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甲方跳槽到云厂商

欢迎甲方跳槽到云厂商

首页角色扮演冒险者海岸云上城之歌更新时间:2024-04-30

本文来自*云算计(ID:gh_0068c4e23a81),作者:曹亚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邱迟《与陈伯之书》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一、甲方泛技术团队的困境

各大ToC互联网企业曾经养起了奢华的技术团队,但随着自家业务遇冷和IT行业演进,甲方(特别是大互联网)技术团队逐渐走入迷途。

1.1 数字殖民的时代结束了

2019年,以P2P暴雷后追回员工薪资为契机,我写文章警告大家,各种抱团垄断、大数据*熟、程序化骗钱,就是用数字殖民的方式劫掠百姓。但是疫情带来的线上服务、在线教育和社区买菜火热,给互联网从业者的信心续命,大家都忽略了这篇警告文章。

2021年,国家全面整顿个人互联网行业,再也没有人敢吹嘘“先融资再抱团再垄断再*猪”,这也让互联网技术团队,遭遇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1.2 后台技术团队的没落

甲方技术团队中,薪资最高最重要,最容易升技术VP的岗位,一直是后台支撑性技术专家。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后台支撑技术是个通用技术,容易交流提高,容易跳槽拿高薪,跳槽也没行业限制,而且老板同事都无法对后台支撑技术做微操指导。


而职场规则就是,工程师薪资越高级别越高,老板和非技术同事说话越客气;工作细节越严肃神秘,升职考评时就越没外人插嘴。

只要市场足够大,通用技术需求就会逐渐普及,云厂商也愿意加快普及速度。

前台业务研发(和个人开发者)可以用公有云快速做一套“粗糙但够用”的网站和APP。


后台技术从创新停滞为取舍,就算偶尔有创新,甲方技术团队的执行力也比不过云厂商的大部队。


最近三四年,明星绯闻不再导致微博宕机,春晚红包也流畅发放,高清视频会议也不卡顿了,这些后台技术高手就变得尴尬起来了。

1.3 云的规模和指导优势

专家是自然人,而云厂商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组织,虽然起点很低技术很挫,但是只要习得技能和发生进步,它就会永久占住这个山头,并且产生规模和指导优势。

先看性价比,专家对自家小群集做百分比性能优化,省下的服务器还不够薪资。


再看资源池,一个高可用技术大牛,面对单出口万兆公网接入,也防不住DDOS。


再看数据储备量级,当你在几百万张图上做鉴黄时,公有云厂商在几亿张图上做黄反广告联合识别。


最头疼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管云厂商的案例是真是假,老板找到了指挥技术专家的话述由头。

二、云厂商发展正好

当个人互联网焦灼混战到处处废土之时,IT企业服务就成了世外桃源般的新大陆,冒险家们来的越早越好。

除了疯狂烧钱的戏迷票友,整个toB行业没什么硬核难题,而现在动辄百亿的成本,票友们都不敢继续吹了。

2.1 行业增速依旧很快

很多从业者说云计算已经是个红海行业,理由是无法通过无脑烧钱来高速扩张。

我特地写了一篇《云计算成本危机》,分析这个巨大的行业利好。大家不能躺平赚钱滤食增肥,强者没有了目标困惑,可以路线坚定效率高超地去抢友商地盘了。

西班牙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就开始躺平吃喝浪费机遇,还在三十年战争送钱送人头,然后英国顺着他们的航路占领了新世界。

2.2 云高管发起腾笼换鸟

云计算是快速迭代的产品、资源和服务,无论是找不到增长还盲目烧钱,或者毫无动作直接躺平,投资人和集团高层都会撕碎云厂商的管理层。

云厂商的管理层必须淘汰冗员筑巢引凤,现在腾笼的力度越大,新鸟看客就越高兴;被淘汰的倒霉蛋会嚷嚷着“红海天灾非人祸”,但他们留下的坑位也是真金白银香喷喷的。

前些年风口正劲,早鸟们占好了经理总监的位置,甲方大佬就算跳槽做云也是给他们打工。现在他们嚷着“云计算进入红海”了,就是想不管老板的死活,自己安心躺平。但各云的高管可不是傻白甜,高管同样不在意某些笨笨幸运鸟的死活。


