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将朱元璋的成功归于才能天授,这也是古代史官的一种常规手段,他们通常把政治军事的方法论隐藏在各种政治正确、溢美之词甚至是迷信当中,这些原本朴素但是重要的方法论变得扑朔迷离。这些学问通常被归为帝王之术、兵法等秘不示人。
青年朱元璋标准画像
读过很多遍太祖本纪,从1354年到1356年这短短的3年(也就是朱元璋27岁到29岁)枯燥的战斗记载草草而过,但是这三年才是朱元璋奠定洪武大帝远迈汉唐的伟业最坚实的基础。这三年朱元璋发生什么了?
1、在战斗中获得了军事才能(中国的史书特别愿意渲染军事天才,我更愿意相信是在战斗中慢慢获得的);2、构建了基本盘——滁州军。3、行王道走正道。4、努力的平衡与周边势力的关系。
军事才能,这三年朱元璋几乎没有没有一刻停歇,一直在战斗,时刻在生死存亡边缘挣扎,面对着元朝的围剿、同行的火拼,朱元璋及其部下这群从土地里走出来的泥腿子,在最残酷的军校中打磨试错,进行着最残酷的生存选拔,很幸运他们的兵法是都是对的,哪怕做错一次选择,滁州军作为集团早就湮灭在元末历史大潮中,这种军事才能是经过三年战斗反复锤炼而成的。这种经历也成就了朱元璋、徐达、汤和、邓愈等一大批泥腿子出身的璀璨的将星。
基本盘滁州军的构建,中国历史上有两种构成形式战斗力最强,1、用信仰武装的军队;2、由乡谊和血缘构成的军队。滁州军恰好两者都占了,当然信仰对滁州军战斗力提升是存疑的,但是滁州军是由濠州乡党组成,是妥妥的由乡谊和血缘构成的军队,朱元璋本人的亲属遍布滁州军上下,朱元璋又大量收养养子安插到滁州军的军政体系当中,朱元璋在滁州军中一直牢牢的掌控者话语权。强悍的滁州军是朱元璋统治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的凝聚力是由血缘、乡谊以及共同利益联结而成。这个拖不跨打不烂的军事集团一直跟随着朱元璋苦苦求活到成就帝王伟业,打造洪武太平盛世一直都是朱元璋手里最强有力的基本盘。
行王道走正道,应该说朱元璋的仁政一直围绕两个核心,1、对老百姓好,2、约束官吏残害百姓。他并没有做更多,从滁州军建立到渡江之前,朱元璋一直约束部队不要抢别人的老婆,女儿,抢了地还回去。渡江之后,约束部队不要抢劫,抢劫了就严明法纪。有什么更突出的吗?没有,但是在元末的乱世是个比烂的社会,仅仅做到这样就是比别人好一点,口碑就慢慢建立了,不论在什么社会、不论做哪行、不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轻视口碑的作用。
努力的平衡与周边势力的关系,不论对于郭子兴、孙德崖甚至是敌对的元朝,朱元璋一直都秉持着有礼、有据、有节的处理着关系,对主动的示好的盟友以礼相待,但是对于敢于侵犯他利益的任何人都予以坚决的还击。哪怕对消灭对象元朝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貌的态度,对于不愿意投降的万户纳哈出释放北反,对于为元朝尽忠的元朝臣子都予以厚葬表彰。这些都保证了朱元璋永远不是出头鸟,永远处于不是被重点打击的对象,这也是他可以生存下去很重要的一点。
以下对于这三年朱元璋的事迹进行简述(主要参考明史太祖本纪):
公元1354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朱元璋27岁。
在滁州有了一块栖息之地的朱元璋算是翻身改写命运,但是当时的他还仅仅是遍地草头王中的一小个。当时天下的主角还是刘福通、徐寿辉以及一个叫张士诚的私盐贩子,此时的朱元璋只能被称为首领,规模是仅仅是一个草创的公司,姑且把这段时间的朱元璋的势力或者是军队统称为红巾军濠州分公司滁州办事处,简称为滁州军。
此时天下的主角是张士诚,一个私盐贩子,同样是一个英雄人物,是元末具有统一天下势力的枭雄之一。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三十二岁的张士诚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十七人因不满元朝官府盘剥而起兵,攻取泰州势力大涨,一路西进,克兴化。五月,克高邮,一时风头无两。次年(1354年)正月,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由于站在风口上,立刻就飞起来了,仅用一年时间就高调的敲钟上市了。