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见长江滚滚流",在我们厚重而深沉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十之八九是通过载于史册的方式,流传于世,而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文字的一部分。
文字的排列并非如现在这样横版排列,而是在建国初年由郭沫若提议,由竖版改为横版,而这也引起了另外一位文学家的强烈不满,数典忘祖,丧心病狂,一气之下竟然立了一条息息相关的遗嘱,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因缘际会呢?
郭沫若
格于成例,自古有之"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盈",人类进步一大标志便是文字的诞生,从仓颉造字开始,字形笔体随着历朝历代的推进不断简化并衍生出艺术的韵味,但书写方式却始终保持着: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这种书写习惯的形成,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可以言之凿凿的是,这种书写习惯历史久远,商周时期的龟甲铜鼎,在大地尘封多年得以重见天日,其上的字迹依稀可见,便是采用竖版排列。
而在纸张还未发明的时期,人类文明的传承主要依靠一片片竹简,晾晒脱水之后泛有古意,可书写可刻画,纤细狭长的形状也适合竖排书写的习惯,并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延续了两千多年。
与今日中国人通常的读书习惯、书写方式不同,古人的思想中"以左为尊",又对于读书这份事业发自内心的尊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故第一个字也从一张纸的左上方开始,从上而下,从左至右依次书写,以彰显文化事业在古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种书写习惯到今天已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仅在书法作品中还可以觅其踪迹。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书法在今天成为了艺术的代名词,对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讲究"凝神静气、清静无为"的书法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但在古代文化传播中却是基础且广泛的,"从上至下"的排列方式也契合讲究"一气呵成"的说法。
这种历史悠久的书写方式直到建国初期被打破。
废旧立新,改而更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中国历史从新中国成立那天分为上下两截,改天换地、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废除了一些陋习旧制,如采用公元纪年而非甲子寅辰,但对于文字书写仍然采用竖排排列。
早先也有一些爱国华裔,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对于横版样式的文字排列更加亲切,为了新中国同其他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可以很好的接轨,便有了改革竖版的提议,只不过建国之初,万籁俱寂,百业待兴,急于填饱老百姓肚子的中国政府先去处理那些重中之重的事物。
待国家稳定,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原本随着岁月流逝、微乎其微的"改版"意见又被人提出,这次提出者不同于上次的海外代表,本身份量在当时的文学界可谓炙手可热,自身经历也充满争议,腹有诗书、精研史地、道貌岸然、见风使舵,他便是史学家郭沫若。
在一次文化代表会谈中,他以"书写习惯、阅读方式、节约纸张"等理由提出废旧立新,改变传承千年的"竖版排列"为"横版排列",这一番言辞可谓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毕竟最难改变的便是人们固有的习惯,更何况千百年的加持,早已是刻入骨髓、根深蒂固。
而郭沫若也振振有词,对于数理公式、外国原著可以更为方便的阅读,而且横向排版也更为容易。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光明日报"敢为天下先",出了一版横排的刊物,让人感觉惊异的同时也渐渐接受和采用了这种排版方式,竖排方式渐渐被取而代之,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陈寅恪
怒发冲冠,立有遗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事物看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必然不尽相同。物有美恶、人各千秋,对于"排版改革"这件事也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抱有赞同的看法。其中最为著名,做法也最为极端的便是国学大师陈演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曾经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学问自然是首屈一指,出身于书香门第。
先后留学多国,精通多门语言,学海无涯、皓首穷经,可以说是集中外精髓于一身。按常理而言,就这样一位脚步遍及世界的大师,应该对排版改革表示支持才对,至少也应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
文人纯粹,文化亦该纯粹,抱有这种观点的陈演恪对于"排版改革"的做法自然是横眉冷对,简直是对千年文化传承底线的根本挑衅。文化不容亵渎,骨子里还是中国文人的陈演恪公然反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最终这场文字改版的风波也因民众接受横排而告终,得知大势难违的陈寅恪,自知自己无力回天,但依然保留着文人的倔强。
留下遗嘱表示:如果自己的文学作品出版,必须采用竖排版,否则拒不出版!这个步履阑珊的老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不愿意接受这种变革,也不知是守旧还是风骨,只留后人评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历史的车轮总是在缓缓的前进,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不管你身居高位、地位超然,或是身份普通、平常人等,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阻碍事物的发展,无异于膀臂挡车,不自量力。
如果现代文学家陈演恪一样,或许他的学识受人尊重,自己最后的遗言也是出于文人的坚持,但对于浩浩荡荡、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而言,自身行为的影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被冲刷的一干二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似是而非的我们身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时代,借助时代的发展来成就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想来要比逆世而行要容易的多,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接着时代的东风,乘风破浪。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