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T恤黑裤,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29日双双出现,回应上市、列入“实体清单”话题、公司战略等话题。
从校园时期一个无心插柳的暑期项目,孵化成长为估值数百亿、业务涉猎三大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创立近9年后,印奇、唐文斌和其带领的旷视早已从青涩的学霸创业步入青壮年期。这次两人罕见同台,袒露了AI产业激烈竞逐下,他们对公司战略和未来技术趋势的思考。
何时走出“死亡之谷”?
印奇认为,在经历了5、6年的早期爆发期后,AI产业如今进入“深水区”,创业者、投资人、媒体等方面对AI行业的高预期开始有所回落。
AI产业进入“深水期”的观点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也曾对“AI悲观论”表态称,“迷茫甚至悲观,是大多数颠覆性技术在加速普及之前的必经阶段”。
“过去,中国企业很少有机会引领一项技术,经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所以从创业者、投资人到媒体还没有完整经历过Gartner曲线。”印奇说。
当下,根据行业公认的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业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正处在“死亡之谷”的泡沫期,不带来真实价值的AI将被淘汰出局。
什么时候AI企业能走出“死亡之谷”的阶段?印奇认为,大概需要18到24个月,目前行业“行之将半”。
他认为,解决算法供给不足和碎片化等问题、聚焦赛道实现价值闭环、打造AI人才和行业人才融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是AI产业落地的关键途径。
什么是不真实的价值?唐文斌给出了团队创业早期的一个“失败产品”案例。
旷视的创业从一款游戏开始。当时还在微软实习的印奇、唐文斌参加清华大学暑期项目发起了一款叫《乌鸦来了》的人脸追踪游戏。通过摄像头检测人摇头,控制稻草人驱赶来偷南瓜的乌鸦。没有任何付费推广,这个游戏后来冲到了苹果 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榜前三名,并吸引了一大波投资人上门。
“除了摇头,我们还曾经想过很多创意,比如能不能用打弹弓的手势隔空打小鸟。但有些被我们‘*’掉了,没有发布。”唐文斌说,价值无非是降本增效,或是体验提升。摇头、手势这样的新奇体验只能带来一时的刺激,而非持续的成就感、激励,而后者才是一个游戏中的关键价值。后来旷视放弃游戏,转投入了AI技术能创造更多价值的领域。
后疫情时代,AI企业过得如何?
印奇看来,疫情对AI企业有一定冲击,大部分AI场景中与实体行业、线下部署相关的部分会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AI企业获得了更深度服务行业的机会。
他举了两个小例子:
一是AI测温。现在去北京各个地方,无论超市、政府大楼或者写字楼里,门口都有一个AI测温的小设备,旷视在北京的这些场景里贡献了约30%左右的设备。AI测温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未来,衣食住行都会越来越被数字化技术所包容。
二是生产空间。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工厂、仓库无法进行大密度的人员生产作业,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开始选择用更多无人化方式完成AI仓储。
另一个值得引发关注的趋势是,如今的“90后”、“00后”,似乎越来越少的人真正愿意去制造业、物流行业工作,因为往往一个工厂、仓库离城市100公里,他们可能会选择做快递员、服务员,而不愿意去工厂工作。印奇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往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新技术支撑。“这对AI来说是利好消息”。
“从90分到满分最难”
超市、小区、办公楼门禁,手机APP身份认证……在疫情催生下,人脸识别似乎早已从阳春白雪走进了街头巷尾。人脸识别到底还有没有壁垒?是否还有足够的市场想象空间?