但是高调的代价就是被当做出头鸟打,九月,太师、右丞相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各翼军马讨张士诚,黜陟予夺一切庶政,悉听便宜行事,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西域、西蕃皆发兵来助,旌旗亘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十月,元丞相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就*向高邮对着张士诚就是一顿猛削,将张士诚打的只能躲在高邮城里死守。脱脱一边对着高邮城这个乌龟壳一顿猛攻,一边准备搂草打兔子分兵横扫两淮的其他义军。
很不幸,朱元璋受到了波及,元军分兵合围六合。为了自保,滁州军不得不死战,朱元璋跟耿再成(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瓦梁垒安营扎寨救援六合,乌合而成的滁州军不是兵锋正盛元军的对手,被打的打败,只能一路边打边撤,掩护老弱撤往滁州,尾随而至元军先锋追到滁州并顺势攻城,在生死存在的压力之下,滁州军死中求存,打了元军先锋部队一个埋伏,受了损失的元军随即撤军,滁州暂时安全了,比权量力之下,他没有像张士诚一样跟元军死磕,而是让滁州的父老,带上俘虏的战马并备下厚礼送到元军大营,向元军将领表达了以下几点意思:1、滁州军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劫掠而组织的自卫组织,不是叛军。2、打了您的部队仅仅是为了自保;3、将军您怎么放着那些巨寇不剿灭盯着我们滁州军是不是就没意思了。这几句话非常到位,首先自己的恭顺,你看我们把战马和礼物都送来了,第二我们是自卫组织,为了父老家乡,我们可是会拼命的,第三还有其他软柿子可以捏。这是个绵里藏针,轻重拿捏得非常准确。元军的将领听明白了,有了台阶就坡下驴去找别人的晦气去了,滁州军成军以来第一个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成大事者运气是必不可少的,即所谓的天时,已经把高邮城打的千疮百孔马上就要把刺头张士诚灭了全家的脱脱由于对上管理没做好,被政敌进了谗言突然被解除兵权并被流放到云南并在半路上被赐死,整个两淮的危机瞬间化解,元朝朝廷的信用瞬间*(这种信用是谁带头造反就灭谁全家,少一口都不行,这才是一个镇压型政府最大的信用。)受到这波红利的不但是直接受益者张士诚,朱元璋随时被元朝剿灭的危机也暂时过去。
紧接着第二波危机随即而至,这是非常戏剧的一幕,朱元璋的前老板,名义上的现在的老大郭子兴,在被老对手孙德崖等排挤,作为濠州红巾军的元老在濠州城已经待不下去了。面对这样的一个局面朱元璋做了让我个人非常意外的决定,朱元璋主动将郭子兴及其一万多部下迎接到滁州城,并拱手把滁州军送到郭子兴手里,这个决定及其大胆,首先郭子兴不是个好老大,郭子兴武艺高强、但是脾气暴躁鲁莽、性格耿直甚至偏执,最重要的是气量狭小不能容人、格局极小,朱元璋是冒了极大风险把滁州城交到郭子兴手里,郭子兴是很难带着滁州军做大做强,参与天下争霸更是不可能,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赢取郭子兴,在我看来有两点,活着,朱元璋看似召集了万把人手、一座城池,看着实力跟郭子兴不相上下,但是当时的滁州军大部分是由壮丁、土匪和元朝降军构成,战斗力低下,没有凝聚力,而反观郭子兴一万部下,由濠州老乡构成,其关系不是亲戚就是朋友,而且经过长年跟元朝拼*和跟其他红巾军火拼,战斗经验丰富、凝聚力强,没有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是郭子兴不会领导,对于当时的朱元璋争霸天下离得还太遥远,当时首先是要活下去,有郭子兴集团的加入活下去的概率大大增强。第二也是口碑,在任何行业、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口碑都至关重要,也可以理解为信用,或者是一个人的标签,对于郭子兴仁至义尽,濠州老乡都看在眼里,滁州军上下也都看在眼里,朱元璋仁义的口碑也就此建立。第三编制,郭子兴是非常早响应刘福通的红巾军,在红巾军的体制内,郭子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编制,有郭子兴在,滁州军会得到刘福通承认的,这样朱元璋顺利加入到红巾军中的一员,可以跟其他红巾军体制内的其他势力一起抗击元朝政府军。
郭子兴父子对朱元璋的此举非常的感动,在完成两军整合之后,立即将集团二号人物许给了朱元璋。
