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岩画上的石器渔猎生活,令人向往,期待写成蛮荒流玄幻小说

智人岩画上的石器渔猎生活,令人向往,期待写成蛮荒流玄幻小说

首页角色扮演蛮荒醉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1
导语:智人取代野人,并不是由于语言或石器技术

如果在几天前,别人问我:我们智人,跟以前各种裸猿人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还真答不上来。我以前想,智人只不过是几百万年来的裸猿中的一种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是因为比较晚,从非洲走出来,再加上些许的运气,就替代了、覆盖了之前的裸猿人种吧。

新款裸猿智人取代旧款裸猿野人

因为我们智人这种新款裸猿,跟以前的各种旧款裸猿比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呀。智人会说话,尼安德特野人,应该也会,因为他们也是组队刷副本,狩猎猛犸象。没有语言交流的话,怎么能协作起来呢?

猛犸象狩猎场面

甚至我发现,我们智人,从上一辈野人那边,还学习了不少石器技术呢。比我我们智人采用的奥瑞纳石器,明显是从尼安德特野人的莫斯特石器,继承过来的石器技术。只是被智人改造之后,更方便狩猎猛犸象而已。

不过,最近的研究告诉我,智人确实有1项与众不同的能耐,跟以前百十万年的裸猿,拉开了距离。那就是,只有智人,会画岩画。这是多么惊奇的发现。尼安德特野人的脑容量1800毫升,甚至比现代智人1400毫升还要大,但却不会画岩画。

智人岩画作品赏析

脑容量并不决定智力,而是脑细胞的分工排布

要知道,脑容量并不决定智力的高低。大象的脑容量4000克,是智人1300克的3倍多,却并没有产生高级智慧。3万年来,我们智人的脑容量,从1500毫升浓缩到1390毫升,但是,智力却反而提升了。

人脑结构排布彩图

水豚的脑容量,是老鼠的190倍。老鼠的脑细胞,却是水豚的22倍。可见,脑细胞的组织形式越模块、越分工,就越能浓缩精炼。因为老鼠的脑细胞有分工,部分长线神经元,专门用来联络。部分断线神经元,有自己的专门区域和功能。

非洲大象拥有2570亿个脑细胞,智人只有860个脑细胞,智慧却是反过来的。不过,人类的多数脑细胞,集中在思维的皮层,所以更加智慧。智人的大脑皮层,排布更加精密。而尼安德特野人的大脑,就像个爆米花,没有达到精密的排布。

南亚印度岩画风格

智能可能同时进化出了美术、音乐审美

只有智人会画岩画,到底是因为智人的大脑,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改良?我们的脑科学家,暂时不得而知。不过,从考古材料看,我们总结发现,岩画截止到7-5万年前,也就是智人诞生的年代,并且开始从非洲,迁徙到全地球的年代。

智人岩画出现轮子

之前的能人裸猿、直立猿人、尼安德特野人、丹尼索瓦野人,至今没有发现他们的岩画作品。只要发现岩画,必定是我们智人这个物种的文艺作品。这可真是对我震惊比较大的结论,没有想到,智人跟野人的区别,竟然会是岩画。

不过,岩画只是表象,岩画背后体现的,是智人在脑回路方面的进化,比如造型艺术方面。至于野人能不能欣赏音乐,我就不知道了。想当然,野人既然需要用语言来协作狩猎,那么,应该也能欣赏音乐吧?毕竟,语言也有韵律属性。

德国霍勒费尔骨笛

德国霍勒费尔地区,考古发现了1个骨笛,距今3.5万年,属于奥瑞纳文化,人种乃是I血统的克罗马农智人。不过,也有尼安德特野人掺杂的可能性。毕竟在3.5万年,野人还没有彻底消亡。至于岩画里面,很多吹奏场景,所以不用怀疑,远古智人可能能欣赏音乐,而且还会跳舞配合音乐,就行我们现代智人一样。

我突然能理解,3000年前的周公姬旦,为什么非要「制礼作乐」,打造「礼乐制度」,因为礼仪可以区别尊卑、音乐可以与民同乐。如果不是智人组成的社会,而是野人组成的渔猎团队,可能就用不上唱歌跳舞了吧?

