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牡丹沟

骊山牡丹沟

首页角色扮演梦幻诸石GM版更新时间:2024-04-27

骊山,因其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秀岭又因其分列老虎沟东西,故有东秀岭西秀岭之分。东秀岭上林木森森,只建有一庙一亭,庙曰石瓮寺,亭叫骊驹亭西秀岭上人文古迹到处都是,顶置烽火台,第二峰修老母宫朝元阁、第三峰初唐原修有老君殿2003年被搬迁至第二峰,下有捉蒋亭后改为兵谏亭,北麓是华清池

骊山老母宫山门前

每当金乌西巡迫昆仑,骊山便被笼罩在煌煌霞光之中,风景分外绚丽,是古长安八景之一骊山晚照胜景时刻。

我离开老母宫往朝元阁旧址方向走去。

牡丹沟里观骊山晚照

在朝元阁旧址西侧的一片平地上,有一长300厘米、宽92厘米、高56厘米的大石槽,自古称之饮鹿槽,相传为唐时骊山苑饲养的驯鹿饮水的地方。老子的坐骑是长生鹿,按此说法,此石槽或为当年老君饮鹿之石槽,或为后人附会传说所造。唐代诗人郑嵎所作的一首七言诗《津阳门诗》里有“朝元阁成老君见……饮鹿泉边春露晞……长生鹿瘦铜牌垂”句。

牡丹沟里汩汩美泉

饮鹿槽向西,也就是西秀岭西麓有一条深沟大壑,当地人叫它牡丹沟,也叫牡丹坡。沟中有山泉冒出,名曰美泉。据说,用这股美泉浇灌的牡丹,花色特别娇艳。据《花经》记载:“种花万本,色样各殊。”武则天称帝迁都洛阳后,就命花匠把这里的牡丹移栽到洛阳,才有后世洛阳牡丹誉全球场面。唐玄宗喜欢牡丹,他曾在牡丹沟开辟牡丹园,由当时精通园艺的花师宋单父培植。

牡丹沟里汩汩美泉映余晖壮景

今之沟里除了荒草,满目尽是石榴树,未见一株牡丹,可能与我来的隆冬时节有关吧。穿行在牡丹沟里石榴园石榴树下的山间小道上,小道旁草窠里便现一股山泉汩汩冒出,莫非此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泉吧?

牡丹沟口余堡村南村口

沿土山道一路蜿蜒而下,很快就来到牡丹沟沟口的余堡村南头,村口这株虬枝飞舞、揽云拨日、形态浑圆的古国槐甚是壮观。

牡丹沟口余堡村北村口

粉墙黛瓦,构造各异的余堡民居里,占天时、地利优势,顺应人和需求,多有民宿遍布其间。

村里的两只小阿黄一路间吠着“护送”我这位不速之客出了村。我来到牡丹路上,继续往山外遛达着。

牡丹路北口石牌坊南侧

在牡丹路上与华清路三岔路口处,修有一座石牌坊,单间两柱三滴水构造,雄浑中不失灵动感。

但见厚实的门柱上阴刻有一副对联,上联书:辞归常怀甘醇味;下联写:登临复萌诗书情;门楣的二重檐中间镶嵌一横卧石碑,上阴刻:骊山,落款是颜真卿。诸石刻字皆为墨绿色勾勒,应是对映秀岭之意景吧。

牡丹路北口石牌坊北侧

迈出“骊山”石牌坊大门,回首复观之,门楣镶嵌碑刻依旧,只是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换了内容,上联改书:圣娲延龙脉雄风盈寰宇;下联改写:秀岭舒画屏温汤傲神州

唐昭应城西城墙遗址

唐昭应城,据历史记载,唐天宝二年(743),唐玄宗在骊山华清宫“游幸近旬”,乃置会昌县于骊山下,它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坐南朝北,为土筑城墙,北面汤汤渭水,南依巍巍骊山,东凭临河拒险,西濒潼河望长安,一山为靠三水锁钥,独秀关中。后以太宗昭陵数有征应事,宰臣称贺。至天宝七年(748)十二月,“会昌”改为“昭应”

唐昭应城城墙遗址刻碑

2012年,大唐华清城项目正式启动后,在工程建设中,昭应城南门遗址和古城墙遗址才得以重见天日。

经考古人员挖掘,在昭应城南门遗址东西两侧,又发现了当年所夯土修筑的几段古城墙,东西长约843米,南北宽约232米。宽阔的城墙根基,印证了开元盛世史实。此城墙历经宋、元、明、清末均有修补或增筑。史载,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昭应”改为“临潼”

《长恨歌》群雕,李杨中间烽火台

华清池,因唐元和元年(806),白居易盩厔县(今陕西省周至县)任县尉,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修建在黑水峪峪口高地上的仙游寺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后,而闻名于世。

它是在历代修建的骊山温泉宫的基础上逐步改、扩建而成的。唐玄宗极为迷恋骊山温泉,在位44年,几乎岁岁巡幸于此,竟达41次之多。

华清池园内有一座建造于清朝末年的砖木结构的厅房,它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故名五间厅。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均下榻五间厅,当时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就肇始于此。

《长恨歌》群雕,李杨中间老母宫

从二者地理位置看,昭应城的创建与华清宫的存在密不可分。因为,华清宫属唐代离宫,每岁临九月至次年阳春三月,唐玄宗几乎都要离开京都长安来此长住,待春暖花开后才返回都城长安。在古代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时候,文武百官自然要紧紧跟随皇帝左右处理朝政,便汇集于此办公居住。因时之需,昭应城应运而生。恰好为后世保存下了“山、宫、城”三位一体的人文遗址。

《长恨歌》群雕,李杨翩跹霓虹里

唐朝诗人卢象诗作:

驾幸温泉

传闻圣主幸新丰,清跸鸣銮出禁中。

细草终朝随步辇,垂杨几处绕行宫。

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

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诗中所写,便是真实写照了当时由于唐玄宗驾幸骊山温泉,从而引起国家政治中心随之东移的现象。城墙遗址前三座相互勾连石碑线刻,也是再现了史书中描写地唐昭应城“商贾繁会,里闾阗咽”的繁荣景象。

《长恨歌》群雕下,游人如鲫往观《长恨歌》表演

今天傍晚时分,我在隆冬时节暮色寒风中,抬望眼天空格外地蔚蓝,天上没有一丝的云彩。独自站在《长恨歌》群雕东边,望西都,晚霞排空染红了天边;意踌躇,位卑不敢忘忧国。遂略舒胸臆,缀文以记:

《长恨歌》群雕前遐想

李唐寻祖老君殿,广植牡丹潼河川。

开元盛世滋恶果,渔阳鼙鼓犯长安;

六军不发马嵬驿,婉转蛾眉死马前。

比翼连理皆梦幻,惟留后世警策篇。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