但是说实话,郭子兴是个烈性的赳赳武夫,但是确实无雄才,刚刚跟朱元璋整合完毕就,只有一个滁州城就想称王,朱元璋劝阻说:“环滁皆山也,滁州是个四面环山,交通不便,鸟不拉屎的地方,根据地都算不上,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称王太早了。”郭子兴这才作罢。
公元1355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朱元璋28岁。
正月,完成整编之后,立即向外扩张,郭子兴集团派出张天佑(郭子兴的铁杆)和汤和(朱元璋的铁杆)分兵三千,装作元军青衣军,偷袭了和州(可以参考地图,和州在滁州的南面。),朱元璋随即带着郭子兴给的集团二把手的委任状来到和州。
郭子兴的老臣们根本就没把年轻的朱元璋放在眼里,开会的时候,老臣们先到,随即坐到上手位(左边),朱元璋来晚了只能坐到下手位(右边),朱元璋遇到了上位者都会遇到的挑战,手下不服,朱元璋没有急于把委任状拿出来,等到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朱元璋对所有事情都给出条理清晰、论证充分的成熟的解决方案,老臣们根本就插不上嘴,只能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对朱元璋才稍稍尊重了一些。会上决定,按人头分配责任人修复和州城的城墙,约定三日内必须完成。
朱元璋又是第一个完成。三日后开会,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将委任状拿出来,宣示自己集团二把手的地位,并且威胁众人:“我奉命管理你们,按照我的命令让你修城墙,你们都没有完成任务,按照军法怎么处理啊?”(“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面对这*气腾腾的威胁,谁也不想被当做*鸡儆猴里的鸡,只能乖乖地认错,认下朱元璋作为集团二把手的地位。
朱元璋这手非常漂亮,这是空降领导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原团队的老臣们自恃资格不将新领导放在眼里,朱元璋的处理方式是展现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能力上让别人说不出话,这是软的,硬的就是抓各老臣的错误,以规矩对老臣们进行威压,如果真有不知死活的出头鸟,就要痛下*手,*鸡儆猴树立权威。
收服了郭子兴的部下,修复城墙,朱元璋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决策,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收拾民心。
朱元璋在和州的屁股都没做热,当月,元朝的十万大军就把和州围了,朱元璋带着滁州军跟元朝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打就是三个月(从正月打到三月),朱元璋打的很顽强,元军眼看无法速胜,就改强攻为围困了,元朝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所谓公莫过救主,计莫毒于绝粮,被围着打了三个月,和州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元朝又玩了这一手,彻底把滁州军逼上了绝路。朱元璋带着滁州军出城攻击元军,进行了决死一战,把元军各个击破,面对着抱着必死之心的滁州军,元军怂了,都撤回长江以南。
朱元璋又一次活了下来。
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没安稳下来的朱元璋又迎来了一个老朋友,孙德崖,不错,就是那个绑过郭子兴肉票、在1355年刚把郭子兴逼出濠州城的红巾军元老的孙德崖,由于饥荒吃不上饭了1356三月孙德崖也从濠州城南下来投奔朱元璋来了,企图吃上一口饱饭。此时还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朱元璋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原则接纳了孙德崖。但是郭子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真实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星夜从滁州来到和州,朱元璋来见郭子兴,郭子兴都不跟朱元璋说话,可见郭子兴对孙德崖怨念之深,也可见的郭子兴情绪化之严重,做事经常不顾大局。朱元璋只能耐下性子给郭子兴分析“现在滁州军的主要敌人是元朝人,如果跟孙德崖火拼会被元朝捡了便宜,这样非常不理智,女婿我是经历过您被孙德崖绑架事件的,我深深的知道这厮跟咱们不是一条心,我一直在小心防备他,您放心吧。”郭子兴的怒色稍解,但是还是不肯跟朱元璋说话。
