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杀戮:三国“隐诛”案例浅谈

无声的杀戮:三国“隐诛”案例浅谈

首页角色扮演剑诛天下更新时间:2024-07-02

最近读到宋杰的《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感觉颇有收获,因此想以汉末三国为例,探讨“隐诛”之事。

“隐诛”即非公开处决,与“显戮”相对。所谓显戮,即公开行刑,往往以“斩于街市”、“弃市”等形式出现,包括了宣判、当众处死、戮尸等一系列具体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显戮之“显”,即是字面意义上的“公之于众”。而史籍记载中的“下狱死”、“赐死”等手段,由于并不对外公开受刑过程,因此也属于“隐诛”的范畴。一般称之为“半隐”。

有半隐,就有全隐。全隐型的隐诛,不仅行刑过程不公开,甚至连赐死的名目也要予以遮掩。往往会托以它辞,如“狂疾”、“忧死”之类。

此类隐诛,施刑对象通常都是敏感人物,诸如位高权重的官僚大臣,或者皇族子弟。这类人物由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核心成员,因此为了维护皇家尊严,往往会被秘密处死,之后编造谎言以掩人耳目。

汉末三国当中,遭到隐诛的官僚士大夫不可胜数。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就“全隐”案例,加以探讨。

从全隐的名目来看,大抵有如下几类:

其一是“忧死”。所谓“忧病而死”。这是最常见的托词,遇害者有董太后、荀彧、糜竺、陆逊等人。

其二是“狂疾”。遇害者有丁冲、刘瑁、潘皇后等人。

其三是“瘐死”。即在监狱中秘密处决。遇害者有马谡等人。

本文共 5300 字,阅读需 11 分钟

忧死

忧死的字面含义,按《管子》所述,即“忧愁致病,疾困乃死”。乍看上去,就是抑郁症导致的生理病态。

犹豫生疾,疾困乃死。--《管子 内业》

然而“忧死”实际有两层含义。

其一就是字面含义,即精神压力导致生理问题,所谓“积郁成疾,之后病死”。比如袁绍、陶谦、诸葛亮等人,记载均为“忧死”。

(袁绍)自军败后发病,(建安)七年,忧死。--《魏书 袁绍传》

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魏书 陶谦传》

(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王沈《魏书》

实际上述诸人,确实是在军事压力之下积劳而死。

其二就是隐藏含义。即所谓隐诛。

“忧死”通“幽死”,取幽闭致死的隐喻。如西汉初年三位赵王相继被吕后圈禁致死,其中赵幽王之谥号,即取“忧死”之意。

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史记 楚元王世家》

三国汉季被以“忧死”名目诛*的高官贵戚,不计其数。忧死几乎成为最常见的借口。

(1)董太后

董太后即永乐太后,是汉灵帝的生母,少帝与献帝的祖母。

灵帝死后(189),何、董两代外戚争权。大将军何进,*骠骑将军董重(董太后之侄),何太后又*董太后,对外宣称为忧死。

何进遂举兵围骠骑府,收(董)重,重免官自*。(董)后忧怖,疾病暴崩。--《后汉书 皇后纪》

董太后虽然被安以“忧死”的名目,实际死因,天下皆知。董卓上洛(189),因为与董太后同姓,便痛斥何后“逆妇姑之礼”。

(董)卓复大会群臣曰:“(何)太后逼迫永乐太后(董太后),令以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献帝纪》

妇即儿媳,姑即婆婆,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董卓又说“董太后暴崩,众论惑焉”,讲的也是隐诛之事。

董太后“忧死”

