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作家冯衍华先生的长篇小说《涅槃》,虽说有洋洋洒洒二十八万字,但我看只这个《涅槃》书名,几乎就概括了这部小说的全部精神内核。换言之,这部小说的《涅槃》篇名就是整部小说的灵魂。我向来主张好标题是文章的一半。精短的涅槃两个字,准确涵盖了整部小说的经络,很值得称赞和钦佩。
《涅槃》开篇之前的楔子,好像作者给读者竖起的指路木桩:“相传,上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汪洋,当时洪水泛滥,为害一方,有一只金凤凰飞来,助大禹退了洪水。从此,金凤凰便永镇此地,落山而成,这就是凤凰山。” 一部书有了《涅槃》书名做灵魂,凤凰山的传说就是这部书的躯体。这个楔子,巧妙地烘托了《涅槃》这部小说的书名和寓意,也暗喻中国工商银行在这场金融体制改革中,会像飞来的金凤凰一样,成功地永镇一方。这个楔子真像个景区导游员,把我引向情景幽深处。
这部小说有个可贵亮点:在作家搭建的金融体制改革舞台上,唱主角的都是基层员工。官衔最大的也不过是个县级市工商行支行的行长,充其量算是个九品芝麻小官。我读过几部讲述改革开放故事的书或者长篇网络文学,大多都是大人物登台,演绎上层人物驾驭航船叱咤风云的故事。
《涅槃》从鸣锣开戏到拉上帷幕,不管是在台上台下还是台前幕后,出场亮相的都是普普通通小人物。让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指挥员,率领一干基层员工尽情地表演,不贴政治标签,也不卖膏药,首肯广大员工才是这场金融体制改革的生力军。我欣赏冯衍华先生聚焦小人物的眼光和情怀,也能领悟他的言外之意:不管改革的蓝图设计得有多么前程似锦璀璨美妙,还得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工商行的股份制改造取得圆满成功。一场浴火重生般的股份制改造,仅仅依靠几个精英是行不通的。只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起到基石作用,这是作者胸怀远大的不俗格局。整部作品的焦点,一直在讲述一个主题: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才是能保障股份制改造成功的胜利源泉。眼睛向下,肯定广大员工才是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原动力。正所谓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颂扬员工在股份制改造中的贡献,唱支赞歌给大员工听,这是作者的聪明之举,很令我这个金融外行心悦诚服!俗话说文如其人,在《涅槃》故事的推演过程中,也能彰显出作家的品行。
既然冯衍华先生“导演”着让普通员工唱大戏,那么他的小说语言也是朴实无矫揉造作之处的。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让人听起来就像普通人之间在唠闲嗑。是孩子说话就带着一丝童真,是老人说话就带着一种方言味道的土味儿,是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全没有人为的拔高之处,反而彰显出作品的生动。很接地气,是《涅槃》的另一个亮点。 我极为反感把底层民众推到前线去流血流汗,甚至去浴火牺牲,到头来站在领奖台上的却是这个长那个总的作品。把镜头聚焦广大员工,这是作家的一种境界。
在情感描述方面,我欣赏冯衍华先生的含蓄。比如在第二章梅霞和钱融的对话。梅霞说:“钱行长,小别胜新婚啊。今天是周末,您又是第一天上任。还不早一点儿回家和嫂子团聚呀?”明眼人都能听得出来,梅霞的话不仅越位,还有不易被察觉的酸溜溜味道。这个漂亮的女办公室主任的情感正如暗流涌动。梅霞看似没话找话半开玩笑,实际是在巧妙地传递她的内心期许,或想引燃情感火种。假如梅霞的情感世界没有起波澜,就不会发生“她的眼神游走不定,氤氲迷离,那视线似乎是凝视他,又似乎是在品味着什么。”梅霞心无杂念,语境就不会这么前卫。钱融也在“一瞬间,心底泛起微微的涟漪,空气中似乎漾起了一种别样的情怀和风韵,”而且还“颇耐人寻味。”足见钱融准确接收到梅霞发出的情感讯号,所以才“泛起微微的涟漪,”他才能感觉到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和风韵,”还感觉到“颇耐人寻味”。