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禅:掌握两大法门,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修行

庄子禅:掌握两大法门,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修行

首页角色扮演梦幻神境更新时间:2024-07-03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很多人对修行有热情,对觉悟有渴望,却常常感觉为尘世所困,即使知道世间即道场,也总脱不开抽不出时间、时间不够用、静不下来等感慨。生活到底是不是修行?当然是,无论在事理的洞明还是心性的磨砺上,生活的阅历都大有裨益,这每个人都知道。但总归这是被动的,我们需要承认,我们在心底里实际是将生活与修行划了一道分界线的,我们认为的生活即修行,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不得已之下的自我安慰。

生活与修行到底能不能真正融合在一起?生活中究竟有没有与真正的修行功效一样的法门?答案是肯定的。庄子指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条路,这样两个法门。这条路,完完全全就在实际生活中;这两个法门,真真实实就是修道。

看透身边因果,就是悟道

第一个法门,在上篇《庄子禅:所谓觉悟,就是清醒地做梦》的结尾,已经简单带了一下,便是“观如梦”三个字。而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对庄子第一名篇《齐物论》的结构和主旨,曾这样概括:

要悟本来真宰,须是忘我,然忘我工夫,先观人世如梦,是非之辩,如梦中事,正是非者,如梦中占梦之人,若以梦观人世,则人我之见亦自解矣。虽解人我而未能忘言,若观音声如响,则言语相空,如此则言自忘矣。言虽忘而未能忘我,则观自己如影外之影,观血肉之躯如蛇蚹蜩翼,此则顿忘我相,不必似前分析也。

也就是说,庄子的境界归根结底是“忘我”二字,《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齐物论》开篇所谓“吾丧我”。这背后告诉我们,我执是一切虚妄的根源,因为有我执在,所以有了以言行为载体的造作,因为众生造作的共业,而有了人间。《唯识述记》所以说:“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如何抵达无我呢?先观人世如梦,再观言行如幻,最后观寄身于这一切的“我”,从身到心也是空幻。这是从大处到微处、从明白处到隐秘处的层层深入,最终解脱掉施加于人的一切困缚,而成忘我之境、见真我之性。

只是这“观”的下手处是什么?《齐物论》全篇反复在说的,就是万事万物在因缘中相互依附一体这个事实;《逍遥游》和《齐物论》都提到“有待”,就是有所对待和依附;答案也正在这里面,说白了就是“因果”。要下手的就是观一切都是因果之网中的聚散假合,根本没有什么真实存在,所以说都是梦。庄子这里的用意,可以说与《金刚经》主旨的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脉相承,很少有人注意,“如是观”三个字正是大法门。佛教教义的最高概括是“缘起性空”,只有契入缘起,才能进入性空,这便是其中的道理。道家的齐物论和佛家的缘起论,本是一论。

庄子这里为我们指出的是因果的根本性,并明白告诉我们,看清、看破这个因果,就是实在的入道之路。而因果又哪里不在呢?人世间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我们都没用心,都不曾有意地去观察和参究自己看到、听到和遇到的因果,于是一再地错过悟道的机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为更加真切,体悟起来也更为得力,本是最好的下手处。可惜人们的眼睛都盯在所谓高大和光辉的事情上,以为那才是道,道却只是平常而已,《心经》所谓“颠倒梦想”。

《知北游》里南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答无所不在,具体再问,就从蝼蚁、杂草、瓦壁一路举例到了屎尿,南郭子终于无语。而芸芸众生,又哪个不是南郭子呢。所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寻不到道,而是不识得道,下手的关键不是找到,而是识得。要识得道,则要从识得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开始。总之,从身边的因果悟道,才是最真实的悟道之法;生活中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入道资粮。

人世间从来不缺乏变化,所有变化的底下其实都是因缘聚散。人的一言一行,无论真实虚伪,都是从所处的境遇而发出,都伴着相应的目的,并随其变化而有千般变化,这同样是因缘聚散。人的一切念头皆因外境而起,不论是过去的记忆、当下的发生还是对未来的希冀与恐惧,没有这些就没有这些念头,这还是因缘所起。而你有没有从这些地方真正去观察体会过?这却正是观世间如梦、观造作如幻、观自我如影的方法,憨山大师的话看似高大上,其实只是这般平常罢了。

在这样的观察参究中,我们就是在往万法归一的那个实相逼近。在对因果聚散的一再体会中,我们得到的就是空性的熏养。迷,便是被因果推着走;悟,只是自觉跟着因果走;因果,却只在事上。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兔角,便是子虚乌有。

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修道

我曾在我的社群“大阴阳社”,说过两句话:“任何技艺到达极致,都是通往道境的。”“人是通过精通一件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意。庄子的另一个法门,则就在这上面。

