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场论1-量子化的时间与空间

统一场论1-量子化的时间与空间

首页角色扮演空间时动更新时间:2024-06-26

在我们的观念中,世间一切都是光滑的,空间是流畅的,时间是流畅的。

雨滴从叶子上光滑的滑落在地面,而不是上一瞬间在叶子上,没有经过落下的过程,下一瞬间就直接到了地面。

世界空间是流畅的,时间是存在的。这两个观念在我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在这里我们将改变这两个观念,在微观领域中世界空间不是流畅的,时间也不是一种确切存在的事物,准确的来说这两者都是一种错觉。

1.、空间是一种与物质类似的客观存在

在我们的观念中,真空就是指一个空间中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比如太空。

与“空”对立的为物质,比如太阳月亮星星世间的一切等。

我们现在要改变这个概念:真空并非是“什么也没有”,真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用一个思想实验对本结论进行证明:

场景:一个陀螺在旋转。

请问:这个陀螺为何在旋转?或者说:你是如何判断这个陀螺正在旋转?

答案很简单,初中物理书上就已经有答案:以周围环境为静止的参照物,这个陀螺相对于周围的环境在旋转,所以可以判断陀螺正在旋转。

现在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拿去这个陀螺周围的一切,整个宇宙中只剩下这个孤零零的陀螺,继续保持着原先的旋转状态。

请问:此时陀螺还在旋转吗?

能不能以陀螺自己为参照物,认为陀螺是静止的?

从理论上貌似是可以的,但从实际上来说肯定不行。因为旋转中的陀螺有离心力存在,而且根据离心力大小还可以计算出具体转速,也就是转速不能变,换参照系都不行,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就是:空间是与物质类似的一种客观存在,陀螺在相对于周围的空间旋转。

无论有没有拿走陀螺周围的环境,陀螺的旋转状态的判断标准其实都没有发生变化:因为陀螺是相对于周围的空间在旋转。

所以,真空并不“空”,真空与物质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个存在的表现就是有“空间”,有“大小”,具有“体积”。

我们整个宇宙中的一切,都依托于空间而存在,所有事物必须存在于空间之上。

空间是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背景”。

宇宙中绝对的“空”,连体积都不存在,是“绝对的无”。

这种“绝对的空”是一种无规则的混沌状态,没有体积,没有距离,没有大小,没有时间,无限大与一个点没有差异,一瞬间与永恒没有差异。

当有了空间,有了体积,于是才能有规则。

有了规则,宇宙万物才能按照规则存在并发展。

2、空间的量子特征

对本结论,我们使用反证法来证明:假设空间是连续的,那么肯定就是无限可分的。如同一根数轴上的数字,无限密集,无限可分。

我们现在从A点到B点。

我们给自己定一个前进方案:永远先走剩下路程的一半。

如果空间是无限可分的,按照这种情况,那么我们永远都会有一段路程未走完。这样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就永远无法到达B点。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用人会反驳说:用极限计算,这种情况会停止在B点不动。

但是注意我的说的方案:“永远先走剩下路程的一半”。我并没有停下来,并且速度也是不变的。我只是永远把剩下路程的一半先走完而已。

实际中我并没有停下来,为何理论计算结果会把我计算停下来了呢?

所以,理论上存在不代表物理中一定存在,数轴上存在无限小的数字,不代表物理中也存在对应的无限小空间。理论与实际出现不一致,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结论是: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个最小单位“普朗克长度”。

目前测量出的普朗克长度=1.6x10-35米。

也就是:我们从A点移动到B点,每次最小需要移动一个“1.6x10-35米”。这非常重要,它保证了我们可以按时达到B点,而不是永远的在“走剩下距离的一半”。

现在我们想象一下,我们面前看似连续的空间,其实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一个个1.6x10-35米大小的“块”堆积在一起组成。

形象的比喻:我们周围的空间并非一整块,而是由无数个普朗克长度的“圆球”堆积在一起。每个圆球是一个空间基本单位,类似于无数的沙子堆在一起形成沙漠,无数的水分子堆积在一起形成湖泊海洋。

