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笔下的淮河情结

古代诗人笔下的淮河情结

首页角色扮演倾云诀更新时间:2024-04-26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还是启迪艺术匠心的源泉,水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直接、深刻而又巨大的。

  “长淮绿于苔,飞出桐柏山。”古老的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沿途纳千河百川,以丰富的支流水系,像一把展开的扇面,铺满中原大地。悠悠东流的淮水,流淌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传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淮河文化。自古以来,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或与淮水结缘的文人墨客,纷纷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歌咏和赞美淮水,借水抒情,以水传情,用水来表现他们的失意和愁怨,寄情思,给淮河文化平添了诸多神韵。

  雨水浇绿了田野,漫步在淮河岸边,美景如画。我伏下身去,开始寻找,寻找大河串联起历史的点滴,侧耳倾听一段段流淌的记忆。

“桐柏山前淮水春”——诗中淮景

  “淮水”一名早见于《诗经》。《小雅·鼓钟》有这样的诗句:“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时光仿佛穿越,我站在了桐柏山顶,踏着古人的足迹,感受着淮源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到这里观光揽胜、觅踪探源,留下千古绝唱。于是,便读到了唐代诗人李乂《饯唐州高使君赴任》:“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北宋诗人郑獬《淮上》:“桐柏山中草木灵,淮源潏潏绕山鸣”、北宋诗人林光朝《代陈季若上张帅》“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的佳句。

  吟诵着唐代文学家韩愈《嗟哉董生行》中“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的诗句,我坐在木船船头,来到了淮河中游,继续在汤汤淮水中领略淮河的美丽。在这里,我欣赏了北宋诗人徐积《淮之水示门人马存》:“淮之水,春风吹,春风洗,青于蓝,绿染指,鱼不来,鸥不起。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北宋诗人张耒《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凤鸣两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描写的自然美景。

  淮水两岸的美丽画卷如南宋诗人刘子翚《渡淮》中描写的那般:“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皎皎初月光,照耀草木新。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儿童相棹歌,余心亦欣欣。轻帆互相逾,画柯映流津。”一路伴随着我来到了下游淮安楚州的城头,在这里,感受了唐朝诗人长孙佐辅《楚州盐壒古墙望海》:“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唐朝诗人刘禹锡《淮阴行》:“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中吟咏淮河的意境。

“默数淮中十往来”——诗中淮情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山水之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绝佳的景色,更是中国文人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穿越时光的隧道,我发现古代诗人游历淮河流域的山水时,不光赞美神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的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或寄寓复杂的感情。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脍炙人口,“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在《长相思》中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里的汴水是淮河的支流,白居易用静静流淌的河流来形容他对侍妾樊素的心中所思,让朦胧月色之下的淮水充满了韵味。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为一个刚刚结束被贬斥生涯的人,他以沉舟和病树自比,看似豁达,又像自嘲,隐隐还有自勉的意思。北宋诗人苏轼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道:“细雨斜风人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为官途径泗州时所作,面对逶迤的淮水、环绕的青山,他回顾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感到哪里也不如在这淮水之畔,品一盏清茶,尝一盘鲜笋,过一种味淡而清欢的恬静生活。他的另一首《淮上早发》:“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诗人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回顾人生,品味自我,“人生如梦、归老江湖”成了他的晚年主导思想。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滔滔浊潦此归墟”——诗中淮伤

  淮河原本是一条出路通畅,直接入海的河流。但是,1128年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流域逐渐变为一个“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地方,淮河也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也久久凝视着诗人们笔下当时灾荒情景的文字。

  “河涨西来失旧洪,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北宋诗人苏轼的《登望洪亭》描述了熙宁十年黄河决口水围徐州的情形。这场特大洪水当时给徐州乃至淮河中下游的百姓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苏轼在《答吕梁仲屯田》中再次写到这次水灾及造成的影响。他描写洪水的危害:“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宜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疮痍存”;描写洪水之大:“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描写诗人险遭不测:“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描写洪水后生活之苦:“不惜饮酹空瓶盆”“念君官舍冰雪冷”;描写带头修水利:“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鲸髡”;描写治水理想:“高城如铁洪口快,谈笑却扫看崩奔。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明代文学家王九思的《城楼观水》:“寿春五月半月雨,西北水来势何怒。冲啮城根半欲颓,接连湖影远莫睹。”可以十分清楚看到这样的情景:连天阴雨,半月不断;白水围城,风急浪高。城外墙倾屋摧,茫茫一片,万家呼号,寿县像一座飘摇于水中的一叶孤舟。清代诗人汪懋麟的《河水决》:“黄河冲决淮河荡,白马湖中千尺浪。淮阳城郭云气中,远近田庐水光上。人行九陌皆流水,螺蚌纷纷满城市。”反映的是黄河南泛淮河下游地区造成水灾的景象。清代诗人王命钦的《水灾志叹》:“蕞尔孤城旁水居,滔滔浊潦此归墟。黍苗万壑几成沼,茅屋千家半是鱼。疏凿谁为追禹迹,萧条空自叹周余。圣朝汪秽原无已,何日灾藜得待苏。”则对淮河流域灾后的荒凉景象更刻画得入木三分。清代诗人赵翼的《荒景》:“天将降割此方民,灾沴连番过十旬。无米可炊徒巧妇,有墦能乞即良人。煮来菜甲连黄叶,剥尽榆皮剩赤身。待到明年新麦熟,不知几个得尝新?”描写的是灾民食树皮、啃草根的生活窘境。

  古人云,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站在淮河岸边,畅游诗海,许许多多的诗词描绘着淮河曾经的美丽、人水自然的和谐以及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让我犹能沉浸于诗词的至情至真之中,尽享绵延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烟雨长河诗风雅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