两个成熟的且算得上成功的男女,为何梅霞要“眼神游走不定,氤氲迷离,用心地品味着什么?”钱融又为什么“心底泛起微微涟漪?”又为何能感觉到“似乎漾起来一种别样的情怀和风韵”? 两个风华正茂的光腚娃娃,社会地位几近相等,又是多年共事的年轻男女,在特定环境下发生情感萌动是人之常情。假如有美女夸口见到靓男心如止水,有男人自擂说见到美女不动心思,一定是个伪君子。美女靓男相互多看一眼,甚至发生一点情感萌动,这才是正常的情感流水线。关键人是有情感抑制力的高级动物,懂得适时掌握只能看不能摸,明白君子动念动口但不能轻易动手。所以,钱融经历短暂的“微微涟漪”之后,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用一句双关语回应梅霞的“眼神游走不定,氤氲迷离”说:“哪有那个心思啊,这满脑子的事。”以工作为中心,这是钱融给自己也是给梅霞划定的一条情感红线,也是今后在一起干工作的原则。至此,两个心照不宣的年轻男女,只是氤氲迷离和耐人寻味了一下,没给情感发展到涌起波澜留出一点空间。这就是把控情感分寸,这就是理智下的人性力量。
我欣赏冯衍华先生这种细腻而含蓄的情感描写。语言别那么直白,说得太透反而让人感觉到没滋没味。给读者留下广泛的遐想空间,这是《涅槃》的可贵之处。
小说《涅槃》通篇讲述的是一群“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的壮美故事。这是一个群体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悲壮,更是一种勇往直前坚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只有这些能够不惜牺牲自己的勇敢者们,才能有资格在烈火中得到重生和永恒。《涅槃》讲述的是不同层面的工商行员工在股份制改造前线“拼刺刀”的感人故事。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场面,情景交融地再现了工商银行从吃大锅饭到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发展历程。钱融是这场“肉搏”战斗的指挥者和参与者,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那个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如钱融一样的基层指挥员和战斗员,这是那场金融体制改革完胜的根本保障。
钱融作为支行行长,不端架子,不拿派头始,不装腔作势,争抢的是困难,有亏自己先吃,有利就让给下属,有危险他先上。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任务有多重,压力有多大,他始终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这样的干部不愧为时代先锋的代表。我想起白岩松说过的一句名言:“无小私者为大私”。像钱融这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基层党员干部,民众岂有不拥戴之理? 别说钱融是个支行行长,现实中有多少个杨融李融王融,哪怕只当上个班长组长,首先想到的却是装腔作势当个甩手掌柜。能如钱融者,一定是基层干部的楷模。冯衍华先生设计钱融这个角色是成功的,也是《涅槃》亮点之一。
开始于二十世纪末期那场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同于这个行业的利益再分配。在股份制改造之前,大家吃大锅饭,责任不清,不干活和干活一个样,懒惰和勤奋一个样,迟到早退和按时上下班一个样,在工作中打扑克吹牛下棋甚至打瞌睡,和认真干工作的人一个样,在客户面前无精打采地懈怠,和讲文明讲礼貌的一个样,种种弊端,我不但在《涅槃》中读到了,也在那个年代的实际生活中亲眼看到过,甚至看到的要比书里的情节严重得多。那个时候,我曾经因为银行员工的磨磨蹭蹭,和人家发生过争吵,甚至和骂骂咧咧的员工发生过肢体冲突。曾几何时,我认为能端上银行的饭碗,就是祖坟上冒青烟。我羡慕过他们的工资拿得是那么容易。
大概到了2000年前后,我发现凡是认识我的银行员工,其中有行长,副行长,这个部主任那各组组长,接二连三地往我的德州市广合商行跑,动不动就说请我喝酒,而且谁请喝酒都是一个主题,拉存款,或者委托我帮着拉别的单位存款。起初我并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存款嘛,存在哪个行不是存啊。所以,我不仅把自己单位的款存到有人情面子的银行,还帮着完不成存款任务的人拉来存款。令我感到蹊跷的是,几个超额完成存款任务的人,拿着不菲的现金来感谢我,说这是银行发给我的奖励。
