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是八十年代中为数不多“不靠颜值靠演技”的女明星,一部《山道弯弯》不仅让人们记住了“金竹”,属于王雁的走红之路也就此打开。
在当红时期,王雁与普超英、梁玉瑾、于莉、左翎等一众美女,并称为珠影金花,她与丈夫共同创作的电影剧本,更是帮助梁玉瑾、于莉彻底走红。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亲手将两姐妹捧红后,红极一时的王雁却彻底销声匿迹,那当年在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时过境迁,已年过六十的王雁又过的怎样?
王雁是1957年生人,是一位壮族女孩,受到家乡民俗风情的影响,王雁从小就是能歌善舞,并且与其他同龄女孩一样,都十分向往登上舞台。
虽然王雁的五官长得非常端正,但是她的脸蛋儿却是肉嘟嘟的,所以整体看起来王雁是属于耐看的类型,并不会给人惊艳的感觉。
由于当时百姓的生活条件差,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因此王雁没有念过几年书,便早早的外出打工。
当时王雁与老乡们一起在镇上的工厂打工,虽然工作比较枯燥乏味,但正值风华正茂的王雁被调到了工厂的文艺部,这也让她的才艺得到了发展。
王雁在工厂待了近五年的时间,相比于身体上的劳累,对未来的迷茫反而使她更加煎熬,直到王雁23岁那年,她的人生才终于迎来了转机。
198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面向全国招募演员,当时在工厂里算是“小名人”的王雁,就被推荐了过去。
其实王雁并不是一个自信的女孩,她来面试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让王雁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破天富贵真的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王雁的长相虽然没有其他女孩惊艳,但身材和才艺却是不遑多让,因此她也是幸运的被选入了西安电影制品厂。
而且与王雁在同一年被选中的明星,还有李凤绪、杨亚洲、叶大鹰、赵敏杰、修萍等人。
在来到制片厂后,王雁与其他人一样,都是从头开始学表演,学习如何用动作、神情来刻画一个人物角色,没镜头时也要参加各种打光等杂活。
早年的工厂经历让王雁具备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具备对演技的敏锐嗅觉,用当时观众对王雁的评价就是:“王雁是为数不多不靠颜值靠演技的女明星”。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天资卓越的王雁,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演机会。
当时王雁被导演吴天明、滕文骥看中,于是便出演了电影《亲缘》,虽然她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配角,但是金子总会发光。
王雁凭借着恰到好处的演技,再配上她那朴实无华的长相,给观众留下了非常亲切的印象,这也使的王雁的第一部作品就获得了极高的观众缘。
在这之后,王雁的名气就与同一批成员拉开了差距,各种优质资源都争先恐后的向她涌来。
紧接着,王雁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代表作《山道弯弯》,这是由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改编而成的电影。
这个小说是在1981年发表到了《芙蓉》杂志上,并且一经发布就立刻引起了影视界的注目,不少电影厂都希望能与谭谈达成合作。
不过最终还是西安电影厂得到了翻拍电影的机会,而上海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则将这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
影片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村妇女“金竹”的生活遭遇进行描述,而王雁出演的正是该片的女主角“金竹”。
在剧中,王雁穿着朴素的衣服,真实的情感流露,不仅将农村妇女的纯洁心灵和崇高品德展现的淋漓尽致,还弘扬了社会正气和家庭美德。
《山道弯弯》所造成的影响也代表着王雁彻底打开了知名度。
1983年,王雁出演了电影《路》,她在此片中扮演的是女主人公“秋华”,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以秋华为首的一批待业青年,克服各种困难为祖国做贡献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体现了一群待业青年的创造性、自立自强的精神,还真切地刻画了新时期社会变革的一面。
最终电影《路》荣获了1984年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青年导演特别奖,作为其中的女主角,王雁也就此成为八十年代最闪耀的一颗明珠。
但恰巧此时电影行业以上影、北影为主的女演员们,兴起了出去热、经商热、改行热等现象,而珠影厂抓住时机,广泛吸纳人才,而这股潮流也被形容为“孔雀东南飞”。
行业内的波动也影响到了王雁,不过凭借着自身出众的演技,她受到了珠影厂的邀请,因此在1985年,王雁也成为了珠影厂的一员。
在来到珠影厂之后,王雁的戏路就变得更宽了,短短几年间她就拍出了很多优秀作品,比如《见习律师》、《拓荒者的足迹》、《童年的朋友》、《爬满青藤的木屋》等等。
但一些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自从王雁出演过《十九年华》之后,她就很少再露面了,甚至到了九十年代时,王雁就彻底销声匿迹了,那她到底去了哪?