另一方面孙德崖听说郭子兴来和州了,觉得大事不妙,他太了解郭子兴了,以郭子兴的性格随时会找他火拼的,现在还在人家的地盘上,立刻拔营起寨准备离开和州,前军已经开拔出城,孙德崖亲自断后。郭子兴听说后,那暴脾气一刻都不能忍,来了一拨*操作,没有跟别人商量,也没有周密的计划,招呼自己的小弟对孙德崖后军就发起了突袭,其行动估计不比陈浩南招呼小弟砍人更有组织性,虽然俘虏了孙德崖。但是忘记知会朱元璋了,懵逼状态的朱元璋竟然被孙德崖手下给抓了,可见这场突袭之混乱。
肿么办?虽然郭子兴很想*掉孙德崖报私仇,但是如果不顾爱将兼干女婿死活,自己的老大以后也没办法做了,那就换吧,用朱元璋换孙德崖,但是双方剑拔弩张没有信任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英雄人物站出来了——徐达,由徐达先到孙部把朱元璋放出来,然后郭部释放孙德崖,最后孙德崖释放徐达,但是徐达的风险极高,双方已经到了*红眼的地步,以孙德崖的调性自己都回来了更不会讲信用放了徐达的,徐达这就是送死,好在最后徐达趁乱逃出来了,不然就折了朱元璋一员大将。
俗话说功高莫过救主,徐达跟朱元璋的友情再次得到升华,徐达的仗义之举让他在滁州军的威望更上一层楼,这种仗义之举在熟人社会非常严重的滁州军中非常有用。
没能*掉孙德崖,郭子兴一直闷闷不乐,不久郁郁而终(也就是气死了,郭子兴到底是不是被气死的无法考证,他闷闷不乐和死了是事实,和州城三月份才解围,从孙德崖来投奔、郭子兴跟孙德崖火拼到郭子兴死都是在三月内完成的,气死的概率真的很高),朱元璋跟郭天叙一起将郭子兴归葬于滁阳,在朱元璋建国之后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找人给郭子兴树碑立传,充分肯定了朱元璋打天下的基本盘就是跟郭子兴合流之后的滁州军,也充分肯定了郭子兴对于大明事业的贡献。
明史中记载,郭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翻译一下郭子兴脾气暴躁,武功高强,喜欢干架,性格直率甚至有点偏执,心胸不够开阔格局很小。如果郭子兴作为一个武将,活脱脱的一个悍将,但是作为一方头领,受限于格局,容易被情绪左右,陷入无关大局的是非不可自拔。子曰壮年戒之在斗。白居易有“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的诗句,也就是不意气用事,消去是非之心,不被情绪左右之后,才可以被委以重任,否则不能成事。多少英雄豪杰没有突破这个瓶颈。
不得不说孙德崖就是一个没品的臭流氓,明史中记载,孙德崖粗而戆,日剽掠 ,子兴意轻之。翻译一下就是孙德崖这个人粗鲁而sb,每天只知道打家劫舍,郭子兴非常看不起他。一听说郭子兴死了,就来了个回马枪来抢和州,被淮西二十四将的吴祯、胡大海所*,残部被朱元璋整合到自己的部下。
给郭子兴风光大葬之后,作为集团二把手的朱元璋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成为滁州军的龙头,可是,老大的老大红巾军瓢把子,大宋龙凤皇帝韩林儿(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的原型)发来了吊唁信和新的任命书,依据中国人子承父业的传统,郭天叙作为郭子兴的最大的儿子,顺理成章地成了滁州军的新一届龙头,督元帅,郭天叙的舅舅张天佑成了左幅督元帅,朱元璋成了右副都元帅,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暴跳如雷,发出了“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但是理智的朱元璋仅仅是抱怨了一下(估计也是说给郭天叙听的,让他摆正自己的位置),接受了韩林儿的任命。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当时的滁州军实际上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整体上是以濠州老乡组成的军事集团,而内部分成了以朱元璋和郭天叙为首的两个派系,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整体非常团结,郭天叙实际上是集团首领,但是实际的话事人是朱元璋。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理智,他不是一个被情绪左右决定的人,异常冷静成熟,如果是郭子兴来处理,估计早就抄家伙火拼了。