渐渐我就明白了,在银行工作再也不能等食吃了,他们把那种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式的安逸日子过到头了。银行员工全员拉存款,生产企业全员推销产品,商业单位全员出面卖货,到处挖门子找路子,多年不走动的关系热乎起来,七大姑八大姨叔叔大爷婶子舅舅外甥,把所有的关系都发动起来,满社会弥漫着求生存争发展的忙碌气氛,这就是当时的全面改革引起的社会危机感。我感触最深的是,改革能把行长们逼得放下架子到处拉存款,这是我万万不敢想到的变化。从此,别说是银行的窗口,就是所有行业的窗口,包括各级政府行政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再也看不到一张张阴沉着的脸。因为一个不会在服务窗口微笑的人,随时会被淘汰出局。一场浴火重生般的改革改出了晴朗天空,经过股份制改造成功后的工商银行,全行员工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证明了改革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必由路。
冯衍华先生的《涅槃》,全篇贯穿了这种意境。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出员工奋发向上的奋发精神,折腾出工商行的好效益,这也是这部小说的戳心亮点。
真心说一句,在金融改革之前,我几乎把在银行工作的人看成是社会的宠儿。我心里那个妒忌眼惨啊,从没想到能够撂下面子到处拉存款的辛苦劳作,能摊到他们头上。而让在银行工作的所有人感受到多劳多得,不劳就没饭吃,逼使人人都发挥出潜能和动能,这也是《涅槃》大书特书的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通过工商行这场史无前例的股份制改革侧面,佐证了我们这个体量巨大的社会,必须走改造旧体制之路,而且这种改造是很深得人心的。
既然是有关利益的再分配,任何一项打碎饭碗的改革都不会是顺风顺水的,甚至还会发生血雨腥风式的险情。改革的目的,就是砸碎几十年的原有锅灶,打了碗碎了锅,甩掉养懒人的平均主义,不再是一次分配定终身,而是让能者吃肉庸者喝汤。那就必然会让多数人欢喜,少数人忧。改革危及到谁的利益,谁就会怨恨操刀者。尽管钱融是个比较全面的支行行长,他就是百般精打细琢磨,必然也会得罪人,所以他的家人就一次次接到威胁电话“出门小心着点”,还有砸窗户的,意思是你行长不让我安稳,你和你的家人也别着消停,说不定随时会有人打你的黑枪。不惧威胁的钱融,被人雇凶下黑手打伤,而他也明白是谁下的黑手。钱融的高人之处在于,他没有走报警抓人的套路,而是用宽容大度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感化那些反对他的部下员工。结果,他忍得一时痛,却感动和影响了一行的人。这就叫精诚所至,哪怕举刀的小鬼也不得不停下来。
在二十世纪末改革处于兴盛时期,因为改革导致的社会矛盾,可远比《涅槃》中的情景严重得多。我亲历的场面,有向车间主任或厂长耍菜刀的,抡棒子的,砸砖头的,还有在上学的路上揍人家孩子的,也有下岗的人领着老婆孩子闯进领导家赖着不走的。更有甚者,往领导家门把手抹屎的,仍自制炸药包的,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做不到的坏事。几乎是在钱融遭遇黑手的同一个时期,我的上司就被一个下岗的年轻人拿着菜刀,堵在办公室砍得鲜血四溅。这些改革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涅槃》中都涉猎到了。都说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其中考验的是作家提炼生活的真本事。冯衍华先生凝练生活提炼素材的功夫不浅。
