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张国荣、王祖贤、午马等主演。电影讲述了书生宁采臣与聂小倩相爱,却发现小倩是树精姥姥所操纵的女鬼,之后剑客燕赤霞义助宁采臣对付姥姥,并促成他们这对人鬼恋人。
翻拍的经典在1960年开始上映的《倩女幽魂》三步曲,让人们记住了蒲松龄的“聂小倩”,也让人们在千年之后仍在感叹令人羡慕又令人惋惜的“人鬼之恋”,“董永与七仙女”、“宝莲灯”等一系列神话巨制让人认识了一把神话的魅力。也让人们知道,在人间有多么美好!三部《倩女幽魂》部部经典,也是当时少数有口碑的片子。直到今天当老版《倩女幽魂》重返影屏的时候,人们还是争先恐后的去观看去回味。有人说:“是明星吸引了人气,是导演造就了知名度。”我只是笑笑:“经典是历史的证明,不是人说出来的!”当得知叶伟信导演重拍《倩女幽魂》的时候,我有的只是兴奋,作为自己喜爱的导演之一,去翻拍自己认为经典的电影,我觉得应该很不错的享受!上映的当日,我依旧在保利影院看了片子,当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自己有说不出的感觉,确切的说无语了。叶伟信、古天乐 刘亦菲、余少群,就这几张王牌就可以确定票房,只是在在有票房保证的时候,不知道口碑,能不能多飞一会。确切的说,我看《倩女幽魂》的时候,已经不受《关云长》影响了,也应该不会是坏心情的。因为按照当时我自己的情况,《关云长》的上映已经消除了《战国》对我的伤害。我的心依旧是笑的。 这个四月,上映了太多的电影,作为影迷的我,也花了太多冤枉钱。只是四月,期待太多,收获太少,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在电影院是享受的。即便精神享受不了,还可以有精神安慰——至少我比他们看的早! 也许是因为题材的限制,也许是因为技术的方面,也许是因为舆论的原因……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们期望太多。无数的翻拍,在经典之后总被称为“烂片”,也许真的是时间沉淀的太久,经典已经是永恒,有太多的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因为所有的也许对于编导们都是事实,是现实中不可克服的! 也许在N年之后有人会说:“《倩女幽魂》第四步拍的真的不错!”也许在N多年之后还会有另一个“叶伟信”拍另外的一部《倩女幽魂》版的“神雕侠侣”。只是不知道,那一部的“神雕侠侣”里会不会有只大雕,会不会重新演绎一曲“人鬼之恋”!
传世经典之作徐克与程小东把《聊斋·聂小倩》的故事自由改编,结合抓鬼道士的中国特色,打造出了一套既具有东方韵味、又有国际共鸣的奇幻电影,该片不仅让张国荣与王祖贤的古装扮相深入人心,而且喜剧与恐怖片的混搭也让古装鬼片重新成为港产片的潮流 。该片上映以后好评如潮,成为了鬼片当中的传世之作 。心地善良的宁采臣、亦鬼亦人的聂小倩、侠肝义胆的燕赤霞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国荣、王祖贤、午马、刘兆铭等人的造型和演出均相当精彩,黄沾撰写的几首电影插曲亦十分动听 。带动鬼片风潮徐克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电影特技,使得《倩女幽魂》从影片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极致。《倩女幽魂》上映后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掀起了热潮。《倩女幽魂》不仅创造了当年香港电影的票房佳绩,还掀起了一阵跟拍古装鬼片的风潮,不仅香港出现一堆武侠古装片,就连台湾也出现一些搞笑式的“倩女风格”作品 。这部电影集武侠、神怪、惊悚、搞笑、爱情于一身,开创了香港特技神怪片的先河。影片主干虽是一段凄婉的人鬼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在当时却相当另类,加上视觉效果的登峰造极使得这部电影几乎引领了香港鬼怪片的一个时代。张国荣在电影中饰演“宁采臣”一角单纯中带着傻气,木讷中依旧那么的儒雅,展现了其处理喜和悲两种不同情感的演艺才能。 王祖贤版的小倩,造型柔美飘逸,变幻万千。那一袭白衣如冷烟蔽月华,不染尘世雪霜。她明眸流转,浅笑含愁,蒲松龄笔下的女鬼就该如此清冷幽怨。 银幕经典形象张国荣在影片中扮演的痴情书生宁采臣已成为银幕经典形象,也让“书生热”延续了一段时间 。张国荣成功塑造了一位几近完美的书生宁采臣:他单纯、无辜、善良、痴情 。宁采臣虽然扎根于鬼怪丛生的乱世,但却对小倩一往情深,并因此成就了一段令凡俗世人望尘莫及的真挚恋情 。
《倩女幽魂》是张国荣早期演得最好的电影之一,宁采臣的憨直,单纯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他在危难临头的慌乱,强作镇定的勇敢,义无反顾的痴情都是如此令人信服。倘若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涉世未深,演成这样尚且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时候的张国荣是已经在演艺圈浮沉将近十年的巨星,见惯风雨世故的江湖中人,竟能将这样天真的气质诠释的如此到位 。《倩女幽魂》是中国鬼风电影的巅峰。影片充分利用各种电影手段,营造出一种奇幻迷离的艺术氛围,而王祖贤的聂小倩更是成为了影视上不可或缺的经典形象 。她饰演的聂小倩幽怨、哀艳,风拂青丝,衣袂飘然,摄心动魄的眼神释放出隐隐的*机,而王祖贤飘逸的长发,清秀脱俗的气质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