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眼下,山东、河北等地小麦机收正酣。历时近半个月,夏粮主产省安徽小麦收割大幕落下,4290余万亩小麦收入仓中。
春争日,夏争时,抢收抢种曾一直是“三夏”的典型特征。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安徽小麦机收率达到98.5%。农民手持镰刀、弯腰割麦的场景已不多见。
今年,“三夏”有些不一般。“这是安徽近十年来麦收期间遇到的最不利天气。”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麦收以来,连续两场降雨扰乱了安徽的麦收进度。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人机协作“龙口夺粮”,有夜以继日赶工的机手和烘干员,有随叫随到的应急维修服务队,还有一群为跨区作业提供后勤保障的人……
汗水挥洒的这个“三夏”,也考验着粮食主产区全方位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
麦田无眠
6月2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油坊村,临近晚上九点,响了一天的收割机轰鸣声渐渐弱了下来。机手张永敬和孙子张世界准备收拾一下返回住地。
前一日,阜南县艳阳高照,大面积机收正式展开。临近傍晚,一份紧急气象预报让种植户们的心悬了起来:6月3日夜间至5日安徽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3日夜间雨量较大的地区包括阜南县。
抢收!
油坊村党支部*朱永福刚挂完村民打来的麦收“求援电话”,就找到张永敬,“老哥,这天阴得厉害,可能等不到明天就要下。俺们村还有十来户,大概三四十亩地。你看能不能今晚给收掉?”
一声应承,农机探灯再次亮起,老张爷孙俩驾驶着农机“加起了班”。
黑夜里,麦田里的一束束光线,是希望。
这其中的一束光,来自“90后”新机手董斐斐和妻子陈丽娟。
戴着丝巾,站在田头,烈日下,陈丽娟不时地用对讲机向收割机上的丈夫呼叫着。地头的井、田里的大块石头,都可能成为机收的“绊脚石”,坐在机子上的董斐斐一个看不见,就可能把割台碰坏了。刚下过雨的地潮湿松软,有时候还得把泥从机子里扒出来……这些对以前外出打工的夫妻俩来说,都是没接触过的。
去年8月,夫妻俩买了一台收割机。这是陈丽娟和丈夫第一次出来跨区作业,头一年,夫妻俩没跑远,只是从山东菏泽老家附近。
“说实话,确实苦。最晚干到了凌晨两点,有时候一天就睡三个小时,抢收时困得不行。”陈丽娟说,“但是看着这些站在田头的农户,年纪跟我们父亲甚至爷爷相仿,看到他们望着收割机收麦的眼神,就觉得也挺值的。”毕竟,从秋种到夏收,七八个月的付出,不能在这“临门一脚”让他们失掉了希望。
为了应对强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引进山东、江苏、河南及皖南地区机具,24小时不停机投入抢收。6月2日、3日投入收割机日均超过12万台,3日收获面积997万亩,创了历史新高。
家,在“平米”之间
“夫妻档”是不少跨区作业机手们的人员配置。在阜阳市颍上县江店孜镇,晚上九点,吴田昌和妻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来到镇上的小饭馆,准备吃点好的。一份酸菜鱼、一个素菜、两碗米饭,不到50元。这是他们这一天最大的生活支出。
“前些天下雨没活儿,我找了个河沟钓鱼,她支锅做饭。今天干了一天怪累的,就犒劳一下自己。”吴田昌伸了伸肩膀笑着说。
忙起来,机手们甚至顾不得吃上一口热饭,尤其是午饭。“早晨露水大、晚上看不清,中午正是出活的时候,哪舍得歇一个小时吃饭。”吴田昌说,中午趁着“放粮”的间隙简单吃上一口。
夜晚,田间收割的农机陆续回到了镇上。道路两侧停满了载着收割机的货车。吴田昌把驾驶座椅靠背取下放平,一张不到两平方米的“床”就搭好了。从重庆到湖北、从安徽到江苏,这“平米”之间,是他们的家。
趁着机手们陆续从田里返回镇上,江店孜镇农业服务站站长郝士龙“凑了堆儿”,和他们聊聊天。对吴田昌等一批机手来说,郝士龙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每年夏收期间,他都会住在服务站,晚上一起唠唠嗑。这些机手几乎每年都会过来,颍上县俨然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今天工作进度如何,缺活儿跟我说,我来调配。”在郝士龙的手机里,每天都在更新江店孜镇跨区作业机手信息登记表,哪里缺往哪儿调、哪台闲置调往哪儿。
这些年每到夏收秋收,粮食主产区的地方主管部门在服务和保障机手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洗浴间、热水、方便面供应到位,服务站也为机手们提供临时居住场所。
“农忙时,机手们睡在这‘平米’之间的‘家里’,我们也要在服务上做好保障。”郝士龙说,“平米”之外的服务,才能见政府治理的温度。关系熟了,机手才会每年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地方,把这里当成“故乡”,乡镇真到抢收时才不至于缺人。
对于吴田昌来说,他大多时候还是喜欢睡在自己的车里。以前主要担心挣的辛苦钱被偷了,现如今治安好了,支付方式也变成了扫码,小窝更多地承载了一份情感归属。
夜晚,记者在北上的高速公路上,时常能看见载着收割机的货车疾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有的夫妻干脆支起一口锅,炒起了菜。热腾腾的饭菜,为“迁徙”的他们留下生活的注脚。
当了9年跨区作业机手的倪泽宝告诉记者,买下一台收割机,就意味着他们跨区“迁徙”的开始。“一台收割机配上一辆运粮车不止25万元,如果只干一个地方,挣的钱还不够折旧费呢!”倪泽宝说。
