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寻找取经人,是出动了大人物的。
如来在“安天大会”五百年后,借“盂兰盆会”做了一次演讲,主旨是希望真经拯救世人。可又怕众生愚钝,轻易得到的不知道珍惜,一定要找一个历经苦难者求得真经,劝化众生,好知道真经的可贵。最后问道:“谁肯去走一遭来?”
观音上前说:“我愿去。”
书中是这么写的,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寻找一个取经人,难在何处?
概因西行之多艰,难以落实坚持,须他了无牵挂,须他死而后已。些许差池,五百年的筹谋就白费了。
临行前还嘱咐观音:“你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再霄汉中行,须要是半云半雾。”换句话说,你行踪隐蔽点,别被人发现了。也可见他并无十足把握。
顺便说一句,紧箍咒也是如来准备的
二
再看人间。
渔翁与樵夫两个老基友,一起喝酒吹牛,互损互捧,无非是打渔砍柴而已,吴承恩却写得一波三折,说相声一般。打渔的将话题引到了长安城西门街卖卦先生袁守诚身上,就各自散了。
袁守诚铁嘴神算,渔夫依言打渔百捉百中,巡水的夜叉听见后慌忙报与龙王。
打探风声,添油加醋报给领导邀功本是惯例,领导偏信小道消息也是人生常态。
泾河龙王不服,与袁守诚打赌,抗旨下雨,触犯天条后又去求饶,自负又没骨气。袁守诚算出魏征斩龙王,心想着唯有唐王救他了,又指点泾河龙王一条生路。唐王梦中应允搭救龙王,醒来便根据提示,约了魏征来下棋,想拖延时辰。既然龙王托梦求饶,刚正不阿的魏征也于梦中斩了龙王,机关算尽太聪明。
泾河龙王的故事有前因后果,有起承转合,意外频出,可独立成篇,记得幼时还看过脱胎于这一章的《魏征斩龙王》连环画。这个故事因渔夫而起,与唐王有关,起于青萍,却成飓风之眼。
三
泾河老龙王死后,梦中寻找李世民索命,他自己与人打赌在先,犯下天条在后,却怪罪唐王不救他?也可见泾河龙王有点脑子不清楚。
唐王被“暂住”当地土地庙的观音搭救,老龙王上天无路,只好入地求助。十殿阎罗先是带着唐太宗参观地府,将唐王吓得魂飞魄散。三曹对案的时候,又将唐太宗的寿命一十三年改为三十三年(阎罗改得猴子改不得),唐太宗又是害怕又是感激。
为了加强说服力,还专门安排了个还魂的案例,就发生在公主身上,让唐太宗不得不信因果报应佛法无边,这种种手段,为唐太宗欠下亡魂的心理债,为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做好了一切准备。
逼迫之,恐吓之,感动之,利诱之。一切都布好了局,就等唐王入瓮了。
论世间的财力、权力、影响感召力,除了大唐皇帝,你们说,还有谁比他更大?既然唐太宗入了瓮,一切世俗的事情就好办了。
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徽宗爱蹴鞠,举国学高俅。
既然大唐皇上宅心仁厚,这水陆大会的排场不能不大,而这坛主,恰恰就是观音点化投胎的江流儿。
法会一开始,圣上前簇后拥到现场考察调研,对排场甚是满意,嘱咐高僧们好好做功德,便回去了。这时皇上多半还以为就妥妥的了。
这时观音菩萨登场了,这是她受命寻找取经人的关键之举。
她手持袈裟,一路走过,有那落选水陆法会的和尚不明所以,问价几何?答曰七千两。愚僧说不值不值,滚犊子。观音也不着恼,径自碰上了散朝的宰相萧宰相。
识货的宰相问价几何?观音避实就虚,只谈因果,但句句都是大唐圣上的心思。萧宰相不是魏征,焉能不明白皇帝的喜好?这袈裟、锡杖,价值岂是曲曲七千两银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马屁前程!他不敢耽误,也不给第二个人机会,亲自、直接就领给了领导唐太宗。
唐太宗开口问价几何?观音笑着说出了皇帝的心思排场。还没报价,皇帝就动了心,但很忐忑此等宝贝,不知是否有缘得到,只说要买了送给做法的坛主,谨慎询价。观音见计得售,说既然是这个高僧,免费赠送也值得,说完径直而去。就算你是皇帝老儿,也不得不对玄奘高僧另眼相看。
同样问题,观音三次回答却是各有侧重。开口七千两,愚僧登时就知难而退;对宰相,答的可是皇上的心思,目的就是叫你引荐给皇上;对皇上,却说宝剑赠英雄,为了引出玄奘。
为表郑重,太宗赐予玄奘袈裟时,安排的是魏征,而非引荐观音的萧宰相。观音半路偶遇是善于揣摩圣意的萧宰相,而非魏征。一正一反之间,观音和天子的识人用人之道,也颇有趣。
观音赠袈裟的人情先叫皇上欠着,另一边又去大法会上质疑皇帝倚重的玄奘,空谈何益,见过真经么?观音此时才点中唐王的死穴,超度亡灵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形式主义。
怎么解决?西天如来那里取真经去。
这一系列组合拳,对天子震慑有之,激将有之,安慰有之,许诺有之。让唐王坚定了派人取经之心。水陆法会至此,看起来显赫无比风光无限,但太宗明白,白搞了!玄奘明白,这坛主的位子,不好当!