董太后的具体死因,在《后汉书》中也有线索可寻。

今日所见的《后汉书》由两部分组成,纪传部分是南朝范晔删改众家所撰;而志的部分,则是西晋史家司马彪所撰。因此《后汉书》中往往会出现前后相悖的记载。

比如《后汉书 何进传》(作者范晔)称董太后“忧死”,但《后汉书 五行志》(作者司马彪)则称董太后“被逼自*”。

(何)皇后摄政,二兄(何进、何苗)秉权。谴让帝母永乐后(董太后),令自*。--《后汉书 五行志》

可见范晔与司马彪,实际是在用不同笔法、记录同一件事。也可见“忧死”往往等同于“幽死”。

(2)荀彧

荀彧被曹**(212),是史家公案,无需赘言。

然而西晋初年,由于荀彧子孙满门朱紫,因此陈寿不敢提及昔日曹荀恩怨,只好遮掩为“荀彧在寿春县疗养期间,因忧愁而死”。

太祖军至濡须,(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魏书 荀彧传》

实际《魏氏春秋》与《后汉书》,均言之凿凿,称曹操授予空器,荀彧被逼自尽。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魏氏春秋》

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

仔细揣摩陈寿的书法,荀彧“以忧薨”之后,曹操“明年即为魏公矣”。

(荀彧忧死)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魏书 荀彧传》

如此行文,可谓巧妙之极,将曹操“小人得志、大仇得报”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也可见所谓忧死,指代何物。

(3)糜竺

糜竺东海巨富,也是刘备集团的创业功臣。昔日(196)在广陵海西散尽家财,资助兵败困顿的刘备,借此发迹。

然而随着竺弟糜芳叛迎吕蒙(219),南郡失守,关羽败死,糜氏家族遂一夜间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刘备对糜竺的处理方式十分妥当,首先称“兄弟罪不相及”;之后让糜竺参与劝进大业,名列群僚之右,班次仅在太傅许靖之下,算是维护了君臣佳话。

(糜)竺面缚请罪,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蜀书 糜竺传》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劝进)。--《蜀书 先主传》

然而,刚刚完成劝进的政治表演,糜竺便立刻“愧恨忧死”,可谓死得恰到好处。

(糜)竺惭恚发病,岁馀卒。--《蜀书 糜竺传》

其实从情感上说,刘备绝对不想诛*糜竺;但从利益上说,关羽身后的荆州将校,却不能不加以安抚。

考虑到刘备处死刘封(不助关羽)、诸葛亮处死廖立(骂辱关羽)等一系列举动,可知糜竺“忧死”,也实在是迫不得已。

竺子糜威、威子糜照依然被蜀汉集团重用(见《糜竺传》),大抵可以视作对糜氏的补偿。

(4)陆逊

陆逊被孙权隐诛,史有明载。即“孙权多次遣使责让,陆逊愤恨忧死”。

(孙)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吴书 陆逊传》

孙权这种露骨做法,已经不是“全隐”,而是“半隐”。即喝令陆逊自*。

“遣使责让”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逼*写法。从两汉相关记载来看,皇帝派遣使者登门责备大臣,往往是“劝大臣自*”的同义词。

大臣受谴之后,如果不肯立刻自*,使者便要坐在府门等着苦主自尽。如果大臣坚持不肯自*,皇帝甚至会替大臣办葬礼,所谓“活丧”,使人颜面尽失,生不如死。

典型例证就是西汉文帝逼*其舅薄昭,便使用“活丧”的侮辱方式,最终薄昭自尽。

将军薄昭*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昭)乃自*。--《资治通鉴》

汉文帝使群臣吊丧,薄昭自*

以《陆逊传》记载的“孙权累遣中使责让”来看,陆逊最初应该是不肯自*的,因此孙权才要不断派出使者,络绎不绝地逼迫其自尽。最终达到了“陆逊愤恚致卒,家无馀财”的下场。

陆逊之死的直接原因,在于功高震主。

孙权年迈之后,对权臣深为忧虑,不仅屡次发动巨案清洗大臣(暨艳案、吕壹案、二宫案),而且连张昭这种年迈体衰的老朽都不肯放过。陆逊比孙权还年轻一岁,自然成为孙权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狂疾

