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好孩子、坏孩子并没有绝对的区分标准,每个孩子都有魔丸与灵珠。家长如果能约束住孩子的魔性,激发其灵性,他/她就会变成一个好孩子。反之,他/她就向坏孩子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那些仿佛已是魔丸附体的“熊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呢?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老师将从叛逆的产生、家庭教育方式、沟通技巧等方面为您支招,帮助“熊孩子”找到自己的灵珠。
我是小妖怪, 逍遥又自在,
*人不眨眼, 吃人不放盐。
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哪吒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热议焦点。
这位面带烟熏妆、嘴挂邪魅笑,双手插裤*耍酷、天地不怕四处捣蛋的哪吒,很新鲜,一改传统正义凛然的小英雄模样。
但是,也很熟悉,等等,不就是我们家的“熊孩子”吗?相信,很多家长在哪吒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饱受“熊孩子”养育之“苦”的各位家长,一定暗暗希望,自家“熊孩子”也能有朝一日像哪吒那样,从四处捣蛋的“小妖怪”变为贡献价值的“小英雄”。
那么,如何教育“熊孩子”,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灵珠”呢?下面将我8月5日在北京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节目中的发言整理成文分享给各位。
宋少卫老师(左)做客《教育面对面》
每个孩子都有灵珠与魔丸
《哪吒》中魔丸与灵珠是从混元珠分离出来的,其实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如灵珠,每个人也都有恶的一面,有破坏欲、逆反心,像魔丸一样。家长如果能约束住孩子的魔性,激发其灵性,他/她就会变成一个好孩子。反之,他/她就向坏孩子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叛逆是如何出现的?
孩子早则十岁,迟则十三、四岁开始出现明显叛逆行为,仿佛魔丸附体,家长难以管束。有的孩子表现的特别激烈,甚至发展为“问题孩子”;有的孩子则相对温和,能平稳地度过这一敏感期。这有生理原因,更与家庭教育有关。
孩子的叛逆,往往从发现父母没有他小时候认为的那么权威高大开始,他们发现父母也会做错事儿、说错话,他们开始对父母心生怨言。这时候,父母首先不能把自己当成永远正确的“无敌家长”,面对孩子,要能接受自己也有错的地方、有不足之处。
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学会放权,在一些家庭决策中,赋予孩子话语权,在合理的范围内,逐渐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始终得不到满足,家长还不断的施加压迫,那么孩子就会开始反抗。
哪种家庭容易让孩子更叛逆?
在个案咨询中,我们发现有两类家庭的孩子容易更叛逆。一类是在养育过程中过于放纵、溺爱孩子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各种需求被充分满足,在家里基本没有规则。他们上学会出现很多问题。孩子在家完全没型,在学校也很难服管。
第二类是教育过度严厉的家庭,有一些职业的家长是重灾区。比如职业是军人、警察、会计师、律师、教师的家长,孩子容易出现问题。这种家长受职业影响,在管教孩子时往往眼里揉不得沙子。就说老师吧,因为见过太多好孩子,看自己的孩子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导致管教过严。
总之,对孩子管教过松、过严都不行,适度是关键。
青春期亲子沟通的两个技巧
三个透镜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如果孩子不能正确看待,就容易出问题。这里给各位家长三个沟通的工具——三个透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反向透镜。就是遇到问题,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体会别人的态度、感情,从而引发同情、理解,化解矛盾。
2、长焦透镜:引导孩子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待矛盾、问题。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情绪化,和同班同学稍有不和就会萌生“决裂”“打架”等极端的想法。此时用“长焦透镜”,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是三年后、甚至六年后,各自都上大学了,在街口相见,难道还会如仇人般怒目相视吗?
3、价值透镜:告诉孩子,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能不能找到。引导孩子从学业困难、人际矛盾等不顺心的事情上去发现价值,那么这件糟心的事带给孩子的就绝不只是痛苦。孩子也更容易从中走出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巧用“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常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打压自己的孩子,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其实,“别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孩子进步的外力,关键看家长怎么说。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么可以说:“不错啊,你现在做的越来越好,就快超过谁谁谁了。”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么可以说:“你现在比谁谁谁强很多,但是要注意保持啊。”
这样与孩子沟通,一方面孩子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更有自信;另一方面也会看到自己与优秀“别人”的差距,既能认同现在的自己,也有勇气向更好的自己努力。
什么最容易让孩子停止“逆反”?
回忆一下,哪吒最后为什么转变了?是在他发现爸爸要替他应天劫,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救他的时候。是的,他被爸爸真挚的爱打动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事实上,孩子的“逆反”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而是当孩子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好的时候,同时,也看到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控制一切的强者,而是需要被爱护的弱者,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逆反”才会真的消失。
因此,各位家长首先要以真心去爱孩子,该示弱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强作权威。
结 语
好孩子、坏孩子没有绝对的区分标准,每个孩子都是“灵性”和“魔性”的统一体。孩子的叛逆往往发生于父母权威的瓦解。对孩子管教过松或者过严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在青春期出现问题。家长们可以使用三个透镜和巧用“别人家的孩子”两大沟通技巧,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当然,激发“熊孩子”灵性最有威力的还是父母对孩子那颗真挚的爱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