组成我们的物质存在于这些“圆球”上,并且运动只能从一个圆球“跳”到另一个圆球,不需要也不可能从中间过渡。

宇宙中的一切都依托与空间单位这个背景而存在,如同电视中的一切都依托于屏幕像素背景而存在。

为了方便描述,我们把这种最基本的空间单位命名为“空间质”。

3、时间的量子特征

时间与空间一样也有最小单位“普朗克时间”,证明方法也一样,此处不再重复。

这样保证了时间可以流畅的进行,而不会出现“先过完剩下时间的一半”而导致永远过不完当前的一秒。

目前测量出的普朗克时间=5.39×10⁻⁴⁴秒。

所以如果我们要度过1秒,我们必须先度过一个5.39×10⁻⁴⁴秒,我们称他为一帧时。

我们从一个5.39×10⁻⁴⁴秒度过到下一个5.39×10⁻⁴⁴秒,从一帧时度过到下一帧时,这之间只存在一个间隔,是跳跃式过度的。

所以时间只是一种错觉,根本不存在时间,不存一秒,一小时,一天和一年。现实世界只是由无数个5.39×10⁻⁴⁴秒片段组合而成的一帧一帧静止的连续,只存在世界上一刻的状态跃迁下一刻状态之间的间隔,只存在一帧时。

我们所定义的“秒”,只是截取了一部分帧时并把它们定义为一秒。

而这一秒包含了1÷(5.39×10⁻⁴⁴)=1.6949×10⁴³个帧时。

不存在时间,因为物理世界本身就是静止的,动只是一种幻觉,时间也是一种幻觉。只存在帧时的间隔。

如同电影每一张胶片上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电影中事物运动发展,不是因为电影里存在时间,也不是电影里的事物真的动了。只是因为一张张静止并相似的胶片,反复生灭在电影幕布上。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在厚厚一叠纸上手画的人物,画好后一张张快速翻动,每页中相似的人物就组成了运动的图像。

现实世界也是如此,只存在一个间隔到下一个间隔,只存在上一帧静止的宇宙和下一帧相似静止的宇宙,如此循环往复。

也就是说只存在一种时间,一帧时。它代表世界从一个静止的当下跃迁到下一个静止的当下。如电影一样反复的生灭在宇宙的空间背景上。

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永恒静止的当下,只有无数的当下在每一帧时中相似的变化。时间是一种幻觉。

所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过是当下宇宙世界在一帧时上的物理状态。

我们知道物理世界的一切不过是原子的位置和移动。组成我们汽车和房子的原子,这些原子以前可能在地球的其他位置,是组成过一朵花的一部分,在亿年前可能是恐龙舌头上的一个原子。而所谓过去和未来,只是当下原子位置的不同。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和当下宇宙一切物质的原子,宇宙诞生时就已经诞生了。

如果我们要回到过去,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我们将如今地球每一个原子的位置,都恢复到亿年前的恐龙时代,那么整个星球就会回到亿年前。组成房子的原子会恢复亿年前的位置,变成深埋在底下土壤原子的一部分。我们的汽车会散开,汽车的一部分原子变成了亿年前某个矿石中的铁原子。我们的身体会消失,恢复它亿年前所在的位置,一些原子变成了组成霸王龙前爪原子的一部分。一些原子变成了亿年前参天古树的一部分。这就是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原子在亿年前的位置。于是整个地球回到了亿年前的恐龙时代。而如果能将整个银河系乃至宇宙的原子位置恢复到亿年前的位置,那么整个宇宙就会回到亿年前,时间是一种错觉。

同时如果我们要去到未来,让我们在做一个思想实验,证明未来也是不存在的。

一年后是未来,一天后是未来,一个小时后是未来,10秒后也是未来。

现在让我们前往10秒后的未来:

1,2,3,4,5,6,7,8,9,10,

现在,我们到达了十秒后的未来。

你是否感觉有什么不同?

