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热度不减,票房已经超过11亿了。
动画里的李白,长上身,小短腿,圆肚子,动不动就哈哈大笑,好也笑,坏也笑,高兴也笑,不高兴也笑。
似乎世间万事,不过哈哈一笑。
演员濮存昕从1991年开始演话剧《李白》,演了30来年,200多场,站在台上,似乎他就是李白。
但他说:
“我一直在捕捉李白的真,那种不管对错都要的真。”
但演了几十年,他才找到这种状态。
李白一生,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在山野中,他潇洒自由,狂放不羁,入了朝堂,他依旧狂放不羁。
所以贺知章感叹,李白不是人间客,是天上谪仙人。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白,看看他身上那些属于人的最自然真实的东西。
01随着《长安三万里》大火,很多不读古诗词的人,也随着电影,将古诗温习了一遍。
时隔多年,再读那些诗词,有些人读懂了其中的况味、潇洒、自由;
也读到了其中的精神、情怀,也从中读到了人生,或许还会留下几滴不干不净的眼泪。
曾几何时,叶嘉莹讲古诗词,想将其中的美好传递给人们,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问她: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确实,有啥用呢?
叶嘉莹回答说:
“你听了我的讲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可是如今,心灵不死的人可还有?
有,但不多了!
大多数人已经成了行尸走肉,被外在的规矩充满着,被金钱和名利充满,他们不再自由,不敢自由。
我喜欢李白,就是因为他始终是自由的,他没有被羁绊,始终保持着一颗自由的心,始终有离开的勇气。
所以他感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活着,岂能任人摆布,一辈子行尸走肉!
长安元年,李白出生。
父亲是商人,在“士农工商”的体制下,李白生下来,就是“下民”,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这在当时,如同“原罪”,他生来就带着这副枷锁。
从小,李白就想象力爆棚,人家给他讲神话故事,说天上有神仙,他就想象力爆发,觉得月亮是神仙的镜子。
在他丰富的想象里,他看见有神仙对着月亮照镜子,他叫人一起看,人家只说他傻。
5岁时,父亲迁居青莲乡,李白也到了青莲乡。
青莲乡风景秀美,山清水秀,早晨,远山田野都笼罩着淡淡的白雾,水天一色,岸边翠竹丛生,春天野花满地,景色飘渺美丽,就像多年后李白的诗境一样,明明就是这世间人,却又不像这世间俗人。
人来到这世间,有些事没法选择,但一个人始终可以选择自己要做什么,要如何对待这仅此一次的生命。
02李白是天才。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可是读完《诗》、《书》之后,他对这些东西就不感兴趣了,对儒家的很多东西,他就感到厌倦,他讨厌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也讨厌那些束缚人性的规矩。
他讨厌这些,可在那个时代,要想功成名就,又少不了这些东西。
但对于李白来说,读这些东西,就是折磨。
幸好他那时年少,对功名,也没什么执念,所以讨厌了,就不读,他喜欢《楚辞》和《庄子》。
因为里面有神仙。
李白也经常看见山中有仙人,天上有鲲鹏,列子可以翱翔天地,就从他头上飞过。
15岁,李白得到了祖传的宝剑,开始练剑,想当一个剑客。
从那以后,他就带着长剑,骑着白马,仗剑天涯,进大山,寻仙人。
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
李白遇见了一个姓赵的道士,此道仙风道骨,养了一大群鸟,生活闲云野鹤。
李白一看,羡慕不已,打算前去求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李白生性洒脱不羁,深得道士喜爱。
就这样,李白成了山中小道士,跟着老师学习养鸟,学习纵横之术,他们闲时击剑为戏,闷时就饮酒开怀。
数年过去,纵横之术未成,李白养鸟的技术倒是学到了,他学识大进,想出去闯荡一番,觉得大丈夫志在天下,不可庸碌一生。
于是,李白出山了,他要去世间走一走,寻求那令无数人眼馋的功名。
他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靠自己的才华,结识各路人马,若能令某个贵人赏识举荐,当能一飞冲天。
少年意气,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03720年,李白前往成都,得知大人物苏颋在驿站休息,他便准备干一件大事。
20岁的李白,拦下了苏颋,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文章献给苏颋,李白本以为,自己的才华定能折服苏颋,可得到的答复却是:
“你很有才气,可惜文采可观,而风骨未成。”
对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赞许。
但李白要的不是赞许,而是推荐他去做官,因此,李白大失所望,决定回家闭关苦读。
回到家里,他带上宝剑,背着书籍,进了山里。
从此,晨起练剑,随后苦读,直至深夜。
有时候读书累了,就去爬山,寻幽探胜,希冀能遇到神仙,他想做仙人,因此听说山顶有神仙时,他攀上绝顶,只求能见仙人。
在村里人看来,李家这个孩子,彻底没治了,年过20,不娶妻生子,也不去求取功名,住在山里,一年也不下来几次,三年来,才进了两次城,简直就是与世隔绝。
在山中苦修几年,李白才学大进,他决定仗剑去国,奔赴长安。