对于滁州军眼前的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那就是粮荒,整个两淮由于红巾军和元军的反复拉锯,烧*掠夺了好几年,老百姓早就没办法安心种地了,两淮的很多军事集团都退化为吃人的恶魔,不论是元军还是所谓的义军,这里就不展开了(有野史说朱元璋的滁州军也是吃人部队之一,这里存疑不做分析)。摆在滁州军眼前的问题非常现实,就是吃饭,北上是不行了,东面是张士诚南下之后抛下的同样经历粮荒的淮东,张士诚此时已经南下常熟,到富裕的浙江吃饭去了,西边是徐寿辉的天完政权,这个政权跟红巾军在宗教信仰上不同,但是也属于反元势力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势力强大,如果西进,不但师出无名而且实力也不允许,只能南下,但是隔着长江,滁州军是山贼不是水匪,他们没船,只能在江边干瞪眼。
1355年的四月唯一让朱元璋高兴的事是有一个爱吹nb的土匪入伙,他叫常遇春,一来就嚷嚷着要做先锋,这样一个乐观自信的家伙通常领导都是非常喜欢的。其他时间朱元璋都是饿着肚子在江边吹风,看着江对岸即将收割的春到流口水,在这闲下来吹江风的一个月里,朱元璋慢慢的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图王争霸的计划,他慢慢的瞄准了一个他朱元璋的天许之地、长江以南无可争议的中心——集庆(南京),一个完整的进军计划在他脑中反复筹谋逐渐清晰完善。
所谓心心念念必有回响。五月,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千艘来附。廖永安和俞通海是何许人也。当韩山童振臂一呼造反的时候,有一伙水匪也响应了,这伙人是另一个更加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宗教军事组织——白莲教,首领是盘踞在两湖的徐寿辉,徐寿辉有一个很著名的手下彭玉莹(倚天屠龙记里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彭玉莹的徒弟们都是有辈分的,都是普字辈,例如赵普胜、李普胜、邹普声等。其中一个非常不知名的小弟李普胜外号李扒头,俞通海和廖永安就是李普胜的小弟。彭和尚死后,他的小弟立马上演喜闻乐见的戏码——内部火拼,至正至正十四年(1354年),赵普胜退居黄墩,李普胜等结水寨于巢湖、左君弼独据庐州。左君弼跟二普开始相互攻*,一打就是一年多,打的昏天黑地狗脑子洒了一地,处于弱势一方的俞通海和廖永安等中层干部深感前途渺茫,想跳槽到一个更有前途的公司,他们的选择很少,北面是饿殍遍地、饿狼环伺的大宋(韩林儿)为首的各路吃人的义军,西边是已经*红眼的仇家左君弼,南边是元朝,东边是同一阵营而且刚刚大胜元朝十万大军围剿的朱元璋,几乎没得选,只能是朱元璋。
至正十四年(1355年)五月,他们就派人偷偷地向朱元璋递出了简历。朱元璋一看这是瞌睡就来枕头啊,立刻亲自前往巢湖诏安这伙水贼,得到水军千艘。形势一片大好,主顾双方皆大欢喜,立刻上演君臣相得的戏码,但是,这所谓的水军千艘从巢湖出不来,因为元朝中丞蛮子海牙扼铜城闸、马场河诸隘,把水军堵在巢湖里出不来,只能说是天助朱元璋,突然下暴雨,水位涨了,那些闸门失去了作用,朱元璋的水军趁机冲出巢湖、大败海牙于峪溪口,来到长江边上跟自己的和州主力胜利会师。
应该说朱元璋是在跟时间赛跑,立刻就制定渡江计划,众将的计划很粗糙,长江以南集庆最富庶,直接去抢集庆(南京),但是朱元璋把他谋划已久计划的第一步拿出来了,集庆(南京)是江南第一重镇,打集庆必先打集庆(南京)的门户采石,如今采石重兵把守,防守的很严密,过去抢劫把握不大,但是正对面的牛渚,本来就不重要,兵力薄弱,如果我们来个突然袭击成功率很高,可以先到那边搞一家伙试试水。这群已经开始饿肚子的滁州军立刻就通过这个方案。估计当时的滁州军眼睛都是绿的,他们已经开始饿肚子了,他们父母妻儿在和州城里饿着肚子,此去他们肩负着一个男人养家糊口的基本责任,根本就不用做动员,滁州军的怒气值和士气值就早就是满满的了。