只要有智人的地方,就有岩画讲述远古传说

3000年以内的人类故事,有文字记载下来,比如纪实文学《史记》、虚构话本《天方夜谭》;5000年以内的人类往事,有神话传颂下来,比如婆罗门口述的理论典章《吠陀》、德鲁伊口述的祖先史诗《凯尔特神话》……

而10万年之内的智人事件,就只有考古学、分子人类学,可以还原些许蛛丝马迹啦。另外,就是智人本身,在几万年的石器时代、渔猎时代、冰河世纪、蛮荒时代,不经意间,流传下来的岩画,可以让我们现代人,直接感性的领略当时的生活场景。

新石器时代,智人生活场景

大约100万年前,部分猿猴脱毛,形成裸猿,也就是最早的人类,跟现代智人比起来,只能叫野人吧,裸猿有各种款式,比如匠人、能人、直立猿人、尼安德特野人、丹尼索瓦野人。大约10万年前,部分裸猿再次进化,再次从非洲出发,排挤旧款裸猿,打鱼打猎为生。

我这几天,浏览了全地球2000多幅岩画之后,感觉到,我们现代人的视野,实在是太狭窄了,就知道在近几千年的西游记、指环王里面打转转,却把几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当作空气而忽略了。从岩画看,石器时代的智人生活,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古装剧、电影、动漫逊色,而是相当精彩。

智人射手,猛犸象、剑齿虎

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并不枯燥,相当丰富

在北俱芦洲/外蒙古/鲜卑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男子组团刷副本,狩猎猛犸象。女子在家带娃,顺便挖草根、烤肉吃。由于狩猎比较危险,几乎每天都有男子减员。所以,孩子不得不跟妈妈姓,因为爸爸能不能活着回家,还是大问号呢。这就是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

正所谓,铁打的爸爸、流水的妈妈。在智人时代早期,是部落群婚制,也就是女子交换、男子保留在自家的部落地盘里。这就是为什么,父系血统有区域性,母系血统边界模糊。在智人时代晚期,是部落对婚制。男女开始配对,而不是以前那样的共用,说明到了石器时代后期,智人的狩猎能力提高了,伤亡没有以前惨重。

男子敲晕女子拖回家

在东海龙宫,朝鲜族O2b血统,竟然划着独木舟,去围捕座头鲸,就像韩国蔚山邦达岩画,所刻画的那样。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而在那个年代,却可以完成。朝鲜族在日本海,划着独木舟,先用木石箭头,扎进鲸鱼体内,然后,多条独木舟围着鲸鱼,等待鲸鱼放弃挣扎,就拖回岸边,享用鲸鱼的肉和脂肪。

智人打鱼,兽皮裙子

在10-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萨满巫师,很吃香,不用干重活,只要晚上围着篝火,讲一讲古老传说,就能赢得部落的尊重、连胜的喝彩。不过,萨满也不好当,据凯撒说,凯尔特族的德鲁伊,要连续北宋20年,才能把祖先的神话故事,全部记忆在脑海里。

结语:向往石器时代5万年的蛮荒生活,期待玄幻小说

智人的石器时代,大约从6万年前走出非洲,到1万年前农耕革命开启,整整持续了5万年。那时候的衣服,很性感、很朴素,扒了裤子就上炕;那时候的婚恋,很直白、很简练,棒子敲晕拖回家;那时候的饮食,很环保、很生态,柴火烤烤直接吃;那时候的外交很淳朴,除了通婚、就是械斗~

布须曼族蛮荒生活

谁要是,能把5万年间、石器时代的智人生活,还原出来,写成蛮荒流玄幻小说,可能就爆红啦。不过,在时间段的选择上,还是2万年前,冰河世纪顶峰,比较好,群婚制向对婚制转化,渔猎生活里面,又萌生了刀耕火种的农业劳作,生活更加丰富多姿。

不过,真要写蛮荒流小说,我还是希望,稍微改动一下石器时代的设定,不要真的那么简陋,可以把简单的陶器、纺织、车轮、坐骑、黑曜石乃至于金属箭簇之类的,强行增添进去,免得生活过于单调。并且,也可以把少数地区,设置成农耕时代的富庶之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