狂疾也可以称作“中恶”或“雾露”。中恶即遭到邪气侵蚀;雾露即清晨的雾霾,隐喻瘴疠之气。

雾露谓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雾露以言之。--《后汉书》章怀太子注

由于狂疾的死相比较特殊,受刑者往往不是自愿赴死,而是被秘密处决。三国时代因狂疾而死者,有刘瑁、丁冲,潘皇后等人。

(1)刘瑁

刘瑁是刘璋之兄,刘焉之子,也是益州的原定接班人。

然而由于益州土著大姓贪图刘璋“性格温仁”,因此矫诏废黜刘瑁,强行扶植刘璋继位。这也导致了东州集团(三辅人与南阳人)与益州集团的矛盾。

(益)州大吏赵韪等贪(刘)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蜀书 刘焉传》

在赤壁之战同年(208),曹操故意授刘瑁平寇将军,授刘璋振威将军,强行将各怀鬼胎的兄弟二人“地位齐平”。导致刘瑁受封未久,便“狂疾暴死”。

(曹操)加(刘)璋振威将军,兄(刘)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蜀书 刘璋传》

(2)丁冲

丁冲是曹操的沛国老乡,也是曹操原配丁夫人的族人。即曹魏第一代外戚。

丁冲曾经在长安担任黄门侍郎,并充当了长安与兖州的联络人,最终与钟繇、董承等人发动政变(195),携带汉献帝出奔洛阳,最终归于曹操。

在建安二年(197)曹昂败死宛县之后,丁夫人痛失爱子,从此与曹操决裂,之后被废放。丁氏外戚一夜倒台,丁冲也从此染上“狂疾”,乃至与曹操同车时,居然被曹操戏称为“你犯狂病的时候,我都害怕你要行刺我”。

(丁冲)以忧恚得狂病,即差愈,往来故当共宿止。吾(指曹操)常遣归,谓之曰:“昔狂病,傥发作持兵刃,我畏汝。”--《太平御览》

昔狂病,傥发作持兵刃,我畏汝

最终丁冲在司隶校尉任上,饮酒暴卒,呕血身亡。

(曹操)以(丁)冲为司隶校尉。后数来过诸将饮,酒美不能止,醉烂肠死。--《魏略》

从死法上看,疑点极多。按丁冲之子丁仪与曹植平辈的记载(曹操甚至考虑过招丁仪为婿),丁冲死时正值壮年,很明显是死于非命。

(3)潘皇后

潘皇后是孙权正室,也是少主孙亮的生母。

潘氏出身卑贱,本系罪囚家属,在织室充当女工,被孙权相中而临幸。

(潘)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吴书 妃嫔传》

所谓织室,就如同两汉的“掖庭”、金朝的“浣衣院”或明代的“教坊司”,掩人耳目而已。

潘氏与孙权年龄差异极大,大约相差四十岁(孙权与潘氏子孙亮,相差六十岁)。在孙权病困不起时,潘氏毫无悲痛之色,反而询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临朝故事”,野心昭彰。

(孙)权不豫,(潘)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吴书 妃嫔传》

孙弘是孙权的托孤大臣,其立场可想而知。潘皇后也不出意外的、在睡觉时被活活勒死,对外谎称“中恶”(即狂疾)。孙权闻讯,也未深究(仅处死七个宫女),此事遂不了了之。

(潘夫人)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之,讬言中恶。--《吴书 妃嫔传》

潘皇后的“狂疾”,大概是上述案例中最没有含金量的一个。

瘐死

“瘐死”,即在狱中莫名其妙地死去。往往是罪犯遭到狱卒的刻意虐待,导致提前毙命。

三国时代“下狱诛”的案例极多,除了比较直接的“伏剑饮药”,大多都是瘐死。

在此仅以马谡案例,论述瘐死的隐诛方式。

马谡是“街亭惨败”的罪魁祸首,且战败之后逃亡隐匿,搞得诸葛亮完全下不来台。

(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诸葛)亮恨之。--《蜀书 向朗传》

街亭之败(228),是震动蜀汉的大事。诸葛亮被逼自降三级,大量军官遭到诛*或废黜,连赵云都未能幸免(贬为镇军将军)。实际陈寿之父也在废黜之列,遭到髡刑(剃发)之后被流放。

