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无用之用”实现自我价值《人间逍遥游》书评

巧用“无用之用”实现自我价值《人间逍遥游》书评

首页角色扮演人间逍遥游更新时间:2024-05-11

“人在世间,总有一些无法摆脱的阻碍,通常称之为命运。种种艰难险阻,人皆有之,谁会在一生之中每时每刻都顺风顺水呢?所谓命运,不过是弱者的借口罢了”。

这段话出自《庄子·内篇》《德充符》里的一个故事:身有缺陷,能成圣人。告诉大家:身体是外物,身体缺陷并不重要,只要你内心坚定,就一定能成功。

《庄子·内篇》一共七篇,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的代表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是超一流的文学家,又是超一流的哲学家,他将奇绝的文学与深奥的哲学巧妙畅达地融汇在《庄子》这本书。

今天让我们跟随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学学者陈可抒,从他旁征博引式的注释与解读中,来深入了解庄子的文章,一起走进《人间逍遥游》。

《人间逍遥游》以《庄子·内篇》为底本。在书中便于我们理解,一面是原文,一面是解读,特别是庄子的逻辑思辨的独特之处,有其独到见解。

体、用、辩是庄学的三位一体

“体”就是庄子的理论,相当于我们的论点,“用”就是用理论剖析世间的人和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论据;“辩”是针对种种疑惑进行解答,就是论证。

体、用是相对的,用、辩也是相对的,体中有用,用中有体,用、辩也可化为体,这就是庄学的精妙之处。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说的是随心所说的话有很多,正符合自然变化无常的规律。就是体用转化、辩化为体的道理。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说的是万物各有类别,因类别不同而形相异。但是,各种类别的有形之物又能实现不同形体之间的禅变,承认生命一体。

接下来我们就以《庄子·内篇》第一章《逍遥游》具体讲讲“体、用、辩”

首先《逍遥游》之体:鲲鹏故事

通过五个视角:“讲述者、旁观者、当事者、退缩者、有志者”提出论点——有实才会成长,有大知才会逍遥。

讲述者点出问题的内核:鲲鹏自身的变化、鲲鹏之间的变化、更高境界的追求,由地徙于天,便是人生的源动力。

旁观者只关注成功的光鲜,关注的是外物的壮观。当事者关注的是自己的体会,是真实的内心感受,享受收获的乐趣,关注未来的成长。

退缩者惯于自我安慰,看到别人出色的成就,无法跟随又心有不甘,便在心虚之余给自己找了若干借口,同时找同党彼此安慰,这是小知的局限。

有志者善于抓住要点,关注事件的全过程,关注实施的细节,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理解的更深。这是大知的拓展。

《逍遥游》之用:四个寓言故事

《越俎代庖》讲外物之名与内心之实《藐姑射之山》讲外物之知与内心之知。这两则寓言是扰乱逍遥游的假象——无穷外物和无涯之知。

《庄惠一辩:不龟手之药》大知解决外物的问题,《庄惠二辩:无何有之乡》大知解决内心的问题。这两则寓言是讲达到逍遥游的真谛——用于外物和用于内心。

《逍遥游》之辩

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实现自我价值,确定了内心,并且笃定地遵从,不受外物干扰,便是至人。不追求表面功绩,实践自己的理想,便是神人。不在乎得失去追逐天地的大道,便是圣人。真正知晓无己、无功、无名,才算是找到了逍遥游的门径。

写在最后:《庄子·内篇》七篇都是这种“体、用、辩”的分层结构,并且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无穷的道理,让人倏忽之间参悟浑沌。通过陈可抒有深度有角度的解读,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庄子,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想要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强烈推荐这本《人间逍遥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