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外”应是“外国”之“外”。
在明代,老百姓把外滩叫黄浦滩。到1860年,咸丰皇帝开始把外国人叫外洋国人,“外国”这个词开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世纪末,宝顺洋行登了一则广告,使用“外滩”代替“黄浦滩”。上海的外滩为什么叫外滩有两种说法:;
1:史料记载,“上海”之称最早见于北宋《水利志》,因当时吴淞江(现在苏州河的前身)南面有18条大支流,内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因此得名。而上海人又以形成弯的陆家浜为界,将浦江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叫“外滩”,“外滩”名称由此而来。距今720余年前,在我们生活的浦江两岸土地上,正式出现了“上海县”的行政建制。上海的历史,开始书写。;
2:外滩之“外”外滩的“外”应是“外国”之“外”。在明代,老百姓把外滩叫黄浦滩。到1860年,咸丰皇帝开始把外国人叫外洋国人,李鸿章在上海办了个外国语学院,称为外国语学堂,“外国”这个词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世纪末,宝顺洋行登了一则广告,使用“外滩”代替“黄浦滩”。外滩之“滩”按照中国传统,河流两旁的延伸部分被称为“滩”,外滩的“滩”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