《涅槃》中展现了多场酒宴场景,可见冯衍华先生在酒场的道行也挺深。酒席是展现人性品格优劣的场合。一个人的喝酒姿态,即便是有意而为之地伪装,几杯酒下肚后也会原形毕露,这就是酒精的本事,让你的人品在酒席上无法藏匿起真实性。钱融为了工作,为了让存款增加几百万,不惜把自己喝到肚子里翻江倒海,也要舍命陪君子。他与藏奸耍滑的距离太远,这也正是钱融的人性使然。我常说一个捂着酒杯喝酒的人决不能深交,意思是说酒品亦是人品。《涅槃》中的潜台词,也影射到了这层意思。也就是说,酒场是个不能撒谎的场合,你一不实在,所有在场的眼睛都能看穿你。这就像写散文的人,无论他有多高道行,也不能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文章里。因为喝酒和写散文一样,都是不能伪装自己的。只要几句谎话抑或言不由衷,字里行间就能自动报警。所以看某个人的散文是决定能否和他深交的最好方式。那么和某个人喝酒,也是判断一个人的人性优劣的最直接方式。谁喝多酒都难受,只是如钱融一般的性情中人,认可用过多的酒精作践自己,也要给对方一个真实的感觉,这就是人性人品。
有关凤凰涅槃的故事,我是在文斗郭沫若先生发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同名诗歌《凤凰涅槃》中读到的。冯衍华先生能够把中国工商银行的体制改革,借喻成凤凰涅槃一样的惨烈悲壮,足见其是个能够胸怀全局,目光深远,有雄才大略且很接地气的实力作家。若不是作家本人亲身参与这场“浴火重生”的变革,他的小说是写不到这个高度的。更不可能塑造出如钱融梅霞众多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血性人物形象。
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浴火重生般的改革开放,就像一场波及全国的全面战争。虽然这场改革是一场没有枪炮硝烟的战争,但也是一场事关工商银行生死的命运决战。冯衍华先生的《涅槃》,描写的是这场全面战争中的几场战役,几场攻占山头高地的惨烈战役。而工商行泰诚支行行长钱融,相当于这场战役的团级战术指挥员,所以他也是赤膊上阵拼刺刀的勇猛战士。而像这样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形象,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如钱融一样的时代先锋,正是保障那场改革能够成功的中坚力量。 在欣赏了冯衍华先生颇有心机的《涅槃》书名后,又开始琢磨钱融这个唱主角的主人翁的名子。我好像能感觉到,作者给这个指挥前线战斗的战术指挥员起了个钱融的名子,也是颇费一番思量的。首先,这个“钱融”的名子很具象征意义。起码我看到“钱融”很快就能入戏,大概这就是冯衍华先生设计钱融这个角色名子的本意吧。
那场开始于四十多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我是熟悉的,因为我和冯衍华先生一样,经历了那场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只是,他参与的是金融企业的体制改革,我参与的是工业企业的体制改革。我们就像两个盘子里装着一样的菜,岗位竞争,优胜劣汰是哪个时期的家常当家菜。我们既是破坏旧体制的参与者,又是建立先进体制的建设者,我们一起困惑过,煎熬过,奋斗打拼过,流过泪甚至留过血。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过竞争的危机,都为生存打过饭碗保卫战。所以我们是参与变革的奋斗者,也是改革红利的受益者。我和冯衍华先生及其笔下参与那个时代改革的主人公,都愿意为那个时代而泣而歌。能够历经那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辈此生的造化。
我是在改革到了风口浪尖的时候步入商海的。那个时候我在德州,与各专业银行没少打交道。说实话,我对当时某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很有歧见的。一是有些人很懒,对窗口业务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好像客户存不存款与他们没半毛钱关系;二是有些人的精神状态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不积极不主动,对客户的意见根本不以为然。读了《涅槃》,才联想到那场金融体制改革就像旱地下了一场及时雨,不改革不足以获得新生。 2021年12月25日
壹点号 杨延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