我来做个高手和业务成功率的量化假设。在行业爆发期,找高手成功率是90%,庸才尽忠的成功率是80%,找错人成功率是50%,因为商机足够多增量足够大,云高管没必要刻意去找高手。但到了行业稳定增长期,有高手参与到业务成功率是20%,佛系躺平的成功率10%,找到废物执行者是给友商送分,此时高手们就是高管们手里的王牌。

2.3 半熟行业最要引进人才

技术大佬们也习惯了第二茬来接班,过去做移动互联网也没喝上头汤。

在移动个人互联网增速远超100%的时候,工程师在公司的地位没有募资、运营和产品经理重要;大佬们看不清也不敢跳槽。


等到增速降低,没有新用户都是抢存量生意时,业务是否宕机,刷新是否流畅才成为用户感受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大佬们才跳槽过来拿高薪。

中国历史上有的是前人趟雷后人成功的案例,陈胜起义身死并未吓住刘邦项羽,刘福通在北方和蒙元鏖战给朱元璋留足了发育空间。

2.4 这是殊途同归的选择

云计算大行业是“以工程师为最终用户的”toB企业服务的最佳承载方式。公有云、私有云、行业方案、多云管理、云上工具的从业者可以相互代理相互兼职相互补位。

比如某公有云推出私有存储,比如某存储推出容器化大数据平台都是产品演进不算跨界创新;


比如某司是做云原生数据库的,其完全可以将承载数据库的IaaS技术当作云主机、容器云来售卖;


比如IDC转型做云、公有云开始卖IDC、集成商和云厂商互套互换互持股收购等等……

“以工程师为最终用户”的这些产品的研发、架构和运维们,可以说实质上就是在做云计算。

三、何人借风上青云

本部分我们进入正题,云厂商欢迎哪些人跳槽加盟。

3.1 欢迎传统软件架构师

我指的是始终写代码看数据,有权指导、仲裁、约定中后台技术标准,为性能和稳定性承担责任的传统架构师,而非售前解决方案“架构师”。

这些软件架构师的工作和在甲方时变化不大,云厂商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你们:

3.2 欢迎后台研发和平台运维

后台研发和平台运维跳槽来云厂商,能做三方面的工作。

在保证本职工作扎实可信的前提下,研发有编排主机、容器、大数据计量监控的经验,运维有管理过自建云、云迁移、多云互备的经验,跳槽来云厂商会更容易。

3.3 资源采购和资源运营

资源采购和资源运营所需人数很少,但确实是云厂商急缺,甚至是少数保证不仅加薪而且升职的岗位。

现阶段有大营收有话语权的云产品,都是以资源为载体的。随着云产品同质化,资源的成本合理和按期交付属于云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资源高效率错峰复用是最硬气的盈利来源。

云计算要保持大营收、低毛利和高净利的健康状态,离不开采购和运营经验,而且这些技能是经验和人脉积淀,培训难度很高,是个小圈子通用可跳槽技能。

我写过云资源运营方法论,但除非是在实操的从业者,其他读者都在临渊慕鱼,以震撼为主,但基本看不懂细节、埂头和暗喻。


现在云厂商发现必须善待、了解和利用供应商,供应链管理好,才能实现资源成本合理和按期交付。云厂商可以参考Intel、浪潮这类公司的大客户列表,定点挖掘采购人才。


随着云产品要确保净利润,资源运营工作变得重要稀缺。各大云都知道从CDN厂商挖单线带宽运营,但是从哪里挖BGP带宽运营、从哪里挖算力资源运营、存储和IO分配的高人哪?