相对于10秒钟前,我们穿越到了10秒钟后的未来。然而十秒钟前也好,十秒钟后也罢,我们所能感觉到的都是当下。

所以所谓未来也是一种幻觉,未来成了当下,未来只是当下的一种变化状态。

我们只存在于当下,一帧帧变化的帧时上静止的宇宙中。

人类,宇宙,物理法则,只存在于每一个5.39×10⁻⁴⁴秒静止的画面上。

宇宙不存在动态,动只是一个个静止态切换产生错觉。

宇宙只存在一种态:静态。

宇宙只存在一个时间:一帧时的当下。

4、芝诺悖论芝诺悖论的例子

Ø 两分法悖论

一运动物体往目的地运动,假想该物体先跨出“第一步”。

如何完成到第一步呢?必须先到达第一步一半的位置。

而如果要达到第一步一半的位置,则必须先到达再一半的位置。

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如此不断循环,则此物体将永远停留在初始位置,或者说物体初始运动所经过的距离无限近似于0,以至这物体的运动不能开始。

Ø 追乌龟(阿基里斯悖论)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他速度为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

阿基里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基里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

就这样循环往复,每当阿基里斯把原先的距离跑完,此时间段内乌龟必然又跑出了一段新的距离,制造出一个新的起点。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必然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距离。

所以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基里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Ø 飞矢不动

设想一支飞行的箭。

我们的认知中,箭是运动的,而我们的时间是由无数个瞬间连续组成。所以一定有某个瞬间,箭进行了“运动”。

但是在每一瞬间,箭都位于空间中的一个特定位置,也就是无论哪个瞬间它都是静止的。无数个静止是怎么变成运动的呢?

悖论产生的根源

仔细观察上述几个悖论,本身的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却与实际完全不符。

很多人采用数学方法对悖论进行了计算与解释,比如无穷数列或者积分,但这只能算出“阿基里斯多久能追上乌龟”,而不能解释“阿基里斯为何能追上乌龟”。数学只能提供最终结果的计算,而无法提供原因解释。数学计算是在有结果的基础上,才具备计算的可能性。如果结果都不存在,假如阿基里斯最终就是无法追上乌龟,那么对其进行数学计算不再具备意义。

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悖论采取的空间系统与时间系统与我们日常认知不同。我们习惯于将空间与时间当作连续函数,无限可分,而芝诺悖论采取了离散的空间与时间系统。如果我们承认空间与时间的离散性,那么芝诺悖论则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两分法悖论与阿基里斯追乌龟悖论,这两个悖论的根源就是空间的离散性。空间有一个最小单位,当距离小到了这个最小单位,则无法再继续细分。所以二分法悖论中的物体可以正常出发了,阿基里斯也可以按时追上乌龟了。

对于飞矢不动悖论,因为时间的离散性,每一个瞬间本来就是静止的。所谓的“运动”只是无数个静止的瞬间连续播放播放的结果。所以只要承认时间的离散性,飞矢不动不再是悖论而是真理。

5、光速恒定的本质

随着时代进步,我们对光的理解也越发深入,科学家终于可以了解和测量出光的速度,真空中约299792458米/秒。也就是说光速每秒钟可以跑将近30万公里,并且光速在真空中,永远是这个速度,每秒光不会多走一米也不会少走一米。为什么?

为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就这样被动的接受了光速的这个数字。为什么光速是X时间内行走了Y的距离,为什么不是X时间走了Y 1或者Y-1的距离。为什么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刚好是这个数字。

如果我们说这就是自然规定,是宇宙常数,宇宙法则就是这样,那么只是把头埋入沙子里的鸵鸟。所以我们要问为什么?

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牛顿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得出了引力的存在,最终推动了人类文明探索太空的火箭。

所以现在,我们也要问一个为什么,光速为什么是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走过了固定的距离,而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光速到底由什么决定的。

其实光速的本质就是:一个普朗克时间前进一个普朗克长度。

目前物理学中定义的普朗克长度=1.6x10-35米,普朗克时间=5.39×10⁻⁴⁴秒。可以计算出理论光速=2.96846 ×108米/秒,实际测量真空中光速为2.99792458×108米/秒。

对宇宙来说,光速本身速度永远等于1。

世界每间隔1帧时,光速前进1个最小空间尺度,这就是光唯一的速度。

因为我们定义了秒的长度,所以有了每秒光速。但物理法测不随人类定义而改变,光速依旧在真空中以它1帧时,走1个最小空间尺度前进着。

光在水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出现变化,是因为水的帧时数与真空不一样,所以水中光速与真空中不一致。

相对论是目前物理界的一根顶梁柱,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相对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但仍然全部存在于理论中,一个实际应用的工程项目都没有。连出现更晚的量子力学都已经出现了实际应用的工程项目,为何?