六月,经过简单的准备,滁州军就登上了南下的战船,直抵牛渚,元朝守军看着这群眼冒绿光的滁州军在猛将兄常遇春的带领下*过来,立刻就怂了,采石的元军被滁州军的听说了滁州军的传说吓的一哄而散,长江南岸的各个堡寨更是望风而降。朱元璋的第一步谋划达成了,但是这群滁州军的*操作估计让当时的朱元璋也是欲哭无泪啊,他们抢够了粮食立刻装船、开船回家,动气一气呵成,朱元璋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裹挟着登上了北反的战船。当时的朱元璋的心里一定是恨铁不成钢的,他决定做最后一把努力,把最有威望的徐达叫到跟前说道,“兄弟啊,咱们千辛万苦才过江,这么幸运的还站住脚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这要是现在刚抢了点粮食就回去,等元朝反应过来,咱们再也没机会过江了,一切都前功尽弃啊,兄弟,跟哥哥加把劲,一鼓作气把江南打下来,有了江南着花花世界还愁那点粮食吗?到时候咱们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不香吗?”徐达这才反应过来,“也是啊!哥哥说的有理!”得到徐达的支持后,朱元璋一刀砍断了自己坐船的缆绳,并命令所有船只都砍断缆绳,站到高处做了一个战前动员“兄弟们,前面是太平城,比牛渚大得多太平城,那里的钱粮更多,我跟大家一起打下来共享富贵。”滁州军的士气再次被鼓舞起来,断了缆绳的船只被长江湍急的水流直接冲到岸上,滁州军再次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抢滩登陆、攻城拔寨一气呵成,守城的万户纳哈出被俘虏,总管靳义眼看战败无力回天,跳水自*了。
进了太平城朱元璋做了四件事:1、给自己升官,把太平改路为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给自己升了元帅的官职,在法理上跟郭天叙平起平坐。2、对尽忠自尽靳义进行厚葬,予以表彰,做了一波政治秀。3、出榜安民,禁止抢劫,有士兵没当回事继续按老规矩进行抢劫,被朱元璋砍了,这股歪风邪气给刹住,军队不得抢劫成了朱元璋军队的铁律得到充分的贯彻,除了争取民心,也是将滁州军从土匪转变为军队最重要的措施。4、任命专门的地方行政官员管理地方,通常军事集团崛起的路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对地方实行军管,由军头兼任地方行政长官(参照李自成、洪秀全的军队),行政效率低,而且容易形成军阀,从滁州军刚开始壮大,朱元璋就从制度上进行了保障。
虽然有了一座市级大城,滁州军却也深陷元军的包围当中,从最初震惊中清醒过来的元朝政府军开始了反攻,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严师截姑孰口,陈野先水军帅康茂才以数万众攻城。在这种四面团团围住,滁州军唯有拼死一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徐达、邓愈、汤和迎着元军发起冲锋(明史中用了一个词“逆战”),其他众将化整为零偷偷摸到攻城元军背后,前后夹击四面开花,强悍的战斗力把元军彻底打蒙,元军攻城主帅陈野先被生擒,其部众大部分被招降。在后面的阿鲁灰一看滁州军太生猛了,立刻撒丫子就跑了。
秋九月,稍加整训的滁州军就浩浩荡荡地向集庆进发,这次的先锋是主帅郭天叙,以陈野先及其降部为先导,没想到陈野先并不甘心做贼,半路上发动了叛乱,向郭天叙发起了猛攻,混乱中郭天叙和张天佑都被乱军*死,刚刚出发的滁州军又缩回太平城,由于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突然离世,朱元璋成了无可争议的老大,这个时候滁州军的构成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滁州军大部分都是濠州一带的老乡乡党,朱元璋作为作为集团三把手、而且是郭子兴的干女婿,而且朱元璋的亲戚、干儿子遍布滁州军上下,很快就就统一政令,不论是实质上还是名义上,朱元璋都成了集团唯一的领导(子兴部将尽归太祖矣)。1357年(至正十七年),郭天叙的弟弟郭天爵被朱元璋以谋叛为由*掉,在集团内部,再也没有人对朱元璋的领导权发起挑战的可能。
朱元璋利用这段时间做内部整合,储备军需粮草,扩充军力。