我也没有太好的资源运营人选,但我跟甲方容器云的朋友聊计算资源调度,我跟自建大数据的朋友聊存储和IO分配,比找云厂商同行聊的更顺畅清晰有条理,这也是我写好成本优化文章的基础。

因为培养困难责任重大,因为云资源的盘子更大,因为必须有独立话语权,因为所需人数很少,所以这俩岗位是少数不仅能加薪,大概率还能升职的岗位。

四、给候选人做云职场解谜

本章节我站在候选人的角度,解释一下云厂商职场的各种岗位,让大家拨开迷雾心里有数。

4.1 优选继续做技术

云厂商有个恶习,喜欢忽悠面试的工程师别做技术了,做产品售前销售多爽。这就是拿应聘者一辈子的职场规划,给自己做个点缀性赌博。

大家优选继续面试研发运维架构等岗位,无论自己手多痒心多疲,无论面试官怎么忽悠画饼,千万别脑子一热去做产品、售前、售后和销售。

来自集团母公司的管理惯性,大云里也是技术序列是嫡系自家人,非技术序列是外姓雇佣军,你能拿户口本为什么要拿暂住证?


如果你只是个普通工程师,你转了非技术岗就再没可能转工程师了,这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能拖一年是一年,没必要早早就让职场没得选。


在技术序列里瞎焦虑的工程师,大概率心智也比较平庸,离开工程师身份的保护和宽容,你们只会混得更惨。比如技术男想转销售,那我给你看一篇《技术为什么不敢转销售》。

4.2 不要转产品经理

技术工人总想做产品经理,体验一把只吃饭不干活、只指挥不动手的快乐。但如果甲方工程师跳槽来云厂商,千万要三思,你是不是精英和天才,有没有资格和必要转岗。

高端云产品经理都来自于优秀人才转岗,而非残兵养老安置。优秀人才指的是:

普通工程师羡慕优秀产品经理,他们可以多挣钱、干活少,还能指挥工程师;但是人家做别的岗位挣钱也比你多,干活也比你少,也能随便指挥你;你们不要搞错了因果关系。

至于普通研发羡慕普通产品经理,你们只看猪偷懒没看猪挨刀。大部分产品经理挣钱比技术少、挨骂比技术多,调戏研发的那点低级快乐,根本无法弥补前景和钱景的硬伤。

4.3 解析销售的客户关系

首先,行业内充斥着《毒虫懒虫假销售》和划水售前,我严肃拒绝普通智商性格木讷的工程师转销售售前,这样做毫无收益只有风险。

但是云行业极端缺乏优质销售,对于性格活泼思维缜密的工程师,你们做销售能改变云计算大行业;这是一条机遇大于风险、收获丰盛优渥的明路。

工程师只能做专业型销售,总害怕自己竞争不过“关系型销售”,但实际上客户关系并不难,下文写的还是略带晦涩,但能看懂的朋友才能做好销售。

我在老中青三代精英销售里都有朋友,他们都看透了“关系型销售”就是刻意制造秘密然后独享客户信任,未必会有利益交换和感情投资;“专业型销售”是靠打破信息差距后优先获得信任,最好的利益交换是帮客户物有所值、准时交付不出故障。


那些自称“很有客户关系”的销售大都是心虚的,没办法验证他到底有什么关系。真有客户关系的销售,不会透出底牌坑害朋友,不会用亲友的职场前途给自己挣提成,更不会满世界嚷嚷着刚给客户送过钱、刚和客户喝过酒。


云销售做客户项目,最难的不是协调客户利益,而是协调内部的资源。可能领导会信任支持关系型销售画的大饼,但是同事们只听得懂专业型销售的合理清晰执行要求。


工程师转新销售的真正阻碍在,如何避免分配个“猪倌型”销售主管?云高管会把销售猪倌们慢慢替换,但不知道你们的运气如何。

如果你就是对销售售前感兴趣,我有一篇深度分析参考《销售-售前-产品的打单铁三角》。

4.4 售前是危险的过渡岗

售前并不是个好岗位,虽然雅称是“解决方案架构师”,但主要工作是给尸位产品和素餐销售补位。这种补位岗位很恶心,我打个比方:

从软件到硬件到IDC,曾经售前的薪资是很低的,现在是因为伺候一帮废物变成了高薪岗位。这些被补位的销售和产品早晚会修炼好内功,售前的重要性会降低,待遇也会缩水的。

售前可以作为“窘境中的萌新”进入云计算公司的跳板,这是一个很好的预热转岗岗位

售前的离职率高导致人力需求大,工作憋屈导致入职待遇高,频繁接触产研和领导消息灵通,频繁补位也确实是在磨刀锻炼。


我亲眼所见,某10人精英售前团队,3年间转了3个产品经理岗和2个管理岗。


但是我也郑重警告诸位,评估好自己几斤几两,不要炒股炒成*,跳板变成家乡,我上文说的精英售前团队并不是普遍现象。

4.5 技术型售后是可选项

甲方工程师还有一条路是做售后技术支持,运维转岗做IaaS售后,研发转岗做PaaS售后。

当前售后是冷门,未来售后会变成富矿,从业人员也没落下工程师身份,但技术需求又略微低了一点点,大家可以想想试试。

我为优秀的技术型售后写了一篇霸气全面的的分析,就是《售后也是话事人》。

但是技术型售后的发展前景不大,其的职业高点是跳回甲方技术团队做中层,少数改行做产品或者做管理。


如果你的技术能力很不错,你还是呆在技术团队里,可以轮岗和对口支援售后。

4.6 给技术高手的补充建议

我和高手交朋友都是掏心掏肺的真诚,对于有兴趣参与云计算大潮的顶级技术高手,我要多唠叨几句:

A. 各大云的高级人才极度缺员,大资源池缺高手,技术创新也缺高手。

早期公有云都在用资源冗余去填性能和稳定性的坑,但盘子大了以后,堆资源太费钱了,而且堆资源也解决不了逻辑架构问题。


前几年云厂商与其说是搞产品创新,不如说是“按图索骥”和“查漏补缺”,比如实习生做云硬盘,产品参数和定价抄友商,软件实现抄Ceph就行。


如果现在做云硬盘创新,必须是专家高手用新硬件新算法新架构;就算没发现创新方向,专家们也能叫停某些面向工作年报(混日子缺常识)的伪创新。

B. 面对早期云技术从业者,保持信心和礼貌即可,他们没积累什么外界无法揣摩和无法超越的经验。

自2014年云行业发展的这8年,云计算技术上就是一个大胆实践、用脸着地、够用就好的冒险试错过程。


在个人层面,云计算工程师有的是可歌可泣的拼搏努力,但是努力替代不了天赋,PythonAPI程序员只能做到“够用就好” “日后再说”。


从宏观技术需求来看,公有云既没有硬核场景需求也没有专供的软硬件,就不会产生独特的新技术和新经验。我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对比转换》中也做了很详细描述。

C. 找对云计算面试官,不卑不亢保持礼貌,要钱要权都别客气。

以我牵线搭桥的经验,高手总怕遇到技术不行眼光不好的面试官。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且慧眼识人多主管只会给你合理偏低的待遇,伯乐能珍惜名马,但不会溢价支付。

遇到自身技术不行,而且聊的不顺的面试官,高手们不要对牛谈琴了。他们缺的是技术天赋,但不缺幸运儿的狂傲,这就是个运气概率,换一家再试试。

我写文章很少定点嘲讽具体群体,但上文中用了“PythonAPI程序员”,就是某高手对某云硬盘技术面试官的精炼吐槽。但是我给该面试官推荐了另一个高手,俩人聊嗨了差点当场结拜。

如果高手面试时,遇到技术一般但聊的很好的面试官,他才是你的溢价伯乐,才是你的彩虹桥和新机遇。

我在几次组局现场,面试官对高手候选人羡慕嫉妒佩服的五体投地,两眼放光如刘备遇到了孔明。


某高手入职半年后,他的领导私下跟我说,“我要有他一半的技术天赋,我就不转管理了,你看看人家,只靠写代码就值这么多钱”。

五、跳槽并不得罪甲方

云厂商总是担心挖了甲方的技术大佬会得罪甲方管理大佬,但只要不出严重操作失误,这种人才流动还会拉近双方的关系。

5.1 甲方无法阻止这种流动

云厂商能提供远超甲方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后台非业务IT技术人员,从甲方流动到云厂商这里是大势所趋。