因为相对论在目前物理界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少有人敢于质疑。但我们要更多的立足于现实,不能因为是对方是权威就忽略不合理的事实,否则就可能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事实上自从相对论出现后,物理学百余年确实停滞不前,很多人甚至以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尽头了。但是我们观察一下现实世界,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怎么看也不像发展到顶了。所以我们要思考,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被相对论带偏了方向。

相对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光速不变原理”。但是真空光速恒定仅仅是一个现象,而非本质。相对论没有去探索光速恒定的本质,却将现象当成了真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数学演算。数学理论上存在不代表物理中一定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出现扭曲。所以就会推论出各种似是而非的结果,比如空间扭曲、时间变慢等等。

实际上接近光速不会出现“时间变慢”,超越光速更不会出现“时间倒退”。运动是质点从一个空间质,经过一定数量的普朗克时间,跳跃到下一个空间质,不同的速度仅仅是普朗克时间数量的差异。

在三维空间中,只要是“基于能量驱动”的运动,则一定不可能超越光速,因为能量本身的运动速度就是光速。所谓“基于能量驱动”,也可以表达为基于“动量”或者“惯性”的运动,这些运动都不可能超越光速。

但如果有非能量驱动的外力源,则超越光速是可能的。比如:一根半径100公里的杆子,以每秒1000转的速度旋转,则两端的速度可以达到628000公里/秒,就超过了光速。

6、基础动量物理法则

前面我们说了,物理世界的运动,是空间质上一帧一帧静止的画面。光从一个空间质点上出现,然后消失,再出现在下一个空间质点上。光不会一次跨越两个空间质点。因为这里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尺度,一个普朗克时只对应一个普朗克尺度,在这物理的尽头只存在1。

而物理法则精准的将上一帧的世界推向下一帧的世界。物理法则从世界上一帧的信息中,推导出世界下一帧的位置。

如果我们扔出一个球,其实不过是扔出一堆原子。而这一堆原子又存在于空间质上,球的运动其实是原子在空间质上的移动。球的原子从一个空间质上消失,然后出现在下一个空间质上。每一帧时物质必定在空间质上出现一次。

物质在固定时间内的帧时数越多,运动速度越快。在固定时间内帧时数越少,运动速度越慢。光固定时间内帧时数最多,所以每秒光速最快。

所有物质一帧时只能正在一个空间质点上存在一次,不能停留。所以万物固定时间内所含的帧时数越多,代表物质相对于空间质的运动越快。

同时得益于物理法则,这样我们扔出一个球,它才不会第一次飞出了地球,第二次飞到了自己身后,第三次球消失了,而我们自己变成了一只恐龙。

事实上这些并没有发生,每一帧的世界面都非常相近,它由上一帧世界的信息推导而出,每一个帧时之间必定有坚固的原理,保证每一帧世界的合理的逻辑和连续。

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最小尺度,和最小时间间隔,一帧时(一个静止的普朗时)。我们知道所谓运动只是一种错觉,运动本质是物质从这一个空间质上消失,又在相邻的空间质上出现的结果。我们的记忆,思维本质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随着物质而不断消失和出现。因为我们总是出现在存在的那一帧时上,所以我们对宇宙帧时之间的间隔毫无察觉。

为了保证宇宙动态运行,光每秒大约要消失和出现大约普朗克时1.6949×10⁴³次。根据物质相对于空间质的运动速度,每个物体每秒的帧数都不同。两个帧时之间我们并不存在,我们只存在刹那当下的真实和静止的一个个帧时中。

物理法则是如何运行的,如何通过上一帧静止的宇宙推到出下一帧静止的宇宙位置?这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幅画,画中是一个从楼上落下的球。我们不用看下一幅画,如果这幅画中也遵守宇宙定律的话,我们会知道球一定会落在它的正下方。而如果这幅画中正在刮风,我们仅仅看着这幅画很定就无法推导出球落地的位置。