开元12年春天,李白二十四岁,他辞别故乡,带着童子,骑着骏马,配着宝剑,直取长安。
但他心里,还是喜欢这样清净的生活,吐而为诗便是:
“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他毕竟不是世间俗人,心许功名,便能一心求之,李白想要取得功名,但他的心,是野的,是不受拘束的。
所以他走到峨眉山,见到一高僧,他就流连了数月。
离开后,大自然的无数美景,总是让他流连忘返,他就走得很慢,因为总是停下来,诗兴大发时,他随口吟出来,所以他人未到长安,其才名已经传到了长安。
他喜欢寻仙访道,对得道成仙十分向往,所以听说有修为高深的道士,他便去拜访。
他和一个道士朋友结伴而行,想共游天下,可是道士中道病逝,李白就带着道士遗骨,一起前去黄鹤楼,他要将遗骨葬在黄鹤楼畔,让朋友能和天下奇景作伴。
在黄鹤楼上,他诗兴大发,想题诗一首,但读了崔颢的诗,他甘拜下风,觉得自己写不出比这更好的诗,便搁笔不写。
此时,他心中虽有功名之念,却不曾被功名俘虏。
他潇潇洒洒,活成了无数人向往的自由的样子。
04开元13年秋天,李白到了金陵。
金陵,十里荷花,三秋桂子,但李白决定,先干大事。
他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诗文,去拜访金陵名流,拜访达官贵人,人家听说他是商人之子,对他不屑一顾。
但李白就是李白,无人赏识自己,自己就去赏识风景。
这天,这地,这景,总不可辜负。
他到处游赏,大名也很快在金陵传开,很多人都知道,在金陵游侠里,有个年轻人叫李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一掷千金,毫不留恋。
他,洒脱不羁,诗文无双,秦淮歌女,都唱着李白的诗。
金陵看够了,他就下了扬州,日子照样过,李白还是那样潇洒,但他所求的功名,全无着落。
他的家里出了变故,父亲去世,再没有人为他的生活买单,于是,他打算入赘相门许家。
可在当时,当赘婿是极其丢脸的事情,他心里纠结,于是,他前去向好友孟浩然寻求意见。
“当行不当行?”
孟浩然直接了当地告诉他:
“当。”
李白成了赘婿,许家姑娘性格温婉,贤良淑德,婚后,李白和夫人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结庐隐居。
但没多久,他又想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启程去长安。
可一到长安,李白还没从眼前的景象中回过神来,就听说原本英明神武的皇帝,竟然贪图玩乐,一个善于斗鸡的小丑居然官运亨通,远胜无数才子。
他听到民间流传着: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李白有些心惊,也有些失望。
但他还是想做官,但他写的诗虽然出名了,但却没有人愿意推举他做官。
他想方设法住进玉真公主的别院里,希望能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可是没人搭理他,除了别院里的蟋蟀叫着。
他一肚子牢*地说: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时的李白,郁郁不得志,他也开始再城里斗鸡走马,身穿明珠袍,和斗鸡小儿们攀谈。
可是他这人,又言语无忌惮,因此得罪了城中恶少,最终被恶少派人围住,要不是朋友及时救走了他,估计得被痛扁。
年少时,他以为有才华便能得到赏识,可后来他发现,这世道很艰难,他不懂那些规矩,在这世道,难上加难。
05失意的李白,离开了长安。
他回到家里,读书、耕地、自由自在,他成了父亲,有了可爱的女儿。
但他有时候也很焦虑,因为他都一把年纪了,却还是一无所成。
他谋求出仕做官之道,却始终找不到那条青云大道。
他四处游览,希望能得到赏识,能去做官,走着走着,头发都白了,妻子许氏也去世了。
他依旧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直到开元29年,李白还没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但玄宗邀天下才子共赴长安,为盛世谱写篇章,李白不死心地再一次前往长安。
这一次,他终于遇到了伯乐。
贺知章此时已经一把年纪,官位也挺大,他听说了李白的才名,读了李白的诗,惊为天人,见到李白,直接将其推荐给皇帝。
有了这样一个推荐,李白才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布衣诗人李太白,得到皇帝赏识,住进了翰林院,天下皆惊,李白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实现胸中抱负了。
他心中有理想,也有实现这理想的才华,可是玄宗召见李白,既不是咨询政事,也不聊民生,就是让李白跟着玩,写诗取悦贵妃。
总而言之,玄宗只是把李白当成御用文人,没打算让他真正做什么事。
刚开始的时候,太白心里还有点希望,觉得总有一天,皇帝会问自己国事的,所以,他时刻准备着,从来不摆烂。
李白写诗很好,贵妃很高兴,对李白的赏赐也不少。
第一年,他是皇帝的御用文人。
第二年,他还是御用文人。
在外人眼里,李白太风光了,但李白一点都不开心,他开始感到厌烦,这不是他想要的。
06入了翰林院,本该为民请命,但李白不是伺候皇帝泡温泉,就是配贵妃赏花,要么就是为梨园填词。
那时候,李白确实很风光,也很张狂,贵妃贵妃磨墨,力士脱靴,李白依旧狂放不羁。
但他也因此得罪了人。
那时候,入了宫廷,人人都谨小慎微,但李白借酒浇愁,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让别人越来越看不惯。
此时,赏识李白的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李白对皇帝已不抱希望,他向皇帝递了一封辞职信。
