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一乡村厨倌的幸福生活:最多一次做了110多桌席面

开封一乡村厨倌的幸福生活:最多一次做了110多桌席面

首页角色扮演逆苍穹之黄河鬼倌更新时间:2024-04-30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联胜 文图

核心提示 38岁的杨中原,是开封市杜良乡商寨人,1997年出外学厨艺,苦学5年出师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厨倌。经过几年的奋斗,“2016年,家里盖了三层楼,还买了车,日子过得不是大富大贵,但幸福。现在打算开一家农家饭店,正在准备。”杨师傅满脸带笑。38岁的杨中原,是开封市杜良乡商寨人,1997年出外学厨艺,苦学5年出师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厨倌。经过几年的奋斗,“2016年,家里盖了三层楼,还买了车,日子过得不是大富大贵,但幸福。现在打算开一家农家饭店,正在准备。”杨师傅满脸带笑。

最多的一次席面做了110多桌

3月7日,是开封祥符区袁坊乡袁坊村村民龙龙二儿子满月,遵照乡村席俗,龙龙要请亲朋好友吃席面(酒席),龙龙说:“其实花钱不多,就是请亲朋好友聚聚,现在中央提倡节约,咱也看情况来请大家吃一顿。”于是,龙龙就请来了十里八村都非常出名的杨厨倌。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灶前忙活的杨厨倌,“先把菜捞焯(过油或过水)一下,放那一会儿用。”

灶里的火正旺,锅里的油正烫,杨厨倌右手拿着炒勺正在翻拔着油锅里金黄的炸磨菇。杨中原,今年38岁,开封市杜良乡商寨人,1997年到开封的一些大饭店帮厨学厨艺,5年出师后,回到家乡,开始了乡村厨倌的生涯。“农村办红白事不像城里人进饭店,他们大多请厨师到家里做席面,既请客了也比进饭店省。家伙什都是我提供,前一天来盘的灶,把席面上用的扣碗很炸好,今天蒸。农村的席面分大包小包,大包就是我买菜开菜单,主家说要标准。小包就是主家买菜,我提供建议和菜量。红事甜菜多一些,菜品的质量要好一些。一般农村人办席面,40多桌左右,红事多一些,白事少一些,我做的最多的一次席面,大概100多桌,但现在提倡节约,不让大操大办,大家都视能力而为。”

杨厨倌一边忙活一边说:“我从2003年开始干厨倌,一年收入大概5,6万,娶了媳妇盖了楼,现在还买了车,两个男孩子,大的15,小的8岁,都在上学。日子越过越好,前一段听广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是深有体会。”

乡村席面以豫菜为主,芥菜扣肉不能少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村人办席面也讲究个几凉几热,总的来说以豫菜为主。2003年以前以素菜为主,现在海鲜多。一般情况下,夏天的菜会清淡一些,席面上要有鱼,咱挨着黄河,一定是黄河大鲤鱼,可红烧可糖醋。红事甜食八宝饭必须有,不管红白事,黄河大鲤鱼、黄焖鸡、酥肉、腐卤肉、烧三样等都是乡村席面上的常见菜,其中芥菜肉是必须有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乡村席面,芥菜肉一定要有。有些凉菜是主家买的,但大多凉菜也是要现场做的。汤要有一个甜汤,一个咸汤。今天主家要求的鱼是清蒸鱼,正在锅里蒸着,大概12点左右,客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炒菜。”这位十里八庄都非常出名的大厨,一边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给记者介绍着乡间的美食传说,听得记者直咽口水。

“乡间礼多,规矩多,在席面上也有传承下来的规矩,比如,白事,汤一个,咸的。红事,汤两个,一甜一咸。扣碗,红事双数,白事就是单数。这都是咱开封乡村传下来的规矩,做为一名厨倌,干净卫生,色美味香的同时,还要遵循这些乡间习俗。”杨厨倌一边说,一边回身品尝一下咸淡,“我回过身避开锅,尝吧随手拿擦布擦一下炒勺,这是规矩,讲究卫生。让主家心里也舒服。现在我还没请过多的帮厨的,一般都是四个人端盘。现在请我做席面的主家越来越多,尤其春节期间,得提前预约,光俺媳妇帮厨忙不过来了,准备也请四个帮厨的。接下来,我准备开一家农家饭店,准备大干一场,好好奋斗,追求幸福。”

杨厨倌边说边开始现场炒菜,帮厨的杨媳妇告诉记者,当年就是看着他做饭好吃,人麻利,长得顺眼,才嫁给他。风里雨里,灶前灶后,搭把手帮衬着,夫妻俩走过了艰苦岁月,“你来尝尝,看咋样。”杨媳妇拿给记者一块焦盐蘑菇,放在嘴里,焦香四溢,外焦里嫩,再加上一股子乡土气息,突然让人怀念童年,怀念故乡。

来源:大河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