果然,太宗当即就停了法会,派人取经去是正经。说是择个吉日,钦天监第二天一早,就说是出发的好日子。他是真急眼了。
玄奘与皇上拜了兄弟,不得不去,临行将进酒,还立了军令状,不明所以的众弟子还问玄奘为啥去?玄奘只能说,如果取不到真经,再不回来。因为他退无可退处,说无可说处。西行取经已然是他这辈子的宿命。
吴承恩挥洒笔墨,把关键事件的推进,发挥到了极致。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此时的玄奘除了领命西行,再无其他出路,天下道路有千万条,但玄奘,却只此一条道儿可行。
人在江湖,你不跟我们玩儿都不行。
奇怪的附录
跋前踬后,再正常不过,但在小说的中间,故事讲得正酣,突然穿插一章附录,则显得格外突兀。在西游记的第八九回之间,就有一章这样奇怪的附录。
九九八十一难中:金蝉遭贬、出胎几*、满月抛江、寻亲报冤。关系到唐僧出身的关键四难全部集中在这篇奇怪的附录之中。
金蝉遭贬,是借南极仙翁之口得知,这个南极仙翁,也是在蟠桃大会上不请自来向如来献殷勤的人,受观音委托将金蝉送到人间,而金蝉为什么遭贬却只字未提。金蝉遭贬是为一难,难就难在不可说。
另外,我们如果仔细留心,会发现有一个更加怪异的时间逻辑问题。
在附录一开始,作者交代背景是大唐长安,时间是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也就是陈光蕊高中状元的这一年。接着在第九章一开篇,老龙王遭斩前,也特别强调了时间是“岁在己巳”。由此才有了后来举办水陆法会的故事。接着在第十二回一开篇,玄奘出行前,也强调时间是“岁在己巳”,有的版本是说“岁次己巳”。
好了,矛盾来了,就算第一个时间和第二个时间并无冲突,那么玄奘和他爹高中状元竟然是同一年(或次年),岂不咄咄怪哉?更加奇怪的是,在接连三四章的故事描述中,出现如此重大的时间逻辑错误,对自小过目不忘的吴承恩而言,实在是一种不可理解的事情,而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作者是故意的。
作者故意提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实际上是想暗示大家,这三件事有着极其密切的共同起因。就像在红楼梦中甄士隐去,只留贾雨村言一个道理。姑且这么索隐吧。
但索隐也不能胡说八道。
陈光蕊打马游街,又中奖取得丞相之女为妻,结婚第二天就赴任江州,在洪江渡口遇害。
于是有人说温娇怀的孩子不是陈光蕊的,根据是这样的:他们俩结婚共度一个春宵。陈光蕊第二天赴任途中,在万花店暂住,住了三天,后来在洪江渡口遇害,前前后后也就十几天左右。陈光蕊死后,刘洪霸占温娇的时候,她已经知道*。根据相处时间,温娇*是在结婚之前。而姘头就是刘洪,抛绣球是为了遮丑。既然孩子是*人犯刘洪的,也就是说玄奘的爹是刘洪,所以后来他的报仇就是将自己的亲爹害死了,所以是为一难。
这个推理经不起推敲。因为在推算时间的时候,忽略了中途前往通州接老母亲的时间。从长安到通州至少也有一千多公里,古代人走官道,住驿站,交情来往,游山玩水,至少也要走个两个月左右吧,这么长时间足够*了……我承认推算这个有点无聊,只是既然这个*的起源搞错了,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就站不住脚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这一章吴承恩写得并非滴水不漏。被人胡乱猜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种可能,吴承恩写完后,一查,九九八十一难凑不够了,于是在中间*一章番外,干脆写写玄奘的前半生吧,于是硬凑了四个难。写长篇时候,类似写律诗时候的拗救也是有的。只是写了七年成书的吴承恩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低而已。
当然,这也纯粹是笔者的推测,没有任何史料根据,只是根据我自己写小说的经验推断罢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