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丨蓬莱龙山

龙年话龙丨蓬莱龙山

首页角色扮演蓬莱龙池更新时间:2024-04-16

巍巍龙山,傲立万古

山峦叠翠,壮丽千秋

说起龙山,远近闻名。山峰位于蓬莱东南二十公里的龙山店村西,海拔396米,方圆30多华里。据《登州府志》载:“龙山,在县南四十里,山上有龙池、龙岗及龙王庙,旧有铁场,今废。”《蓬莱县志》也载:“龙山庙,祀孚应侯,宋,元丰年间(1076年)建。”由此可见,龙山古庙,最早建于宋朝,距今已近千年之久。后经历代战乱兵燹,山上的古庙早已坍塌无踪,山下后建的“外庙”,也于1925年被地方拆毁。这段典籍记载,见证了千古龙山的历史沧桑。

俯瞰龙山全景 沙向阳摄影

既叫龙山,这座山便与龙扯上了干系。龙山上有两个“龙洞”,还有龙山大王的神话传说,前年,友人高培彦兄自告奋勇作向导,其对龙山的一草一木与传说故事如数家珍,我在他的陪同下,一起爬上龙山,一探龙山的究竟。

白龙斗黑龙

民间俗话说,“龙山有三宝:荠荠菜、茅儿草,打火石不用找。”荠荠菜鲜嫩可食,也可入药;茅儿草也属中药,有消渴利尿之功效,打火石,即石英石,龙山的半壁,都是由这种石英石构成的,用铁板打击,可以溅出火花。过去没有火柴,先民都是靠它取火做饭,故名打火石。

我们一路爬到山巅,眼前豁然开朗。但见山脉形成了五条岭岗,好似巨龙五爪,也有以其形象,称之为“大金豆顶”、“小金豆顶”的。山巅上还有所谓的龙池,但如今只能见到一坑洼地,水源枯竭。倒是数量众多的岭岗,各有千秋,别具景致,什么“万丈龙洞”、“一石天桥”、“漏天滴水”、“鹁鸽双石”、“阎王鼻子”、“铜音磐石”……,民间号称为“龙山十大景”。

龙山的大龙洞 龙山的小龙洞

山上的“龙洞”,位于山南悬崖中,共有两个,一曰“大龙洞”,位于山坡之东南,洞口高约两米,进深五米;一曰“小龙洞”,洞口偏下,洞高两米,进深三米。深奥的古龙洞,隐藏着神奇的故事。

传说,古时有一条黑龙,盘踞洞中作恶,非但不按时行云布雨,反而残害山上的生灵,进而祸及地方百姓。玉皇大帝闻听龙山土地报急,立即选派了忠勇可靠的大白龙,疾奔龙山,取代黑龙。黑龙自然不服,要与白龙拼个你死我活。二龙相斗,霎时搅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一连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终究邪不压正,黑龙被大白龙摔下山谷,一命呜呼。大白龙主持龙山后,按时行云布雨,从此这一带的百姓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

杜姑娘与段王爷

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有鼻子有眼地传到今日,当地甚至还形成了与此相关的民俗,说来相当有意思。相传当年唐太宗东征高丽,途经龙山,天色已晚,唐军迷了路。当地一位前朝的段姓将军显灵,特来为唐军挑灯引路。唐太宗问:前面带路何人?答曰:小将段志贤。传说段志贤是前世战将,已为国尽忠;此来显灵,为唐军引路,唐太宗特别感激,便封段将军为“龙山大王”。从此,段王爷便被村民们奉为神灵,在龙山建庙,安享四季香火(实际是宋朝为孚应侯建庙)。

龙山龙王庙砖石遗迹

由龙山庙引来了杜家姑娘的故事:龙山之东有个杜家村,村中有姑嫂二人,慕名来到龙山庙上香许愿,为小姑祈求好姻缘。嫂子见庙中的段王爷塑像,英俊威武,气度不凡;便开玩笑地对小姑说:“就给你找个段王爷这样的女婿,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于是,便开玩笑地鼓动小姑去投香篮,来套段王爷的头,说若能套中了,就是段王爷中意,两相有缘。小姑乐得一试,结果一套即中。杜氏小姑回家以后,竟思念成疾,不久溘然离世了。她嫂子便按承诺,与家人按民间冥婚的仪式,将小姑送到龙山,葬在了龙王庙前,算是嫁给了龙山大王。