他本以来,皇帝会挽留他,委以重任,但玄宗赏了太白一些银子,就让他离开了。
李白心灰意冷,他穿着一身道袍,离开了长安。
这一年,李白44岁了。
离开途中,李白还遇见了大唐另一个重要的诗人,那就是杜甫。
此时的杜甫,对李白佩服不已,两人都是他乡失意人,越聊越投机,也越聊越不忿。
李白说,走,我们寻仙问道去。
他们约定,一起去梁州采仙草,可是杜甫还是放不下心中理想,返回了长安,而李白,做了道士。
在外人看来,李白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不羁。
但李白也很无奈。
他想为民请命,可是报国无门。
孔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愿。”
李白选择了从自己所愿。
07李白回到家时,是身穿道袍的道士,是两袖清风的文人。
皇帝赏给他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他在家里给自己建了一个炼丹房,亲自进山采药,开炉炼丹。
炼丹时,李白昼夜再炉边守着,做着白日飞升的美梦,炼丹七七四十九天,丹成了。
李白高兴坏了,赶紧服用丹药,可是服了三天,他就开始拉肚子,然后大病一场。
直到746年秋,他的病才好利索,他决定再次出游,寻访名山,求道问仙。
他再次入赘相门,娶了宗氏,成了人家的上门女婿。
妻子也热爱道法,陪着他四处云游,寻仙访道。
太白离开京城没几年,大唐的政治越发腐败,人民流离失所,安禄山虎视眈眈,李白又想,国家这会儿需要我,我要去给皇帝出谋划策。
他的夫人,劝他归隐山林,可是李白却打算前去长安,因为他想为大唐做点什么。
但他一介书生,根本就做不了什么,没有人听他的,他心中的想法,没有人接纳。
罢了,罢了。
他决定,还是隐居吧。
08这一次隐居,李白过得很舒服,他登山临水,寻幽访胜,闭门读《庄子》。
没钱买酒,就写几首诗送给太守,太守就直到他没钱了。
这样的日子,真好。
可是李白的心里,却还是想着国家,还是想着朝廷,还是想报效这可歌可泣的家国。
755年,安禄山早饭,天下大乱,李白逃到江南。
在江南,永王拥兵自重,还自称要为朝廷讨伐逆贼,又数顾茅庐,想请李白出山。
李白决定,走一步险棋,投靠永王。
但明眼人都知道,永王志大才疏,又心有不轨,李白投靠他,实在是与虎谋皮。
果不其然,李白陷入了皇家权力斗争的漩涡,永王身死,李白成了逆贼,锒铛入狱。
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李白免了一死,但也要流放夜郎。
虽然是流放,但才名在外的李白,无论走到哪儿,都有慕名而来的人,他的流放,其实也没那么苦。
更幸运的是,流放了一半,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不用去夜郎了,他经过白帝城,心情好的手舞足蹈,写下了那首名传千古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此之后,他真的看开了,绝了功名之念,安心做个闲人。
762年,李白去世,去世前,还赋了《临终歌》。
活着时,李白是一个传奇,就连他的死,也是一个传奇,有人说,他死在病床上,有人说他是喝酒醉死的,还有人说他喝醉了,去捞河里的月亮,被水淹死了。
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有句话说:
这人间道,我走不通。
读他的诗,他是天上谪仙人,不被这人间束缚。
可是,他终究还是在这人间。
并且,曾真实地活着。
09有人统计过,李白一生在路上,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他游过新疆、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北京、重庆等18个省、市、自治区。
他总共到过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名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
我们还会发现,李白这一生,大多流连于富庶之地,过的生活,也是自由自在。
我们喜欢李白,大概就是喜欢他的自由。
我有时候会想,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阵风,自由自在,高山挡不住,权贵名利更挡不住。
可是后来,我发现人不过是一滴雨,在无数雨滴中落下,被撕裂,被挟裹着往前,到了海里,还有多少是自己?
李白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他保存了自己的自由。
他的生活也许落魄过,但他不曾丢掉自己的自由。
他也成过家,有过儿女,但他也不曾放弃自己的自由。
他一生都想做官,但他还是不曾放下自己的自由。
所以,他活得最像人,一个真实的人,他有*,也想追求名利,但他不曾为了这些东西,放弃自由。
李白还有一个特质,他从来不贬低自己,不放弃做自己的傲气。
他求职时,因是商人之子,吃了闭门羹,但他并没有低声下气,而是傲然抬起头,做了自己。
仰天大笑出门去。
他求职很多年,依旧一事无成,但他并不因此就卑躬屈膝,后来成了宫廷红人,他也没有因为害怕失去而谨小慎微。
这是他保存了自我。
可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活得兢兢业业,因为害怕失去,因为想赚钱,因为想成功,我们努力扮演别人希望我们扮演的角色,却忘了,人生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自己的本色。
最后,我们活得不像自己,却还骗自己说,这就是人生。
我们喜欢李白,因为我们失去了很多本来应该如此的东西。
文|不有趣灵魂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