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被俘英记者拒绝“东京玫瑰”招揽,战后亲手拆毁战俘营禁闭室

二战被俘英记者拒绝“东京玫瑰”招揽,战后亲手拆毁战俘营禁闭室

首页角色扮演末世之重燃战火更新时间:2024-07-28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水手

二战期间,日军为开展舆论战和心理战,专门网罗一些女播音员对前线盟军进行英语广播,这些人被美军称为“东京玫瑰”,曾名噪一时。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曾作为战俘被押往日本,日军企图拉拢他为“东京玫瑰”服务,甚至直接参与播音,但他断然拒绝了。

义无反顾参加守港战斗

贝特兰出生于新西兰,是杰出的英国记者和作家,他与白求恩、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艾黎等一起,成为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著名国际友人。

抗战开始以后,他是第一位踏上解放区土地的英国记者,他以极大的热情采访*,报道敌后抗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参加了设在香港的“保卫中国同盟”,协助宋庆龄救助抗战中的伤员和孤儿。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起了对香港的进攻,“保卫中国同盟”处境危险,贝特兰力劝宋庆龄离开香港,到缅甸或印度重新开展工作,他自己却决定留下,参加守港战斗。

战争爆发时,英国在香港的防御力量极其微弱,守港战斗打响后,港英当局试图保住香港,号召所有驻港人员拿起武器,参加守港战斗。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的驻港人员积极响应,纷纷被编入英军战斗部队。

贝特兰虽是一名记者,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促使他拿起武器,与敌战斗。他挤进长长的报名队伍,参加了英军,被编入第二炮兵连,当了一名轻机枪手。在守港战斗中,贝特兰在赤柱阻击日军的进攻。他扛着一挺机关枪,不分昼夜地与敌激战,击毙了多名日军。

然而,港英当局在抵抗了18天后宣布投降,包括英国、印度、加拿大等国在内的陆海空军官兵10000余人沦为日军俘虏,贝特兰也在其中。

贝特兰所著《中国的新生》。

被押往日本做苦役

香港陷落后,日军将大批俘虏关押在各个临时战俘营。贝特兰所在的深水埗战俘营位于九龙丘陵和港湾之间,原是英军的一个兵营,经过战火,这里破败不堪,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由于房子低矮,人员太多,战俘只能睡在拥挤的大通铺上。食物非常糟糕,只有少量发霉的米和几近腐烂的蔬菜。

日军强迫战俘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清理被炸坏的公路和扩建启德机场,还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修建油料和弹药仓库,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子不长,脚气、败血症、黄疸病、白喉等疾病就在战俘营中蔓延开来。特别是白喉的传播,夺走了许多战俘的生命。

在恶劣的环境中,贝特兰艰难地坚持着。从1942年夏天开始,日军将香港战俘分批运回日本国内做苦役,以弥补劳力的不足。贝特兰和其他500余战俘一同被押往日本。

1943年12月,他们从香港启程,穿过台湾海峡,沿中国海岸向北行驶。一路上历尽风浪,他们乘坐的“东山丸”号运输船几次差点被掀翻。在途中,战俘们曾经密谋过一场暴动,贝特兰也参与其中,但由于日军戒备森严而未获成功。

拒绝“东京玫瑰”

到达日本的战俘,被分散关押于多个战俘营,贝特兰要去的是位于东京湾一个人工小岛上的大森战俘营。

该战俘营的管理者在贝特兰到达之前,就对他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们认为,贝特兰是著名记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能说服他为日本工作,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时,日本专门设立了一个对外宣传机构,叫“东京文化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盟军开展舆论战和心理战,既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又瓦解盟军的斗志。

贝特兰也被叫到大森战俘营总部接受询问。战后,贝特兰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他跟一个日军警卫来到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办公室的桌前坐着两个来自日本陆军新闻局的军官。

“请坐。”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光头的日本军官说道,“贝特兰先生,我们是同行,我以前是《朝日新闻》驻美国的特派记者,也曾到过英国,早就听说了你的大名。”他试图通过叙旧拉近与贝特兰的心理距离。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在两年的时间里,美国人推进了不到200英里,试想,他们要推进到日本,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能够迅速缔结和平,通过谈判解决战争,不是要比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大家更好吗?在报纸上,或者通过东京电台来表达这样的观点,可以拯救同盟国人的生命和日本人的生命。我们日本政府是乐于做这样的宣传的。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在舒适的环境里作这样的宣传,不比在战俘营里更好吗?”

随后,他交待了贝特兰在这里将要做的工作:给日本报刊写文章和编写定期的英语广播节目,给臭名昭著的“东京玫瑰”提供新闻稿件,必要时担任节目播音员直接对外广播。

贝特兰十分明白日军的意图,因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就听说了日本“东京文化中心”的勾当。他默默告诫自己:“在‘东京文化中心’作任何工作,都是一种卖国投敌的行为。”于是,他平静而婉转地答道:“我是一个喜好运动的人,对广播工作没有什么兴趣,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做做露天体力劳动为好。”

日本军官又对贝特兰做了长时间的规劝,但始终未能打动贝特兰的心,日军无计可施,只好让警卫将贝特兰押到禁闭室。几天后,贝特兰被正式编入战俘营。

在大森战俘营,战俘的日常工作就是劳动。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战俘组成不同的劳动队,被派往各地的车站、码头从事货物搬运,他们装卸的货物通常包括各种金属、机器、工业原料、食品等。他们的搬运量每人一天10至30吨,有些战俘不堪忍受如此重负,仅几天的工夫就住进了医院,有些则丢掉了性命。

战后亲手拆毁禁闭室

1944年,盟军在各个战场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战火也烧到了日本本土。3月9日,战俘们迎来了盟军对日本本土的第一次大规模空袭。那天夜里,东京淹没在一片火海中,有四分之一的地区变成废墟。贝特兰看到了日本失败的征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与此同时,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寇的末日就要来临。

15日,贝特兰所在的劳动队照常出工,在路上,他们忽然听到了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讲话,顿时欣喜若狂。在回战俘营的途中,他们唱起了歌。

一个星期以后,日本官方正式通知他们战争已经结束。

9月2日,盟国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隆重的投降签字仪式。第二天,包括贝特兰在内的全体英国战俘共3000余人,换上崭新的海军军服,登上了英国皇家海军“议长”号航空母舰。

1946年,贝特兰作为远东委员会新西兰代表团的顾问再次来到东京,并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工作期间,他几次来到大森战俘营,面对一排排阴黯的营舍,回忆起那段痛苦的经历,感慨万分。他亲自动手将曾经关押过特殊战俘的禁闭室拆毁,他希望人类永远不再经历那些黑暗的日子。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水手

编辑:毛志文 郝思嘉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