在此环境下,襄阳出身的马谡,虽然是诸葛亮集团的核心成员,但也不得不秉公处理,以给各方面一个交代。

马谡遂“下狱物故”。

虽然《诸葛亮传》称亮“戮谡以谢众”,但实际按马谡在狱中给诸葛亮作书,追述父子恩情的记载看,马谡并未被公开处决。

(诸葛)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马)谡以谢众。--《蜀书 诸葛亮传》

所谓“戮谡”只是诸葛亮本传对传主的美化之辞,马谡实际是被秘密处决的。

清代学者周寿昌即指出,马谡是“狱中瘐死”。此说基本符合历史真相。

(马)谡被诛无可疑者。此传忽称“谡下狱物故”,似是狱中瘐死者。--周寿昌

马谡下狱物故

按诸葛亮与马良为兄弟、与马谡为父子的交情来看,他是绝不会将马谡“显戮”的;但马谡若不死,又不能安抚各方。因此诸葛亮将其下狱,期待马谡自尽谢罪。

但是按马谡战败逃亡的记载来看,他应该是没有勇气自尽的,因此只好由诸葛亮授意狱卒,将马谡“瘐死狱中”。

既然马谡不想体面,那丞相只能帮他体面了。

小结

“隐诛”相对于“显戮”,实际是“刑不上大夫”的一种变态形式。

与直观感受不同,得到隐诛的大臣,往往是欣然受死。因为如此不仅可以保全声名,还可以保护子孙。

积极配合的受刑者,往往祸止自身,不再追究亲属。死者的财产、爵位甚至封地,往往照例由子孙承袭。

比如荀彧饮药自尽,其子孙在魏晋依然显赫,完全没受到当局的清算。甚至西晋初年,荀氏家族还曾一度势倾天下。

但是,如果皇帝(或实际统治者)赐死,而大臣不愿配合,那场面一般就比较难看了。

比如清河门阀崔琰,在曹操进爵魏公之后,便给好友写信,私下吐槽曹氏的僭越行为。曹操闻讯大怒,将崔琰一贬到底,罚为徒隶。之后又屡次遣使责备,并表示“我等你的好消息”。

太祖亦以为然,遂欲*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经营(崔)琰,教吏曰: “三日期消息。”--《魏略》

此话何意,不言自明。实际是逼着崔琰“给自己一个体面”。

崔琰的求生欲大概比较强,假装听不懂,继续大宴宾客,直似没事人一般。曹操忍无可忍,威胁崔琰“再不自*,就将你斩首示众”。崔琰眼见躲不过一死,才被逼自尽。

(崔)琰不悟,后数日,吏故白琰平安。(曹)公忿然曰:“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魏略》

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

崔琰因为不识抬举,惹恼了曹操。曹操*掉崔琰之后,又把崔琰的侄女(即曹植的妻子)也一并处死,理由是“崔氏服饰僭越”。

(曹)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魏晋世语》

(曹)植,(崔)琰之兄女婿也。--《魏书 崔琰传》

其实崔氏与曹操,到底谁在僭越,一目了然。曹操此举,意在发泄淫威,侮辱崔琰。

可见封建皇权时代,在主君赐死时,大臣实际没得选择。如果乖乖受死,还可保家人平安(类似荀彧、刘封、张裕),若顽抗到底,不仅自己难逃一死,家人也往往会被连累。

无论是忧死、狂疾、雾露还是瘐毙,这些隐诛手段虽然在今天看来是剥夺生命的残忍行为,但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下,却属于难得的恩赐。

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