对于无法阻止的事情,情商在线的人都会选择一面祝福,一面想应对方案,而不是幼稚的威胁和沮丧。

5.2 甲方无意阻止这种流动

A. 从公司整体的角度看,引入技术供应商减少自家技术投入是大趋势。

B. 技术主管们团队缩小会降低其内部话语权,但也减少了内部风险。

C. 靠谱权威的IT供应商应发挥“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作用,帮甲方技术团队提高内部话语权。

我在下文举的这几个例子,如果甲方自有技术团队就必须免费加班彻底背锅,但找个聪明的云厂商能相互协作交替前进。


5.3 可控的流动也是甲方福利

同事跳槽去云供应商总好过跳到互联网同行那里,这是一种相对可控的人员流动。

当甲方的晋升空间有限时,可以跳槽到云供应商,这对“成长过快留不住”的人才是一种隐性福利。这些人才离开留下的预算和职位,领导们可以分给留在团队里的心腹嫡系。

我甚至在想,如果甲方能给可控的人员流动附上推荐信,这种福利都能显性化和制度化。

5.4 朋友传递着信任

我一直认为云客户的要求真的不高,他们人挺好也挺可爱的,被云厂商欺负得甚至有些卑微,各种苛责和砍价是频繁被害后的尖刺防御,希望大家通过甲方的亲友流动,逐步认同我的观点。

现在的云厂商和甲方之间缺乏互信,本质上是云技术在功能和可靠性上丢人现眼,云销售在需求传递时鸦噪蝉鸣。

随着自家高手充实了云计算团队,甲方对云厂商的实力会减少顾虑,就算出故障和延期了,依旧可以相信云厂商的服务诚意。

随着来自甲方、熟悉甲方场景需求的技术人员入职云厂商,云厂商也打来了一扇自信通畅的沟通之门,朋友之间有信任有容错的协作,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六、人才流动对云是新希望

IT技术的核心载体就是顶尖人才,这些顶尖人才流动,对云计算行业演进、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化是极大利好。

6.1 充实产品竞争力

现在的公有云太像附赠软件的资源租赁了,核心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客户上云只是图方便和便宜。

只有顶尖高手们来到云计算公司,让某些技术只有公有云能研发、某些业务只有公有云能承载,让公有云真的成为有理想、有战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最终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云服务。

6.2 解锁产品演进的人为障碍

计算机发展史一直是大规模、平民化、廉价化的低端软硬件先做大规模,然后追补自身效率和改变用户习惯,最终淘汰老式象牙塔技术。

甲方对云产品各种细节毛刺的需求,拒绝使用更通用的软件架构,重复造轮子不看通用工具,做无聊调优和扯淡评测,嘴上说是自家需求特殊,但本质上还是因为甲方技术团队人太多太闲了。

随着IaaS云向PaaS云演化,随着各种云化管理工具的普及,旧有的甲方从业人员逐渐疏散和更替,云产品的演进发布才会更加畅快。

所有的软件、所有的方案,肯定都是贴身定制的效率最高,这也是精英工程师们固守待援的理由。

云厂商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精英工程师,留下的小朋友和管理者才会用开放的心态减少定制,用常规云产品,以云原生为标准。

6.3 切实降低成本

如我在《公有云成本危机》中所提,如大家此时感到的行业温度,云厂商不可能几十上百亿地盲目烧钱了。

众多降本增效手段中,招揽高手能从两个方面降低成本,分别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精简团队。

a. 精英工程师写出来的软件,不会只有用户功能,他们还会完善三类能降成本的技术:

b. IaaS云和PaaS云的核心研发团队,本来就无法用人海战术;云研发团队搞这么大就是试错赛马。

七、结语:为何写本文

我写的职场发展文,都是结交朋友的一片诚心。

这些文章既不是焦虑宣泄,也不是开心鸡汤逗粉丝;每一篇文章我都思索数月,且和前文一脉相承,我和我的一度人脉也都在践行这些道理。

下图是我原创的解释,为什么要有云计算这个行业。在我眼里,云计算就是IT圈的人力替代,所以我时刻关注着我在替代和服务哪一群人。

本文来自*云算计(ID:gh_0068c4e23a81),作者:曹亚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