其实王雁的销声匿迹,与她的丈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王雁的丈夫名叫陈立洲,他是英语教学“学院派”代表人物,也曾是北京海天教育集团考研高辅班的英语顾问,后来又成为新疆启明学校主管英语教学的副校长。
王雁与陈立洲是在1983年拍摄电影《路》时相识,陈立洲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自然要与女主角王雁走的近一些。
陈立洲非常有才华,电影《路》的编剧、执导都是他一个人完成,而从小没什么文化的王雁就非常崇拜才华横溢的陈立洲。
同样,陈立洲在见识到王雁的表演之后,也深深地被对方的演技所折服,因此两个人就慢慢地走到了一起,甚至结婚。
在结婚之后,王雁出演的几部电影中,经常能看到陈立洲的身影,只不过一个人荧幕上的明显,另一个是幕后工作者。
自1986年出演完《十九年华》后,王雁就开始与丈夫合做写剧本,经过两人一年的努力,他们写出了一个名为《寡妇村的节日》的电影文学剧本。
按照眼下的发展来看,王雁的追求不只局限于明星,她还想成为一名作者,这样勤奋上进的人,或许日后真的可以成为艺术家,但只可惜王雁错就错在了她“太较真”。
在早年间拍戏时,王雁就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有时拍一个镜头,就连导演都认为可以了,但王雁却会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而进行反复修改。
这种精神的确帮助王雁成为了“不靠颜值靠演技”的明星,同时也让她遇到了同样很较真的陈立洲。
1987年5月,珠影厂看中了王雁和陈立洲写的《寡妇村的节日》想要将其拍成电影,珠影厂给了王雁夫妇8000元的稿酬费,就相当于买下了版权,并且还任陈立洲为导演。
电影的取景地在福建泉州,刚开始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可在几个月之后,喜欢较真的陈立洲与剧组人员发生了矛盾,并一气之下离开了剧组。
导演离开之后电影的拍摄就陷入了停滞,但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珠影厂找来了另一位导演王进,继续拍摄电影,并且将名字改成了《寡妇村》。
《寡妇村》帮梁玉瑾拿到了最佳女主角,也帮于莉走红,可王雁夫妇认为,王进没有经过原作者的同意就对原著进行修改,是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于是便将珠影厂和王进告到了法院。
经过两次的官司,王雁夫妇最终还是以败诉收场,但从那之后,王雁与珠影厂的关系就陷入了僵持。
虽然王雁之后又拍摄了《神警奇偷》,但在这之后她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据说,王雁在不拍戏之后,开始从事服装设计、编剧、副导演等工作,像《短信一月通》、《月色撩人》、《龙城1937》等电影,幕后都曾出现过王雁的身影。
如今,王雁也早已不再年轻,外界对她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少,有人说如果王雁不那么较真的话,或许她也可以像斯琴高娃一样,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老艺术家。
但要是王雁真的失去了那份较真与执着,或许她就会没有自己的特点,她的演艺之路也更不出现让观众记忆深刻的高光。
虽然在回看王雁的前半生时,会让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至少她每一步都义无反顾地走在自己的选择中。
参考资料:
豆瓣:亲缘(豆瓣)
豆瓣:山道弯弯(豆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