庄子《养生主》中家喻户晓的“庖丁解牛”寓言,就是对这一法门的演说。庖丁宰牛的水平到了合于音律、如同舞蹈的境界,面对文惠君如何能够做到如此的询问,庖丁的回答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因为追求的是道,所以体现在了技艺水平上。反过来其实也可以说,技艺水平到了极致,就能领悟道。总之,道与术是不分的,悟了道可神乎其技,能够神乎其技也可悟道。由道入技或许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胜任,由技入道却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做的。

武侠小说里,扫地僧、张三丰等大宗师级的绝顶高手,都是武功修为和心性修为同步登峰造极。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大家金圣叹曾说文章有三种境界:心至手也至是圣境,心不至手却至是神境,心不至手也不至是化境,这化境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道境。除了庖丁解牛,《庄子》中还有挥动大斧顺手劈下可以劈掉人鼻子上的泥点、鼻子却丝毫无损的石匠。除了庄子,欧阳修《卖油翁》里还有可以将油从铜钱孔里倒进葫芦而钱口不湿的老者……这些人这些事,就是证明之所在。

推而广之,不论你做的是什么事业,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只要能做到极致,那时你体悟到的必是大道,你所进入的必是道境。那么说到修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尘世中的众生呢。说到入世出世,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它们的不二呢。

这些故事的寓意,一般认为是熟能生巧,当然不错。只是这熟是怎么来的?把握住了这点,才能真正找到进入的那扇门。对此,庄子借庖丁之口也已经明白说了,这是一切技艺要想抵达极致之境所必须遵循的路径。

庖丁说,他最开始宰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见到的只是全牛。这就像我们最开始做一件事或从事某一行业,眼前就只有这件事矗立在眼前,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的办法便是先对整个事情做一个了解、有一个印象,先消除那种陌生感。这是一个窍门,人们对一件事或一个领域望而生畏,往往是因为陌生,不知道是人之恐惧的深层来源,就像对鬼魅的感觉一样。比如读《易经》,很多人读不了是因为其中太多生涩的名词,道理太复杂,一读就卡住了,因而觉得高深莫测。这时就可以先读些别人写易经的通俗文章和书籍,先对这部书有个整体的了解,先建立一种熟悉感,接下来的深入就会容易很多。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不再看到全牛了。看见的是什么呢?牛的各个部位和筋骨分布。这便是我们做事的深入阶段,主要任务是准确、清楚、熟练地把握好每一个具体之处,再把握住其中的脉络和规律。庖丁所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说的就是这点。深入和细致是这一阶段的关键和重点,抵达这一阶段庖丁用了三年,抵达最后的化境庖丁用了“十九年矣”,这又明白告诉我们: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是要下大工夫的,这一阶段的任务决定了这一切,没什么捷径可走,再有天赋也不行。

最后是什么阶段呢,“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已经能不用眼睛看而只用神把握,就能丝毫不差。这就像我们在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环境,闭着眼睛也能走到想去的地方;就像我们用电脑,眼睛不用看键盘也不会打错字。这是与物合一、通于变化的境地,王阳明“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它的达成,就是来自以上对整体和细节的同时精透和融贯一体,整体和细节,是一切事情最大的两个关键。更深层的启示则是,只有通透到知觉感官停止了,才能升起神的无穷妙用,抵达“以无厚入有间”的游刃有余之境,这便是觉的真谛。

这个三部曲,让人想到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参禅三境界说,可以说完全一致。我们由此也能明白,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与最后的差别在哪里,便是在自己之外,还是在自己之内。

不仅如此,庖丁解牛的境界之路里,还有着贯通的两大要点。一是必须要匹配相应的方向和目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方向和目标便是道,要向着道去,不要跟这个比那个比,就算暂时不知道道是什么也没关系,并不妨碍。否则道不可得,事情也很难做到极致,最容易落入心性不定、好走偏锋的投机取巧之中,累积不起实际的工夫,树立不起贯通的见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在各行各业登峰造极的人,思维往往都上升到了哲学层次。

二是要专注,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大要点。所以庖丁最后说,虽然我宰牛到了这样的境界,遇到筋骨盘结的地方,仍然“见其难为”,要小心谨慎地下手,眼神高度专注,下刀缓慢精微。庄子这里告诉我们的就是专注的必要性——不专注便是心不静,心不静便难以察觉和处理精微处,道境则正是从精微处起,不能入精微便不可能抵达那个牛解体倒地后还不知道怎么死的、宰牛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的极高明地步。

这种高明地步,让人想到李白《侠客行》里的“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样的人,我们称为高人。

说到修行,最讲修行的是佛家。佛家八万四千法门,不过因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立,归结起来则不过止、观两种。观的真谛是如实观察觉知一切以了明实相,止的真谛是制心一处使万念俱息以进入静境,一个生智慧,一个养定力。庄子指给我们的两个法门,则正一个是观、一个是止。

结合现实,我们就可以说:身边的因果看透了,就能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生活的智慧。手上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则内心自能安稳、生存自能安顿,这就是人生的定力。纵然不能得道成佛,如此也已足矣。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