“现在真正的算法供给能力相较应用需求,可能连1%都不到。”印奇说。AI算法的应用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叫训练,第二个环节叫部署,真正把一个算法训练出来,工作才做了20%,剩余80%大量复杂的工作量是在部署环节。
唐文斌以计算机视觉为例解释了目前AI行业仍存在算法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道路不洁、沿街晾挂、无照经营游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乱停放、违规户外广告……需要算法解决问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考70、80分很容易,90分可能也很容易,但越往上越难。”唐文斌说。比方说,一个对安全性没有特别大要求的小区人脸门禁,“同一套人脸识别设备敢不敢用在金库、保险箱上?能不能变成你的门锁?能不能获得金融级别的安全性,同时又有极高的通过率呢?”这些都是体现人脸识别算法技术壁垒的价值所在。
“我们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唐文斌认为。
创始人全是技术学霸,如何搭好班?
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创办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著名的“姚班”,9年前,印奇、唐文斌、杨沐三人联合创业。印奇在采访现场自我调侃,创业9年来,自己和唐文斌从“简单幼稚的程序员”,变成了“简单幼稚的程序员的管理者”。
实际上,过去两年,创投圈里离奇的“中国合伙人”散伙故事不绝于耳:比特大陆两位联合创始人昔日兄弟反目,上演内部夺权;李国庆俞渝夫妻档频频上演闹剧,家事变公事……也有一些早期的明星企业由于经营不当等各种原因而跌落神坛。
而印奇、唐文斌的组合,却从未传出团队配合出现龃龉,两人稳步将公司业务从早期的个人物联网拓展到城市物联网、工业制造等领域,从学生创业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具备冲击上市潜力的独角兽企业。
“商业天才搭配技术大拿,这似乎是不少创业公司的标配。旷视却不是这样。”旷视早期投资人、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说。
学霸创业如何走得更远?技术人才+商业人才+行业人才——印奇和唐文斌给出了他们的“答题卡”。
“核心问题其实不是早期创业的我们三人怎么配合,因为我们的背景很雷同,而是在于同样技术背景的我们发现,必须形成对行业的认知。”唐文斌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旷视核心管理决策层除了技术骨干,也有大量来自行业的顶尖人才。
印奇透露,根据旷视内部人员的统计,AI背景的人占40%,从行业来的人才40%,“这些行业来的人才对我们帮助非常非常大,有来自消费电子,有来自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这些人结合才能让我们在行业里深度落地。”
“我们三个人其实都是在公司不同的时期调整自己,怎么样能够适配公司最需要的那部分,做好最大的贡献。”唐文斌说。
最大竞争来自行业巨头而非AI公司
今年以来,在疫情刺激刚需等因素带动下,国内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了一边复工复产克服不利影响、一边努力拓展落地应用和造血能力的后疫情发展期。
针对当下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以及中小创业公司、传统行业巨头、AI垂直领域领先企业之间争夺项目的情况,印奇认为,目前行业竞争最混乱的领域当属城市物联网板块,但这种竞争并非旷视一家公司所面临,行业内“大家都很焦灼”。
目前旷视主营业务分为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板块。“在这三个场景,我们认为,最大的竞争和以后潜在的合作都来自于这个行业已有的巨头,而不是来自大家认为的AI公司。”印奇说。
去年10月,旷视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印奇对此首次回应称,实体清单是美国的出口限制清单,可能对中国大部分科技企业都有影响。对旷视来说影响相对有限,因为旷视brain 的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的。不过从供应链方面,一些芯片、模块需要做替代,短期内有影响,目前已经恢复。
5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公司?
“希望今年年底之后,媒体叫我们最硬的AI科技公司。”印奇透露,旷视下半年会推出一款特殊的手机传感器,机器人家族和新的视频结构化硬件也会亮相。
谈到未来五年后对旷视科技的期待,印奇坦言,旷视不会是一个像很多AI公司宣传的那样特别平台化的公司,而是会选择聚焦1到2个产业,逐步扩展,将单体行业先做大营收。事实上,平台化的公司如BAT等公司,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如电商、搜索,而旷视目前也明确了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产品方向。
他说,也许5年、10年后,物联网时代硬件的百亿量级市场里,会有大量合作伙伴进入并共同做大相关的硬件市场,但至少操作系统、核心软件、关键芯片等关键元器件,都会是旷视坚持自研的核心产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