这两年,机手的“圈子”也发生了一些改变:随着种粮大户越来越多,只有组成10到20台的农机编组,才能拿下大客户。除此之外,以往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忙夏收秋收两季,现如今耕种管收全链条托管,让本地的农机服务变得更丰富,有些机手渐渐脱离了跨区作业的队伍。
巴掌里摸出粮损
6月1日,阜南县阜濛农场地头。农机手王广坐在驾驶室严阵以待,放下割台、半关风机……只听见“开始”的口令响起,他和同行的9台收割机一起,伴着轰鸣声向麦浪开去,一颗颗金黄的麦粒“收入囊中”。
这是日前在安徽省举行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阜阳市阜南赛区的场景。王广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损失率仅0.33%。
减损也是增收。对于种植户来说,这笔账他们粗略计算过:一亩地按亩产1000斤算,机收减损1%,亩均增收10斤。如果种植10亩地,就多打100斤粮。按照每斤小麦1.3元出售,能多卖130元。
对于机手而言,损失大与小,与他们能不能接到更多订单也有关系。倪泽宝向记者伸出一只手,做了个形象的比画,“农村有个土办法,一巴掌盖在田里,不超过两三粒籽粒,就算过关了”。
跑得快能收更多粮;跑得稳当,有效亩产更有保障。倪泽宝向记者说着他的经验:早上露水大,收麦时车子放慢、滚筒转速调高;中午小麦干,调小风机风量,避免麦麸卷着籽粒跑了;麦子稠了,也不能跑快……
在跨区作业机手们的感受里,这些年机收好干了,也不好干了。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的面积多了,田块大了,农机在田里能跑得开了,但农户对于质量的要求也“严苛”了。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提高粮食使用效率明确了工作方向。节粮减损就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倪泽宝说,当地农机服务中心一年给他们培训两次,让一些新入行的“农机小白”和农机“老把式”们在机收上更科学。
5月26日至30日,安徽多地出现连续阴雨天气,6月3日至5日再次出现强降水天气。一些抢收的新麦水分高,晾晒、烘干成了减损的必备环节。
在颍上县东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7组烘干机24小时开机。烘干员郑多保又是一夜无眠。“三夏”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他打趣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这边,他将传送带对准出粮口,准备输出烘干到标准水分的新麦;另一边,又忙着将潮麦倒入烘干机组。郑多保说,今年前期,有的小麦每斤含水量能达到26%,不及时烘就可能霉变,好粮也可能变“坏粮”。
在一些流转了成百上千亩的大户看来,烘干最经济的办法还是靠“太阳晒”。赶着晴天,把水分控干,收割时多上几台农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抢收。但在基层走访时,记者也注意到,如果预约的农机未能及时赶到,一旦遇上阴晴不定的天气,这项最经济的办法,也可能成了一种冒险。
为了粮食归仓
临近晌午,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贵勤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洪杰和同伴驾驶着一辆面包车,向镇上的韩老庄村驶去。面包车的引擎盖上贴着一行字——“谯城区午收农机抢修队”,让村里焦急等待收麦的农户安心不少。
大约一个半小时,“怠工”的收割机再次行驶在农田中。刘洪杰又接起了另一个咨询电话。这样的电话,刘洪杰近期一天能接上百个。
“三夏”时节,也是农机维修队最忙的时候,而且比机手们更要能熬夜。为了不耽误白天干活,一些机手会在晚上十点钟前后把农机开来。漆黑的夜,刘洪杰的维修大院里,棚内顶部两盏大灯通明。
谯城区每个乡镇成立了一支农机维修队,依托当地农机合作社实行划片包干。有的可以电话远程指导,有的是机手骑上老乡的电瓶车上门配件,有的则需要抢修队到田维修。刘洪杰说,正常一台收割机一小时能收七八亩地,他们这支队伍就是为在前线高强度作战的机收队伍做好保障。
让机收无后顾之忧,让粮食尽快归仓。除了农机抢收队,一些高速公路下口、国省干道交界口,还有一群人也在忙碌着。
“你好,我们为你登记下跨区作业证信息,如果有些乡镇机手不足,我们会及时跟你取得联系。”在颍上县颍上北高速公路出口,当地农业农村局农机监理站的王雨正在向机手讲述他们的服务,并送上毛巾、肥皂、防暑降温药等物品。
从2010年至今,颍上县跨区作业服务站已经设了13年。王雨说,有些机手已经是老熟人了。
“来了啊!”“对,来了!”简短的问候,是又一年的如期赴约。
今年夏收期间,安徽在205个主要路口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发放了约8000本《跨区作业信息手册》。这份指南里,列出了各地小麦预计成熟时间、农机维修网点联系方式等,为跨区收麦做好后勤保障。
麦收期间,阜南县许堂乡刘岗村党总支*张振峰嗓子已经沙哑。“你说四亩一,他说四亩九,我建议就按四亩半算吧,后面还好多家等着呢。”在田头,张振峰随时准备处理机收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在家里,张振峰的妻子张贵兰也没有闲着,机手们的一日三餐,她负责保障供应。临近中午,陈丽娟和董斐斐在地头吃上了张贵兰送来的午饭,红烧肉、豆角、咸鸭蛋,一份份家常菜,吃出了对异乡人的关心。“我们以前也有收割机,非常能理解他们在外面机收的不容易。”张贵兰说。
6月3日下午,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多。随着张振峰家的40多亩小麦收完,刘岗村今年的夏收全部结束。傍晚,大雨如期而至,新麦已经归仓。(记者 水金辰 金剑 黄博涵 徐欣涛 赵金正)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