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伟大哲学著作,其中第一章至第八十一章都包含了深刻的道德和哲学思想,几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悟。以下是我从中领悟到的一些精华内容: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宇宙都是由道这个始原无物而来,这个道是超越任何形式、任何属性的绝对存在,是永恒不变的。真正看到了道,才能看出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摆脱烦恼迷惑。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无法用言语、名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来道尽,要真正理解道,得用心感悟,不能用脑力推敲。
3. 无病之症,谓之良医。感性的洞见、理性的见解都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些问题未曾到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生命美好的精髓在于它的自然、它的纯粹。*的满足和财富的堆积并不能真正地带给生命质感上的充实。在践行中充分理解生命的精髓,那就会变得从内心得到真正安定和宁静。
5. 处大事必小谨,处小事必大谨。处事应当从根本上开始,也就是从具体的小事情开始培养自己。把小事情做好,才会有更好的做大事情的能力。
6. 故大冲者,必有所求;必有所惧。滔滔巨浪壮阔,它的“追求”和“畏惧”都显得悄然而微。大的事业需要有相对而言的宽广视野,具备清醒的认识和应对变化的技巧。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治国、行事从来是淡泊名利,不炫耀才华、不追求物欲,从而令人民安和永续。不暴露自己的弱点、忍受自己的不足,从中寻找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8.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是宇宙无法言说的本源,因为它的存在,所以有德性、物质、影响力等。在了解道的同时,应该培养自己的德性和影响力。学会与所爱之人、事物相处。
《道德经》中的道,是混成的,不是肉眼所见的某个单一状态,是无数种状态的叠加,五官对此望尘莫及,在量子力学提出叠加态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最精妙的话: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祖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都可视为证悟者观妙之法。
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入定能观真谛,出定能观俗谛。真谛和俗谛是二态,真谛是妙,俗谛是徼。
入定中观到无形无边际,出定中观到有形有边际。
老子所观的成像就是叠加态,与量子力学所观很近似,这是混成的宇宙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