宇宙如果要处理每一帧的信息来推到出下一帧的宇宙位置,一定是一个极其大的运算。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东西在计算一切,物质定律基于最简单的微观基础动量。

对宇宙来说,所有运动,不过是物质在每个空间质上存在帧时的次数。人类和宇宙从事的所有的活动,开车,吃饭,看电影,黑洞,彗星撞击,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组成这一切的原子位置在空间质上的跃迁。宇宙视角来说存在的仅仅只有无数原子的组合,和这些组合在空间质上的跃迁。只要在空间质点上,物质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动量规则,就可以运行宇宙的一切,并且可以无限复杂化。

7、空间能量与物质同本质不同状态

我们传统的科学认为真空是“绝对的不存在”,于是想象出有一个“无限大的真空”作为宇宙的背景。再将存在的物质划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又由更小的微粒组成,再划分出电子,夸克,胶子,中微子等等乃至传播力的粒子。小到极致后再忽然瞬间蒸发,转化为能量。

这就是我们目前主流的理论模型:粒子模型。

用下一种粒子去解释上一种粒子,然后用下下一种粒子去解释下一种粒子。这样其实是一种用粒子解释粒子的无限死循环,我们无法保证哪一种粒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只要还不是能量,那么就可能会存在更小的粒子。

这种理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为波的光,为何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波本身并非物质,而是某种介质的波动,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波的传递一定需要介质。

曾经有科学家将这种介质命名为以太。但是科学家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以太的存在。

其实以太就是空间本身,空间本身就有物质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因为空间是如同物质一样的客观存在,而所有客观存在一定有其创建过程,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出现“无限大的真空背景”。

空间质叠加后即为能量/信息,能量/信息叠加后即为物质。

空间、能量/信息、物质是同一种本质的不同状态。

如果将物理世界比作为一望无垠的大海,空间质就是大海本身,能量/信息则是大海上的波浪。波浪随着一帧一帧的世界线而起伏,但却没有脱离大海本身。物质则是每一帧都会独立脱离大海的浪花。

空间,能量/信息,物质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在这个模型中,能量/信息和空间不再是物质之外的东西,恰恰相反,三者有着同样的来源。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每一帧独立脱离空间质的刹那存在,能量/信息却不同,能量/信息在每一帧的时间上并不完全脱离空间质而存在。能量/信息更像是一种空间质本身的起伏,一种包含信息的空间质聚集态起伏。

我们知道光是一种能量,能量没有质量。因为能量每一帧并不脱离空间质而单独存在,能量只是空间质上的空间起伏。

能量峰值里包含信息并依托空间质传播,所以能量传播过程不以有形的形态而存在。

当能量的波涛碰到物质,则会表达出自身的信息,并和物质互相作用,显现为瞬间的粒子形态。平时则以信息波动态在空间中弥漫,这就是能量的本质。

电子就是一种能量,以波的形式环绕原子,在空间质上起伏。只有当电子触碰到独立的物质才会被观测和显现为粒子效应,就如同大海上的波浪冲上了更为坚固的东西,刹那间脱离了大海。

当能量的起伏,触碰到了一帧上独立脱离空间的物质,则产生互相增幅,能量拥有了能脱离空间质的能力,在一帧的刹那显现为粒子特性。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现在我们可以将所有能量/信息换一个名称“信息质”,一切不具有长时间粒子特性的物质,不含有质量的物质,可以互相穿透的波类类似于物质的客观存在,统一称之为信息质。

于是宇宙存在三种东西,而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态。

物质:脱离空间质,凝聚态的信息质集合(一切有形物质小到原子大到宇宙星系);

信息质/能量:不脱离空间质,凝聚态的空间质起伏(一切波 电磁波 光波 电子波 一旦触碰物质显现粒子特性);

空间质/空间:绝对虚空背景上的存在(物质和信息质存在的背景 也是物质和信息质组成的最基本元素)。

物质归根到底只是能量的凝聚态反应,物质产生是因为在每一帧的时间上,其可以独立脱离空间质而存在所以显现为物质特性,拥有质量,并产生引力。

能量归根到底只是空间质的凝聚态反应,也是一种亚物质,但每一帧无法脱离空间质而存在,显现为波的特性,没有质量,不产生引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