从此,杜家村及龙山当地人,便将龙山庙奉为“姑爷庙”,每年正月初三,杜家村民,都要郑重其事地请段姑爷到杜家拜丈人,家家包饺子,供奉段王爷,传为当地一个特色礼俗。

古时每逢旱天,百姓们都要到龙山求雨,也是附近村庄的一大盛事。据说求雨的仪式宏大,气氛庄严。过去,蓬莱十年九旱,每当旱年,龙山周围十八个村庄,都要联合求雨。村民们齐聚龙山庙前,举行隆重地求雨仪式:敲锣打鼓、烧纸焚香、放鞭炮,人人头戴用柳条编成的帽子,先一一祭拜龙王爷爷雕像,然后抬着龙王雕像,到各村巡游。每到一村,百姓都要到村口烧香迎拜,一边泼水示意下雨,一边呼喊:“龙王爷爷快下大雨吧!”

有趣的是,每次求雨,都要把龙王爷像先抬到他“老丈人”所在的杜家村,村民煞有介事地欢呼:“龙王姑老爷来了!”并以待婿之礼相迎,家家以水饺供奉,表示贵客临门。有时巧逢降雨,村民便视为龙王显灵、姑爷施恩了。

“神鞭双英”战龙山

龙山之巅,至今还残存一段石围子,这是近代清朝咸丰年间,捻军起义转战胶东,涉及龙山所留下的遗迹。当时民谣传称:“咸丰坐殿、长毛作乱”。捻军部队路经龙山高家时,村民唐昭被强拉入伙。几年后,捻军被灭,唐昭又跑回了家乡,“长毛子”便成了他的绰号,是为一段特殊的历史印记。

龙山东麓,自古是蓬莱通向栖霞的官家要道。现在,已向西扩展为蓬栖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四通八达。道东的村庄,因其先人在道边开了家旅店,生意兴隆,远近闻名,因而冠名为龙山店村。

农历三月二十,相传是龙王的生日,善男信女们上山拜庙,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龙山庙会。过去赶庙会,是在山上的古庙前坡,后来渐渐移至山下的龙山店村里。因为有庙会与龙王爷的典故,龙山店村在周围十里八疃,很有名气。

龙山店村东,古有朝阳庵,俗称“大姑庙”。也传与段王爷和杜姑娘的故事有关。杜家嫂子在龙山庙里的一句戏言,将小姑子配给了段王爷,但毕竟阴阳两隔,她于心不安,后来就到朝阳庵,削发为尼,以超度小姑,深表歉意。因而,民间又称朝阳庵为大姑庙,蕴含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离奇与无奈。

龙山西麓,有个石门曲家村。村里的曲氏祖先,于明代成化年间迁来,因村庄坐落于龙山西沟两座陡立的山口之侧,形如石门,故名石门曲家。曲氏祖先,尚文习武,坚决不屈服于清朝的统治。尤其六世祖曲巍、曲嵩等人,擅使七节钢鞭,号称“神鞭双英”,曾带领村民,以龙山为据点,与清政府抗衡,提出口号:“一不出荷(不交公粮),二不纳税,三不留辫子”。清政府发兵来剿,曲巍、曲嵩二位勇士,便率领村民奋勇抵抗,在龙山西坡的桃林里,与清兵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寡不敌众,伤亡过半。曲氏家族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一时震动朝野,传为历史佳话。

抗日战争时期,龙山一带又曾是蓬莱的老革命根据地,被称作“赤色堡垒”。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时期,仅龙山西麓的石门曲家村,先后就涌现了54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这些英雄的子弟,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宝贵的青春,为古老而雄伟的千年龙山,增添了无比辉宏靓丽的光彩!

沙向阳 撰文 摄影

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

烟台市蓬莱区文化和旅游局

整理发布

蓬莱旅游咨询热线

0535-5612301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