陈野先运气不好,在乱军中被民兵所*,陈野先的从子陈兆先(陈兆先的爷爷跟陈野先是兄弟)整合了陈野先的残部,驻扎在方山,与海牙(撤到了采石)遥遥呼应,时刻准备攻打太平的朱元璋。
冬十二月壬子,朱元璋把在太平俘虏的纳哈出释放北归回到元朝。 这个举动看出朱元璋务实的个性,他虽然反元,又不想把元朝往死里得罪,表彰元朝忠臣和释放元朝高级俘虏会得到元朝的好感,在元朝眼中,朱元璋不是那个最穷凶极恶的一个,故而在打击的时候也不是最需要重点打击的那个。
公元1356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朱元璋29岁。
经过几个月休整,兵强马壮的滁州军开始东征,一路势如破竹,二月份攻破集庆(南京)门户采石,三月份就攻破集庆(南京)。生擒了陈兆先,招降陈部三万六千人,陈部因为有反骨的历史,非常惧怕被朱军报复,朱元璋从陈部挑选武功高强的五百人编入自己的亲军卫队,在这群人之中不穿铠甲睡觉,把自己的安全完全交给这群降兵,陈部的其他人才放心,安心整编到朱元璋的部队。
当月马不停蹄,继续追击元军残部,在蒋山再次把元军打败,元御史大夫福寿战死。蛮子海牙逃跑投降张士诚,康茂才向朱元璋投降。把集庆周围的元军一扫而空之后,才进入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作为自己政治中心。将集庆的父老和原有的官吏召集发布自己的政治纲领:1、元朝是坏蛋,总是迫害老百姓,导致到处打仗,老百姓没办法好好的生活。2、我是好人,专打元朝坏蛋,不欺负老百姓,百姓们不要担心。3、我这招聘,待遇优厚,速来。4、新公司制度是抄元朝的,有bug我们会打补丁(元朝原来的官员不用做培训直接就可以上手)。5、当官的不允许欺负老百姓。(“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跟刘邦的约法三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鲜明、简单、容易执行。
主动投靠的大V不多,就找猎头推荐,亲自带着全副武装的军队到大V家里送聘书,当然古今的大V都是一个调性,都欣然接受了,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加入到朱元璋集团。
朱元璋一看,周围的形势还是不太乐观,还是在包围圈中,元将定定扼镇江,别不华、杨仲英屯宁国,青衣军张明鉴据扬州,八思尔不花驻徽州 ,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而池州已为徐寿辉将所据,张士诚自淮东陷平江,转掠浙西。柿子只能找软的捏,继续揍集庆周围的元朝残部,让徐达率军攻打南京东面的重镇镇江的定定,定定战死。六月邓愈南下攻克广德。
以集庆为中心,自己终于有了一块小小的地盘了,可以上市了,董事长、ceo的就别叫了,容易招人恨,随便叫个经理吧。秋七月己卯,诸将奉太祖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
上市第一件事朱元璋就派人给张士诚送去了一份请柬,邀请张士诚来派人参加的自己的上市招待宴会,张士诚一看怒了,“我k,哪来的土包子,腰里别个耗子就敢装警察,还敢跟我平起平坐,不削你你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立刻就派人上门削朱元璋,猛攻朱元璋的镇江,在镇江前线的徐达也不是好惹的,心说“张九四你个私盐贩子装什么大尾巴狼,谁比谁好多少啊,还瞧不起我们。”不但来个反守反击,对着前来打上门来的张士诚就是一顿猛锤,打跑了还不算,追着人家一直到常州,对着张士诚的大门就是一顿猛攻,虽然没攻下来,但是也像张士诚宣示了自己的不好惹。
九月,朱元璋到镇江巡视一下,顺便祭拜了一下孔庙,遣儒士告谕父老,劝农桑,其实就是跑个通告,向天下宣布他朱元璋上市了,是吴国公了。
以上,就是朱元璋在而立之年之前三年的事迹,没那么英明神武,更多的像一个创业的小老板,没多少资本。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苦苦地挣扎着活下来,在苦苦求活过程中磨练了一身的生存技能、战斗力急速提升,突然一个机会,一飞冲天,不小心上市了。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能力,在顺境中将自己的能力变现,这是我眼中的27岁到30岁的朱元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