气地说……
——(人文版第949页)
在《黄色风暴》中,上下两段中间还有一段文字:
He could not help but holdher more closely. She was no longer soiled, nor low, nor dangerous. She was hisonce-loved. Her face and body were fragrant.
——(The Yellow Storm第466页)
这段文字生动地表现了瑞全面对招弟的勾引,内心的纠结。翻译过来意思是:“他情不自禁地把她搂得更紧了。她不再肮脏、下贱、危险了。她是他昔日的心上人。她的脸和身体有一种芳香。”
人文版第949页“老三晓得,……她是个出卖肉体的婊子,是日本人的狗特务”一段文字后面,英文还有这样几句:
Old Three warned himself, “Forget that she isMeydee, forget that she is a prostitute, remember only that she is an agent ofthe Japanese secret service.”
——(The Yellow Storm第466页)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意思是:“老三警告自己:‘忘了她就是招弟,忘了她是个婊子,只记着她是日本特务。’”
在进入白塔脚下的山洞时,招弟因为洞内较黑,紧紧抓住了瑞全的手。有一段描写瑞全动手前心理矛盾的文字,也被删掉了。这段文字翻译过来意思是:“她的手很热乎,瑞全开始喘气了。她不是婊子,也不是秘密警察的成员,而是他的意中人。”
马小弥翻译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中国刚刚结束“文革”。可能受此前的思想影响,觉得这些心理活动的存在,会削弱瑞全作为抗日斗士的形象,让他显得优柔寡断,不符合当时所倡导的典型形象。能明显看出,这样的删节是有针对性的,而且主要都集中在第88段。具体的例子其实并不止以上几条。
再说英文全稿的回译问题。赵武平先生的译文已经发表,关于译文质量的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关心的重点是,被《黄色风暴》整篇删除的浦爱德译文的最后一章,即第36章的文体问题。这一章通篇是钱默吟写的“悔罪书”(英文标题为:Mr. Chien’sConfession)。按照小说的描写,钱默吟是个能诗善画的传统文人。他的这篇“悔罪书”其实是一篇反战檄文。以他的学养与做派,这篇文章应用文言书写才合乎逻辑,文字也会显得简练、犀利。由于缺乏故事性,浦爱德的这章译文读起来让人感到冗长拖沓,与前面的叙事形不成紧凑的联系。这可能是《黄色风暴》决定删除它的原因。我觉得,这篇文字是对所有译者的最大考验。翻译汉学著作时,中文文献的还原,常常成为译者头疼的问题。但还原文献,只要找对路径,查到原书,是有可能实现的。而钱默吟的“悔罪书”,老舍先生当时究竟是用何种文体书写的,文字的风格如何,如今都成了无解的谜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所有译者都只能照着英文独自揣摩了。
如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世同堂(足本)》也已面世。该书的最后十六节则由著名翻译家黑马(毕冰宾)依据浦爱德与老舍合译的《四世同堂》英文稿回译。较之前述已经面世的译本,黑马译本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语言信息传达的准确度、叙事风格与原作者(老舍)的贴近度以及对成语俗语和京腔京韵的还原度上,黑马译本都大大超越了前述译本。后十六节读来,与之前老舍原文衔接紧密,浑然一体,流畅自然。这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四世同堂(足本)》的最大亮点所在。
当然,“信、达、雅”是每个译者的永恒追求。对原著,只能无限贴近,不可等同。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四世同堂(足本)》正是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的一次努力,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从我们的这部“足本”中更多地感知原汁原味的老舍、原汁原味的《四世同堂》。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